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40#楼高层施工组织设计

乐亭40#楼高层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0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373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乐亭40#楼高层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乐亭40#楼高层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本控制网按2级建筑方格网进行测设,测角中误差8〃,边长相对中误差1/20000,相临两点间的距离误差控制在±2mm以内。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出边线后,依据平面网布设原则及轴线加密方法,布设场区平面矩形控制网。为便于施工及控制将平面矩形控制网都布设成偏轴线1米。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点采用2mm级精度的水准仪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3.1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2在场区内设置2个永久性水准点GB/T 50643-2018 橡胶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水准点用细石混凝土浇筑,用Φ25的钢筋,将上端磨平,在上面刻划十字线作为标记,将其浇筑于细石混凝土之中,做为施工竖向测量控制的起算点。

4.1 ±0.000以下平面控制测量

4.1.1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基础施工中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测量的精度。

4.1.2±0.000以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汇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超过±2mm,轴线间误差不超过±2mm。

4.1.3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测出基槽边线,并打好控制桩指导开挖。

4.1.4待垫层施工完后,根据基础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每个施工段不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超过3mm。

4.1.5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剪力墙或柱浇筑成形拆除模板后,在墙面或柱侧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抄出建筑500mm线,以供下道工序使用。

4.1.6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进行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单进行复验。

4.2 ±0.000以上平面控制测量:

±0.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外核内控法,首层放线后,按照流水段的划分分别建立内控点,然后校核内控轴线网,闭合差满足要求后,请监理验线,验证合格后作为轴线投测依据。首层放线验收后,将控制轴线引至结构外墙柱上面做为所投测轴线、控制线、校核的依据。每栋楼长轴方向投测2条,短轴方向投测4条,在基础上弹出轴线,投测点误差±5mm。

根据轴线投测的控制线,经过校核后,进行平面放线首先用钢尺把轴线控制线进行分线,测设出其它轴线的控制线(距墙边200mm)然后施放出墙边线和轴线,再测设细部的柱、梁、门、窗洞口线。放线完成后,经过复合检查无误后请监理验证,再进行下道工序。

二层及二层以上投测时,把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上,后视围墙处的轴线标点,用正倒镜取中的方法,将轴线投测到上层楼板边缘或柱顶。当轴线投到楼板上之后,用钢尺实量其间距作为校核,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0。经校核合格后,方可开始该楼层的施工。为保证投测质量,安置仪器严格对中、定平。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3mm。

轴线控制线→剪力墙外边线→门窗洞口放线→自检→报验复检

5.1 ±0.000以下高程传递

±0.000以下高程传递直接用水准仪及塔尺,从各施工段角部传递高程,校核后请监理验线。

5.1.1 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标高允许误差±3mm。

5.1.2施工层抄平前,先校测首层传递的标高点。抄平时,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进行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允许误差为±3mm。

5.2 ±0.000以上高程传递:

±0.000以上高程传递,首层柱施工完毕后,在每根柱子上抄测+50cm控制线,每个流水段选取三处作为楼层高度控制点并用红漆标注水准符号,经过联测后再使用。每层高程传递用钢尺从首层所选择的起始高程控制点,竖直向上量取标高,经过校核后作为施工层抄平的控制依据。

根据施工的需要,使用水准仪把首层传递的高程校核后换算成该层的+50cm线抄测在钢筋上或墙柱上,复查后作为高程的控制。

5.4在结构完毕后,根据测量规程的要求,测量出楼的总高偏差和全高垂直度的偏差,保证本工程的总体外形尺寸。

5.5楼层竖向标高传递程序:

±0.000水平控制线→顶板底模控制线→顶板上口控制线→自检报验

6.1在结构施工测量中,按装修工程的要求将所需要的控制点、线及时弹在墙、柱、板上作为装修施工的控制依据。地面:在四周墙身与柱上弹50cm水平线,作为面层施工高程控制线。

6.2墙面结构施工中,在墙体两侧弹出墙边线和50cm控制线。根据墙边控制线进行面层施工。

6.3门窗洞口:室外墙体结构完成后,用经纬仪向洞正中处投测竖向控制线,再根据首层外墙+50cm线,用钢尺传递高程并弹在墙上,室内洞口竖直控制线根据轴线关系弹出,水平控制线由+50cm线向上量出,保证门窗位置准确。

7.1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埋设位置: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

水准点:每栋楼不少于2个,设置在距建筑物30-80m稳定、可靠的上层内;或沉降己稳定的建筑物上。

7.2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埋设按设计要求。所有沉降观测点埋设完后,及时将观测点保护起来,以免在施工中将观测点损坏而影响观测的准确性。

