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江苏某高铁站站房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在江苏某高铁站站房施工组织设计中,首先会进行详细的项目背景分析,包括项目地理位置、工程规模、建筑功能、施工环境等,以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概况:明确站房的结构类型、建筑面积、关键工程节点等基本信息。
2. 施工目标:设定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控制目标。
3. 施工部署: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流程,划分施工区段,确定施工队伍和设备配置。
4. 施工方案:详细描述站房的结构施工方法、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装饰装修等各部分的施工技术。
5. 施工进度计划:按照时间节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起止日期和关键节点。
6. 施工质量管理:提出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质量检验、验收标准、质量保证体系等。
7. 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应急预案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8. 施工环保与文明施工:强调环境保护和施工现场的整洁,包括废弃物处理、噪音控制、尘埃控制等。
9. 施工协调:明确与设计、监理、业主等各方的沟通协调机制。
10. 应急处理:设定应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的应急措施。
以上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会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规划和调整。
江苏某高铁站站房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对各类技术资料、往来信息实现档案化管理。
2.4.3 强化内部质量监督机制
2.4.4 改变队伍组织方式
GB 50830-2013 冶金矿山采矿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抽调精干的主力军参与本工程铁路建设;
全部组织自己的专业化队伍及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采用部分长期技
术合同工,不搞分包、转包;
为保证施工质量,本项目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明确检测项目,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实验单位进行全过程监控,能定量评价的绝不定性评价,一切用数据说话,使质量的评价方法更加细化、更加数据化。
2.4.6 建立维护管理制度
工程竣工后规定的时间内对工程实施监测,监测工作做到有组织人员、有设备、有资金,并对监测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档;
加强对各部位的监测维护,一旦发现存在缺陷,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修复。
第三章 施工进度安排
本方案安排的总工期:516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0年7月31,计划竣工日期2011年12月28日。
3.2 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图、横道图、关键线路
3.2.1 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图、横道图
溧阳站房关键线路为:施工准备→站房基础施工→一层框架结构→二层框架结构→三层框架结构→站房钢桁架安装→站房砌体施工→站房屋面防水→站房门窗工程→站房玻璃幕墙→站房室外装修→初验整修→竣工验收。
3.3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依据及原则
3.3.1 施工进度安排依据
本工程特点、工程量大小、工程环境及不良地质条件对施工进度的影响程度。
本工程施工便道条件、现场作业条件、材料供应;总体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施工组织规划。
拟投入的人力、机械设备数量及状况等资源配置情况;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的劳、材、机的消耗定额水平。
本公司的施工能力以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拟采用的技术创新手段和计划达到的技术经济效果。
3.3.2 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3.3.2.1 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积极规避施工风险
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尤其是雨季、不良地质条件、软土地基等对工程进度的影响,根据不同条件确定不同的进度指标。施设安全可靠的支护,确保施工安全,规避施工风险,使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3.3.2.2加强资源配置、加快施工进度
加大资源投入,加强技术力量、优化设备配置,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同时针对实际情况作好施工机械设备储备,防止因为部分机械设备故障而影响施工生产。
3.3.2.3 施工作业安排与施工进度相协调
组织均衡施工,并抓住有利季节适当开展突击施工,减少雨季和冬期影响,采取平行、流水、平衡的作业方法,积极谋划,超前运作。
认真分析各项施工作业程序及项目分解,针对不同的特点安排施工进度,使施工作业安排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协调。
第四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4.1 引用的经批准的设计文件、规范和施工技术规定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标准及现行的行业标准、规范;工程实施所引用的标准或规范如有修改或新颁,除国家及铁道部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外,其他新颁标准或规范是否采用应由发包人决定,承包人应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按发包人的决定执行;明确采用的国家及铁道部技术标准、规范目录(包括但不限于)中的技术标准、规范。具体如下: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9)《其他现行铁路工程标准、规范》;
(50)《江苏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第三版】
国家、省、市其它现行有关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及有关标准图集,企业内控标准、工法及各项规章制度等。
