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方案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32.1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4778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施工方案设计简介:

施工方案设计是建筑工程或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它是指在项目开始前,根据项目的需求、规模、性质、环境等因素,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实施步骤、方法、技术和组织管理方案。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项目分析: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项目的目标、功能、预算、时间表、资源需求等,以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限制。

2. 方案构思:根据项目分析结果,提出多种可能的施工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材料选择、设备配置、施工组织等。

3. 方案评估:对各种构思进行评估,考虑其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因素,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

4. 技术方案细化:细化施工方案,包括具体的施工步骤、时间节点、质量控制措施、应急预案等,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5. 编制施工图:根据细化的施工方案,编制出详细的施工图纸,为施工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

6. 方案审批:提交施工方案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确保方案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7. 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方案设计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

施工方案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8)所有铺设脚手板,均采用8#退火线与架体立杆件绑扎牢固,严防出现探头跳。

(9)使用过程中,应该常对架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10)为了满足施工作业面要求某工地雨期施工方案,外脚手架体内排立杆距墙体400mm。

(1)在建筑物装饰装修工程完成后,并经验收合格后,脚手架方可拆除。

(2)拆除前,对施工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拆除范围应设警戒区,专人看护,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

(3)拆除顺序:安全网→脚手板→栏杆、扶手→剪刀撑→大横杆→小横杆→立杆。

(4)拆除前,通道口严禁使用,同一垂直工作面内严禁同时作业。

(5)拆除后的脚手架各部件严禁抛仍,要在机械运输处返下,分规格堆放整齐、备用。

(6)脚手架的扣件等拆除后,应统一装入箱袋内,经修正后待用。

本工程的主要混凝土构件形式有基础承台、承台梁、柱、梁、楼板、楼梯等,为保证施工质量及工程工期要求,针对不同混凝土构件形式采用相应的模板和支撑体系进行施工:

(1)基础承台,承台梁等在基础的混凝土构件采用120mm厚砖模。

(2)梁、板、柱、楼梯采用木模板。

2)模板及附近的制作和修正

(1)新进场的钢模及每次使用前,要对其进行校正,修缮,清除表面污垢、杂物,按规格分别堆放,并涂刷隔离剂。

(2)模板制作过程中,要有模板加工图,按图施工。

(3)梁、柱模板间的板肋间距控制在600mm以内(中心线距)。

(4)柱子和高度大于700mm的梁采用¢14对拉螺栓拉结,间距600mm;对拉螺栓采用¢20PVC套管,拆模后对拉螺栓可重复使用。

(5)梁、柱等定型模板制作完毕后,应标注好构件型号和编号,并按安装操作顺序堆放。

柱模板安装时,先按图纸对好型号,按设计尺寸进行拼装。

柱模板和模后,按事先放好的线位进行就位、固定。

柱模板根部固定后,开始在柱模上设加固方,先用100mm×100mm黄花松,其间可根据设计柱截面尺寸确定,通常可采用500~600mm布设加固方时,仅在柱肋上虚挂即可,铁钉不需钉牢,四面加固方的对面方,在同一水平面上。

柱模板加固安装后,对拉螺栓稍加固定,防止脱落。

柱模板校正时,按模板中心线挂好线锤,依据施放的线位进行校正模板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确定无误后,把加固的对拉螺栓拧紧。

柱模板作斜拉联接后,应进行引轴线尺寸校对,确认纵横线尺寸无误后,即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通排的柱,可先安装两端的柱模板,经校正、加固后,拉通线,校正其他的中间柱。

首先将梁模板按结构尺寸制作编号,把梁模板布置到位。

支撑设置完毕后,按结构标高用木锲加固找平后,开始安装水平大楞木方选用90×60mm木方,在大楞方上安装60mm×60mm的木方;在小楞木方上安放制作好的梁底板和梁侧模板,合模后梁侧模安装立档,间距600mm,采用90mm×60mm木方。立档外侧加放100mm×100mm的木方。

梁模板安装加固后,必须把各构件梁模板用水平方拉结牢固,并用剪刀撑加固好,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板支撑材9cm×9cm木方根据层高计算支撑材高度

支撑材纵横方向用25cm木板,做剪刀撑。

模板按结构尺寸规格进行铺设。

模板铺设前对木方进行抄测调整。

(1)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时,方可将模板拆除。

(2)要轻拆轻放,自上而下,避免因拆模而损坏混凝土构件,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并涂刷隔离剂,按位置编号分类堆放。

施工方法及技术质量要求

钢筋工程采用集中下料,机械加工制作,人工绑扎的方法施工。板钢筋绑扎前弹线,按线绑扎,用竹胶板卡检查。

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接头和焊接接头,Φ20以上的钢筋采用焊接接头,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要满足规范规定,22#绑线头只许朝内不许朝外,防止铁线生锈影响装修的使用效果,采用塑料定位卡保护层,防止面层返绣。

设置在同一构件中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受拉区在同一截面上接头面积不得大于25%;受压区不得大于50%。接头应分段设置在两个平面上,相邻接头间距大于500mm。基础底板钢筋采用铁马,没到间距1m.