7.3 观测方案及技术要求

7.3.1 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观测仪器采用DS32精密水准仪。采用闭合法观测,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要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工作。

7.3.2 观测要求:

底板顶面上500mm埋置第一次沉降观测点,±0.000以上200mm设置永久性沉降观测点,地下室施工观测一次。以后每施工完二层楼观测一次,主体结构验收以后,砌内外填充墙时,每三层做一次。因故停工,停工时及复工前各加测一次。封顶后和验收前各观测一次。

7.3.3 观测要求及测站观测限差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表中要求进行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不超过下表各项规定。

观测数据处理采用电算。观测成果提供沉降成果表、时间、沉降曲线图,并及时向业主设计、监理反馈测量成果。

土方开挖时必须专人控制基槽标高、几何尺寸,并严格按照开挖图尺寸进行挖土,控制其开挖深度,防止漏挖和超挖。基槽开挖四周留1m宽工作面(包括排水沟),以便操作,基槽开挖按1:1系数放坡。土方挖完后要及时派专人修坡,并采取可行的边坡支护措施。基槽开挖完毕后人工清理露出桩头0.50m后割桩,打磨后做小应变实验、压桩实验,地基钎探实验,最后通知监理、甲方、设计院、勘察部门与我施工方共同验槽,验槽通过后铺设级配砂石30cm并振捣3遍,压实通过后通知相关部门现场取样。

土方回填前,基础已验收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要求后方可回填。回填前应将槽内杂物清理干净。施工前抄平做好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和厚度。回填时要分层铺土, 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00mm,采用人工回填,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转角处的地方应重点控制。回填土每层夯实后用环刀取样,做土工试验,合格后方可回填上一层土。夯实系数要符合设计要求。

本工程基槽周围土质为松散的粉砂土,为了避免雨天土方坍塌,给施工带来不便,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对基坑边坡采取护坡措施。

护坡做法:在垂直坡面上楔入直径10~12㎜,长40~60㎝插筋,纵横间距1m,上铺20号铁丝网,上下用草袋或聚丙烯扁丝编织袋装土或砂压住,或再在铁丝网上抹2.5~3.5㎝厚的M5水泥砂浆。在坡顶坡角设30cm排水沟。

钢材采购严格按ISO9000质量标准执行。钢材进场后,现场材料员、试验员共同取样,现场质检员、监理人员见证,对钢材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严禁不合格钢材用于该工程。

钢筋取样,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在每批钢筋中的任意两根钢筋上各取一套,每套试样从每根钢筋端部截去50cm,然后再截取试样二根,一根作拉力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另一根作冷弯试验。试验时,如有一个试验结果不符合规范所规定的数值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不合格的项目作第二次试验,如仍有一根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予验收,不能用在工程上。

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程序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钢筋加工质量。且钢筋加工场建立严格的钢筋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钢筋加工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加工场的钢筋要分类堆放,原材、半成品、成品要分批、分部位、分层、分段堆放,同一部位、同一构件的钢筋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型号、尺寸、直径、根数,不得混淆。存放钢筋的场地进行平整夯实,浇筑150mm厚C20混凝土地面,并设排水坡度。钢筋堆放时,下面垫50×50mm的垫木,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3.1钢筋绑扎前先熟悉图纸及规范GB/T 38223-2019 奥氏体不锈钢铸件中铁素体含量测定方法,核对钢筋配料表。对于结构形式复杂的部位,应先研究其逐根钢筋的摆放层次和穿插顺序,减少绑扎困难,加快施工进度。特殊部位钢筋要现场放样制作绑扎。

3.3 钢筋搭接长度、锚固长度、钢筋的保护层、接头位置严格按照设计图纸 要求执行。

3.4 在施工前对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把施工图纸消化透,明确绑扎顺序,加强现场质量控制。

框架梁采用机械连接,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其它的钢筋接头采用绑扎连接。接头的质量标准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及《钢筋直螺纹接头技术规程》的要求。

5. 钢筋定位及保护层控制措施

6.1 梁的弯钩角度及弯折段直线长度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制作绑扎。

6.2 在主次梁相交处,两侧按图纸要求设加密箍筋。

6.3 先把梁底层筋架起,画好箍筋间距,套上全部箍筋,穿梁上层钢筋,按已画好的间距绑扎箍筋。

6.4 在梁主筋上加设塑料定位卡【施耐德白皮书】大铁交通行业服务手册,保证梁砼保护层的厚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