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中文)

施工组织设计(中文)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1.17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9621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施工组织设计(中文)简介:

施工组织设计,又称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计划,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由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工程特点、规模、技术复杂程度、施工条件等因素,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详细的规划和部署。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概况:对工程的地理位置、建设规模、结构特点、施工工期等基本信息进行介绍。 2. 施工部署:确定施工顺序,划分施工段,安排施工队伍,明确责任。 3.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网络图,明确各个工序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4. 施工方法和工艺: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包括机械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保证工程质量。 5. 施工现场管理:包括现场平面布置、施工质量、安全、环保措施等。 6. 资源配置:包括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的合理安排。 7. 风险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进行预测和预防,制定应对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管理的基础,它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中文)部分内容预览:

梁中Φ20, Φ22, Φ25钢筋连接采用搭接焊,柱中Φ20, Φ22, Φ25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

JGJ/T 27-2014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4.2.1.4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规范和图纸要求正确绑扎钢筋。

为防止在支模和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柱筋移位,将柱筋固定在箍筋上并点焊。

绑扎楼板和基础底板钢筋前,根据图纸在模板上标出钢筋位置线。

按照规范和施工图的要求,固定不同厚度的保护层垫块。

4.2.2.1混凝土供应:

用商品砼。混凝土由混凝土输送泵浇灌。

在签订商品砼供货合同时要附上特殊技术要求,以保证商品砼的质量符合泵送要求。

所有砼必须提前按设计要求作试配,提交监理批准。

4.2.2.2上部结构混凝土浇注:

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连续浇注。混凝土施工风缝应尽可能的减少。浇注过程中出现不可避免的间隙时,间隔时间应控制在初凝时间内。

梁和板:同一施工段的梁板应整体浇注,沿主梁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通常,梁先浇注,然后板。对每楼层,先浇注墙、柱等竖向结构,再浇注水平结构(梁和板)。

4.2.2.3浇注水池基础底板和墙壁:

本工程有两个水池为抗渗混凝土,其底板和墙板一次浇筑长度超过20m,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和温度变形,同时底板变形被桩约束,而侧壁变形被底板约束。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由于混凝土变形和约束力产生裂缝。

化热较小的水泥,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用量,例如采用粉煤灰替代小部分水泥。

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以减少用水量。

墙壁混凝土分层浇注,每层厚度小于500mm。

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混凝土浇注后,应覆盖草帘并浇水保持混凝土湿润14d。

墙、柱混凝土采用涂刷养护剂进行养护,梁、板和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水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防水混凝土不少于14 天。

4.2.2.5混凝土试块留置

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和试验应符合<<混凝土结构施工和验收规范>>的要求,即每150m3 混凝土或每层做一组试块,标准条件下养护,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另外做一组试块,同条件养护,作为模板拆除依据。对于防水混凝土,还需再做一组试块,以检验混凝土的抗渗性。

4.3 模板和脚手架

4.3.1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选择

4.3.1.1基础底板模:采用普通多层板, 背楞和斜支撑采用Φ48×3.5钢管。

4.3.1.2墙模:采用15mm厚普通多层板作为墙模的面板,竖背楞采用50×100木方,间距300mm;水平背楞采用双钢管Φ48×3.5,间距600mm。特殊夹具用于固定水平和竖向背楞。预埋在墙中的螺栓穿过水平背楞,与墙的另一侧模板固定。穿墙螺栓孔直径φ18mm。孔的水平间距为900mm,竖向间距为7500mm。模板大小应方便拆卸。

4.3.1.3柱模:柱截面大小有以下几种,500x500。采用15mm 厚Wisa板作面板,竖肋采用50×100和100×木方,水平背楞采用10#槽钢。采用M16对拉螺栓紧固。螺栓竖向间距600mm。

4.3.1.4楼板模板:采用15mm厚Wisa板作面板,10050木方做次梁,间距 300mm,100×100木方做主梁,间距900mm。碗扣脚手架做可调支撑系统。

4.3.1.5梁模板:梁底模和侧模面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50x100木方做水平肋,100x100木方做竖肋,钢管做支撑系统。

本工程屋面采用轻钢结构。主梁为工字钢,工字钢主梁和混凝土柱、梁支撑檩条。

4.4.2 准备工作

4.4.2.1检测预埋件的轴线和标高,放出支撑的中心线。

4.4.2.1根据钢结构安装时焊接和高强螺栓连接工作的需要,搭设脚手架。脚手架工作面低于主梁支撑1.2m,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4.4.2.3钢构件在工厂制作并预拼装,现场油漆防腐处理。

4.4.3 钢结构安装

脚手架搭设 → 主梁吊装 → 吊装檩条 → 连接檩条和工字钢 → 屋面板的铺装

4.4.3.1按照支撑的轴线和标高吊装和焊接钢构件。严格保证焊接质量。

4.4.3.2所有工人持证上岗。

4.4.3.3焊缝应均匀,无裂缝,夹渣,气孔,焊瘤等。焊缝高度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引焊。

4.5 保温和防潮措施

4.5.1 按照施工图的要求,本工程屋面防水材料主要采用EPDM (1.5mm厚) 或PVC橡胶防水卷材,防水薄膜用于基础底板。防水施工前,本工程的技术工程师将与业主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商讨具体的防水做法,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下达到作业组,以指导施工。

