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t水泥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5000t水泥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72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4728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5000t水泥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简介:

一个5000t水泥厂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项目概述:首先,会对水泥厂的规模、位置、主要设备、生产工艺、预期产量等基本信息进行介绍,明确项目的总体目标。

2. 设计依据:列出设计规范、行业标准、施工合同等相关文件,确保施工的合规性和质量。

3. 施工组织:包括施工队伍的选择、分工协作,施工流程和工艺顺序的详细安排,如原料储存、破碎、熟化、烘干、研磨、打包等环节。

4. 设备安装与调试:对关键设备的安装位置、方法、检验标准和调试程序进行规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量和施工难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6. 质量控制:设定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成品的质量检验等,确保工程质量。

7. 安全施工:包含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施安全。

8. 环保与节能减排:考虑工厂的环保设计,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粉尘控制等,符合环保要求。

9. 资源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

10. 风险评估与应对: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这是一个大致框架,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会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详细编写。

5000t水泥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3)钢筋下料、制作:钢筋在钢筋车间集中制作,按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编好钢筋下料表,车间制作人员按下料表上的数据尺寸将钢筋加工成半成品,分类编号并直接挂牌标识,运至现场绑扎,如不能及时绑扎的钢筋应有良好的防雨措施,以免其锈蚀。

(4) 钢筋的接长:钢筋的接头采用绑扎、闪光对焊、搭接焊、竖向电渣压力焊等接头形式;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按设计要求进行。我公司一般采用锥螺纹及直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接头应按规定试验合格。本工程各单位工程钢筋连接方法为:基础底板、框架梁钢筋成型接长采用闪光对焊,现场水平粗钢筋采用搭接焊;框架柱及库壁钢筋竖向接长采用电渣压力焊。钢筋的接头按规范规定的百分率错开,钢筋接头不宜设在梁端及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采用搭接接头的钢筋其搭接长度设计要求进行。

筒仓结构的基础及主体钢筋接头(环筋、纵筋)均按设计要求进行搭接和焊接。

(5)钢筋的绑扎应严格按图纸进行,保证其位置的正确,间距一致GB/T 40794-2021标准下载,横平竖直。首先应认真熟悉图纸,确定绑扎先后顺序,钢筋复杂和较密的部位由专业技术人员制定绑扎顺序和质量保证措施,熟悉构件的轴线、中心线、边线的位置、顶面的标高、埋件的位置等。

墙体钢筋绑扎时,先将墙的竖向钢筋位置临时固定准确,在竖向筋上分出水平筋的位置并做标记,绑扎时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

柱钢筋绑扎时,应先在四角纵筋上标出箍筋的位置线,然后依线进行箍筋的绑扎,箍筋接头位置错开。

梁钢筋绑扎时,次梁的主筋放在主梁主筋上部,交叉处要分配好钢筋间距,以不影响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应位置准确,横平竖直,同时应配合安装埋件和预留洞留设。

板钢筋绑扎前,先按图纸要求把板的钢筋位置线弹在模板上,然后,依线进行板钢筋的绑扎。板的钢筋为双层时,应设置“马凳筋”,马凳筋的制作和安装间距依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方案确定。

面板材料:普通胶合板、覆膜胶合板、普通钢模板、定型滑升模板。

背楞材料: Φ48 厚3.5mm钢管或50×100mm方木。

承重支撑材料:普通钢管脚手架组合。

其它辅助材料:海棉胶条、胶带、模板清洁剂、脱模剂等。

(2)各类模板体系的适用范围

地下部分混凝土结构采用普通钢模板,地上部分混凝土结构采用普通胶合板覆膜的清水混凝土工艺;普通钢模板用于小型构件施工及组拼大钢模用;筒仓滑模采用定型滑升模板。

(3)模板加工质量要求

主要模板制作均在木工车间进行,现场主要进行模板拼装支设。

模板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质量要求,方木背楞应无影响受力的结构缺陷。模板几何尺寸准确,拼缝严密,表面平整,板表面缺陷修补,用腻子刮平、刷油,模板面层与骨架结构连接严密可靠,刚度、强度、整体性能良好。对形体变化多,安装难度大的模板,应在车间编写安装编号并附组装示意图,以便现场对号入座,避免发生差错。

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方能运送到施工现场,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

模板支设前,对钢筋、埋件等应会同业主、监理、设计、质检等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支设模板,模板在支设前应刷混凝土脱模剂。

由测量人员放出模板、预留洞口的位置。柱模板下先用水泥砂浆找平,模板根部贴双面胶带纸使之不漏浆。模板支设必须保证轴线、标高、几何尺寸的正确性。支撑要牢固,模板缝隙拼装要严密,缝隙较大的采用胶带密封。基础梁、柱等根据其断面的大小适当设置对拉螺栓予以加固。模板安装若有变更需要更改设计,需事先经技术部门同意。柱箍采用Ф48厚3.5mm钢管,较大尺寸柱采用槽钢柱箍,柱箍距离根据柱截面确定,不应大于500mm。

模板安装完毕,由质检员、工长、测量人员、施工班组进行校验,钢筋等隐蔽工程经监理终验后由质检部门签发混凝土浇灌许可证。

在混凝土浇筑全过程中,要派模板工进行看护,随时检查和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5)模板的拆除与周转

现浇结构支撑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侧模: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面损坏时方可拆除。

