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特变食堂给排水及采暖施工方案简介:
特变食堂的给排水及采暖施工方案,主要是针对食堂的建筑设施,对供水、排水以及供暖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详细规划。以下是对这个方案的一般简介:
1. 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冷热水供应、雨水排水、污水排放、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等部分。设计上需要考虑食堂的日常运营需求,如厨房的烹饪用水、卫生间的生活用水、以及食堂的整体清洁等。确保供水稳定、水质达标,排水系统顺畅且符合环保要求。
2. 采暖系统:根据食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可能采用集中供暖或者分散式暖气。设计方案需保证冬季室内温度适宜,同时考虑到节能和环保,可能采用地暖、空调或壁挂炉等设备。此外,还需要考虑暖气管道的布局和保温,以减少能源消耗。
3. 管道材料选择:考虑到食品卫生和耐腐蚀性,给排水管道通常选用不锈钢或者食品级PVC材料,而采暖管道可能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如PEX、铜管等。
4. 施工流程:施工过程中会遵循一定的步骤,包括管道的预埋、接头的处理、管道的试压、系统调试等,以确保工程质量。
5. 安全和环保:施工过程中会考虑到消防、防泄漏、防噪音等安全因素,并且遵循环保政策,比如废水处理、废弃物分类处理等。
6. 后期维护:施工方案中也会考虑到系统的后期维护和保养,包括定期检查、清洁和必要的维修等。
总的来说,特变食堂的给排水及采暖施工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保证食堂的正常运营和人员的舒适度。
特变食堂给排水及采暖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7、建立严格的现场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严把质量关,做到防而不漏。严格按给水排水及规范等,层层把关,质量管理责任到人。出了问题严格追究负责人责任。 8、抓施工,更要抓安全,建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网络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必要条件。各组安全员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切实做好日常安全管理活动。 四、施工组织中的协调 1、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 因的施工设计图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因现场实际情况与图纸情况有所出入的现象,与设计部门联系,提出疑问并请设计部门给予解释、说明,征求设计意图,以达到对图纸的最佳理解。 具体程序如下: (1)、施工前,施工单位查找图纸中的问题。 (2)、施工单位向设计部门有关人员提出有关图纸疑问。 (3)、设计部门向施工单位说明、解释以便施工单位理解。(4)、设计部门对图纸中须变动的部分出更改通知书,并发送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六)卫生器具安装 [1]、卫生器具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 1)、洗面盆与侧墙面净距不应小于0.55米; 2)、大便器中心与两侧障碍物的净距不得小于0.45米; [2]、地漏应设于地面的最低处,其顶面应低于设置处地面5mm,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DN50、DN75、DN100的扣盅高度分别为90、99、108mm; [3]、卫生器具的排水管甩口位置应正确,并应配合土建作好预留预埋工作;安装时用膨胀螺栓固定;坐便器低水箱应靠墙安装; [4]、与卫生器具连接的给水管不宜使用金属软管或塑料软管,特殊情况使用时,应采用承压能力不小于0.6MPa带复合层的软管。 [5]、卫生器具坐标及水平度的确定: 把卫生间具体大样图现场放线确定卫生器具位置,做到位置合适,坐标准确,水平度的采用三级监测制度,班组自检,项目重监,公司抽监的制度。 [6]、卫生器具的固定:蹲式大便器洗脸盆等均采用玻璃胶打边固定。 [7]、卫生器具给排水支管的安装及防漏水措施。 [8]、卫生器具的排水管甩口位置应正确,并应配合土建作好预留预埋工作;安装时用膨胀螺栓固定;坐便器低水箱应靠墙安装; [9]、与卫生器具连接的给水管不宜使用金属软管或塑料软管,特殊情况使用时,应采用承压能力不小于0.6MPa带复合层的软管。 (七)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安装 (1)、立管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中规定,在立管安装划线上栽好立管卡子。将套管穿在管段上,按编号从第一节立管开始安装,管子适宜度以外露2~3扣为好。预留口的短管应平正。检查立管上每个预留口的标高角度是否正确、准确、平正,然后把卡子的螺栓拧紧,在预留管口处设置临时封堵。
9.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所有伸缩缝已安装完毕; ②加热管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加热管处于有压状态下; ③温控器的安装盒等已经布置完毕; ④通过隐蔽工程验收。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由有资质的土建施工方承担,供暖系统安装单位应密切配合。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加热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0.6Mpa;填充层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不应低于0.4Mpa。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严禁使用机械振捣设备;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采用平铁锹。在加热铺设区内,严禁穿凿、钻孔或进行射钉作业。系统初始加热前,混凝土填充层的养护期不应少于21d。施工中,应对地面采取保护措施,不得在地面上加以重载、高温烘烤、直接放置高温物体和高温加热设备。
