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立交软基换填施工方案

互通立交软基换填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4.4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7748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互通立交软基换填施工方案简介:

互通立交软基换填施工方案,主要是针对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大型互通立交建设时,为确保结构稳定和工程质量,采用的一种特殊施工技术。以下是其大概的施工流程和要点:

1. 地质调查与评估:首先,对互通立交所在区域进行详尽的地质调查,了解土壤类型、承载力、渗透性等特性,评估其对工程的影响。

2. 划定施工范围:根据地质报告,确定需要换填的区域,确保施工范围覆盖到所有软弱土层。

3. 软土处理:使用机械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等,对软土进行开挖,然后用重型压实设备对开挖的土层进行压实,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4. 新填料选择与进场:选择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材料,如砾石、砂石等进行换填。确保新填料与原有土壤有良好的接触和粘结。

5. 换填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分层进行换填,每层压实后进行沉降观测,确保新填料稳定。

6. 后期处理:在换填完成后,进行表面平整和回填,再进行混凝土垫层和路面施工,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7. 监测与调整:施工过程中,需持续进行沉降、位移等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整个施工过程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施工规范和安全规定,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互通立交软基换填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3、当地的水文、气象及本工程地质资料;

4、项目部现场勘察情况和调查资料;

5、国家和当地法令、法规具体规定,充分尊重当地生活习俗、惯例等;

6、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等要求;

DLT 5795-2019 水电水利工程带式输送机技术规范.pdf7、项目部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

本段位于郁南县建城镇,本段平面线路设计采用整体式路基,建城互通匝道共五条。本段主线起讫桩号为K104+350~K105+600,主线长1.25Km,全线按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方式建设。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每年3~7月份为雨季,雨季较长,雨量充沛,给施工带来了诸多不利条件。

第3章 具体施工方案

3.1 利用隧道弃碴换填

3.1.1 施工方法

采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挖除换填深度内表层的软弱土层,再由人工将软土挖除到达设计标高,自卸汽车运输牛车顶隧道弃碴换填料,后倾法卸料,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压,分层填筑,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每个工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配备情况如下表所示。

3.1.2 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施工放样,确定需进行原地面处理或者是换填的范围,并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路基内的积水,做好临时排水沟,晾干后方可施工。在开工前对现场需处理范围、深度进行复查,备足换填材料。

2)、对于需换填处理的情况采用机械挖除换填深度内表层部分土层,直至高于设计换填深度30cm处,再由人工清除剩余软土层,达到设计标高;采用自卸汽车将挖除的土壤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对于原地面处理的情况,采用推土机推除表层需清除的松软土、腐植土、植被等,斜坡陡于1:5的地段,采用人工划定台阶范围,挖土机进行开挖,形成台阶,沿线路横向台阶宽度、高度符合设计要求,纵向台阶宽度不小于2m。

3)、换填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换填料进场,后倾法卸料,推土机进行初摊铺,平整,压路机碾压。避免自卸汽车直接驶上原位土层,对其造成扰动。

4)、根据换填层所处路堤部位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在原地面处理之后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核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不符合设计要求者,报监理单位确认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1.3 技术要求及检测

1)、换填分层压实质量应根据换填料种类及换填所处路堤部位进行相应的压实质量检测控制。

2)、换填顶面高程、横坡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1.1.3.2 换填顶面高程、横坡检允许偏差及检验要求

3)、换填地基位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方法应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4)、原地面处理完毕后,应根据设计要求或者验收标准的要求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验收检测,且应对开挖的台阶宽度、高度等进行检查验收。

6)、原地面处理前,应对地基地质条件进行核查,路堤地基条件应符合设计文件,施工单位通过静力触探等方法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验2点。

7)、原地面处理后的外观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基底无草皮、树根等杂物,无积水;

B 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

C 地面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3.1.4 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换填所用填料,其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2)、原地面处理及松软土开挖换填范围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适当向外扩大30~50cm,确保路基基底范围全部换填。

3)、开挖前后应对地质条件进行核对,对于在换填范围内发现的对换填施工有影响的洞穴、墓穴等,或在开挖后发现底部的地质条件不满足设计要求等情况,应向设计单位进行反馈,采取措施处理。

4)、在采用机械施工的情况下,应预留底部30~50cm的土层人工清理,尽量减少对下伏土层的扰动。

5)、当软土底部起伏较大时,设置台阶,分层填筑。

6)、安排好作业时间,避开雨季或雨天施工。作好换填范围的防、排水措施,避免基底浸水。

第4章 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4.1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1.1 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4.1.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对从事施工管理和生产的人员,未经安全教育的不准上岗;新工人未进行三级教育的不准上岗;变换工种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特种工种的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考核、复验、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规定执行。

在施工期间,生活办公区、施工现场等施工范围,采用专用材料设置围蔽。保证保证施工场地照明灯光、护板、围墙、栅栏、警示信号标志并安排专门的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

对地方道路的使用,均在施工前与地方道路主管部门协商,并签订使用、维护、保洁协议。所有运输散体物料的运输车辆均符合当地政府对散体运输车的规定,运输车保证车容整洁。

派专人对道路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路况良好和路面卫生。

4.1.3 事故报告制度

1).无论何时,一旦发生危害工程安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事故时,除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以外必须立即暂停此项目和与之有关的项目的施工。

2).事故发生后,承包人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报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初步确定安全、质量事故的类别性质后,按下述要求进行报告:

质量问题:在两天内书面上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

一般质量事故:3天内书面上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

重大质量事故:2小时内速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

4.1.4 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特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施工中的大型装吊设备,安装使用前,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试吊,且经相关部门验收并取得使用许可证后,方才投入使用。

4.2 环境保证措施

4.2.1 防水排水措施

在施工期间自始至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设置流水坡度和缓冲沟。

4.2.2.防冲刷与淤积措施

按照施工场地布置和施工序顺的编排,布置排水系统,确保施工场地占用的土地或临时使用的土地不受到冲刷。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的能力,要做到减少水土流失及对水文状态的改变。

4.2.3 废料废方的处理措施

清理场地的废料和土石方工程的废方处理,不得影响排灌系统及农田水利设施。堆放在按图纸规定或临理工程师指示的弃土场。

当废料废方堆放在弃土堆时,应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4.2.4 防止水污染措施

施工期间水污染包括生活污水、机械废液造成的污染。施工范围两侧设好排水沟,使污水按要求合理排放,禁止污染道路、农田。工地厕所要设化粪池作生物净化。机械废液用容器收集BS EN 877-1999建筑物排水用铸铁管和配件及其接头和附件.要求、试验方法和质量保证,不随意乱倒。

4.2.5 防止粉尘、废气污染措施

所有施工机械做好检修工作,尤其是废气的排放检测,必须符合当地政府的废气排放检测标准。

为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应随时进行洒水或其他抑尘措施,使不出明显的降尘。施工便道上经常淋水湿润以减少扬尘污染。

4.2.6 防止噪音污染和光污染措施

为避免较大器械噪音干扰周围居民正常生活,采用砖砌围蔽工地使用的发电机组、内燃空压机组DBJ50T-406-2022标准下载,以减少噪音扩散,尽量降低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噪音污染。

夜间施工使用高亮级灯照和进行电焊时,设置档板,并尽量采用直射型灯具,严格控制使用漫射型灯具,避免照明和电焊时强光刺射,干扰居民生活和司机夜间行车安全。

4.2.7 对农田及耕地的保护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