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南昌某有限公司1#厂房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简介:
在编写南昌某有限公司1#厂房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项目概述:首先,会对项目进行总体介绍,包括1#厂房的规模、结构类型(如:钢框架、钢网架、钢天桥等)、所在位置、建设背景和施工目标。
2. 设计依据:列出施工设计图纸、相关规范(如《钢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施工安全规范》等)、工程合同以及历史类似项目的经验教训。
3. 工程概况:详细描述钢结构的结构形式、主要材料、节点构造、构件重量和尺寸等关键数据。
4. 施工方法:阐述钢结构的施工工艺,如构件的制作(如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吊装、焊接、涂装等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
5.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难易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网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和关键控制点。
6. 资源配置:明确施工队伍、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的配置和计划。
7. 安全管理:强调施工安全措施,包括预防高处坠落、火灾、机械伤害等事故的策略。
8. 环保与文明施工: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和施工现场的管理,如噪音控制、粉尘控制、废弃物处理等。
9.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如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10. 质量控制:提出质量目标,包括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控和成品验收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措施。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会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编写。
南昌某有限公司1#厂房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⑥关于本钢结构工程所用焊接材料的管理和发放等规定按公司有关的焊接管理方法和发放条执行。
① 装配精度、质量符合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才允许定位焊。
② 若焊缝施焊要求预热时,则一定要预热到相应的温度以后才能允许定位焊;
③ 定位焊完毕后若产生裂纹浙江省宁波某广场河坎工程钻孔灌注桩桩基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分析产生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后才能在其附近重新定位焊,并将产生裂纹的定位焊缝剔除。
原则上本钢结构工程的焊接在工厂和现场进行,对于现场的焊接环境,规定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钢板表面温度≥5℃,相对湿度≤80℅,风速≤10m/s(手工电弧焊)或风速≤2m/s(气体保护焊); ⑶ 对焊接的要求
① 施焊时应严格控制线能量和最高层间温度;
② 焊工应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中所指定的焊接参数,焊接施焊方向,焊接顺序等进行施焊;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上所规定的焊角高度进行焊接。
③ 焊接前应将焊缝表面的铁锈、水分、油 污、灰尘、氧化皮、割渣等清理干净;
④ 不允许任意在工作表面引弧损伤母材,必须在其它钢材或在焊缝中进行。
⑤ 施焊应注意焊道的起点、终点及焊道的接头不产生焊接缺陷,手工多层多道焊时焊接接头应错开。
⑥ 焊后要进行自检、互检,并做好焊接施工记录。
① 对接焊缝的余高为2~3mm,必要时用砂轮磨光机磨平。
② 焊缝要求与母材表面匀顺过渡,同一焊缝的焊脚高度要均匀一致。
③ 焊缝表面不准电弧光伤、裂纹、气孔及凹坑;
④ 主要对接焊缝的咬边不允许超过0.5mm,次要受力焊缝的咬边不允许超过1mm;
⑤ 钢板的对接焊缝应与母材表面打磨齐平。
本钢结构工程焊接检验由质管部门的专职人员担任,且必须经岗位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能按持证范畴上岗检验、检测。
(1)焊接检验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② 焊接设备、仪表、工装设备;
③ 焊接接口、接头装配及清理;
⑥ 焊接参数,次序以及施焊情况;
⑦ 焊缝外观和尺寸测量。
(2)焊缝外观应均匀、致密,不应有裂纹、焊瘤、气孔、夹渣、咬边弧坑、未焊满等缺陷。无损探伤须在焊缝外观检查合格,24小时之后进行。无损探伤的部位,探伤方法,探伤比例等按GB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规定施工。
(3)焊缝无损探伤发现超标缺陷时,应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焊缝的返修措施应得到焊接技术人员同意,返修的焊缝性能和质量要求与原焊缝相同。返修次数原则上不能超过两次,超次返修需要经公司焊接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批准。
(4)返修前需将缺陷清除干净,经打磨出白后按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
(5) 待焊部位应开好宽度均匀、表面平整、过渡光顺、便于施焊的凹槽,且两端有约为1︰5的坡度。
(6) 缝返修之后,应按与原缝相同的探伤标准进行复。
对接焊缝焊缝质量为一级、埋弧焊焊缝为二级焊缝,焊缝焊好24小时后进行20℅的超声波无损探伤。
4.5 焊接工艺细则
(1)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要求
①总体原则:任一平面或杆件(空间)尽可能按排双数焊工进行对称施焊,为最大极限地避免焊接应力导致构件变形,应先施焊完整个结构节点的打底焊,再施焊整个结构节点的填充焊,最后施焊节点的盖面焊,使各层应力有一个自由释放的过程。
②在施焊前要求焊工先检查工装胎架是否对结构件行了有效定位,结构两端是否有保型装置,并且做好防风、抗雨、保温等各项焊前准备工作,在施焊过程中尽可能使用一种焊接方法进行施焊,以减少焊接能量不同引起的附加焊接应力。
(3) 焊缝质量检验要求
① 空心球与弦管,腹管焊缝为二级焊缝、焊缝焊好24小时后进行20﹪的超声波探伤,评定等级Ⅲ级。
② 弦管与腹管的A区、B区,焊缝质量等级二级,焊好24小时后进行20﹪的超声波探伤,评定等级Ⅲ级;D区焊缝为角焊缝,焊脚高度符合施工图要求。
③ 钢管对接焊缝为一级焊缝,焊缝焊好24小时后进行100﹪的超声波探伤,评定等级Ⅱ级。
4.6 焊接工艺评定
(2)焊接工艺评定之前应根据钢结构工程节点形式提出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用来知道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已做过的类似焊接工艺平定试验,经工程监理确认后可免做或替代)。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经检验或试验评定合格后,由公司检测中心根据试验结果出具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4)试验方案由主管焊接工程师提出,经业主监理会签后实施。
(5)施工单位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用于知道产品的焊接。
4.7 焊接工艺评定说明、试件制备、检验
① 焊接工艺评定用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钢材、焊接材料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由本单位技能熟练的合格焊接人员焊接试件。
② 评定对接焊缝焊接工艺时,采用对接焊缝试件,评定角接焊缝焊接工艺时,采用角焊缝试件,对接焊缝试件,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角焊缝。
③ 板材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管材的对接焊缝。反之亦然。
④ 板材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管与板(或管)的叫缝。
评定合格的对接焊缝试件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焊件的母材厚度和焊缝金属厚度有效范围按表1和表2的规定:
表一
表二
⑤ 对接焊缝试件或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用于焊接角焊缝时,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不限。
⑵ 焊接工艺评定用试样
——母材焊接料剖口、试件的焊接必须符合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要求。
——试件的尺寸和数量应满足制备试样的要求。
—对接焊缝试件及试样。
(3)试件检验
——检验项目:外观检查、金相检验(宏观)
——外观检查:试件接头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
a 试件两端各舍25mm,然后沿试件横向等分切取5个试样.金相试样切面如图:
b每块试样取一个面进行金相检验,任意两检验面不得为同一切口的两侧面。
C 焊缝根部应焊透,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未熔合。
d角焊缝二端焊焊脚高之差不大于3mm.
