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公路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65.0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5014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公路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简介:

公路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一种详细规划,用于指导公路框架桥的建设过程,包括设计、采购、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进度管理等多个环节。以下是这个方案的大致内容概述:

1. 项目概述:首先,会对项目进行总体介绍,包括桥梁的类型(如梁桥、拱桥、斜拉桥等)、位置、规模、设计荷载等基本信息。

2. 设计与施工方案:包括桥梁的结构设计,如桥墩、桥梁主体、桥面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施工方法,如预制安装、现浇等。还会详细描述施工流程,如基础处理、主体结构施工、桥面铺装等。

3. 材料与设备:列出所需的主要材料和施工设备,以及供应商的选择和采购计划。

4. 施工进度计划: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规划各阶段的施工时间,包括关键节点的里程碑,以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5. 质量与安全控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如质量检验标准和流程,以及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6. 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噪音、粉尘、水土流失等,以及对社区、道路使用者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7. 施工组织与管理:包括项目管理组织架构、施工队伍的组织和协调、施工监控和调整机制等。

8. 风险评估与应对:分析可能的风险因素,如天气、设备故障、人力资源不足等,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这份方案是整个公路框架桥施工过程的行动指南,有助于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公路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为确保实现质量目标,加强工程质量工作的管理,项目部将针对本工程特点,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为使各项技术工作规范化,加强对关键工序的技术攻关与技术指导,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强化质量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在施工队伍选配、机具购置、机构设置、施工方案、管理制度等方面紧紧围绕质量目标,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线,全面组织优质生产。

施工中加强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形成良好的质量工作格局。

健全并完善内部检查制度,立足自检自控,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手段,采取定期评比JGJ33-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1),奖优罚劣,实行质量否决制度,运用经济杠杆作用,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部试验室对成品、半成品和水泥、砂、碎石严格检验控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资料齐全、试验数据准确;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技术复核制,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做到施工图纸、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无误,实行技术工作复核签字制度,各项资料保存完好,以备核查。对收到的设计文件,开工前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和签认,对存在的疑问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解决。

砼及浆砌用砂浆必须按设计配合比利用机械拌合施工,并且按照砼及浆砌施工的工序进行,保证达到质量要求,并经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准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随工作好各种检测试件,按期进行试件的检测工作,发现不合格的部位,必须进行处理,不能处理的,予以返工重作。

浆砌工程严格按砌体施工规范进行施工,错缝及砌筑方法满足规范要求。

作好各种原始记录,发现现场情况与设计不符的,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在进行处理后方准继续施工。

8冬季施工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8.1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8.1.1冬季条件下灌注的砼,在遭受冻结之前,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其临界抗冻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30%,不得受冻。在充水冻融条件下使用的砼,开始受冻时的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70%。 

8.1.2冬季施工的砼配制、拌合、运输: 

拌合设备进行防寒处理,拌制砼前及停止拌制后用热水洗刷拌合机滚筒。拌制砼时,砂石骨料的温度保持在0℃以上,拌合用水温度不低于5℃。必要时,先将拌合用水加热。当加热水不能满足拌合温度时,可再将骨料均匀加热。  

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此时要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进行搅拌均匀,再加水泥,以免水泥与热水直接接触。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可以在使用前转运入暖棚内预热。 

砼的运输过程快装快卸,不得中途转运或受阻,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进行重新调整拌和料堤的加热温度。 

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由骨料带入的水分以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冬季施工运输混凝土拌和物时,减少混凝土拌和物热量损失的措施:  1)正确选择拌和机摆放位置,尽量缩短运输距离,选择最佳运输路线,缩短运输时间。  2)正确选择运输容器的形式、大小和保温材料。采用混凝土输送车,容量根据混凝土施工用量和浇注时间选择。

3)尽量减少装卸次数并合理组织装入、运输和卸出混凝土工作。 

砼的灌注温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低于5℃,细薄截面砼结构的灌注温度不宜低于10℃,砼分层连续灌注,中途不间断,每层灌注厚度不大于20Cm,并采用机械捣固。 

新、旧混凝土施工缝的清理:  

1)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松动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必须凿除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  2)新混凝土在浇注前,宜在横向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约15mm并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然后再继续浇注新层混凝土。施工缝处的新层混凝土要重点捣实。  3)冬期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注前对结合面进行加热使结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浇注完成后,及时加热养护使混凝土结合面保持正温,直至进浇注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 

冬季施工的砼养护:  : 

1)混凝土外露表面采用采胶布加草袋进行覆盖,在负温情况下不得浇水养护。  2)混凝土养护初期的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规定的温度,当达不到规定的温度时,且混凝土强度小于3.5Mpa时要采取保温措施,使混凝土温度不低于防冻剂规定的温度。 

冬季混凝土拆模强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满足混凝土正常温度下拆模强度的要求,并同时满足抗冻要求的规定  正常温度下混凝土拆模强度:  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度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拆除模板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采取覆盖措施,如覆盖草袋及彩胶布。  

8.2冬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冬期施工浇筑砼等工程时,除技术措施得力外,安全措施必须全面完善。 1)对电气设备防止电线破损与金属相碰,有专人检查用电线路及时维修。 2)施工人员应穿绝缘鞋,应戴绝缘手套,防止滑倒、摔伤。 3)对操作人员进行冬期施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加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如:手套、胶鞋及御寒防护品和清扫霜雪等物品。 4)因冬季气候干燥,对工人进行防火意识教育,对易燃物品严加防护,专人看管。 5)在进入冬季施工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寒冷季节使用机械设备的安全教育,同时做好防寒物资的供应工作。

6)脚手架要及时清理积雪、外脚手架要经常检查加固。     7)大雪、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当停止垂直运输作业。     8)风雪过后作业,应当检查安全保险装置并先试吊

9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9.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技术保证措施及方案

加强施工人员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学习,树立良好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环保”、“水土保持”规定。

制定“环保”、“水土保持”责任制,签订责任书,避免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不因铁路施工扩大生态环境的恶化;保护好植被,防止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防止因施工造成的地表水、地下水污染。

9.1.1生态环境保护

涵洞工程施工的取弃土场边坡按设计防护方案随施工随防护,对取土场、弃土场的裸露面,按国家水土保持法或设计进行整治和绿化,并作好排水设施,确保排洪畅通,为复耕或其他用途创造条件。

作好施工驻地及施工场地的布置和排水系统设施,保证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不污染水源。

生活驻地、生产场地离池塘较近时,在生活驻地、生产场地与池塘间挖截水沟或筑堤坝,防止生活和施工废水污染水源。

9.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树立企业文明施工形象。

施工期间,认真了解、切实尊重当地群众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积极主动搞好民族团结。积极开展便民爱民活动。

施工工点挂牌施工。设置工点标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工程概况、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作业场所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现场的施工用电安装规范、安全、可靠,建设安全标准工地。

施工场地内各种器材分类堆放整齐,挂设标牌,标明材料规格、产地等,不同材料避免混放。各级负责人及施工人员一律挂胸卡上岗。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1.1涵洞施工进度横道图

11.2施工方案设计图及地形图

DB34∕T 3968-2021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运营维护与管理规范11.3劳动力配置情况

11.4主要机具配置情况

11.5主要材料供应情况

11.6主要管理技术人员

附件3:劳动力配置情况

附件4:主要机具配置情况

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线路工程分册2018年版20180509-.pdf附件5: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附件6:主要管理技术人员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