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锅炉房基础施工方案

启动锅炉房基础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85.7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3260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启动锅炉房基础施工方案简介:

启动锅炉房基础施工方案,通常是指在建设一座锅炉房之前,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和施工计划的过程。这个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项目规划:首先,需要对锅炉房的地理位置、规模、功能需求进行详细规划,包括锅炉的种类、数量、容量,以及配套的冷却、加热、排放等系统。

2. 地质勘探:对施工地点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土壤性质、地下水位、地下设施等,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设计施工图纸:根据规划和地质情况,设计出详细的施工图纸和结构方案,包括基础的形状、尺寸、材料选择等。

4. 施工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以及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 基础开挖: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基础开挖工作,通常是通过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进行。

6. 基础浇筑:挖好基槽后,浇筑混凝土基础,通常需经过养护,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7. 基础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基础验收,确认其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安全标准。

8. 上报审批:施工完毕后,施工方案需要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确保符合建筑法规和环保要求。

9. 施工监督:在施工过程中,需有专业的工程监理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启动锅炉房基础施工方案的简介就是这些,具体步骤可能会因项目的具体需求和当地法规有所不同。

启动锅炉房基础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7.2.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l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鲁L13D3 10/0.4kV变配电所微机综合保护系统,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7.4.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8.3.1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

7.1.4 进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渗性能试验。

7.2.3 进行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冻融性能试验。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92

3.0.7 对重要工程混凝土使用的砂,应采用化学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集料的碱活性检验。

3.0.8 采用海砂配制混凝土时,其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3.0.8.2 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O%(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下同);

3.0.8.3 对预应力混凝土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92

3.0.8 对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 119—88

4.2.1 抗冻融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必须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其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含气量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7.1.6 含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等有毒防冻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及与食品接触的部位。

4.0.1 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11.2.1 应急组织机构

11.2.1.1成立应急指挥部

成 员:现场施工员及各施工班组长

11.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1.3.1.1触电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1.3.1.2 原则: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  

11.3.1.3任何人发现触电者应马上将伤员脱离电源,脱离电源就是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过程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自保。在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不能用手直接触及伤员。  

11.3.1.4 如果触电者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  

11.3.1.5 如果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以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建筑校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的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以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  

11.3.1.6 如果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及戴绝缘手套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11.3.1.7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如果神智清醒,应使其就地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果神智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而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秒的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丧失意志。禁止摇动伤员的头部呼叫伤员。同时马上拨打“120”求助。求助时要清楚表明出事地点或标志建筑物,伤员状态、求助人姓名,并在求助后到附近场地接应救护车。  

11.3.1.8 当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照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通畅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正确进行就地抢救至救缓来到。

11.3.4.2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等;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和现场采取的措施

危害辩识与危险评价一览表

SL/T 281-2020标准下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