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施工方案简介:
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施工方案,通常是指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为满足公路双向四车道的通行能力而制定的详细施工计划。这种公路等级较高,主要用于连接主要城市或交通要道,其行车道宽度通常在7.5米至9.0米之间,设计速度一般在60-80公里/小时。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规划设计: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涵洞、交通安全设施、排水系统等的布局和尺寸。
2. 地基处理: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其承载公路的能力。可能需要进行土方开挖、压实、排水等工程。
3. 路基建设:包括路堤、路堑、挡土墙等构造物的建设,采用机械化施工提高效率。
4. 路面施工:铺设水泥或沥青路面,分层浇筑,保证路面平整、耐磨。
5. 桥梁和隧道建设:对于有桥梁或隧道的路段,需要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可能涉及混凝土浇筑、预应力钢束张拉等复杂工艺。
6. 交通安全设施:安装护栏、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确保行车安全。
7. 排水系统:设置雨水排水设施,防止路面积水影响行车。
8. 验收与调试:施工完成后进行各项性能检测,确保工程质量,最后进行交工验收。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安全和公路的使用寿命。
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2、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及障碍物进行清除。
4、路基用地范围清理完毕,及时用机械进行填前压实或用9%灰土进行路基处理。
路基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框图
2、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并及时报请工程师批准。
3、对图纸未标出的地下管线、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进行保护,一旦发现立即报告工程师T/CBMF 89-2020标准下载,且停止作业,保护现场并听候处理。
4、为保证居民区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首先修建临时便道,并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
5、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工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该值由实验确定。路基顶面以下300mm的压实度,不小于95%,路基顶面以下换填土超过300mm的压实度,不小于96%,按重型击实法进行检验。
6、因气候条件使挖出的材料无法按照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压实时,停止开挖直至气候条件好转。
7、路基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路床修整。
(1) 在地表过分潮湿或雨季,在路堤两侧护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
(2)在护道外侧的排水沟,在沟的外侧填筑土埂,防止线外地表水流入。
(3)在路基范围内有大片低洼积水地段时,先作土埂排除积水,并将废弃物、淤泥以及不适宜的材料清除路堤以外,将此地面翻松,经处理后再进行压实。
(1) 填料选择:在路基不同部位取多个土样进行试验,其试验项目按《技术规范》规定。通过试验确定填料类别,提供检测数据。
(2)试验路段:路基填筑前,按工程师现场选定试验路段进行压实试验,试验路段长度不小于50m(全幅路基),以确定压实机械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松铺厚度、填料最佳含水量和施工工序等,加强路基CBR值的控制,提前掌握试验资料,以便后期顺利施工。
(3)路基填筑流程及方法
①流程:路堤填筑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流程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查区段。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坡度整修。
②方法:采用挖掘机装填料,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压路机压实,环刀法检测密实度。
路基填筑采用先低后高分层进行,先边后中间顺序压实,填料的挖、运、铺、压连续进行。
①填土路基按路基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料分层平行摊铺,松铺厚度不大于300mm。每层、每侧填料铺设宽度超过填层设计宽度500mm,确保修整路基边后,路的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②对填土高度小的地方,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将表面翻松深300mm,然后整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6%。
③填土路基分段施工时,两个相邻作业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先填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两段同时施工,则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3、路基整修及质量检验
①路基整修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成,雨水工程完成并回填后进行。
②恢复各项标桩,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及相应的标高等。根据检查结果,编制整修计划,经工程师同意后动工。
③路基边用人工刮土补土整修成型。
④路基做到设计标高后,用平地机刮平,铲下的土不足以填补凹陷时,用与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夯实。
⑤基础边整修挂线进行,纵坡用仪器检测。
⑥路基填方路段的边与挖方路段边的整修与路基平行施工;路基整修完毕,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填料及时清除。
路基施工过程中和整修完毕后及时进行质量检验。
①检验项目及标准执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相关标准。
②外观鉴定: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曲线圆滑,直线顺直。
注: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
本标段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一)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案
土路床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水泥稳定碎石低基层施工。设计水泥稳定碎石低基层分为2层,采用人机混合摊铺,混合料进场前需要作好质量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二)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采用三台ABG-423摊铺机摊铺,15t自卸汽车运输,压路机碾压。
