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肢剪力墙结构施工方案

短肢剪力墙结构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70.6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4173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短肢剪力墙结构施工方案简介:

短肢剪力墙结构,也被称为部分强梁剪力墙或壁式框架结构,是一种在结构工程中常见的墙体结构形式。它在剪力墙结构中,墙体的厚度一般小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值,但通过增加墙肢的数量和增大墙肢的长度,以维持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施工方案简介如下:

1. 场地准备: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硬化,设置好施工通道和存放材料的场地。

2. 墙体放线:依据设计图纸,精确测量并放线,确定剪力墙的定位,保证墙体的垂直和平整。

3. 混凝土浇筑:使用商品混凝土泵车或塔吊进行混凝土的吊运和浇筑,通常采用分段浇筑,保证墙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 墙体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保湿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正常增长。

5. 钢筋制作与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并安装剪力墙的钢筋,包括主筋、分布筋和箍筋。

6. 二次结构施工:包括门窗洞口预留、预埋件安装、防震缝处理等。

7. 墙体检测:在墙体浇筑完成后,进行垂直度、平整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检测,确保墙体质量。

8. 结构验收:完成所有施工后,进行结构验收,确保短肢剪力墙结构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施工流程,具体施工方案还需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短肢剪力墙结构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1、2栋为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3栋为地下一层,一单元为地上二十六层、二单元为地上三十层;4、5、6栋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十三层。

该层以上为标准层,标准层主要结构类型为短肢剪力墙,标准层层高2.9m。

1、本工程每栋每单元为独立的施工段;

2、后浇带将各段分割DB/T29-218-2013标准下载,自然形成独立的施工段;

3、人防地下结构可设为独立的施工段。

1、施工时所划分的施工段可采用同步施工;

2、在保证工程节点工期和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施工方可自行确定各施工段的施工时间;

3、各施工段自行组织流水施工。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安装现浇结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杆应尽可能对准;

(2)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不应有积水;

(3)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防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4)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5)对跨度≥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无设计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模板安装顺序:搭设支架→安装纵横大小龙骨→调整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板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板的支撑排架用φ48×3.5的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脚手架纵横间距为900mm×900mm。板底用竹胶板,竹胶板下用50mm×100mm的木楞,木楞侧放在水平横钢管上,木楞的间距为250,水平钢管的间距为900。

脚手架支撑体系距地面200设扫地杆,第二排水平杆离扫地杆1800设置,第三排水平横杆视层高而定。

板模接缝高低差控制在3mm以内,接缝宽度控制在2mm以内,如大于2mm可采用刮腻子后贴胶带纸的方法,板的平整度控制在5mm以内。

模板安装顺序:复核底标高及轴线位置→搭设梁模板支架→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梁筋→支梁侧模→安装上下锁品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位置及尺寸→与相邻模板连接固定。

当梁高小于500mm时,可直接用短管斜撑梁两侧模的水平管;当梁高大于或等于500mm时,加设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横向水平间距≤600mm,梁下支撑间距≤900mm。

(1)本工程楼梯均与剪力墙相连,为便于楼梯模板的支设,待本层剪力墙砼浇完再拆除模板,后支设楼梯模,楼梯主筋采用预留。

(2)楼梯支设按常规用三角形木方制成梯步端头,采用木条连接组装定位。楼梯支设时,应将施工缝留在超过该层不少于1/3踏步长的位置。

支模顺序为:支模前检查、验收→焊接定位筋或墙厚控制筋→支模板→安装对拉螺栓→调整模板位置→紧固对拉螺栓→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

墙体支模体系采用φ48×3.5钢管、扣件、九层板、对拉螺栓、木方。

第一道螺栓距楼面为150mm,水平间距为600mm,竖向间距为600mm~700mm,垂直木方水平横向间距250mm,水平杆竖向间距600mm~700mm。顶端对拉螺栓距墙边沿≤300mm。

5、在模板安装过程作业人员必须及时的对所支设模板进行校正,所有φ12对拉螺栓不在取出重复利用。

模板拆除顺序: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

在模板拆除过程中,严禁野蛮施工。

模板拆除时,不能硬砸猛撬,模板坠落应采取缓冲措施,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下来的模板和支架不宜过于集中堆放,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以免在楼层上积压,形成集中荷载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梁、板模板拆除流程:拆除支架部分拉杆和剪刀撑→拆除侧模板→下调楼板支柱→使模板下降→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木龙骨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1)保证所支架体及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2)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3)楼层作业层必须设安全网和防护拦杆。

(4)严格检查所有扣件的紧固程度,有必要时必须加设等力扣件。

(5)周转材料的吊运必须由塔吊信号工统一指挥,严禁作业班组人员私自指挥。

(6)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7)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同时遵守《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在转换层面上要重新插标准层以上住宅部分的短肢墙钢筋,插筋时如遇墙肢插筋与梁上部主筋矛盾,则需通过设计人员适当增加部分附加钢筋或适当将梁主筋按1∶8比例纠偏。插转换层以上钢筋时,还应将各梁的轴线从下层吊至转换层面上,并做好标记,再行插筋,保证短肢剪力墙墙肢插筋位置的准确。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及弯起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暗柱的钢筋绑扎顺序

立2—4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放置定位砼块(砼标号C30)→绑其余横、竖筋,定位砼块的尺寸规格(50mm×50mm×墙厚)。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间距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起筋。

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10、保护层:平面用花岗石块做垫块,垂直方向用圆形塑料环做垫块,板的上层钢筋采用钢筋马凳(钢筋规格φ10),间距为800×800,形状如下图:

12、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准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到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插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

(2)配置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计算。

(3)梁、暗柱箍筋加密区是否正确。

(4)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准确。

(5)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时不应踩踏。

(6)板筋的顺直、位置准确,观感。

(1)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维护,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

(2)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3)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两次压面,两次压面后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并设专人养护。

(1)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从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

(3)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沿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以控制混凝土板厚度。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二次压光;

JGJ 149-2017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5)施工缝宜用木板、钢丝网挡牢;

(6)施工缝处须待已浇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7)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8)梁、柱(暗柱)节点钢筋较密时 ,浇筑的混凝土宜用小直径的振捣棒振捣。

(1)剪力墙浇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配比相同,去掉石子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2)浇筑墙体混凝土要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灌高度控制在60cm左右。

(3)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时应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应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开口处浇筑振捣。

(4)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5)浇筑墙体洞口时L13G3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