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简介:
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也称为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书,是工程项目施工前的重要文件,它是指导整个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结构形式、施工期限等基本信息。
2. 施工部署: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明确项目组织机构、管理层次和职责分工,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流程。
3. 施工进度计划:详细列出各阶段的施工时间安排,包括主要施工过程、关键节点和里程碑。
4. 施工方案:针对主要施工内容,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设备选择等。
5. 资源配置:包括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等资源的计划和安排。
6. 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制定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检查方法,以及施工安全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安全。
7.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设计合理的施工场地布局,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浪费。
8. 施工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制定应急处理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基石,它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都有直接影响。在实际操作中,施工组织设计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和调整。
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部分内容预览:
3、施工现场用水、用电 (1)、施工现场用水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施工人数、施工机械等因素计算临时用水量。
Q1 1.05 ~ 1.15
式中: Q1:施工用水量(L/s); q1:年(季)度工程量 N1:各项工程量用水定额(可查表) T1:年(季)度有效作业天数 t:每天作业班数 K1:用水不均衡系数
Q1 计算的为整个工程全过程的施工用水量。
SPM_平安金融中心项目_施工管理阶段_主体结构施工方案_88七区底板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案.pdfQ 1.05 ~ 1.15 q N K2
式中: Q2:机械用水量(L/s); q2:同种机械台数 N1: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可查表) K1: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
Q2 计算的为整个工程全过程的施工机械用水量。
Q P1 N 3 K 3 P2 N 4 K 4
3 t 8 3600
式中: Q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L/s); 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施工人数(人); P2:现场居住人数(人); N3: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用水定额(可查表,取 40L/人·班) N4:施工现场居住人员用水定额(可查表,取 100L/人·班) t:每天作业班数
K3、K4:用水不均衡系数
D、消防用水量 可由相应表格查取 Q4 值
E、总用水量 Q Q=Q4+1/2(Q1+Q2+Q3)=10+0.5×(1.77+0.12+0.592)=11.241(L/s) (2)、施工用电 施工现场用电可分为施工机械用电和照明用电两大类。
施工机械用电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S机 1.05 ~ 1.10(K1
K 2 P焊 )
由于照明用电量少,故可在求得施工机械用电量后,另加 10%的照明用电,即为所需的供电(变
配电)设备总容量,即:
S 额 1.10 S机
S 额 :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S机 :施工机械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K1:电动机同时需用系数(查表); K1:电焊机同时需用系数(查表);
P动 :全部电动机额定功率之和(kW);
P焊 :全部电焊机额定功率之和(kVA); cos :电动机平均功率因素(查表) 机械数量参照表 14,计算施工机械用电量。
P动 55.55 3 12 3 2 2 5.5 2 3 3 8 2 55 2 25 0.8 25 3 447.5kW
P焊 3 24.5 2 27.8 129.1(kVA)
S机 1.05 ~ 1.10(K1
K 2 P焊 ) 1.05 (0.3
0.45 129.1) 262.37kVA
由于该小区市政管网已经形成,为现场的排水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一号路位置雨污水管已经 铺设完毕,现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雨水的排放可以此为渠道。
第五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5.1.1 施工测量控制网建立 本工程由××市勘查研究院在施工场地以导线形式施测四个施工控制点,形成场地平面控制网,
作为建筑物定位地依据。四个施工点用木桩打入地下,用水泥沙子加固,木桩上钉地小铁钉中 心标志,小铁钉顶面施测高程,并出具施工点测量报告。
1、核算市勘查研究院测量报告中各施工点坐标(Y,X)于其边长(D),右夹角(β)是否对应。
坐标增量(ΔY,ΔX)
) 2 (x ) 2
arctg yij
从反算结果得:各施工点坐标(X,Y)与其边长(D),右夹角(β)对应。
2、现场校测施工点坐标
四个施工点相互通视,用测距仪实测各边边长,用经纬仪测各点的右夹角,取实测值与通过报 告计算的数值做比较。
