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施工工艺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施工工艺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03.4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8323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施工工艺简介: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是一种在桥梁建设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它通过预应力技术,使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就受到预压,从而提高了梁体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下面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的一般施工工艺简介:

1. 场地准备:清理施工场地,设置施工标志和安全设施,保证施工区域的平整和排水畅通。

2. 模板制作与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的模板,模板应平整、坚固,有足够刚度,且模板之间的接缝应严密。模板安装时要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和标高。

3. 钢筋绑扎:在模板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主要包括预应力钢筋、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预应力钢筋通常采用曲线或螺旋形状,以利用混凝土的挤压来产生预应力。

4. 浇筑混凝土:在钢筋绑扎完毕后,浇筑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振捣密实,表面平整。

5. 预应力张拉:混凝土浇筑24小时后,进行预应力张拉。通常使用张拉设备将预应力钢筋拉伸到设计的预应力值,然后固定。

6. 压浆:预应力张拉后,进行压浆,以防止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产生滑移,提高预应力的效率。

7. 模板拆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模板。

8. 后张拉和养护: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二次张拉,然后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充分硬化。

9. 质量检查:施工完成后,进行严格的几何尺寸、强度、预应力等各项指标的检测,确保盖梁的质量。

以上就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的一般施工工艺,具体操作需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施工工艺部分内容预览:

(2)、逐块拆除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模板。

(3)将模板及支撑码放整齐。

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投标书201713、预应力张拉、锚固

(1)、施工程序及方法

①对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进行检验。

②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摩阻检测。

③按预应力筋编号安装工作锚,不得出现预应力筋绞结现象。

⑥施加预应力:张拉程序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普通松弛力钢绞线0→初应力→1.03σcon(锚固);

低松弛力钢绞线0→初应力→σcon(持荷2min)。

注:1、σcon为张拉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值。

2、初应力宜取10%~20%σcon。

(2)、施加预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值。

①施加预应力前,应对盖梁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且应将限制位移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可进行张拉。

②施加预应力前,应对千斤顶及压力表进行配对校验,当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情况及检修后,应重新进行校验。

③张拉时的结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应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

④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应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

⑤张拉端设置按设计进行,设计未规定时,对曲线预应力筋及长度大于等于25米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对长度小于25米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同一截面中有多根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交叉设在构件的两端。

⑥施加预应力应采用与应变“双控”。

⑦两端同时张拉时,两端千斤顶升降压、划线、测伸长等工作应基本同步。

⑧预应力张拉的其他施工要求执行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

(1)、孔道压浆程序方法

①切除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部分,但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

②用高强度等级砂浆将锚头封严。

④按配合比要求配制灰浆。

⑥依次封闭排气孔,保持一定稳压时间(不少于2min,压力0.5~0.7MPa)。

(2)、孔道压浆施工要求

①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压浆,一般不宜超过14天。

②预应力筋切割应采用手提砂轮切割机,严禁使用电焊或氧气——乙炔切割。

③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不低于30MPa,对截面较大的孔道,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细砂;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水泥或普通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级。

④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40~0.45,掺入适量减小剂时,水灰比可减小到0.35。

⑤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应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

⑥通过试验后,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

⑦水泥浆的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

⑧波纹管管道必要时应进行冲洗,若孔道内可能存在油污等污物,可采用预应力筋及孔道无腐蚀的中性洗涤液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然后用不含油污的压缩空气将积水冲出。

⑨压浆时,对于曲线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泌水;当孔道有多层时,压浆顺序宜先注下层管道。

⑩压浆应从灌浆孔压入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和出浆、从排气孔流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

压浆应缓慢均匀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能畅,在压满孔道后封闭排气孔及灌浆孔。

不掺膨胀剂的水泥浆,宜采用二次压浆以提高压浆的密实性,第一次压浆后,间隔30min左右再由另一端进行二次压浆。

当气温高于350C时,孔道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压浆时,每一班组应留取不少于3组的70.7㎜×70.7㎜×70.7㎜立方体试件,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养护及试验。

