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组织设计(化工厂区项目)简介:
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组织设计是化工厂区项目中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规划,它主要针对化工厂的场地特点和施工需求,详细规划了锤击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过程、设备配置、人员组织、施工流程、安全措施等关键环节。
1. 施工对象:首先,需要明确施工的预应力管桩型号、直径、长度以及在化工厂的具体使用位置,这些都会影响锤击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2. 施工流程:包括桩位放线、桩孔开挖、桩身制作、桩孔清理、预应力筋穿入、混凝土灌注、锤击沉桩等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详细的时间和顺序安排。
3. 设备配置:锤击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如桩锤、吊车、振动器等,以及配套的测量和质量控制设备。
4. 人员组织:包括技术人员、操作工、质检人员、安全员等的分工和协调,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 安全措施:考虑到化工厂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化学品泄露、火灾风险等,施工组织设计中会详细列出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6. 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设定明确的施工计划和质量标准,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检测,确保工程的按时、按质完成。
总的来说,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旨在保证化工厂区项目的施工安全、质量和效率。
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组织设计(化工厂区项目)部分内容预览:
(2)样桩放好后经有关单位复核无误方可施工。打桩施工时,必须对每根桩根据轴线进行复核纠正,每天应对轴线控制桩进行复测校正。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
(3)桩机要平稳,倾斜不得大于1%,做到就位准确,插桩垂直三点一线(即锤、桩帽、桩),不得偏移;
(4)插桩定位和接桩时均要用二台经纬仪或线垂在桩的正面和侧面二个方向作垂直观测,确保垂直度。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宜拔出重插。
(5)管桩施工过程中某大学采暖管道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7)承台边缘的桩宜待承台内其他桩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
(8)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管桩施工记录表,并经当班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名后方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9)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1.0M。
b、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
c、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d、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同时两个焊工对称进行。
e、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
f、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锤击,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10)桩在打入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与有关方面研究,确定能否继续施工。
a、打入过程中贯入度突然变小,桩身出现严重回弹;
b、桩身突然发生显著的偏斜和水平方向移动;
c、桩身严重裂缝,产生露筋或桩顶砼破碎;
d、周围建筑或管线发现异常情况。
e、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11)施工时按有关规定严格做好记录,内容有:桩的每米贯入锤击数,入土深度、锤的落距高度、回弹量、最后贯入度,焊接外观检查记录,桩的垂直度及平面偏移值。
因设计桩顶标高不一,大部分桩需送桩。送桩应注意以下几点:
a、送桩的规格和强度应能适应桩顶,桩锤及桩帽的构造要求,其外形不致使贯入阻力明显增大,且易于拔出,又尽可能少带起土体。
b、送桩伸出导杆末端的长度最多不宜超过三分之二送桩总长度,以保证送桩施工时桩锤、送桩和桩三者的轴线在一直线上,以减少偏心影响。
c、送桩下端宜设置桩垫,要求厚薄均匀,并尽量与桩顶全断面接触,以免桩顶受力不均匀而发生桩顶破损现象。
(13)打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在下列条件下测量:
c、桩锤、桩帽、送桩器及桩身中心线重合;
d、桩帽衬垫厚度等正常;
e、打桩结束前立即测定。
(14)收锤:根据试桩定出标准:最后三阵每阵十击平均每阵贯入度2cm。(落锤高度2.0m)。
(15)截桩头宜用锯桩器截割,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
第一节 工程质量目标
一、本工程施工质量目标为:确保合格
锤击管桩基础的工程桩成桩质量检查包括桩身垂直度、桩顶标高、 桩身质量,桩位偏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L。
2、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30mm。
3、桩顶平面位置允许偏差见下表
管桩顶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
第二节 质量保证制度
1、每道工序完工后,首先由作业组进行自检。由施工人员组织各班组之间互检。由施工员、技术员、质量检查员进行专检。隐蔽工程在自检合格后,经甲方、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并及时签字,未经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2、定期检查制度
项目经理部每周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参加人员有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检查员及班组组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3、工序交接制度
严把工序关。每道工序完工后,向施工员提出进入下道工序,经检查验收合格后继续施工。
