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水泥级配碎石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简介:
水泥级配碎石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材料准备: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级配碎石(通常是粒径为5-30mm的石料)、水和适量的添加剂(如石灰、粉煤灰等)。水泥需提前24小时浇水湿润。
2. 混合料的配制:根据设计要求,将水泥、级配碎石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形成一定稠度的混合料。这个过程通常在搅拌机中进行。
3. 混合料摊铺:使用摊铺机将混合料均匀摊铺在施工区域内,厚度一般控制在10-15cm。
4. 平整与压实:摊铺后,用平板振动器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确保混合料密实。碾压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碾压速度和遍数,以保证基层的均匀和密实。
5. 养生:压实后,让混合料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养护,一般需要7-14天,以便水泥充分水化,形成稳定的水泥石。
6. 施工完成:养生结束后,进行质量检查,如果满足设计要求,即可进行上层结构的施工。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避免过湿或过干影响质量。同时,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影响施工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水泥级配碎石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部分内容预览:
3)路槽的准备与施工测量。按质量验收标准验收路槽,经精心修整后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曲线段每10m设一木桩),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5m设钢筋桩(Ф16mm钢筋,长50cm),作为摊铺机自动找平的纵坡基准。
4)设置纵坡基准线。在基层边线外0.5cm处设置的钢筋桩上张挂符合设计纵坡的参数弦线,弦线用2mm的弹簧丝,每段的长度以200m为度,用倒链滑车式张紧器张紧,复核基准线标高。
5)安置与调整纵向传感器。纵向传感器安装妥善后,将其调整在“死区”的中立位置,拔出牵引臂锁销,将传感器的选择开关拨到“工作”位置,调整传感器的触件沿弦线移动,待摊铺机摊到10~15m、铺层厚度达到规定值时,才可让指自动调平装置投入工作。
6)横坡控制。铺层横坡(2%)由横坡控制系统配合一侧纵坡传感器完成,铺直线时,只要给定设计横坡值,摊铺机就可自动控制;摊铺曲线段时,要先在弯道路径每5m打一标桩(进出曲线处也要设标桩),将各桩处的坡度值记入表格内,并画一曲线图,操作人员根据图表在进入某桩之前约2m处,调整横坡选择器。
1)机拌混合料。按设计配合比,将水泥、碎石、石屑倒入拌合机拌合,考虑混合料运输、摊铺和碾压过程的水分损失,采用的最佳含水量6%的基础上根据气候等因素,增加用水量1~1.5%。拌好的混合料,倾卸与运输车内,韵至工地。
2)摊铺。混合料运至摊铺机卸料斗内,由摊铺机摊铺。操作手应仔细操作,保证摊铺混合料平顺均匀,直线行走精确,弯道行走圆顺;控制好输料器和螺旋布料器,保持运料车辆和摊铺机协调、连续不断施工;调整好双夯锤的振幅和频率,使之与前进速度协调。
12m宽幅摊铺,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控制在45m/h,这样可使松铺的混合料均匀,表面平整密实。
3)碾压成型。摊铺后,采用C30振动碾压,由低向高,先静压后振碾。速度以1.5~2.0km/h为宜,25cm的混合料层静压1遍振压5遍再静压1遍即可达到96%的压实度。压实度随压测,并快速测定含水量进行干密度和压实度计算,以指导压实遍数。
4)养生。碾压成型后,待基层表面变色发干发白时,即洒水养护7~14d。
5)封闭交通。基层碾压成型后,应封闭交通,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3、控制质量缺陷及防治对策。
平整度差,应边压实边调整,人工配合进行整平;混合料离析,造成局部出料面大颗粒集中,可采用人工挖除粗料换细集料找平;出现拉槽,是由于摊铺的速度与汽车上料速度不协调,供料不足而产生的,补救方法是人工从后台拉料补充并拍紧的办法整平。接茬处理,要把前一天的摊铺带端头边缘做成垂直面,第二天接摊铺出料后,随碾压随人工修补。
1)指定专人操作机械,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程操作机械。
2)每日施工前,必须对摊铺机的工作装置及调节机构进行专项检查大理石、花岗石干挂施工工艺标准(924-1996),采用自动调平装置时要检查装置性能,良好时方可投入使用。
3)配料人员需戴防尘面具和防风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