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沪亭小区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沪亭小区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包括拆撑)
零星扫尾及竣工验收阶段
以上几个施工阶段组成系统又相互联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交叉流水的作业方式来组织施工DL/T 2029-2019 煤中全水分测定自动仪器法,使相关的施工阶段做到衔接紧密、穿插有序。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体系、质量等级、建筑造型、主体结构高度和工作内容等方面的特点,经多方案的比较论证,现采取以下施工工艺:
(1)本工程桩基为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桩基工程已作为单独标段施工完成,前阶段已编制专项《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基坑开挖时采取分区、分块开挖,为确保降水质量,每分区开挖前必须保证有10~15天的预降水过程。考虑到分区、分块开挖的特点,布置降水井点时应分区、分块布置。轻型井点在该区开挖时拆除。
为较好的控制自由水和地下水位,使土体固结增强,防止流砂、管涌等现象出现,必须加大降水力度。决定减短井点管延长米数(不大于45米为佳)以加大真空力度,缩小每排井点管之间的距离以减小水力梯度。轻型井点采用JSJ60型真空射流泵机组,每组井点的长度45米左右,支管间距1.2~1.5米。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100,场地自然地坪标高平均位为4.000。
基坑总面积30000万m2,呈不规则形,基坑东西长约308m,南北长约145m,地库区域挖深为5.25m,住宅楼区域挖深3.00m,主塔楼中部电梯井深坑挖深4.7m,局部深坑落深,土方工程量约20.00万m3。
基坑距周边管线较多,基坑东为河流,另外两侧贴近公路。针对以上特点和上海地区软土、流变的特征,遵循“时空效应”理论原理制定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分层、分区、分块、分段”原则,限时、对称、平行开挖,严禁超挖。另外,根据本工程围护设计的要求,基础施工顺序为:首先开挖号房基础,至少待号房基础浇筑完成后,方可开挖邻近的地下车库。
本工程西侧有少量支撑,土方开挖与支撑施工密切相关,必须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同时必须严格控制挖土与支撑的时间,本工程围护支撑先行施工,待支撑施工完毕且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
挖土机械不得直接停压在支撑上,如需翻越支撑,则必须在其两侧复土铺设路基箱,对支撑进行可靠保护,严禁在支撑上直接挖土。
该挖土及支撑方案需经过公司审批后经专家评审,项目部将编制专项《挖土方案》。总施组内不再复述。
结构施工阶段均采用9夹胶合板,模板支撑均采用标准Ф48钢管排架体系,梁模板起拱千分之二。
所有钢筋均由现场加工成型,底板、地梁水平钢筋采用电焊连接或采用机械连接,其余楼板、梁按搭接长度绑扎连接,剪力墙暗柱竖向钢筋≥Φ14采用电渣压力焊,<Φ14绑扎。
砼全部采用商品砼(包括垫层)。根据现场施工临时道路情况,地下室及一至八层主体结构均采用汽车泵浇筑混凝土,目前已联系66米超长(泵管臂长)汽车泵以及50、55米常规汽车泵,确保整个基坑范围内汽车泵可以全覆盖。8层以上砼采用固定泵,楼层走道内预留泵管洞。
13幢住宅楼在结构施工阶段水平、垂直运输主要QTZ63(二台)、TC5610型(二台)、QTZ60D、QTZ80型、QTZ40型塔吊安装,具体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上部结构阶段人员及部分材料上下主要利用人货两用电梯;装饰阶段,垂直运输主要利用人货电梯。
主楼外围护结构脚手架主要起安全围护作用,搭设方案为地下室至四层采用落地式外脚手架,4层以上采用型钢悬挑脚手架。
挡脚板设置:挡脚板,在脚手板外侧面设置,挡脚板高度200mm。
(11)安装管线施工:
管线安装原则上在土建结构施工时穿插,部分工作量可在装饰准备阶段进行。
分包工程的施工工艺方案,由各专业分包单位上报经总包方及监理审批后实施。
6.3分部分项技术方案及措施
6.3.1 测量工程
测量放样作为工程施工的头道工序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使完美的设计蓝图衔接成一个整体的作品,因此测量放样工作的正确与否是十分重要的。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为使施工放样符合设计要求,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我们确定测量工作应采取先控制引测,从整体到局部的程序进行。
6.3.1.1 平面坐标及水准点的引测
本工程根据总平面图设计的坐标,由城市坐标系统引入定位。
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适当地方按一次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原则埋设首级控制点,组成一个完全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制网。
工程开始之前,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利用首级控制点,在实地放出二级控制点作为施工的二级控制。该控制点即可用于细部的放样,同时又可用作对工程上各结合点的复合检测。
利用仪器对所有控制点进行精确测点,并将各点与附近的国家城市等级点进行联测,使其坐标与高程统一为一个系统,便于今后使用。
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还将经常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检测。
