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0528 汉北某框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0528 汉北某框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沉降观测采用S1水准仪,3m铟钢水准尺定期观测,从观测点稳固即开始,以后每层一次直至完工,完工后移交建设单位,当年每3个月测一次共四次,第二年6个月一次,第三年起每年一次直到稳定,如施工中途停顿,在停工前,与复工前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隔3个月一次。
水准点沉降点要平衡,沉降观测做到四固定即观测条件环境基本相同,观测路线仪器人员、程序方法要固定。
【6层】6032.76平米(局部7层)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含建筑、结构、计算书)1.3.施工测量的精度和技术要求
(1)定位基准点测量的技术要求要满足,红线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cm的要求。
(2)轴线基准点的技术要求按其测角精度不大于±20",测边精度不大于1/10000。
(3)±0.00标高的引测精度和楼层标高的测设精度往返两次的高差误差不超过±20mm,每层不大于±3mm,总高度不大于(3H/10000)。
(4)垂直度控制的精度以满足层间垂直度不超过3mm,全高不超过10mm的要求。
(5)沉降观测的精度和技术要求按GBJ7—89规范的附录1条款的规定执行及设计的要求,沉降观测闭合差值不得大于2mm,若超过应重新观测。
(6)分划轴线开间尺寸,应采用总长度尺寸进行复核,以尽量减少分划尺寸积累误差。
(7)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检测工具,经核验精度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8)测量仪器及测量人员应相对固定,不宜经常更换。
(9)每次测量必须做好记录,作为原始资料妥善保存
2、垂直运输施工机械的选用
由于工程工期紧、质量高、为框架结构主体,施工材料垂直运输是本工程施工需要解决的重要环节,在主体施工阶段,框架结构的模板、钢材、钢管扣件、砼的输送量占全部垂直运输的80%左右,故主体施工垂直运输机械采用两台龙门吊。基础施工完龙门吊就进场安装。
3.1.1.挖桩前的准备工作
必须对施工队的资质材料进行审查与管理,了解施工队的技术力量水平;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评价其可行性;要求施工队每个技术人员,包括施工技术员、焊工、记录员等都必须具有相应技术资格证和上岗证。
由于放线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位置是否符合“规划”要求,而桩位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结构,因此,这两个工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对已定好的轴线位进行复核,根据建筑物与结构桩位图逐位校核,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
3)桩顶标高及偏位情况的检查
基础开挖后,应对桩顶标高及桩的偏位情况进行测量,并把记录资料完整地整理一份报送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提出方案,解决那些桩顶标高低于设计标高以及桩偏位超过规范要求的情况。而对于那些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标高的情况,施工单位应用电锯法截去多余的桩段,而不应该用人工敲打的办法把多余的桩段敲掉,那样很容易把成桩敲伤。
3.2.1、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放线、定位→挖第一节(1.5米深桩孔土方)→砌砖护壁→在护壁上投测标高及十字轴线→提升机具、安装→挖余下桩孔土方(垂直度、孔径检验)→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虚土清理→垂直度、孔径检验→验槽→吊钢筋笼→浇筑桩身砼→砼养护。、基坑开挖
工程承台、基础梁下设砼垫层。
垫层施工每隔1米设置一个标高控制标志桩,严格控制标高,要求垫层表面标高差不大于10mm。
垫层砼机械搅拌,机械振捣,表面平整度、标高采用小木桩抄平控制。
掌握好各层高度及各项材料配合比,不得随意加大或减少。
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毕后,表面用木盒抹平。
3.2.6、钢筋砼基础
1)基础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承台、基础梁,采用钢模板、钢管扣件支架支模,钢模板使用回形卡拼接,背楞用钢管,背楞根据其高度而定,独立基础设置设置两至三道。
2)模板加固采用坑边钢管扣件支架,并在基坑(槽)边打入钢管桩作支撑点,并用钢管与支架连接起来。
3)模板及钢筋的具体操作方法参见主体结构施工部分。
4)基础砼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浇筑。
在砼浇筑过程中严格把好计量关,每一工作台班必须按实做砼试块,同时复核柱插筋。具体参见主体施工部分。
主体框架结构施工顺序:
框架柱钢筋→钢筋验收→柱、梁、板模板→梁、板钢筋→钢筋验收→砼浇筑→养护。
a.木楞胶合板模板:工程主体结构除局部采用木模板外其它均采用胶合板模板,表面平整、边角方正,拼缝严密。刷隔离剂。
b.木模板:局部补模采用木模板。
c.支撑:φ48*3.5钢管扣件支撑。
d.对拉螺丝:φ12钢筋车丝,M12粗制罗帽。
e.管卡:铸铁管卡,必须做抗拉试验。
a.每层柱、梁,现浇板排架统一搭设,综合协调考虑。
b.每层排架按柱网尺寸、柱截面、梁高,现浇板早拆模要求,统一翻样确定,并开出配料单,下达作业班组。
c.排架支撑间距由计算确定,梁下间距不大于800,板下间距不大于1000,梁下搁楞下用双扣件支托。
d.底层排架局部支立在回填土上,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填填实,设50mm厚木板垫板,垫板下设1:1砂石垫层,设排水沟保证排水良好。
弹线→立排架→扎筋→预埋件→验收→立柱模→验收→清理清扫口→浇砼→养护。
c.柱箍间距同木楞间距,每道木楞处设钢管柱箍,柱箍为Φ48×3.5钢管。柱箍与排架间用短钢管连接,并用以校正、固定柱位置;柱下部1/3高度范围柱箍加密一倍。
d.柱模底部设置清扫口,砼浇筑前清除柱根杂物。
