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某市某PHC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PHC桩,全称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是一种常见的深基础施工方法。在某市进行的PHC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的基本信息,如桩基的数量、类型、深度、总体布局、施工场地情况等。
2. 施工目标:明确施工质量和安全目标,如桩身质量要求、施工精度、工程进度等。
3. 施工方法:详细描述PHC桩的成孔、桩身制作(包括预应力张拉)、沉桩等工艺流程。
4. 施工组织: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施工顺序、施工队伍的配置、机械设备的调度等。
5. 进度计划:施工进度网络图,明确各工序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6. 质量控制:提出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控制、质量检测等。
7. 安全与环保:强调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如高空作业安全、噪声与尘土控制、废水处理等。
8.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恶劣天气、设备故障、安全事故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9. 资源配置:列出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计划。
10. 经济效益分析:评估施工的经济效益,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以上仅为一般性介绍,具体施工组织设计会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详细编写。
某市某PHC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3)积极邀请设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关键部位的技术方案讨论审定会,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把设计思想贯穿进实际施工工程中,经理部及时与设计院驻场代表联系,解决施工中产生的变更设计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6.2.3 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
(1)充分配合监理工程师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合同、信息管理职能,做好基础工作。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经甲方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质量管理。在班组自检和安质部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要求,予以整改。
(3)贯彻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所有进场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等均要求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进场报验单CECS 487-2017-T标准下载,请监理工程师共同把关,审核生产单位的资质、信益等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要求。
(4)部位或分项检查工序的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展开工作。
(5)积极配合试验监理工程师完成对各项试验项目的有见证送检。
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7.1 施工原则及主要项目的施工流程图
施工时按“先施工试桩以缩短养护期,并尽量减少挤土效应对场地、管线的影响”的原则进行施工。
7.1.2 施工工艺选择及流程图
通过对该工程设计图纸和所提供的地质资料的分析、工程设计图纸的认真领会,以及对现有设备性能的综合考评,本工程采用全液压静力压桩工艺,该工艺是通过静压力将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成桩工艺,其全部动作均由液压驱动,具有“自行移位”的全功能,能独立完成“吊桩→对桩→压桩”的全过程。移位时,行走机构采用提携式步履,把船体当作铺设的轨道,通过纵、横向油缸的伸程与回程,实现压桩机的纵横向行走。压桩时将桩垂直吊入压桩机内,利用塔架提供的反力,压桩油缸伸程把桩压入地层中,压桩完毕后,压桩油缸回程,并将压桩油缸提至行程顶部,重返上述动作,可实现连续压桩操作,直到用送桩器把桩送至设计标高。具体施工工艺详见附图:《压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7.2 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
7.2.1 测量放线、桩定位
7.2.1.1 布设测量控制系统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水准点建立测量控制网,并在施工现场打桩影响范围外设置座标和高程控制点,并经规划、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复核无误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1)首选通过对本工程总平面图和设计图纸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并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红线点位置及坐标、周围环境、现场地形等情况。
(2)熟悉和了解地面建筑物的布局、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等。
(3)将招标单位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坐标进行复测无误后,及时办理签证移交手续。
(4)在熟悉和掌握全部桩基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对总图上所标注的定位坐标、尺寸用计算闭合导线方法核算是否准确。
(5)根据总图上提供的坐标,计算出测量时所需的距离、角度并通过坐标反算,换算成极坐标后进行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6)测设时先校核施工现场上已测设的坐标点,然后根据已测量出的坐标点测设出平面布置
图上的坐标点,并使各个坐标点分布在施工场地内。
(7)每次用直角坐标测设后要进行校核。
(8)主要坐标控制点测设后,建立整个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网。
(9)测设出建筑物轴线与主要控制点,为桩基放样做好准备。
(10)平面控制网测设时保证测设精度,控制网测设后进行闭合校对。确保起点与终点吻合,并对主要坐标控制点作必要的保护。
(11)现场水位点靠围墙布置,并定时复核校正。
7.2.1.2 测放桩位
根据控制点设定建筑物轴线及角桩,按桩位布置图测放桩位,并在桩位中心用钢筋或竹签作好标记,桩位测放后应经监理单位复核后方能施工。为防止桩机就位时桩机自重挤压土体使已测放桩位移位,在桩机就位后正式压桩前应复核正确,桩定位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