4.5.2 防水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5.3 防水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防水施工队伍必须是专业防水施工队。

4.5.4 正式施工前必须先做样板,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施工期间,设专人检查质量。上一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严格进行过程控制。

4.5.5 屋面防水完成后,必须做淋水试验。卫生间防水完成后,做二次闭水试验,以防面层装修破坏基层防水。防水施工完成后,应认真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和工序交接检,防止其它作业破坏防水层。

4.6.1 进场的砌块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砌筑前砌块应干净、无污染,砌块砂浆现场搅拌。

4.6.2 砌块砌筑前应清除砌块表面的污物,并对砌块做外观检查。

4.6.3 砌筑砌块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内外墙应同时砌筑,纵横墙交接处应交错搭砌。

4.6.4 砌块砌筑应作到横平竖直,砌体表面平整清洁,砂浆饱满,灌缝密实,超过3cm的垂直缝应用不低于C20的细石砼灌实。

4.6.5 规定的洞口、沟槽、管道和预埋件等,一般应于砌筑时预留或预埋,砌块墙体不得打凿通长沟槽。

4.6.6 其它构造要求遵照94ST19(框架结构填充空心砌块构造图集)施工。

4.7 抹灰和地面找平

4.7.1 抹灰工程

4.7.1.1工艺流程

表面清理 → 浇水湿润 → 灰饼、冲筋 → 不同结构墙体材料之间加贴钢丝网片(缝两边各100mm) → 抹底灰 → 抹面层灰 → 养护

4.7.1.2施工要点和质量要求

先将房间地面弹出十字线,作为墙角抹灰准线,弹出墙角抹灰准线后,在准线上下两端排好通线后做标准灰饼及冲筋,以保证墙面平直和垂直。

不同材质(如混凝土与砌筑墙)接缝处,钉20~30cm铁丝网,以防出现抹灰收缩裂缝。

混凝土墙面应先进行清理甩浆或混凝土墙面刷界面剂,应按抹灰等级要求确定抹灰厚度和分层进行,以防空鼓。

根据设计要求,凡抹灰墙面的门窗洞口均做25厚1:2.5水泥砂浆护角线,每边宽40mm,护角线交圈;凡墙面阳角均做15厚1:2.5水泥砂浆护角每边宽40mm,高2000mm。

砌块墙面抹灰时应提前将砌块洒水湿润。

质量要求:材料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材料标准的规定,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与基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层面无爆灰和裂缝(风裂除外)等缺陷。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线角顺直清晰,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填塞密实,表面平整。抹灰偏差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

4.7.2 地面找平

工艺流程:弹+50cm水平线 → 基层清理 → 洒水湿润 → 刷素水泥浆 → 贴灰饼、冲筋 → 浇混凝土,表面用木抹子搓平

4.8.1 UPVC门窗的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及规范要求。门窗尺寸的允许偏差,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必须符合业主和标准、规范要求。

4.8.2 安装工艺

检查门窗洞口尺寸和位置 → 门窗框就位 → 门窗框固定 → 接缝密封和清理 → 门窗扇和五金安装

4.8.3 安装要点

4.8.3.1安装位置和开闭方式应严格符合设计要求。

4.8.3.2门窗安装必须牢固可靠。锚固点数量和位置,以及固定方法应严格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4.8.3.3门窗框与墙之间的接缝应填塞柔性材料,如矿棉条,或泡沫塑料条等,并用密封胶密封。

4.8.3.4门窗密闭性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8.3.5完备的五金,正确的位置和完善的开闭功能是必须的。

4.8.3.6表面清理洁净,不得有损坏和污染。

通常:在地面混凝土初凝时撒硬化剂,经过特殊机械处理和养护后,与混凝土成为整体。

硬化地面面层施工前,清理基层并湿润。

4.9.2 施工流程:

混凝土浇注 → 搓平,抹压 → 撒第一层硬化剂 → 搓平,抹压 → 撒第二层硬化剂 → 用抹刀抹平 → 用磨光机磨光 → 养护

4.9.3 混凝土浇注:

用于硬化地面的混凝土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4.9.3.1水灰比尽可能的小。

4.9.3.2塌落度在6~8 cm内。

4.9.4 混凝土振捣:

使用振捣棒和平板振捣器将混凝土振捣密实,用经纬仪检查混凝土面层标高。

工程造价实习日记4.9.5 硬化面层施工

4.9.5.1找平后,混凝土面层上泛水泥素浆后,开始硬化面层的施工。

4.9.5.2混凝土有一定硬度后方可进行硬化面层的施工。(人站上去,脚印深度3~5mm。)

4.9.5.3在混凝土面层上撒总量2/3的硬化剂。当材料吸水并颜色变暗,应用木抹搓平。

4.9.5.4第二步:将剩余的硬化剂撒在混凝土面层上,撒料方向与上一次相垂直,当材料吸水并颜色变暗,用木抹二次搓平。

4.9.5.5根据硬化地面的硬度,用不带叶轮的磨光机磨光至少三次。

4.9.5.6表面磨光:当混凝土面层有一定硬度,用带叶轮的磨光机磨光。

4.9.5.7硬化面层完成后5~6小时DGTJ08-2093-2019标准下载,表面喷洒液体养护剂并用薄膜覆盖避免水分挥发太快出现裂缝。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