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合肥旭辉花园会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正文)简介:
合肥旭辉花园会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正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概况:这部分会详细描述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会所的地理位置、建筑面积、使用功能、建设目标等。同时,还会介绍项目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信息。
2. 施工目标与任务:明确工程的总体目标,包括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目标,以及具体的施工任务分解,如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修工程等。
3.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组织方案,如施工顺序、施工流程、施工方法的选择,以及施工机械和人力资源的配置。这部分会详细描述如何进行有效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4.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关键节点的控制。
5.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6. 安全管理:阐述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以及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7. 环保与文明施工:对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噪音控制、废弃物处理等进行规划,以及如何做到文明施工。
8. 施工资源配置:明确项目所需的材料、设备、劳动力等各类资源的需求和供应计划。
以上是合肥旭辉花园会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正文的基本内容,具体可能会因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合肥旭辉花园会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正文)部分内容预览:
所有机械依据施工进度需要提前分批组织进场。
本工程场地位于合肥市东至路西侧,天鹅湖路以南,施工过程应严格控制噪声,避免由于现场施工操作、材料运输对周边交通、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带来的任何妨碍。
基础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装饰施工阶段→室外工程及竣工验收
根据施工阶段不同现场的平面布置也有所不同DB62/T 25-3075-2013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扫描版),因而施工总平面布置分三个阶段进行布置。
具体详见基础阶段、主体结构阶段、装饰装修阶段三个不同阶段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图2、附图3、附图4)
依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工程特点,按照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采用建筑CAD专用绘图软件按照比例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时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施工活动实行封闭管理,施工区域与办公、生活区域进行分开布置,并设置隔离带,人流、物流和施工活动以不影响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为出发点。
第二,施工区域合理划分,分类集中布置,施工设施采取集中和分点布设的办法,砂浆拌制、大宗料具贮放,构配件、钢筋等半成品加工等相对集中,分散、零星工程料具、构件等在各构筑物就近安排,周转使用。
根据上述原则,在施工现场布置办公生活临建设施、机械设备安装场地、砂石等材料堆场、钢筋、模板加工棚、水电安装加工场,以及施工水电线路。
现场临建清单及做法说明
临时设置布置及临时用地表 表5.3.1
现场设二个出入口,紧临主干道,出入方便,主要便于材料进场。围墙及大门均按公司统一标准进行设置。
根据本工程的场地特点,现场绕各建筑物四周修筑一条宽5m道路,200mm厚C15砼硬化路面。并在围墙内四周用标准砖砌400×400砖明沟,1∶2水泥砂浆抹面,明沟连至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钢筋、模板及安装构件加工棚设置在建筑物周围附近。砂子和石子堆场设置根据施工阶段的要求布置堆场,具体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关键过程是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石材幕墙工程、水电工程等工程,特殊过程是屋面防水工程。特殊过程必须做好特殊过程预先鉴定记录和特殊过程连续监控记录。
施工顺序及流水段的划分
土方开挖→基础施工→主体结构→砌体结构→装饰装修工程→室外工程、收尾
同时,土建结构施工过程中,幕墙工程、水电设备安装及其它专业性工种配合及时做好各种预埋工作,以避免日后凿打现象。
1)在保持各施工段的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统一调动整个现场的操作工人,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窝工现象;
2)在保持各施工段配备机械设备的相对独立性的条件下,统一调动(使用)现场各主要机械、设备,充分利用物质资源;
3)钢筋、水电预留管线等各种构、配件的加工制作与现场施工同步,并确保现场施工进度的需求;
4)对业主可能有的指定分包项目,其质量、工期应纳入总计划管理范畴。
工程建筑物的红线及定位由城建规划部门测定,测量人员根据城建部门所提供的测量标志和建筑平面图进行复测,按建筑物的轴线和开挖范围大小,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建立工程的首级平面控制网,对整个工程的轴线进行控制,同时也是工程建筑放样的主要依据,本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平面控制方格网,其测量方法和要求按平面控制测量技术要求进行测量、复测,复核无误后将各轴线两端引测到开挖边线5—10m以外的道路两侧或稳固的建筑物上,埋设不少于3个,并做上红三角“▲”作标记,有必要时需埋设轴线控制点,作好标志,以供以后施工中轴线的恢复、复核、控制。各层的轴线传递采用经纬仪引测。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控制水准点,建立施工现场高程控制水准网,埋设水准点,水准点应埋设在开挖边线30m以外,距振动影响范围不小于15m,水准网的测量根据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进行测量,水准点埋设也按相应等级要求埋设。
水准网的布设根据建筑高程控制测量要求及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埋设三个水准点BM1、BM2、BM3构成一简单的水准网,在水准点埋设稳固后,进行二等精密水准测量,往返测量闭合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并算出各水准点的绝对高程,作为施工中高程引测、沉降观测的依据,同时做好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有关资料,经业主认可后作为工程竣工、交工的技术资料。