7.2.2 预制桩的堆放与验收
(1)预制桩出厂到工地,应按批量查收预制桩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合格证。并附带相关的试验报告、检测报告等资料。
(2)桩应按规格分别堆放,应布置在打桩作业的起吊工作半径范围内,并考虑到打桩方向,避免转向。桩堆放层数不超过2层,支点垫木的位置应根据吊点的位置确定,各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3)质检人员应会同现场监理共同检查、验收方桩和预应力管桩,验收合格并填写验收记录后,方准使用。如验收中发现不合格,应做好标记并及时退货。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外观质量表
7.2.3 桩起吊、就位
桩现场驳运采用二吊点法、喂桩时采用一吊点,吊点设置在0.29L(L为桩长)处(如下图所示),起吊过程中,用托绳稳住桩的下部,吊机尽量减小吊臂仰角(并尽量减少吊臂促出长度),缓慢地将桩拖至桩机就近处后再开始垂直起钩,平稳地把桩喂至桩机夹持器中。
二点吊示意图 一点吊示意图
对于由桩机自备卷扬机吊桩操作同理。桩的起吊、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均应按起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7.2.4 竖桩与插桩
根据已设定的控制点用直角坐标法对桩位进行二次复核,正确后下放首节桩,首节桩桩尖的中心点与桩位的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
7.2.5 垂直度控制
当桩尖进入土层500mm后,用两台互成90°的经纬仪或铅垂线调整桩机桩架处于垂直位置,然后再调整首节桩的垂直度(经纬仪一般架设在距桩机15m以外),使桩架与桩身保持平行,其精度误差小于桩长的1%(首节管桩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即可压桩,并在压桩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指挥桩架保持其精度。如果超差,必须及时调整,但需保证桩身不裂,必要时排拔出重插应尽可能拔出桩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以沙土回填后再进行施工,不允许采取强扳的方法进行快速纠偏,而将桩身拉裂、折断。
打桩送桩垂直度监控示意图
7.2.6 压桩、接桩、送桩
1、当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压桩。
2、桩架要保持竖直,桩帽或送桩器与桩头周围应有5~10mm的间隙,锤与桩帽和桩帽与桩之间应设弹性衬垫,抱压式压桩时,夹持机构中夹具应避开桩身两侧合缝位置。
3、在两台经纬仪的校核下使桩保持垂直,无异常时即可正式开始压桩;
4、压桩过程中如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向甲方及有关部门反映,研究处理后再行施工。
a、桩头损坏,桩身出现严重裂缝、倾斜、突然偏移或严重回弹;
b、因挤土效应监测点达到报警值;
d、压桩过程中贯入度突然减小或增大、标高达不到设计要求等。
5、压桩施工要求连续运转、一气呵成,严禁施工中途停顿。
1、本工程接桩采用焊接法。
2、桩段就位必须和相连接的桩节保持在同一轴线上,连接后桩身保持垂直。
a)管桩拼接成整桩采用端板焊接连接,焊接前桩头预埋铁件必须清除污锈,露出金属光泽。如桩节之间间隙过大,可垫铁片填实焊牢,接合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mm。焊接时,应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焊缝要求连续饱满,焊缝厚度必
c)接桩应尽量缩短时间,以避免停打时间过长导致桩周土重固结而影响沉桩。
5、接桩应尽量缩短时间,以避免停打时间过长导致桩周土重固结而影响沉桩。
6、焊缝完成后,应会同监理检查验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待焊缝降温1min后再行打(压)桩,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
送桩杆送桩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好送桩深度,并在送桩杆上做好醒目标记。当送桩至距设计标高1m左右时,测量人员指挥桩机操作工减小速度,并跟踪观测送桩情况,直到送桩至设
计标高时,发出信号停止送桩。送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时,应即时向设计和建设部门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送桩后留下的孔洞及时用道碴回填夯实。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50mm。桩顶位移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桩位允许偏差:平行轴线方向150+0.01H,垂直轴线方向100+0.01H,承台中间的桩位偏差允许半径为1/3,承台边桩允许桩径的1/2,设计注明则按设计要求。
记录人员必须及时、认真做好原始资料记录、整理工作,桩位编号,随打随填,以免发生差错,每换班打桩前后,都要核对桩位、桩数以防错打和漏打。
7.2.8 常见质量问题现象、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7.2.8.1 桩身断裂
A. 现象:在压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突然增大,施压油缸的油压显示突然下降并引起机台抖动,此时可能是桩身断裂。
1、桩材加工弯曲度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过程中桩身 发生倾斜或弯曲。
2、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3、插桩不垂直,在压入一定深度后,用移机方法来纠正,使桩身产生曲折。
4、多节桩施工时,相对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焊接后产生弯曲。
5、桩材混凝土强度不够,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而未被发现。
1、施工前应把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检查。
2、加强桩材外观检查DB4401/T 123-2021 锅炉用U型下脚圈制造验收技术条件.pdf,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20mm)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不宜使用。
3、在插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得采用移机方法来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端面间隙要加垫铁片塞牢。
4、桩的堆放和吊运应严格执行规范,若桩身裂缝超过验收标准严禁使用。
7.2.8.2 桩顶损坏
A. 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损坏。
1、桩材混凝土配比不良,施工控制不严,养护措施不力。
2、桩顶端面不平,造成桩顶端面与桩轴线不垂直。
3、桩顶与送桩杆的接触面不平万源市 中学教学楼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送桩时造成桩顶端面局部应力集中而损坏。
1、桩制作时,离心要均匀,桩顶加密箍筋位置要准确,并按规范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