水泥稳定碎砾石基层的施工工艺为:准备工作→备料→拌和整型 →铺料→碾压。
级配砂砾石采用砂和砾石组成,按预定配合比进行拌合,其拌合后混合料的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满足道路基层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施工前备足砾石和砂的数量,施工时根据各施工段的宽度、厚度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需要的砾石数量,根据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混合料的运输采用东风自卸车运输车辆,运输时注意装载均匀,及时运至至施工现场。
混合料应掌握随运送随摊铺、碾压成活。底层混合料摊铺由推土机及刮平机配合摊铺,松铺厚度为压实厚度乘以压实系数1.2~1.4,摊铺时应减少接茬,最后用刮平机找横纵坡及路拱。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份损失。面层混合料由摊铺机摊铺,摊铺前,应在两侧混合料的边沿做好挡土埂。
碾压原则先轻后重,初压用轻碾,压1~2遍后进行找补找平。然后用14t~16t重碾碾压至无轮迹,压实度达到最佳密实度98%以上。直线段内由两侧向中心碾压。压路机外侧轮的1/2压在路肩上,以60~70m/min速度,每次重轮重叠1/2~1/3轮宽,逐渐压至路中心,随后及时检查平整度、高程,修整后继续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碾压成活后作到及时洒水养生,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每层厚度150mm,先摊铺的一层经整形和压实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作表面拉毛处理,然后进行上层摊铺。
底基层级配砂砾的级配范围要求
a、级配碎石在养护期间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不要过湿或忽干忽湿。养护期不低于7天。养护方法采用洒水,每次洒水后,用两轮压路机将表层压实,但初期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b、在养护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级配碎石上,除洒水车外,封闭交通。
c、级配碎石施工时,下层级配碎石碾压完成后,养护7天后再铺筑上一层。
摊铺时根据铺筑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由于路幅较宽,可将混合料卸成两行。用平地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并设专人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窝,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即可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型。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轮胎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太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和压路机按前述方法进行整型和碾压。对于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其表面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碎石混合料进行找补整平。每次整型均按照规定的横坡度和路拱进行。整型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配合人工消除粗细料窝。
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现象。
沥青封层在已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低基层基层上洒布,主要材料为阳离子乳化沥青及粒径为3~6mm的石屑,沥青封层的乳化沥青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用量为0.7~1.1Lkg/m2,要求洒布均匀,不产生滑移和流淌,当有遗漏时用人工补洒。洒布乳化沥青之后,保证24小时不得扰动,待乳化沥青充分渗到基层后再洒布石屑,石屑洒布量为3m3/km2。
(1)沥青混凝土原料质量控制
SMA施工前除按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常规检查外,还应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a、木质素纤维必须在室内架空堆放,严格防潮,保持干燥。
b、对于现场加工SBS改性沥青的工程,改性剂SBS的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以防止老化。
c、对木质素纤维添加设备进行计量标定,木质素纤维添加设备不得受潮。
d、改性沥青运输温度不低于150℃,保温贮存温度不低于140℃,不得长时间存放;对现场加工的改性沥青必须不间断地搅拌,以防改性剂离析。
e、制作好的改性沥青的温度应该满足沥青泵输送及喷嘴喷出的要求,在满足施工的前提 下,沥青的加热温度不应太高,一般控制在170℃~180℃之间。
f细集料及矿粉必须覆盖,细料潮湿将影响喂料数量和拌和机产量。
承包人通过合格的配合比设计,拟定试铺路段铺筑方案,试铺路宜选在主线的直线段上,长度不少于250m。施工包括试拌和试铺决定:
a、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Q/GDW 10721-2020 电力通信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pdf,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械数量与组合方式;
b、通过试拌决定拌和机的操作方式,验证SMA的生产配合比,决定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木质纤维添加剂量检验;
c 、通过试铺决定摊铺参数和压实参数
f、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
a、SMA路面宜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施工,当气温或下承层表面温度低于10℃时不得铺筑SMA路面;
b、当缺乏有效的施工经验数据时,施工现场各作业工序的施工温度,可参照下表选用,若经试验路段施工实践证明表中温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可做适当调整,较稠的沥青、改性剂两高、厚度较薄时,选用高值,反之选低值。气温或下承层温度较低时,施工温度应适当提高。
c、由于SMA使用了SBS改性沥青GB/T 32620.1-2016标准下载,拌和温度比拌普通沥青混合料提高了10℃~20℃左右。沥青加热温度掌握在170℃~180℃;矿料加热温度在185℃~195℃;矿粉和纤维不加热;混合料出料温度控制在170℃~185℃(实际施工时的温度范围), 当混合料超过195℃时,予以废弃。实践证明,这样的温度施工没有困难。
生产SMA采用的间歇式沥青拌和机额定生产能力为200t/h,实际生产能力为133~155t/h。且必须配备由材料配比和施工温度的自动检测记录设备,逐盘打印个感传感器的数据,每个台班做出统计,计算矿料级配、油石比、施工温度、铺装层厚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进行总量检验,并作为施工质量检测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