钢筋制作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按规格分类堆放,并对其标以分类牌,以便使用。

钢筋制作过程中,受力筋、箍筋的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主筋间距的允许偏差为±5mm;箍筋、构造筋的允许偏差为10mm。漏筋、松筋的数量不得超过总数的10%。

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水平对焊接的钢筋沿中心线相对位置偏移不应大于2mm。

钢筋绑扎前应事先在主筋上分划出准确位置,然后进行绑扎,保证箍筋间距位置准确。

钢筋的保护层均采用硬塑的垫块,为保证负弯矩位置准确不偏移,采用Φ10铁马垫起,800X800间距。

顶板钢筋遇洞口绕行,当需截断时,若设计无具体要求,可在每侧加2根Φ20加强筋。

板底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小于120mm,中间支座的上部钢筋端部平直长度为板厚减掉15mm。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实验报告单,并需进行二次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1)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塔吊运送的方式进行浇筑施工,利用插入式振捣器,随浇筑随振捣。

(2)梁与现浇板混凝土标号不同时,在每一施工段内先浇筑梁,梁两侧用20目钢丝网和竹胶板固定,浇筑完梁后混凝土变标号浇筑板混凝土。

(3)吊车回转半径达不到柱混凝土采用人工运输浇筑。

(1)根据机械的性能选用符合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要求的材料规格;石子粒径2~4cm,粗、细骨料的颗粒级配要连续合理,并根据计量和搅拌系统的工作台能力,调配混凝土的每罐材料用量。

(2)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3)框架柱混凝土分层浇筑,经周密振捣后,再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柱混凝土浇筑要浇水湿润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1:1)浇筑50mm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4)混凝土振捣器的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得混用,防止漏振。

(5)混凝土浇筑前,确定浇筑次序,一个施工段内一次浇筑,施工缝留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用20目钢丝网和竹胶板侧面围挡,柱施工缝宜留在基础顶面和梁的底面。

(6)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前清除表面的水泥薄膜及松动石子和软弱层,并充分湿润清洗干净,在结合处铺50mm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便使先后浇筑的混凝土结合紧密。

(7)浇注柱、梁和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若钢筋较密集,混凝土投料、下料困难,可采用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

(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入模不得过于密集,以免混凝土集中堆放产生胀模现象。

(9)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对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终凝后对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

(10)混凝土输送管的布置依据少设弯管,选取最短距离的原则,泵管街头要牢靠,防止混凝土喷出伤人。

3)混凝土板裂缝控制措施

(1)混凝土加入HN型混凝土缓凝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防止热应力产生裂缝。

(2)混凝土的配制应严格控制各种材料配合比,其重量误差为水泥外掺合料±2%。

(3)混凝土搅拌采用二次投料的砂浆裹石或净浆裹石搅拌,这样可有效地防止水分向石子与水泥砂浆界面集中,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小于1.5~2min。

(4)当混凝土的自由倾落度超过2m时,为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应采用串筒。

(5)混凝土振捣实,振捣棒要做到“慢插快拔”,在振捣过程中,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分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每振动一次以10~30s为宜。

(6)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0.6~1m。

(7)混凝土成型后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和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同时延长散热时间,使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抗拉梯度,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1)砌筑施工工艺流程:测量定位放线→砌块浇水→配制砂浆→砌块排列→砌筑(设拉结筋)→勾勒缝。

(2)砌筑施工前,技术人员依据施工图和规范规定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砌块排列时,必须根据设计尺寸、砌块模数、水平灰缝的厚度和竖向灰缝的宽度,设计皮数的排数,以保证砌体的尺寸。

(4)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竖向灰缝的宽度不得大于20mm,水平灰缝的宽度不得大于15mm。

(5)排列砌块时,应尽量采用标准规格砌块,少用或不用异型规格砌块。

(6)外墙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的砌块应分皮咬槎,交错搭砌,砌体上下匹砌块应互相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体长度的1/3.。

(7)砌体的竖向灰缝要避免与窗洞口边线形成通缝。

(8)砌体施工应在各层结构施工已完成,采用柱子上植筋方法与墙体进行拉结,植筋的位置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

(9)弹好墙身、门窗口位置线,确定地坪标高然后找平,按图纸放出墙身轴线南昌某小区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立好皮数杆。

(10)为防止墙体、装饰踢脚线部位抹灰空鼓,沿楼地面砌筑三皮普通烧结黏土砖(内墙)或空心砌体(外墙)。

(11)砌体中的门窗洞口,过梁等处采用标准规格砌体和黏土砖组砌,防止集中荷载直接作用在陶粒混凝土墙上,亦有利于门窗的安装。

(12)填充墙的顶部砌一层斜立砖,与梁或顶底接触紧密,可待下部砌体沉实后再进行斜立砖砌筑。

(13)陶粒混凝土墙与柱连接处设拉结筋,拉结筋为2Φ500mm,锚入混凝土柱内长为250mm;伸入墙内的长度为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且端部设90度弯钩。

(14)砌体转角处必须设立皮杆数,必须层层挂通线,随时用吊弹尺检查垂直度,用靠尺检查平整度。

(15)砌筑红砖时,组砌方式要合理,采用“三·一”砖砌法,砂浆灰缝的饱满度和黏灰面积,必须符合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规定,并且要对每日的砖砌高度进行控制。

(1)屋面工程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制品、配件及拌合物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使用前应具有出厂合格证DB41/T 2329-2022标准下载,并应进行二次复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