(八)消防安装自动喷淋系统调试
1、喷淋泵功能调试喷淋泵功能调试在其2h全负荷单机试运行合格后进行NB/T 35097.2-2017标准下载,利用临时管道进行调试。
(1)调试前应确保气压罐已安装、充气合格,远传压力表安装合格,控制线连接到位。
(2)手动启泵:关闭临时管出口处阀门,手动启动稳压泵,使临时管路系统内充满水,并逐渐升压,当远传压力表升至0.55mpa后停泵。
(3)将稳压泵调至自动工作状态。
(4)缓缓开启临时管出口处阀门,使系统降压,当压力降至0.5mpa时,稳压泵应自动启泵补水。当满足上述要求时,继续下一项试验,否则将设备切换至检修状态,对控制系统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后继续进行下一项试验。
(6)将一台稳压泵切换至检修位置,重复第(2)~(5)条操作,另一台泵应能自动工作。
(7)将稳压泵切换至检修状态,当将系统压力调至0.5mpa以下,然后将稳压泵切换至自动状态,稳压泵应能自动启动。关闭系统出口处阀门,用主泵将系统升压至0.6mpa以上,然后将稳压泵切换至自动状态,稳压泵应不启动,否则将设备切换至检修状态,对控制系统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
(8)喷淋主泵应能满足压力开关启泵和消防中心启、停泵的功能要求。
水泵功能调试完成后,将设备切换至检修状态,将临时管路拆除,将系统恢复至设计要求的正式工作状态。
1)检修自动喷淋系统管路,确保喷头全部装上,喷头无损坏,无跑水隐患,管道支、吊架,防晃支架齐全可靠,符合规范要求。
2)将系统上各湿式报警阀和水流指示器前的阀门,以及末端检验装置处的阀门均关上。
3)水泵单机试运行已合格,稳压泵自动功能调试已完成,管路冲洗已合格。
4)正式水源已准备好。
5)联合调试前,应保证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的压力开关接线已完成,消防中心具备调试条件。
6)调试准备阶段及检修、调整时,将各设备调至检修状态。
1)将连通电动蝶阀关闭,各段调试单独进行。
2)水泵接合器充水试验。
3)手动启动喷淋系统稳压泵,将本段自动喷淋系统湿式报警阀前的主干管充满水,然后关闭稳压泵。
4)系统充水试验。
5)以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为准对系统进行划分,根据现场情况逐个对具备条件的水流指示器区域进行调试。
1)水泵接合器充水试验:
经与业主方联系征得同意后,从靠近喷淋系统水泵接合器的室外消火栓处接水龙带至水泵接合器,同时将室内水泵房水泵出水管上的泄水口用临时管,接人地下夹层(水泵接合器试验前,系统为无水状态)。
开启室外消火栓向水泵接合器充水,同时开启泄水阀,应有充足的水流流入地下夹层。如满足要求时,继续进行下一个水泵接合器的试验,否则检查水泵接合器,不合格的更换后重新试验。
依次对各个水泵接合器进行试验,直至全部合格。
2)喷淋系统充水试验:
①当某一水流指示器分区具备充水、调试条件后,开启该区域的末端检验装置阀门,以便放水放气。
②将该分区湿式报警阀上的各试验阀门和水力警铃阀门关闭,然后开启该湿式报警阀前的阀门,同时手动启动稳压泵补水,将该区域水流指示器前充满水。
③开启该水流指示器前的阀门,同时手动启动稳压泵补水,一边放气,一边补水。待该系统充满水后,将末端检验装置处阀门关闭。
④继续加压,使系统压力等于水泵扬程,然后关闭稳压泵,并将其调至自动工作状态,保持系统压力,对该系统进行严密性试验,检查系统,确保无渗漏。
⑤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将湿式报警阀各阀门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开启其试验阀门放水,水力警铃应鸣铃报警,合格后关闭其试验阀门,否则对湿式报警阀进行维修。
⑥开启末端检验装置,对该区域功能进行检验,稳压泵应能根据系统压力情况自动启停对系统补水,末端检验装置开启时,水力警铃应鸣响报警,符合要求后应关闭末端检验装置并停泵,将稳压泵调至检修状态,否则对故障部位进行检查调整。
⑦其他水流指示器分区应根据现场施工情况,依次进行充水及调试DB21T 3403-2021标准下载,其程序相同。
①系统充水试验完成,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的压力开关接线已完成,消防中心具备调试条件后,即可开始系统联合调试。
②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安排水流指示器分区的调试顺序。将水泵均调至自动工作状态。
③开启第一个水流指示器分区的末端检验装置放水,稳压泵应自动启泵补水,该湿式报警阀应鸣铃报警,消防泵启泵,同时,该湿式报警阀的压力开关和该水流指示器均应在消防中心显示火灾并报警,并显示消防泵为自动启动状态,消防中心也应能控制启动喷淋主泵。如能符合要求时,应关闭该末端检验装置,同时在泵房手动停喷淋主泵。稳压泵应自动停泵。否则应对故障部位进行检查调整,直至符合要求。
④重复上述操作,依次对所有水流指示器分区进行调试,直至完全符合要求。
⑤在消防中心对泵房稳压泵进行手动启停试验及主泵或稳压泵一台故障时的切换试验,应能符合要求。
⑥各段自动功能调试合格后,将某一段的消防泵调至检修状态,并在该段末端检验装置处放水试
验,根据设计要求对连通的电动蝶阀进行调试,应能够实现相互支援。再将两个段的消防泵调至检修状态,开启该两段中的末端检验装置放水试验智能化系统专项设计投标书_技术标,电动蝶阀也应能根据设计要求实现相互支援。同时在消防中心应有相应的火灾显示,泵及阀的启闭状态显示及火灾报警。否则应对故障部位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