②对接焊缝试件和试件的检验
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气孔等缺陷。
无损探伤:试件用超声波探伤仪(按JB1125规定)焊缝质量应为Ⅰ级。
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力试验,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试样的切取方法见试件试样图。
拉力试验(试样2件):按GB232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定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每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钢号标准值的下限。
弯曲 试验(面弯和背弯试样各2件):按GB232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焊接接头的致密性塑性。试样弯曲到规定后,其拉伸面上出现长度大于1.5mm的任一横向(沿试样宽度方向)裂纹或缺陷;或长度大于3mm的任一纵向(沿试样长度方向)裂纹或缺陷为不合格;试样的棱角开裂一般不计,但有夹渣或缺陷引起的棱角开裂长度视为不合格。
钢结构零部件加工到能进行试拼装条件时,应在厂内进行试拼装,试拼装应经质管部检验验收后才拆下包装。试拼装检验合格以前零部件不得外运。
拼装时,应取出钢结构最复杂一处在刚性平台上按1:1大样,搭设立体模拼台来控制和定位网架的外形尺寸、标高,拼台应能灵活调节节点和柱、梁的中心位置,以利节点的调整。在拼装过程中应随时复检,应及时修正后再重新拼装。
六、钢结构防腐工艺及材料
6.1 工艺及技术要求
工程的一般涂装工艺过程为
抛丸除锈 表面清灰 底漆涂装 面料涂装。
涂装工艺方案:工厂内涂底漆,面料现场涂装。
钢构件涂装工艺控制要点
施工条件:气温5℃~35℃,相对湿度≤85%,在有雨、雾和较大灰尘条件下不可施工,底材温度大于60℃时暂定施工。
表面除锈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第一道底漆的涂装,焊接部位在24小时之内涂装,否则匀应作相应的除锈措施。
喷涂前要对油漆进行充分的搅拌,使油漆混合均匀。
若前道油漆涂装时间过久,涂后道油漆时应用水砂纸打毛,清除掉表面灰尘污物再涂装,以保证层间附着力。
施工所用工具应清洁平燥,涂漆不得混入水份及其它杂质,油漆现配现用,须在8小时内完成。
漆膜未干化之前,应采取保护措施。
为保证焊缝边角、棱角处等不的漆膜厚度,在进行大面积喷涂之前应先手工刷涂一道。
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混合配比,稀释剂、喷涂压力、涂装间隔时间参数要求施工。
涂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上岗前由技术人员进行涂装要求技术交底.
抛丸除锈在工厂进行,均在全自动抛丸除锈机上进行,除锈前应对构件进行除油、除污、除焊渣等处理。除锈后应进行吹灰除尘处理,确保杆件清洁,除锈达到Sa2.5级,粗糙度达到RZ30µm以上标准底漆涂装,第一道底漆必顺经在抛丸除锈后6小时完成。
6.3 工厂涂装工艺图
油漆在使用之前,要按排量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油漆的存放应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油漆应贮存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库房内市政道路电力、照明、通信管道工程施工方案,温度一般应控制在5至35°C,按原桶密封保管。(或按油漆说明住保存)油漆及其辅助材料属于易燃品,库房附近应杜绝火源,并要有明显的“严禁烟火”标志牌和灭火工具。
对各种油漆进行安全措施挂牌。
其它辅助材料包括毛刷、砂轮片、喷涂机具等。
《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T179-2009》6.3.3 施工工艺
①涂装油漆时必须注意的主要因素是钢材表面状况。钢材温度和涂装时的大气环境。通常涂装施工工作应该在5°C以上,相对湿度应在85﹪以下的气候条件中进行。而当表面受大风、雨、雾或冰雪等恶劣气候的影响时,则不能进行涂装施工。
②以温度计测定钢材温度,用湿度机测出相对湿度,然后计算其露点,当钢材温度低于露点以上3°C 时,由于表面凝结水份而不能涂装,必须高于露点3°C才能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