e.柱模支立前,先清除柱根处杂物,凿除砼浮浆浮渣。柱模支立后,柱模根部用水泥砂浆堵严,板缝用胶带纸粘贴,防止浇砼时跑浆。
f.柱模板支立保证柱子截面尺寸准确,支设牢固可靠。
a.梁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体系。
弹线→搭设排架→铺梁底模及梁→侧模板→验收→绑扎钢筋→支立梁另一侧模板、楼板模板→验收→绑扎楼层钢筋→验收→浇砼→养护。
d.梁头与柱头连接处不就模数或边角处采用木模填补、镶拼。
e.梁高大于600mm时,先立底模及一侧侧模,待梁钢筋扎好后再立另一侧模板。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a.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分,后承重部分的原则,严禁用大锤和撬棍野蛮操作。
b.拆模过程中因故中间停歇时,必须将支撑系统连接牢固,不得单摆浮搁,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以防伤人损坏,并按指定地点堆放,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隔离剂,以备待用。
c.非承重模板拆除按砼强度大于1.2N/mm时作业, 以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
承重模板拆除按设计要求或按施工规范执行。
框架工程拆模遵循隔一层拆一层的原则,拆模时发现异常暂停拆模,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拆模。
d.现浇结构的拆模所需砼强度:
e.拆除承重模板的期限(参考值,以试压报告为准)
f.承重结构折模除满足上表要求外,还要满足施工荷载小于楼面设计荷载,本工程模板拆除采用隔层拆除顺序进行(即上一层楼面砼达到拆模强度方可拆除下一层楼板的支撑),以确保结构安全。
钢筋:所有钢筋必须有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单方可进场,进场时按批号、规格分批验收,验收包括标牌及外观检查,并按有关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加工过程中发现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良时应进行化学成份分析或其它性能试验。
工程使用钢筋品种和质量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焊接用电焊条、焊剂的规格、牌号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焊接接头必须按规定检验焊接质量。
绑扎铁丝:20—22号铁丝。
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50mm见方,厚度同保护层,标号比砼构件高一级的细石砼制作,内埋20—22号铁丝用以与构件钢筋固定。
工程所用钢筋均由公司综合厂加工制作,钢筋的加工主要由钢筋的除锈、调直、接长、切断、弯曲、成型等工序,均采用加工厂机械化施工。
直径8以下钢筋的除锈、调直钢筋采用调直机直接除锈、调直;直径8以上钢筋的除锈、调直主要采用冷拉来解决,在公司综合厂用3T卷扬机、滑车组、地锚、夹具等进行张拉。
除锈、调直时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大于4%,Ⅱ级钢筋冷拉率不大于1%。
经冷拉的钢筋表面达到光滑、洁净,油渍、漆污及用锤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均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曲。
钢筋直径Φ20以下(含Φ20)采用连续闪光焊;钢筋直径Φ20以上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此外,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调直或切除。
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件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
焊接参数及焊接电流应根据钢种特性、实际电压、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由操作人员自行修正。
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衡取出钢筋,以免引起弯曲。
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件,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在同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2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
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板接触处不得有明显烧伤,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度,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1/10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
钢筋加工好后由项目部派专人验收,运至现场分规格、品种挂牌堆放GB/T 41122-2021 用于辅助建筑物人员疏散的电梯要求.pdf,堆放钢筋时钢筋下面垫木保证钢筋离地20cm以上。
钢筋的切断采用GJ40A钢筋切割机机械切割,该机械能切割Φ40以下钢筋。
钢筋的断料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做到长短搭配,减少和缩短钢筋头,以节约钢筋。
断料时避免短尺量长料,防止量料时产生累计误差,并在工作平台上标出刻度,以控制断料长度。
下料后的钢筋按不同的规格、尺寸、用途进行编号,并注明根数,分别堆放。
经切断的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下料长度误差不大于±10mm。
钢筋的弯曲、成型采用GW40弯曲、成型机进行T∕CECS 10075-2019 绿色建材评价 机械式停车设备,能弯曲、成型Φ40以下的钢筋。
钢筋的弯曲、成型划线时根据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