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某市供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一份供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某市供水管网建设项目的详细规划和管理文件,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项目概述:介绍项目的总体目标、规模、地理位置、建设背景等基本信息,以及供水管网的具体类型和长度等。
2. 设计与规划:详细描述供水管网的设计方案,包括管网的布局、管道的规格、材料选择、施工方式等,以及与现有供水设施的协调。
3. 施工准备:包括人员配置、设备采购、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的准备,以及对施工场地的勘察和准备工作。
4. 施工流程:明确施工的各个阶段,如基础施工、管道安装、管道连接、试压调试、防腐处理等,并制定详细的作业流程和时间表。
5. 质量管理:阐述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质量标准、检验方法、质量监督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
6. 安全与环保:强调施工安全措施,如施工安全规程、应急预案,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考虑,如噪音控制、尘土控制等。
7. 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关键节点的完成时间,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8. 风险评估与应对: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如天气影响、材料供应、技术难题等,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9. 组织机构与职责:明确项目管理团队、施工队伍以及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这份设计旨在确保供水管网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供水安全、质量和效率,同时满足环保和安全要求。
某市供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1)、施工场地平整后,按平面图放出沟槽位置,在距沟槽上口外侧1米的位置上,采用人工挖出井点槽位置,井点槽宽0.6~0.8米,井点槽必须挖至原土层。
(2)、当井管槽与地下管线相遇时,必须事前开挖样洞,确定其位置、口径、标高,做好标志,妥善保护,必要时进行加固,并与井管保持一定的距离。
(3)、井管槽应与沟浜或原排水管道连接,以利排除冲沉井管时的工作水,但冲沉井排放的泥浆应过滤,不得堵塞管道或影响环境,当因地形条件限制也可设集水坑用泥浆泵抽除。
DB37/T 3701-2019标准下载(1)、井管组装前应检查:
A、井管内保持清洁无积泥等杂物,保持畅通;
B、滤管孔眼元阻塞,滤网绑扎要牢固,铁丝形成整体点焊牢固,端部闷头应拧紧;
C、各联结端的丝牙应完好,涂抹黄油。
(2)、组装好的井管应搁离地面,堆放整齐。
(1)、总管联接用法兰对接,间衬4~5mm厚的橡胶垫圈,也有用橡胶套箍和弧形钢夹箍将两总管夹紧,总管终端用套盖封塞;
(2)、总管和弯连管均应逐根检查,管内不得有泥砂和沉积物;
(3)、总管布设应稳固,联接处不得漏水、气,总管与泵体连接处宜保持水平,一般总管起点与进泵处按1/1000~1/500落水坡度直线排设,减少弯角;
(4)、根据实际需要,井点总管要设置总管阀门。
1、冲沉管采用人工配合人字把杆竖立,对准孔位,垂直贴近土面。
5、关闭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迅速提出冲水管并立即下沉井点管;
6、井点管应垂直居中放入孔中,下放过程中不能太快,在快到底前要用手压住管口,在把粗砂灌至滤网以上后才能放手,以免管中的水位与孔中的水位不一样,形成水压差,把泥浆压入管中,造成滤网堵塞,影响抽水效果。井点管放至规定深度后,应吊住不放,加以固定;
7、随即倾入中粗砂均匀地灌入孔内,灌砂时可采用长竹竿在孔内上下抽动和轻摇井管,使粗砂灌到滤网管底部及其周围,灌砂时管口应封住以防粗砂灌入井管内部,灌砂高度应为地面以下1米左右,以上部位采用粘性封堵至地面平,防止漏气及明水渗入。待灌砂完毕后,才能松掉井点管;