5.1.2 建(构)筑物轴线定位及标定 一、定位放线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是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开挖基础的关键环节。施测中必须保证精度,杜绝 错误,认真熟悉建筑图和结构图。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桩位的长期稳定的保留,对每 栋建筑物测设十字形主轴线,作为定位放线的依据。 由建筑总平面图、桩位总平面图提供的设计坐标计算十字形控制线的交叉点坐标。 用角度交汇法确定每栋建筑物十字形主轴线交叉点的位置,经纬仪设在该位置。用后方交汇法 测出交叉点的现场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比较。在现场对初步测定的点位进行归化改正,即经 纬仪设在初步测定的交叉点上。用极坐标法测出设计坐标位置。为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把 仪器设于这个经过归化的坐标点,对其两个施工坐标点进行观测。测出的夹角与理论的夹角的 误差在规范的要求范围内,即满足要求。
已知条件:A、B、C 坐标及要求 P 坐标,计算出现场测设数据β1、γ1、β2、γ2 角值。然后 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 A、B、C 三个坐标点,测设β1、γ1、β2、γ2 各角,方向线 AP、BP、CP 交点即为所求 P 点。
当误差三角形的边长不超过精度要求范围,取三角形重心作为 P 点的点位。
把交叉点投测在四面的基坑外的木桩上。
二、基槽灰线的撒设 根据建筑物各控制桩或轴线桩,按基础图撒好基槽灰线。这项工作精度要求很高,但要防止差 错。在经自检合格后,要提请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验线。验线合格才可正式开挖。
1、基础放线 当基础垫层浇筑完成,根据平面控制网,检测各主轴线控制桩位,确实没有碰动和位移后,用 经纬仪向基础垫层投测主轴线。经校核后,以主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要的中 线、边界线、墙宽线、柱位线、积水坑线等。
2、验线 基础验线允许偏差如下:
长度 L≤30M 允许偏差±5mm
30M<L≤60M 允许偏差±10mm
60M<L≤90M 允许偏差±15mm
90M 基础放线经有关技术部门和建设单位验线后方可正式交付施工使用。 5.1.3 高层建筑中的高程测量 一、测量允许偏差 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测量偏差不应超过 3H/10000 且不应大于: 30m 60m 90m 3、±0.000 以上标高测法 ±0.000 以上标高测法,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墙;边柱等向上竖直测量,一般高程建筑至少要 由 3 处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需要,引测步骤是: (1)、先用水准仪根据两个栋号水准点,在各向上引测处准确测出启始标高线(一般多测+1.000 米标高线) (2)、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应由各处 的起始标高线直接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应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如果外 墙整层有突出墙面的装饰线条时,在外架上用吊钢尺的方法,在装饰线以上测出第二条起始标 高线。如图。 (3)、将水准仪安置至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条水平线,误差在 5mm 以内。在各层抄 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做校核。 4、实测中的要点 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 由水平线向上或向下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验。量高差时,尺身铅直并用标准拉力,要 进行尺长改正和温度改正。 三、高层建筑物竖向控制 当高层建筑施工到±0.000 后,随着结构的增高,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作为各层放线和 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施工中对竖向偏差要求较高,轴线竖向投测的精度和方法必须与其适应, 保证工程质量。 层间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 3mm,建筑全高(H)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 3H/10000,且不应大于: DB41/T 1297-2016标准下载30M 60M 90M 本工程全高超过 90M,层间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 2、高层建筑竖向投测和要点 在基础工程完成后,根据建筑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主轴线控制桩后,把十字形主轴线精确 测设到高层建筑首层轮廓边缘预埋四块 200mm×200mm 的钢板上,作为向上投测的依据。在浇筑 上升的各层楼面时,在向应的位置预留 150mm×150mm,与首层层面控制点向对应的小方孔,保证 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与留孔。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经纬仪,精确置中及整平仪器。打 开激光电源开关,发射可见红色光束,投射到上层预留孔的接收靶上。转动调焦螺旋,使目标 处的激光光斑最小。旋转照准部,利用垂直微动手轮,用渐进法使光斑在目标处晃动最小。光 斑晃动的中心即为激光束的垂直位置,此点即为所求控制点。其余控制点用同样的方法向上传 递。 用经纬仪架在浇筑层控制点上,重新穿出主轴线,并检查十字形 90 度夹角,误差在 1/6000 以 内,才可以进行细部结构的放线。 竖向投测前,要对仪器进行检校,保证激光垂准仪各轴系关系正确。实测时仪器安置在施工层 下面,因此,实测中要注意对仪器的安全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 沉降观测 本工程在每一施工阶段及使用过程中均应对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记录。首层施工完毕观测一次, 以后每施工完二至三层观测一次,竣工验收后,观测一次,以后每半年观测一次,直到下沉稳 定为止。 观测中一定保证;“三定(定人、定仪,定时)”。同时确保每次观测前对使用仪器进行检核,以 免影响观测结果。各观测日期、数据均记录完整,并绘成图表存档DB35∕T 1183-2017 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质量验收导则,观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时, 立即通知设计单位。 观测的对照点不得少于两个,并采用闭合法,测量精度采用二级水准。对观测点要严加保护, 不得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