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泉州市山美灌区南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泉州市山美灌区南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场地清理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其范围包括永久和临时工程、料场、弃渣场等施工用地需要清理的全部区域的地表,场地清理采用74kw推土机集土料,1m3反铲式挖掘机开挖,5T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的地点弃土。
(2)除监理人另有指示外,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地表的植被清理,必须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线(或填筑坡脚线)外侧至少3m的距离。
(3)主体工程的植被清理,须予挖除树根的范围应延伸到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填筑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3m的距离。
(4)注意保护清理区域附近的天然植被,因施工不当造成清理区域附近林业资源的毁坏,以及对环境保护造成不良影响,应负责赔偿。
(5)凡属无价值可燃物,应尽快将其焚毁。在焚毁期间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pdf,应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并对燃烧后果负责。
(6)凡属无法烧尽或严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必须按监理人指定的地区进行掩埋。掩埋物不得妨碍自然排水或污染河川。
(7)场地清理中发现的文物古迹,按有关的规定办理。
表土的清挖、堆放和有机土壤的使用要求:
(1)表土系指含细根须、草本植物及覆盖草等植物的表层有机土壤,应按监理人指示的表土开挖深度进行开挖,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地区堆放.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
(2)堆有机土壤应利用于工程的环境保护.应按合同要求或发包人的环境整体规划,合理使用有机土壤。
(3)堤基面清理平整后,应及时报验.基面验收后应抓紧施工,若不能立即施工时,应做好基面保护,复工前应再检验,必要时重新清理。
3、开挖渣料的利用和弃渣处理
可利用渣料专用于本工程可利用渣料和弃置废渣应分类堆存:进行工程开挖时,应将可利用渣料和弃置废渣分别运至指定地点分类堆存,严格按照监理人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所规定的堆渣地点、范围和堆渣方式进行堆存,应保持渣料堆体的边坡稳定,并有良好的自由排水措施。
可利用渣料的保质措施:对监理人已确认的可用料,在开挖、装运、堆存和其它作业时,采取可靠的保质措施,保护该部分渣料免受污染和侵蚀。
土方开挖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因此应做好排水工作,原地面上的坑塘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水,施工过程中的开挖边坡坡脚,路面及降雨,地下水等均会对土方开挖造成不利影响,都要首先考虑排水。
在施工区的原地面上设置临时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走,或排至低洼地再用水泵抽走,地面上的排水沟横断面不小于0.5m×0.5m,纵向坡度不小于3%。山坡地同时还应设截水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开挖区域内。
在开挖基坑内,计划采用数台潜水泵抽水,随着开挖高程的下降,在开挖面上排除地面上和地下渗水,将水排至施工场地以外低洼地或外江侧。
5、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开挖必须按监理工程师或设计图要求进行开挖,测量放线准确,开挖边坡线,底高程和开挖面平整度等均应符合有关技术条款之规定。边坡和基础底面均应不出现超挖。开挖的土方要进行分类。有计划地按指定地点进行堆放,不得堆放于坡顶或建筑物附近。
二、开挖工程质理检查验收标准及要求:
1、土方开挖前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土方开挖前,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各项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1)用于开挖工程量计量的原地形测量剖面的复核检查。
(2)按施工图纸所示的工程建筑物开挖尺寸进行开挖剖面测量放样成果的检查,的开挖剖面放样成果,应经监理人复核签认后,作为工程量计量的依据。
(3)按施工图纸所示进行开挖区周围排水和防洪保护设备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2、土方开挖过程中和完成后的质量检查:
开挖过程中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定期测量校正开挖平面的尺寸和标高,以及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检查开挖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并将测量资料提交监理人。完成后有以下方面要求:
(1)按图纸要求检查基础开挖的平面尺寸、标高和场地平整度;
(2)取样检测基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永久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的复测检查。
第六章 填筑工程施工
(二)、土方填筑施工方法
1、填筑准备:填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测量放样、清理基础、开挖截水沟,以及铺设水、电和动力管线等,填筑前,要做好填筑部位的基础清理和排水工作,填方基底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2)、当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时,应将基底碾压密实;
(3)、当填方基土为软土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软土层厚度较小时,可采用换土或抛石挤淤等处理方法;在水田、沟渠或池塘上填方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或抛填块石、砂砾、矿渣等方法处理后,再进行填土。