8、井管下沉后要立即上好活络接头,联接好塑料软管与接头短管,接头短管方向要与总管接头管方向一致;
9、井管下沉后,应及时进行检查,当砂灌入井孔时,应有泥浆水从管口冒出,或将水注入管内很快下渗,则该井管是畅通有效;
四、泵体设备及总管的安装联接
1、泵体机组基座应设置在平整、坚固、不积水的地坪上,基座下应用垫木铺垫稳固,防止运转时晃动;
2、泵体机组搬运、安装、拆卸时,应保护外露联接部件,防止损坏;
3、泵体工作棚应不漏水,配电板及接地等安全技术措施的安装应符合电气作业安装技术规程;
4、真空表、压力表、阀门、防护罩等附件必须齐全,并安装牢固,转动部位必须经常检查加注润滑油;
5、检查泵体内的真空度时,可将进水、出水两头阀门关闭,泵体的空载真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与管线联接在一起进行检验;
6、泵体机组、排水管、工作室等处的滴水要用容器盛集并排送远处,不得回灌和滴落在基坑或沟槽边,避免引起槽壁失稳坍方;
7、泵体与总管采用φ100mm塑料吸水管联接,用夹箍夹紧,联接处应严密,以防漏气;
8、总管与井管联接的塑料管不得扭折,以使井管和和总管发生沉陷时有伸缩余地。塑料管内应套设镀锌铁丝弹簧,以防吸扁,塑料管套接管的长度应大于50mm,外用夹箍夹紧;
9、不接井管的总管短管,应用闷盖拧紧。
五、井点系统检查与管理
1、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抽,机组开动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检查电源是否有电,电器设备安装是否齐全,安全可靠;
(2)、检查电机,泵体润滑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3)、电机与泵体的轴连器联接是否正常,有无过松或过紧现象;
2、水射泵在水箱内的水位达到出水口的高度后方可启动。启动后关闭进水阀门,其极限真空度应接近100Mpa,工作水压力应大于0.25Mpa,离心泵转动应平稳。填料室的压盖松紧适当,管路接头均应密封,后逐渐开启进水阀,使真空度不小于66Mpa,待出水口有水溢出和真空度提高后,方可完全开启闸阀,正常运行;
3、水射泵真空度下降,同时工作水压下降一般是由于离心泵吸入空气所致,此时可停泵添加水箱内工作水,然后逐步开启进水闸阀,使总管、井管内的空气逐渐抽出;
4、当设备运转正常,真空度不高,观察井内水位下降不明显,而水箱又大量泛泡,则是由于管路漏气所致,应检查井管及总管找出漏气点;
5、漏气检查方法有“一看、二听、三摸”:一看是观看进管及弯联管是否潮湿或塑料管内有水流动;二听是靠近井管细听,管内有水流声,当听得连接处有“丝丝”声则是漏气;三摸是用手触及井管,管壁有冬暖夏凉或有轻微振动感觉,则井管有效;
6、查出漏气后应及时找出原因进行补救,不可补救时,在重要部位应重新补打;当停泵检修,应事先将主机进水闸阀关闭,了防水箱内的工作水向土层倒灌倒灌;
7、为了保证井点系统在工程施工中降水不间断,除了加强泵体和管路系统正常维修管理外,还要有备用设备,以便泵体损坏时及时替换。
六、井点系统拆卸及保养
1、井点系统必须在工程进展至不受地下水影响或已能满足基础强度和构筑物的抗浮能力后,方可停止使用和拆除。各种机组的停机程序与开机程序相反,应先将管路阀门关闭,停机后应将泵体内存水放净,然后逐件拆卸机体,防止另配件散件;
2、井管应垂直起拔,起拔的速度宜慢,防止井管拉弯或滤管拉脱;
3、拆下的总管、井管及附件,均应冲洗干净(滤网管若有泥砂沉积,须用高压水泵冲洗干净)并分别按种类归并清点后送仓库保管。
1、井孔应垂直,孔径、孔深应符合规范要求;
2、井管联接后应成直线,井管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20cm(井点管应沉放在井孔中间,滤网管不得碰到井孔壁),井管管顶的调和偏差不大于10cm。
3、管路系统的总管、塑料联管及接至泵体机组的联接部分,均应安装严密,不得漏气、漏水或渗水。真空度、工作水压力均应达到规定要求;
4、井管的灌砂量应符合规定要求,实际灌砂量不得小于计算灌砂量的95%,井管上口封土要严密;
5、施工期间,井管有效率应达到总概数的95%以上,且连续5根井管内的件失效井管不得超过2根,相邻两根井管不得同时失效,关键部位的井管不得失效;
6、管路系统严禁堆土覆盖可堆放杂物,以便于检查出水情况及检漏工作。