孔道压浆的其他要求执行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

(1)、封锚程序及方法

④将锚具周围冲洗干净并湿润混凝土接触面。

①凿毛时不得振动锚头。

②封锚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应不低于盖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80%。

③封锚混凝土的浇筑应严格控制梁体的长度。

(1)、拆除程序及方法

②撤除主龙骨、次龙骨并逐块拆除模板。

④自下而下拆除每根钢管或构件。

(2)、模板及支架拆除施工要求。

①盖梁脱模及卸落支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设计未规定时,应在张拉前拆除侧模,张拉后拆除底模。

②拆除时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对支架材料及模板的保护。

(1)、雨期施工中,盖梁支架地基要求排水顺畅,不积水。

(2)、模板涂刷脱模剂后,要采取覆盖措施避免脱模剂受雨水冲刷而洗失。

(3)、及时准确地了解天气预报信息,避免雨中进行混凝土浇筑。

(4)、波纹管就位后要将端口封严,以免灌入雨水而锈蚀预应力筋或波纹管。

(1)、应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及养护的各环节进行热工计算,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有关规定,确保混凝土在达到临界强度前不受冻。

(2)、混凝土的搅拌宜在保温棚内进行,对集料、水泥、水、掺合料及外加剂等应进行保温存放。

(3)、视气温情况可考虑水、集料的加热,但首先应考虑水的加热,若水加热仍不满足施工要求时,再进行集料加热。水和集料的加热温度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投料时水泥不得与800C以上的水直接接触。

(4)、混凝土运输应采取保温措施。

(5)、及时准确地了解天气预报信息,浇筑混凝土应避开寒流。

(6)、根据气温情况可以选择使用蓄热法、综合蓄热法及暖棚法进行混凝土养护。

(7)、孔道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0C,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

(8)、冬期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得大于150C,否则应继续覆盖,使混凝土缓慢冷却。

1、钢绞线及锚、夹具等预应力材料的各项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绞线应梳理顺直,不得有缠绞、扭麻花现象。

3、张拉时,单根钢绞线不允许有断丝现象。

4、千斤顶与压力表必须配对校验。

5、钢筋、电焊条及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的各项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

6、盖梁混凝土及孔道灌浆的配合比必须按有关标准经过计算、试配,施工时按规定配合比进行,使用预拌混凝土需有合格证明。

7、盖梁混凝土在浇筑前,必须先检查预埋件、锚固螺栓等,须保证位置准确,埋设牢固。

8、盖梁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应有蜂窝、孔洞,混凝土及孔道水泥浆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1、钢绞线锈蚀严重时不得使用,轻微锈蚀的在使用前应进行除锈。

2、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棱角线平直。

3、盖梁如出现蜂窝、麻面,必须进行修整。

4、盖梁不应出现非受力裂缝《焊管工艺设计规范 GB50468-2008》,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时超过0.15㎜必须处理。

一、拆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进行,不得强力拆除,以免损伤混凝土棱角。

二、注浆完毕后,及时将喷洒到盖梁上的水泥浆冲洗干净,以免影响美观。

一、波纹管堵塞。混凝土浇筑前,对波纹管进行全面检查,在振捣过程式中加强监督管理,防止振捣棒破坏波纹管。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反复拉通,以防堵塞。

二、混凝土裂缝。应采取合理设计配合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加强养护及控制混凝土一须温差等措施控制裂缝出现。

三、梁体出现冷缝。要保证混凝土供应连续且分层浇筑,覆盖上层混凝土时间不得超过下层混凝土初凝时间。振捣时,振捣棒需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50㎜~100㎜。

四、张拉时锚垫板陷入混凝土中。因锚区钢筋较密,振捣时需人工用钢筋棒配合机械振捣密实。处理时可剔除不密实的混凝土,得新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达到张拉强度时再行张冷拉。

五、蜂窝、麻面。要求脱模剂涂刷均匀并避免流失,施工时振捣适宜T/CAOE 20.7-2020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7部分:牡蛎礁.pdf,避免漏振或过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