(4)、填方基土为杂填土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应妥善处理基底的软硬点、空洞、旧基、暗塘等;
(5)、对一些坑洼处需分层回填夯实,开挖截水沟时,应根据宽度和深度选择适宜的开挖机具,如果地下水位较高,量较大,则应考虑开挖时的排水工作;
(6)、填方基础由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填筑。
2、回填土料选用开挖土方中的适用土料和料场土料,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的填料;
(2)、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用作各层填料;
(3)、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
要选择适宜的压实机械,必须综合考虑土壤的性质(土壤种类、颗粒组成及其含水量),设计要求达到的密实度以及现场的施工条件(工程量的大小、工作面宽窄、施工时间和气温等)等各种因素。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压实度要标,压实机械选用14t振动压路机,狭窄部位采用2.8kw蛙式打夯机及人工压实。
(1)、填筑土料采用1m3挖掘机开挖,5t自卸汽车运土,74kw推土机推平土料。
(2)、填筑时应根据施工图纸对分区的要求采用不同的土料,并按相应的填筑标准进行填筑,施工时应预留沉降足够的沉降量。
(3)、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 ,不得顺坡铺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将地面坡度削缓于1:5。
(4)、作业面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100m。
(5)、作业面应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并配备人员和推土机参与整平作业,严禁先筑堤身后压载。
(6)、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应均衡上升,若段与段之间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应以斜坡面相接,碾迹重迭0.5~1m,上下层接缝应错开不小于1m。
(7)、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洒水湿润。
(8)、压实土体不应出现漏压虚土层、干松土、弹簧土、剪切破坏和光面等不良现象。
(9)、填料为碎石料土时,碾压前宜充分洒水湿透,以提高压实效果。碎石料土或爆破石碴用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的连接处。
(10)、挡墙后的填土,应先用透水性较好的土或在粘性土掺入石块作填料,填土时应分层夯实,确保填土质量,并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滤水层和排水盲沟。
(1)、填筑土料应分层碾压,分层厚度和压实遍数应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土料压实采用14t振动压路机压实,底层及边角部位采用2.8kw蛙式打夯机压实。
(2)、分段填筑,各段应设立标志,以防漏压、久压和过压,上下层的分段接缝位置应错开。
(3)、碾压时,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堤轴线。
(4)、分段分片碾压时,相邻作业面的搭接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3m。
(5)、机械碾压时应控制行车速度,振动碾不超过2km/h。
(6)、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辅以蛙式打夯机或其他夯具夯实,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1/3,行压夯1/3;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压宽度应不小于1/3夯径。
(三)、土方压实施工控制与质量检查
土料的含水量将影响到土体的压实效果,故必须对天然的土料进行适当处理,以改变其含水量来满足压实工作的要求。对于过干土料需在土料中加水,增加其含水量。加水方法一般有料场加水及施工填筑面加水两种,采用料场加水土料润湿比较均匀,可减轻填筑面工作量。在填筑面洒水,可用洒水或输水软管来进行,并力求喷洒均匀,为了使水份沿铺土厚度方向均匀分配,可以先将1/3的水量洒在铺土层的底部,再将2/3水量均匀喷洒在该层土料。对于过湿土料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翻晒土料,并尽量在开挖取土地点薄层开挖以利于土壤自然风干。
在压实土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每个重要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质量的施工环节包括:填筑土料的质量、含水量、土块的大小、均匀程度、铺土厚度、层面处理及结合情况、碾压遍数、接头部位结合情况、土砂结合情况;反滤层、排水材料的规格、尺寸、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施工控制主要靠现场检查人员的经验,用目估并进行必要的常规抽样检查和特别抽样检查来保证施工质量以判明是否满足设计的质量要求,是否按施工规范的规定施工等。
a、铺土厚度的检查:常用的方法是在地面打桩并做上记号标出铺土层的顶面,或立一根标尺,上面有铺每层土到给定高程的标记。铺土厚度要以压实前的厚度为控制依据。
CCS--材料与焊接规范(2018).pdfb、土料压实质量的检查
土料压实质量检查一般采用常规试验方法,采用现场环刀取样或灌砂法。
1、材料:垫层材料可由天然砂砾料中筛选而得,亦可用开采的石料人工轧制而成,加工后的成品料应符合施工图纸和技术条款的规定,经加工的各种垫层料的颗粒级配,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超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3%,逊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10%。
(1)、铺设垫层前,应将基面整平,对个别低洼部位应采用与基面相同的土料填平或垫层第一层滤料填平。
(2)、基面开挖后必须做好排水工作CECS198-2006标准下载,并防止边坡塌落土方混入垫层中。
(3)、为保护基坑底部淤泥地基土不受扰动,开挖时,基坑底部应保留一层20cm厚的原土,待垫层施工时再挖至设计标高,坑底浮土必须清除干净。
(6)、反滤层应保证层次清楚,互不混杂,每层厚度的偏小值不得大于设计厚度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