第三节 球墨铸铁管施工方案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速度的快慢取决于挖土作业点数和每一作业点的日挖土方量,就本工程而言,由于沟槽线路较长,增加挖土作业点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还是加快土方施工进度有效方式之一。但过多地增加作业面,会对沟槽内排水,施工流水作业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它将增加沟槽的暴露时间,对控制沟槽位移变形极为不利,同时也为对整个沟槽的安全、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使运输车辆能直接行驶到作业面附近,直接装土外运。
测量放样→清理表层或降表层土→(井点降水)→沟槽开挖→管道基础→管道铺设→管道接口→闭水试验→沟槽复土
根据场地地基土条件及地下水情况分析,基坑开挖时,坑壁土体在水、土压力作用下不能自立,必须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以免坍塌而影响工程安全及周边环境。按本地区建筑经验,对类似工程,一般可采取钢板桩(或拉森钢板桩)、重力式水泥搅拌桩及其他有效的支护结构,同时我们将做好止水帷幕及降排水工作。施工时对基坑及周边环境做好有效的动态监测。
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经专家论证后实施,以保证基坑坑壁的稳定性。
根据地质报告,基槽深度在3.0m以内一般采用围柃板支护结构进行基槽围护开挖。当基坑深度>3.0m时,应根据基坑深度,土质情况合理的采用钢板桩支护及板桩伸入基坑以下的长度,并采取横向支撑,以确保边坡与基坑土体稳定,尽量避免对管基下原状土的扰动,机械开挖时要求留有30cm厚作为人工清底避免超挖现象产生。
基坑开挖拟选用1.0M3挖掘机,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测量人员测出基坑开挖范围后,洒石灰线标识,现场设专人指挥,确保开挖顺利、安全的进行。但控制机械挖至基底以上30CM应停挖,改用人工修整,严禁超挖扰动基底原状土,如发现有超挖或基底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则采用砂石换填夯实。基坑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
由于本工程沟槽一般采用明挖放坡施工,所以挖的土方要及时考虑运离沟槽边,不能在沟槽边堆放土方,以保证基坑边坡稳定,但开挖的表层土应单独堆放,等管道铺设完成后,及时回填,以保证复耕还田的质量。雨期施工时基坑开挖必须采取防止坑外雨水流入基坑的措施,坑内雨水应及时排出。雨期施工时当基坑边坡不稳定时截水沟施工方案,其坡度应适当放缓。
本工程管道沟槽施工对沟槽深度在2.5m以内的尽量采用水泵明排水施工,对含水量较大的特殊全部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对沟槽深度在5.0米以内的沟槽采用一级轻型井点降水,明挖放坡施工。根据沟槽的深度不同,放坡系数在1:0.25~0.33范围内考虑,对沟槽深度在5.0米以上的沟槽,采用二级放坡以及二级轻型井点降水。对于沟槽深度在2.5米以上,以及离居民房子距离在5米以内的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对房子采用搅拌桩或钢板桩进行加固措施,以确保房子的安全。
本工程基础根据管基下土层不同,采用不同的基础:
2、当管基下土层为③—夹粉土或为②层粉质粘土,但很薄,下卧层为③淤泥质粘土层时球墨铸铁管管基为中粗砂或砾石砂基础,铺设厚度为200mm,压实度控制在0.85~0.90。
3、当管基下土层为③淤泥质粘土层,对于个别土质较差,需作地基加固外,其余均采用在基底铺设一层竹篱笆后,上铺100厚碎石垫层后,再作中粗砂或砾石砂基础,铺设厚度为200mm。
4、当管基下土层为填土层时,应全部清除,用砾石砂或砂夹石(7:3)换填至设计标高,以及经地基加固后的管基,均采用中粗砂或砾石砂基础,铺设厚度为200mm。
5、钢管管基均采用中粗砂或砾石砂基础《现浇混凝土复合膨胀聚苯板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 JG/T228-2007 》,铺设厚度为200mm。
6、管线穿越桐德公路以及崇新线,环城南路均采用水平定向钻进法施工。拖拉完毕后,应对扰动部分的土体进行换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