资源下载简介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简介: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是指在智能建筑工程中,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步骤和方法所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定和操作指南。它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规范、标准,结合智能建筑的特点,如自动化、信息化、节能环保等,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材料选择、设备安装、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等进行详细规定。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图纸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人员培训、施工设备和材料准备等。
2. 基础施工:如地基处理、基础浇筑、预埋件安装等,需要严格按照智能建筑的特殊要求进行。
3. 主体结构施工: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幕墙安装等,需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与智能系统的兼容性。
4. 内装施工:包括电气安装、暖通空调、智能化设备安装等,要求精确对接,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
5. 系统集成与调试:对各种智能系统进行集成,并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调试,以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6. 安全与环保:如消防设施的设置、施工噪音和废弃物的管理,以及对建筑能效的提升等。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保障人员安全,以及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绿色化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4.4.1 暗管敷设工艺
(1)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防潮处理。
(2)暗配的电线管路宜沿最近的路径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路,离表面的净距离应不小于15mm。
(3)进入落地式机柜的管路,排列应整齐,从下方进入时管口应高出基础面不小于50mm。
(4)埋入地下的管路不得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DB34/T 4026-2021 美丽乡村 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范.pdf,应加装保护套管。
(5)材料检查见4.2。
管径小于25mm时,可用手扳煨管器煨出所需角度;管径大于25mm时,宜使用液压煨管器煨出所需角度。
须用工具进行切管,管子长度应测量准确,断口处应平整不歪斜,且光滑干净无毛刺。
应根据管外径选择相应的板牙套丝,丝扣应完整,不断扣、不乱扣。管径≤20mm时,应分二板套成,管径≥25mm时,应分三板套成。
应根据设计图确定盒、箱轴线位置,以土建给出的标高线为基准,挂线找平,线坠找正,标出盒箱实际尺寸位置。
(1)镀锌管须采用管箍丝扣连接,管口应对准,装好管箍后,外露丝扣应不多于3扣;塑料管连接应使用配套的管件和粘接剂。
(2)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应为连接管径的2~3.5倍;连接管的对口处应在套管中间,焊口应焊接牢固严密。
(3)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
每条管路的转弯不得多于2个,且不应有S弯。
注:1、表内有括号者为在管道下边的数据。
2、达不到表中距离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5)随墙(砌体)配管
管口上端应堵好。向上引管时,管路上端应煨成90°弯进入吊顶内。先稳埋箱、盒,后接管。
(6)大模板混凝土墙配管
应先稳埋盒、箱,然后敷管,管应垂直进入盒箱。
(7)现浇混凝土楼板配管
将盒子固定牢,敷管,堵好盒子。
(8)进盒、箱时的配管
盒、箱开孔应整齐并与管径匹配,须一管一孔。若敲落孔尺寸、孔数不符要求,另需开、扩孔时,应采用开孔器开孔,不得露洞,铁质盒箱应刷防锈漆。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管口入盒、箱时,暗配管应做跨接地线,严禁管与敲落孔焊接。进入盒、箱的管子在锁紧螺母后须至少露出丝扣1扣的长度。两根以上的管入盒、箱,盒箱内管头应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塑料管进入盒、箱后应采用锁扣进行固定。
卡接: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应用专用接线连接,不得采用焊接连接地线。
4.4.2 明管敷设工艺
1)明管敷设工艺与暗管敷设工艺相同处见相关部分。
2)弯管、支架、吊架预制加工
(1)明配管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外径的6倍。加工方法可采用冷煨法和热煨法。
(2)支架、吊架应按设计加工。支架、吊架的规格在设计无规定时,应采用不小于以下规格的材料:
扁铁支架、吊架:30mm×3mm。
角钢支架、吊架:25mm×25mm×3mm。
埋注支架、吊架应有燕尾,埋入深度应不小于120mm。
3)确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
(1)应根据设计测出盒、箱与出线口等的准确位置。
(2)根据测定的盒箱位置,弹出管路的垂直、水平方向线,按照设计规定的固定点间距,计算确定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
表4.4.2 管卡最大距离
4)支、吊架固定宜采用胀管螺栓法、预埋铁件焊接法、抱箍法。
(1)垂直敷设管路在2m以上时,允许偏差3mm,但总偏差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1/2。
(2)应清除管内壁毛刺及杂物,管路应调直。
(3)敷管时,应将管卡两端的螺丝各拧一半,再将管敷设在管卡内,然后拧牢。使用铁支架时,宜将钢管固定在支架上,严禁将钢管焊接在其他管道上。
(4)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或紧定式管连接。