底模:在该层上无外来荷载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时即可拆除;如该层上有脚手架等施工荷载时,应待该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并应经验算上部荷载后方可确定是否能拆除;当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等级后,方可承受使用荷载。

拆除模板时,应轻拆轻放,杜绝向下抛扔,对继续周转的模板,应清理干净、刷油、分规格堆放整齐,不用的模板或个别损坏的模板应及时送回仓库保管和维修。

4.3.5 脚手架工程

所有脚手架支撑均采用Ф48钢管,扣件连接。

无井架滑模施工筒仓顶板施工利用滑模操作平台加固后支模,有井架滑模施工筒仓上部锥壳施工利用井架及加固后的滑模操作平台支模。

脚手架搭设,立杆应落于坚实的基层上,或增加枕木垫脚,以防止其沉降,高于3m的脚手架均应设置剪刀撑。

脚手架施工前,对操作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不得高空抛掷,必须吊车配合运输。

(1)混凝土工程的工艺流程

(2)混凝土工程材料的选用

水泥:水泥以散装为主,现场堆放超过一个月的水泥,应重新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碎石、砂子:骨料一般就近取材,选用合格的骨料,碎石规格为5~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砂子规格为中砂标准,碎石、砂子要连续级配。碎石、砂要分批取样试验,执行现行标准。

混凝土搅拌用水:混凝土搅拌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标准规定。

混凝土外加剂:根据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主要外加剂有混凝土减水剂、缓凝剂、微膨胀剂、早强剂、抗冻剂等,另外还有粉煤灰掺合料等。外加剂应有合格证和性能检验证明,并应经试验室检验、试配确定掺量。外加剂的使用应遵守现行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粉煤灰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进行试配、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随季节变化进行调整,因骨料含水率变化的配合比调整应在试验室指导下进行。滑模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施工阶段的环境天气情况进行调配。

混凝土搅拌要求: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润湿。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

材料配制:严格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配合比应在搅拌机挂牌公布,便于检查。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计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以下规定:水泥、外加混合材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2%。

投料顺序:石子→水泥→砂。每盘装料数量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准容量的10%。

搅拌时间:混凝土应充分搅拌,使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混合均匀,颜色一致;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应少于90s,对于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5)混凝土的运输、布料

混凝土量集中的部位且距离搅拌站较近的采用输送泵铺管直接入模;混凝土量集中的部位距离搅拌站较远的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工程附近设输送泵铺管入模;零星混凝土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塔吊、升降机或汽车吊垂直运输,人工入模。

基础混凝土浇筑按施工方案确定的顺序浇筑,一般不留设施工缝,需要留设时应先进行设计后方可留设。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控制在2m内,超过此高度采用串筒料斗下料。筒身滑模混凝土浇筑,严格按顺时针和逆时针交错分层进行,分层厚度300mm,振动棒插入混凝土深度不能超过350mm,以减少对下层混凝土凝结的影响。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按要求留置混凝土试块,搅拌站要认真填写每班混凝土的施工记录,注明工程施工部位、日期、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按规范要求进行标养外,应留一组按同条件养护。

混凝土振捣时选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时要快插慢拔,均匀布点振捣,不漏振,混凝土的振捣以混凝土不冒气泡为宜。现浇板在浇筑时,施工人员不能踩踏钢筋和模板,应在楼层架设活动脚手架铺设脚手板,人在脚手架板上活动。

混凝土振捣结束,应随时用木抹搓平,并复核结构标高。板面混凝土初凝前应再次进行抹压,以防止收缩裂缝。

垫层、散水、楼板混凝土采用一层塑料布上铺一层草袋洒水养护;框架柱混凝土采用外包塑料布养护;库壁混凝土采用淋水或刷养生液养护;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除了保湿以外,同时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养护时间:对于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GB∕T 18103-2013 实木复合地板,对于掺用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强度≮1.2N/mm2后才能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

底板浇筑后,为了防止因水化热发散造成收缩裂纹,要求模内养护7~10天后才能拆模,拆模后继续养护,模内养护要求每隔2小时湿水一次;筒身混凝土养护采用草袋覆盖,必要时采用双层草袋中间夹塑料薄膜。滑模部分外侧吊架挂草袋保温保湿。筒身混凝土养护可涂刷养生剂进行养护。气温在5℃以下不得洒水养护。

(9)防水混凝土施工:本工程地坑及水池施工为达到防水抗渗的要求,每道工序都要严密组织施工,特别是防水剂的掺量要设专人计量,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混凝土要振捣密实,底板不留施工缝,墙板水平施工缝留在底板上30cm 处,并要安设好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宽400mm厚3mm,通长设置。

4.3.7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

本工程烧成窑中基础及主体、烧成窑尾基础、熟料储存及散装库基础及底板、原料粉磨基础、生料均化库基础等均为大体积混凝土。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质量,特采取如下措施: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铝酸三钙含量不大于8%),水灰比控制在0.4以内,选用5mm~31.5mm连续级配石子,含泥量<1%,砂选用中粗砂,含泥量<2%;混凝土砂率应控制在40% ~ 45%范围内,坍落度在满足泵送条件下尽量选用小值,以减小收缩变形。

为改善混凝土性能DB T29-202-2022标准下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和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混凝土收缩及混凝土绝对温升,在混凝土中掺加塑性附加剂(塑化剂,加气剂及减水剂)和粉煤灰。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小于5小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热及延缓温峰出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