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详细的技术措施,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操作方法,并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使每个作业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出本工程施工管理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特别是保证工程质量及控制工程成本的奖罚措施,对出现施工质量事故等进行重罚,不允许在该工程中出现不合格品。
四、材料报审和检验制度
进场管桩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在进场前向监理或甲方提供;
材料进场后,在监理(或甲方)的见证下取样、送检、必须在监理(或甲方)认定的检验单位作,在监理或甲方的监督下送检;检验报告送监理或甲方认定后,材料才准使用。
七、完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要抓好全员质量管理,抓好现场作业人员的质量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树立抓质量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以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第三节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桩达到强风化岩时以试桩最后三阵锤为准,桩端设计标高可作参考。
2、最后三阵已达设计要求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忽停忽打几次。
3、遇到收不了锤,桩身发生倾斜,移位,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暂停打桩,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二、试打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打桩的规格、长度及地质条件应有代表性。
2、试打桩应选在地质勘探孔附近。
3、施打条件应与工程桩一致。
三、打桩防止挤土效应技术措施:
根据地质条件多为淤泥质粘土或砾砂层,沉桩过程中,因挤土效应造成邻桩隆起或产生水平位移的现象可能会发生,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方法有:
1、采用科学合理的打桩施工流水,避免打“关门桩”,尽量减少先打入桩的挤土迭加。先打中间桩后打边桩,先打长桩后打短桩。
2、加强接桩的焊接质量,防止挤土产生的上浮力将上节桩的焊接点拉断。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对每根桩检测,发现有桩上浮现象立即停止打桩,进行研究。
4、上述措施尚不能取得显著效果时,可考虑采用限制打桩速率或采取钻打结合(引管取土),以适量减少排土量的方法来进行控制。
四、穿透砂砾层的技术措施
1、原则上先采用十字型闭口桩尖,若遇难沉桩才可采用开口型桩靴。
以上方法对层厚较薄的(2m以下)砾砂层可起到一定的效果,遇到较厚的砾砂层,常规的打桩方法已难以收效。则应另外采取针对性的方法。
2、钻孔取土沉桩法(引管法):主要设备为30KW动力头配麻花钻杆,钻杆的直径为380mm,长度10m左右,插桩前先钻孔10m左右,再进行打桩,有利于穿透局部砂层。
3、采取钻打结合法对较厚较密实的砾砂层,效果就不显著了,则应考虑内冲水打桩的工艺,这种方法的成功的把握大,但因存在污染场地问题,尽可能不用此法。
4、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可靠,工程桩施工前,可选总桩数1%有代表性的桩进行试桩,从而确定成熟的施工工艺。
第六章 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公司的各职能部门参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保证项目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 实现无重伤、无死亡、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2、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在工程施工中, 公司每半月组织安全检查一次,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对检查出来的事故隐患及时整治, 责任落实到人,限期进行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3、建立定期安全教育制度,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使每一个管理人员做到关心安全工作, 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注意安全生产的兼顾;严格执行工地三级安全教育和交底制度, 未经教育和交底的人员不准上岗作业,使职工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 建立定期的每周一次安全教育课,时间为每星期一上午班前半小时, 由项目经理主持;同时每个班组在施工前由施工员组织进行安全交底, 各个班组组长代表受教育人签字。
4、坚持持证上岗制度。桩机工和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 机械工等)实行持证上岗,严格规范用工制度。
5、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建立健全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把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一、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取得有审批资格部门颁发的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严禁无证操作。
二、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三、桩机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着工作鞋。严禁采用拖鞋、凉鞋、硬底鞋为工作鞋。
四、高空作业和下桩管作业的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经检验合格的安全带。
五、各种动力设备均应设置安全保护罩。
六、吊运桩前 ,必须认真检查所有机具及索夹具是否可靠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86-2015).pdf,并进行一次试吊 ,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七、严格按起重:“十不吊”规程作业,应注意现场的协调配合,吊机在运吊回转过程中,应注意周围人员动向;
八、管桩堆放应按要求不宜超过二层,底层二端的桩应采用木楔枕紧,谨防桩体滚动伤人。
九、打桩时要认真检查使用机具,关键部位重点检查,经试运转,符合安全施工要求才能正式投入生产,施工中每一星期对设备进行一次检查,避免事故发生;
十、打完每一根桩都必须用木板进行管桩口的封堵GB/T 10574.14-2017标准下载,以防人员坠落及安全事故的发生;
十、桩架照明要用低压(24伏),严禁使用220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