(5)钢管与设备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如不能直接进入,应按照下列要求施工:
在干燥房屋内,应在钢管出口处加保护软管引入设备,管口应包缠严密;
在室外或潮湿房间内,应在管口处装防水弯头,引出导线应套绝缘保护软管,经弯成防水弧度后再引入设备。
(6)金属软管引入设备,长度不宜超过1m,并用管卡固定。 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导体。
4.4.3 桥架、线槽安装工艺
应根据施工图确定线、盒、柜等电气器具的安装位置,从始端至终端(先干线后支线)之顺序进行弹线,按施工图要求分匀档距并标出具体位置。
应根据设计图标注的轴线,将预制框架固定在标出位置,并调直找正,待现浇混凝土凝固模板撤除后,撤下框架。
(1)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下料长短偏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
(2)钢支架与吊架焊接安装时应焊牢,且横平竖直无显著变形。焊缝应均匀平整,焊缝长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裂缝、咬边、气孔,凹陷、漏焊等缺陷;
(3)在建筑物有坡度时,安装应有相同的坡度;
(4)支吊架采用扁铁时不宜小于30mm×3mm;采用角钢时不宜小于25mm×25mm×3mm;
(5)严禁用电气焊切割钢结构或轻钢龙骨,焊接后均应做防腐处理;
(6)万能吊具应采用定型产品,线槽吊装,应有独立的吊装卡具或支撑系统;
(8)顶棚桥架的支架吊架上水平面距上层楼板应大于150mm;地面桥架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00mm;
(9)严禁固定在木砖上;
4)用圆钢制作吊杆、吊架,其直径不应小于8mm,经过切割、调直、煨弯及焊接等步骤制成吊杆、吊架,非铆固端应攻丝。
5)预埋铁的自制加工尺寸不应小于120mm×60mm×6mm。配合土建施工,将预埋铁紧贴模板,宜采用绑扎或焊接的方法将其锚固在钢筋网上。模板拆除后,预埋铁平面应明露。
6)支吊架宜直接固定在钢结构上或予埋铁上。
7)C5以上混凝土构件上可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安装。
(1)桥架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齐全;
(2)桥架线槽的接口应平整,接缝处应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角,出线口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在吊顶内敷设桥架线槽,如吊顶无法上人应留检修孔;
(4)不得将穿过墙壁的桥架线槽与墙上的孔洞一起堵死;
(5)桥架线槽的全部铁件宜相互连接和跨接,并应整体接地;
(6)桥架线槽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时,线槽本身应断开,槽内用内连接板搭接,不得固定。保护地线和槽内导线应留补偿余量;
(7)桥架线槽应符合消防要求;
(8)桥架线槽内导线不得有接头;
(9)桥架线槽与盒、箱、柜等连接处,进线和出线口应用螺丝固定,末端应封堵;
(10)宽度在100mm以内的金属桥架,连接板每端固定螺丝不少于4个;宽度在200mm以上(含200mm),每端固定螺丝不少于6个。线槽应用连接板连接。
9)在钢结构中吊装金属桥架线槽宜用万能性吊具,如工字钢,角钢、轻钢龙骨等结构,宜预先将吊具、卡具、吊杆、吊装器组成整体,在标出的固定点位置进行吊装。
(1)应及时配合土建地面工程施工;
(2)应先抄平,后测定线槽固定点位置;
(3)将上好卧脚螺栓和压板的线槽水平置于垫层上,最后进行线槽连接。
11)桥架线槽内保护地线应根据施工图要求敷设在线槽内一侧,接地螺丝直径d应大于6mm;且须加平垫和弹簧垫圈,用螺母压接牢固。
4.4.4 缆线敷设工艺
1)缆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缆线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应受外力挤压和损伤。
3)缆线两端应贴标签,标明编号,标签书写不易脱落褪色、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不易损坏的材料。
4) 穿管敷设电缆应清扫管路,管路应畅通,内无毛刺。
5) 直埋电缆须采用铠装电缆,其埋深不得小于0.8m。在寒冷地区应埋在冻土层以下。
8)缆线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屏蔽4对双绞线弯曲半径应不低于电缆外径4倍;
(2)屏蔽4对双绞线弯曲半径应不低于电缆外径6倍;
(3)主干对绞电缆弯曲半径应不低于电缆外径10倍;
(4)光缆弯曲半径应不低于光缆外径15倍。
注: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11)占空比应符合综合布线标准的要求。
12)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水平缆线在线槽出入口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每隔1.5米应固定在线槽上。
13)室内光缆在桥架敷设时应在绑扎固定处加装垫套。
14)建筑群子系统的电、光缆的施工还应参照本地网通信线路施工工艺的相关规定执行。
4.4.5 设备安装工艺
1 对绞电缆信息插座安装
1) 在墙面或柱子上安装的多用户信息插座模块,或集合点配线模块,底部离地面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宜为300mm;
3) 面板安装应水平,其表面应整洁,并贴标签。
图4.4.5 信息插座安装
1) 应按设计要求安装机架或机柜;
2) 壁挂式配线设备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
3) 机柜内部缆线应分别绑扎在机柜两侧理线架上。配线架应固定牢固,并有每个信息点位的明确标识。
4)跳线都应通过理线架与相关设备相联线,理线架内的跳线应绑扎整齐。
5) 机柜、机架安装时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机柜、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5.1 主控项目
1 管、线缆、线槽、配线架、机柜等的产品合格证和批次质量检验报告GB/T 26998-2020 职业经理人考试测评,且符合设计要求。
2 缆线中间不得有接头,不得打结。
4.5.2 一般项目
1 机柜和机架平直且预留操作空间。
3 缆线标识一致性,其终接处必须牢固且接触良好。
4.6.1 线缆敷设完毕《环境管理环境信息交流指南和示例 GB/T26450-2010》,工作区线缆应盘绕在盒内,管理间线缆应盘绕在机柜内,并锁好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