4.2.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措施
本方案安排1个土建班组分别负责主站房结构施工,组织施工人员50人;1个安装班组负责站房屋室内水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人员20人; 1个钢构班组负责钢结构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人员30人;1个装修装饰班组负责本工程的房屋装修工程,组织施工人员40人。
房屋工程施工顺序为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先土建、后安装。主体框架和围护结构穿插进行流水施工,主体验收后,开始装修装饰施工,同时穿插水电安装施工。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工艺、工期要求,在组织施工时,采用不同工种、不同专业平行施工方法,相同专业施工采用分段流水搭接施工。
钢筋工程:本工程钢筋均现场加工,圆钢采用调直机调直,粗钢筋采用切断机下料,机械加工,大于C20以上钢筋采用机械连接。
模板工程:本工程模板采用现场制作安装,模板为优质胶合板,方木楞料,支撑采用钢管支撑,配可调式顶托及底座,对拉螺栓及专用柱箍辅以加固。
钢桁架屋面:采用工厂加工构件,现场施工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高空散拼的安装方案,施工中加强卸载时节点变形量和杆件内力变化的监控。
装修工程:装修工程全面展开前,屋面防水工程必须已经完成,室内装修先施工基层,后按天棚、墙面、楼地面顺序施工面层。室外装修自上而下施工,先基层后面层。
4.2.2施工方法及施工措施
4.2.2.1测量定位
4.2.2.1.1 高程控制网点的建立
工程开工前与甲方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高程控制点的交接,签写交接纪要,在现场桩位明确、资料齐备的条件下,联测高程点,并复核桩位高程与交接资料是否匹配,并将现场水准点全面复测结果形成报检资料。
在与甲方(监理)交接水准点的基础上向场区内加密高程控制点。选点原则为在主要建筑物开挖线外,地质坚硬、稳定、不下沉,且通视情况良好。场区内至少布设三个加密水准点,以便施工过程中可以随时加以检测。布设高程加密点后由水准基点出发,线形经过每个加密点,最终闭合到水准基点上,测设限差的前提下,进行内业平差计算,次数至少不少于一个测回(往返为一个测回),在外业资料满足得到各加密高程点的高程,并将结果形成报检资料,在得到甲方、监理批准认可后方可开工。
4.2.2.1.2 平面控制网点的建立
4.2.2.1.2.1现场交接桩及控制桩勘测
与甲方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交接现场桩点及与之相匹配的相关资料,明确控制桩的坐标与设计总平面图是否同一坐标系,如果不是,相互关系如何。签写交桩纪要。对现场交接桩进行外业勘测,得到相关角度、距离关系,形成勘测资料。
4.2.2.1.2.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首级矩形网的建立
首先对勘测资料与甲方(监理)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对与检查,确保原始数据正确、可靠。鉴于本工程场地内建筑物布局整齐,以建筑物的主要走向(轴线)作为控制方向,布设矩形控制网。确定控制网的主轴线点,采用全站仪随时对场区内控制主轴线的桩位进行复测。
(2)次级控制网的建立
在建筑物的首级控制的基础上加密控制网点,加密控制网点在建筑物外围,与建筑物轴线平行的标定在轴线的平行、垂直方向上,布点方法同首级控制网点,并做好护桩工作。
(3)控制网点的施测与校核
由于α″/ρ=Sinα=2d/a
又(180°-α-β)″/ρ=Sin(180°-α-β)=2d/b
由两式中去掉α,得到调整计算式:d=(90-β/2)″ab/〔(a+b)ρ〕
式中ρ=206265
主轴线点放样校核完后,全站仪架在主轴线交点上,在纵横轴线上加密次级网点。
4.2.2.1.3建筑物轴线的定位及标定
桩、基坑开挖的定位放线施工采用外控法,地上结构需采用外控法与内控法相结合的方法,定位放线。
4.2.2.1.4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1)基坑开挖的定位放线施工采用外控法,施工前根据现场布设的测量控制网点,在基坑四周布置平行于建筑物主要轴线的控制点来指导基坑的开挖施工。可以利用现有的次级控制网点。
(2)地上结构采用内控法并与外控法相结合,根据控制点,在一层地面上做内控制点。在施工中,楼板上内控制点相应位置留出200×200预留孔,采用激光经纬仪垂直把控制点投到施工楼层,再根据控制点放出建筑物各细部。
(3)屋架放线:根据控制网,在每根钢屋架柱顶及柱四个侧面弹上轴线,作为放线的基本依据,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用经纬仪观测、检查和校正。
4.2.2.1.5高程控制
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建立的高程控制网点,指导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在柱竖向钢筋上标出50线,用以控制下一层楼板砼标高和本层模板安装,每层标高都由首层50线用钢尺引入,消除累计误差。
4.2.2.1.6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水准点的设置
b.观测点的布设:为了保证观测精度与施工方便,沉降观测控制点设置在建筑物附近,但为了防止建筑物施工时对它的影响,沉降观测点要经常与施工现场的其它水准点进行闭合。观测点的点位、数量应显示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这与被测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荷重、基础形式、工程地质条件有关。观测点用角钢埋在框架柱内,与柱面成60º角。基础上的观测点用1:2水泥砂浆埋设φ20的铆钉(或半圆头螺钉)做成并加盖保护。建筑物上沉降观测点布置在结构与装修阶段分两次设置。
(2)沉降观测时间、方法和精度要求。
a.楼层每升高一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2009).pdf,观测一次; 回填土施工后观测一次;大量降水、积水后观测一次;出现特殊情况时,依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施工期间因故停工三个月以上,停工前和复工前进行观测。
b.装修阶段每半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竣工。
c.观测要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水准仪及水准尺;使用固定水准点。
d.沉降观测的方法和精度要求。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水准尺进行。每次观测均应采用环行闭合方法或往返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其闭合差均应在规范所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4.2.2.2桩基施工
4.2.2.2.1施工方法
工程开工前,根据轴线及桩位布置情况GB/T 39344-2020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通信操作规程-1.pdf,在场地内建立测量控制网,然后依据控制网测放各桩位中心点。在桩位中心点四周测放4个点,以控制安放钢筋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