6.3.1.2平面放样方法
地下室的平面放样方法与上部主体相同。首先计算出各轴线交点在控制点所在坐标系统中的坐标,供放样使用。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控制点,在与所需放样轴线交点相互通视的地方测设若干转点作为临时控制点,这些交点足可满足进一步细部放样的需要。
为保证放样的准确性,校核可改用其它放样方法(如角度交会法等),重新放样主要轴线交点,或测量相应轴线交点间的距离。
6.3.1.3 高程传递方法
随着主体上升,高程控制工作与平面放样同步进行。在工程开始时,先精确测定各个二级控制点标高,将各点归化到各轴线交点设计标高所使用的高程系统,放样时可用钢卷尺直接测出上下两点间的距离,将标高传递至任一高处。
(1)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首层平面放线直接依据该层平面控制网,其他楼层平面放线,根据规范要求,应从地面控制网引投到高空,不得使用下一楼层的定位轴线。平面控制点竖向传递采用内空天顶法,投点仪器选用天顶垂准仪。在控制点上方架设好仪器,严密对中,整平。在控制点正上方,在需要传递控制点的楼面预留孔处水平设置一块有机玻璃做成的光靶或原仪器附带的光靶,光靶严格固定。仪器从0度、90度、180度、270度4个方向向光靶投点,用0.2毫米笔定出这4个点。若4点重合则传递无误差;若4点不重合,则找出4点对角线的交点作为传递上来的控制点。所有控制点传递完成后,则形成该楼面平面控制网。
(2)在首层根据轴线设立坐标点作为平面控制点后,浇筑上升的各层楼面必须在相应的位置预留200×200毫米与首层平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小方孔,能保证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
6.3.1.4 梁、板施工标高的控制方法
本工程控制柱垂直度应首先计算出各柱轴线中心点平面位置的坐标(X、Y),将他们定位到施工层上然后选用线锤对柱模进行测量、复核可保证柱施工垂直度完全能够 满足设计要求。
(2)梁板施工测量控制
梁板施工的测量控制主要是控制梁的标高,而标高的控制则可通过钢卷尺直接测出垂直距离来实现。
6.3.1.5 沉降观测方法
在进行地上施工时,需要依据设计图纸,布设沉降观测点,在施工过程中,每施工完成一层楼,监测一次,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基础的沉降情况是否均匀稳定,以保证施工安全。
(1)沉降观测水准的测设。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根据本工程引测的水准点为基准点引测,该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
(2)沉降观测点按设计要求埋设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观测点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以保证观测点垂直置尺,通视条件良好。
(3)沉降观测时,应特别注意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确定。
(4)沉降观测与工程的位移、倾斜和可能出现的裂缝观测必须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定期进行,工程竣工后亦需进行变形观测,以便积累大量资料直至稳定为止。
(5)沉降观测后应及时进行成果处理,并输入电脑进行存档比较。
(6)沉降观测作业中应特别遵守以下规定:
① 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② 仪器离前视、后视水准尺的距离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
③ 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
④ 前视各点观测完毕以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6.3.1.6 测量仪器的选用
6.3.5 挖土方案及降水方案
DB43/T 1788-2020标准下载6.3.5.1 土方工程概况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100,场地自然地坪标高平均位为4.000。
基坑总面积30000万m2,呈不规则形,基坑东西长约308m,南北长约145m,地库区域挖深为5.25m,住宅楼区域挖深3.00m,主塔楼中部电梯井深坑挖深4.7m,局部深坑落深
6.3.5.2 挖土施工部署
基坑开挖应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分层、分块、限时进行,利用时空效应原理,减少基坑无支撑的暴露时间,严格控制基坑变形。基坑挖土采用盆式及半盆式开挖,基坑土方分为三个阶段组织挖土流程,土方工程开挖总体顺序严格按照土方开挖原则及围护设计要求,首先开挖号房基础,至少待号房基础浇筑完成后,开挖邻近的地下车库。
6.3.5.3 挖土专项施工方案
本工程开挖深度超过5m,需报专家评审,项目部将针对本工程的土方开挖,另行编制《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DB33/T 1206-2020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查用表标准.pdf6.3.5.4轻型井点降水方案
因本基坑开挖时采取分区、分块开挖,为确保降水质量,每分区开挖前必须保证有10~15天的预降水过程。考虑到分区、分块开挖的特点,布置降水井点时应分区、分块布置。轻型井点在该区开挖时拆除。为较好的控制自由水和地下水位,使土体固结增强,防止流砂、管涌等现象出现,必须加大降水力度。本方案决定减短井点管延长米数(不大于45米为佳)以加大真空力度,缩小每排井点管之间的距离以减小水力梯度。轻型井点采用JSJ60型真空射流泵机组,每组井点的长度45米左右,支管间距1.2~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