基坑土方开挖具体注意事项:
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周围挖临时性排水沟。
3)建筑物位置的标准轴线桩,建筑物的定位控制桩,标准水平桩及灰线尺寸必须先经过检查,并办完预检手续。
4)开挖基坑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
5)开挖后,在挖到距离坑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在基坑四周及中间打入小木桩抄出距离坑底50cm的水平线。在挖至接近坑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50cm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桩上水平校核坑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坑边尺寸,确定坑宽标准,据此修整坑底,最后用人工开挖清除坑底土方,修底整平,以保持坑底土体原状结构。
6)土方采用机械挖运,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时,严禁扰动基土。
7)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浇捣素砼垫层,基坑暴露的时间应尽可能短。
8)运土汽车出场地前车轮必须进行冲洗,保证文明施工。
本工程基坑四周回填土采砂质粘土或灰土或中砂震动分层夯实回填。
2)回填前先将基底的草皮、树根、淤泥、耕植土铲除,并清除要求范围内软弱土层。
3)填土地基如遇有地面积水或地下水,应先设置排水措施,以保证正常施工和防止边坡遭受冲刷。
4)填土采用分层铺设,分层夯实,每层回填土厚度不超过300㎜,采用振动打夯机压实,夯实系数不得小于0.94。
5)填土应从最低部分开始分层回填,在地形起伏之处,与天然土交接处先修筑1:2台阶边坡(台阶高可取50㎝,宽100㎝),每压实一层,表面用机具拉毛。土层表面太干时,应浇水湿润后方可继续回填,以保证上下层良好结合。机械夯实不到之处,采用木夯夯实。上下层施工缝的错的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在施工缝两侧50㎝范围内应增加夯实遍数。
6)施工中每班所铺平的土料,必须夯实完毕,不得隔日夯压,如遇下雨,填土层表面有泥浆、积水应清除后才能继续回填。
7)回填土施工完毕,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以防雨水或施工用水浸入填土地基,使地基土扰动。
①回填土应分层检验,在每层表面下2/3厚度处用环刀测定土的干密度,以不小于规定的,该土料控制干密度为合格,如未能达到要求,应增加压实遍数或挖开把土块打碎,并重新夯实,再检验。
②检查数量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规定执行。
6.4.1.1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使用的钢筋在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并按要求分批检验、堆放、储存,检验内容包括随行文件、标志、外观,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安装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查和跟踪指导,以避免错、漏造成返工,钢筋绑扎完毕后应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质量验收和隐蔽签证。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可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或直接作退货处理。
6.4.1.2钢筋的连接
本工程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梁钢筋采用电弧焊连接,焊接的接头形式、位置、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等,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98—2003的有关规定。焊工必须持有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6.4.1.3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本工程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应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
每层钢筋分两批绑扎,楼面砼浇完后绑柱筋,楼板模支设完绑扎梁、板筋。柱竖向钢筋每层一接长,接头设置在楼面以上一倍搭接长度位置,同一截面接头不超过50%。梁板筋底排筋在支座搭接,面层筋在跨中搭接。
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b.板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要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c.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钢筋安装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以及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移位。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某工业大学#教学实验楼施工组织设计.doc,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施工前,按设计要求的厚度用1∶1水泥砂浆预制垫块,规格为40 mm×40 mm×厚度,垫块内埋铅丝,或采用塑料保护层定位卡,以保证保护层厚度。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板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柱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具体详设计要求)
跨度大于4.5m的楼板和建筑物端部楼板的角部宜设置放射筋。板面负筋应增设有效的支撑马登筋,支撑马登筋不小于Ф10,当板筋≥Ф12时,间距不小于1000×1000, 当板筋<Ф12时,间距不小于600×600,同一方向的支撑筋不少于2道,且距板筋末端不大于150mm。(具体详设计要求)
1、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弯形。
2、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砼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撑脚直径及间距详设计要求)。
1、柱纵向钢筋连接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03G101有关规定;
2、箍筋弯钩为135°,而且两弯钩必须在竖向主筋两侧,并与主筋扣紧绑牢。柱中钩筋必须同时钩住主筋及主筋外箍筋交叉点外,弯钩为135°与主筋绑牢。
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DBJ50/T-098-2019标准下载,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