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大阳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大阳山隧道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的工程规划,它基于项目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地质条件、设计要求、设备资源等,对整个隧道的建设过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安排。以下是可能包含的一些主要内容:
1. 项目概述:包括隧道的地理位置、长度、设计用途、设计参数等基本信息。
2. 地质与环境评估:对大阳山的地质结构、水文条件、气候环境等进行分析,以确定施工中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3. 施工方案:包括开挖方法(如钻爆法、盾构法等)、支护结构设计、通风和排水系统等。
4. 进度计划:按照工程的复杂程度和施工阶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5. 资源计划:明确施工所需的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供应等资源需求,并进行合理安排。
6. 安全管理:提出安全控制措施,包括应急预案、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7. 质量管理: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8. 环境保护措施: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音、尘土、废水等环境影响提出对策。
9. 施工风险与应对:识别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10. 施工监控与调整:设定监控机制,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样的设计是实施大阳山隧道建设的重要依据,确保工程能够按计划、高质量、安全地进行。
大阳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采用新光源洞内外照明,新光源采用低压卤钨灯、高压钠灯、钪纳灯、纳铊铟灯等。新光源照明具有安全性能好,能大幅度提高施工现场及工作面的照明亮度,创造良好的照明环境,保证施工操作质量。
5.1.7.5 洞内管线布置
图5-5 洞内管线布置示意图
在隧道施工中,由于钻眼、爆破、装渣、喷射混凝土等原因,在洞内浮游着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需对人体影响很大。隧道防尘采用综合性的防尘措施,从湿式凿岩,机械通风,喷雾洒水和个人防护相结合,综合防尘。
湿式凿岩:采用湿式凿岩可降低粉尘量80%,在钻眼过程中利用高压水湿润粉尘DB11T 1949-2021标准下载,使其成为岩浆流出炮眼,防止岩粉的飞扬。
施工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可以稀释隧道内的有害气体浓度,给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喷雾洒水:爆破时采用风水混合喷雾器,利用高压风将流人喷雾器中的水吹散而形成雾粒;装渣作业时使用单一水力作用喷雾器,无需高压风,只需一定的水压即可喷雾,这种喷雾器可安装于装渣机上,使用方便。
洒水是降低粉尘浓度的简单而有效的措施。对渣堆洒水分层洒透,一般每吨岩石洒水的耗水量大致为10L~20L,如果岩石湿度较大,水量可适当减少。
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具体施工工艺详见前述。
个人防护:配带安全帽和防护口罩,在凿岩、喷混凝土作业时配带防噪声的耳塞。
隧道施工防尘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案。为控制粉尘的产生,钻眼作业采用湿式凿岩。在钻眼时,先送水后送风。装碴前必须进行喷雾、洒水。施工人员佩带防尘口罩。
5.2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5.2.1一般地段施工技术措施
5.2.2特殊地段施工技术措施
5.2.2.1松散坡积层段施工技术方案
隧道进、出口为粗圆砾土、砂质黄土、坡积碎石土,洞口覆盖层薄,穿越松散坡积层中,隧道围岩自稳性差、易形成塌方、冒顶。
设计采用管棚超前注浆支护、临时支护等措施,施工方法推荐CRD法开挖。施工中坚持“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及时衬砌”的原则施工,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确定临时仰拱增设、施工工法调整和二衬施作时机。
5.2.2.2断层破碎带段施工技术方案
(一)断层破碎带处理原则:
设计采用管棚超前注浆支护、临时支护等措施,施工方法推荐CRD法开挖。施工中坚持“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及时衬砌”的原则施工,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确定临时仰拱增设、施工工法调整和二衬施作时机。
(二)断层破碎带处理:
根据超前地质预报所揭示地质断层及地下水的水量情况,可采取超前管棚支护、超前小导管支护及预注浆加固、径向注浆和局部注浆等施工方法。注浆前确定注浆的范围,注浆结束后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判断是否进行补注浆,是否可以开挖。
经检查注浆效果合格并施工超前支护后再进行开挖,采用短台阶法(上部留核心土)开挖,下部台阶左右错开紧跟;开挖采用风镐开挖,必要时,挖出或弱爆破辅助开挖,严格控制循环进尺。
采用喷、锚、网、喷支护紧跟、钢架支护,喷射砼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根据位移量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状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根据量测结果尽快开展衬砌施工,如变形不能趋于减小、稳定达不到二衬施作收敛条件且有增大趋势,应立即施作二衬,确保洞室稳定。
5.2.2.3 高地应力段施工技术方案
隧道岭脊埋深较大的变质砂岩及片岩段可能存在高地应力问题,在施工中发生岩爆的可能性较大;但对软弱围岩,存在发生较大变形的可能。
(一)隧道施工中可能发生岩爆段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开挖面前方的围岩特性,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预测、预报,当发现有较强烈岩爆存在的可能性时,及时研究施工对策措施,作好施工前的必要准备。应根据岩爆强度大小对其进行严格分级,针对不同的岩爆级别可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⑴ 微弱岩爆地段,可直接在开挖面上洒水,软化表层,促使应力释放和调整。
⑵ 中等岩爆地段,在隧道开挖断面轮廓线外10~15cm范围内,在侧壁及拱部,打设注水孔,并向孔内喷灌高压水,软化围岩,加快围岩内部的应力释放。
(二)软弱围岩地段在施工中可能发生大变形
开挖时必须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和开挖揭示重新进行验证观测变形等级并判断是否出现软岩大变形,并及时反馈设计和监理单位进行变更,采取有效的安全施工措施。
大变形处理方案可以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处理方案:
(1)分不同的地层采用不同参数的台阶法施工技术来控制围岩变形。
(2)采用超前注浆围岩加固技术,以提高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及应力分布的均匀性。
(3)现场测试围岩松动圈的范围,根据围岩应力特征,在隧道施工中采用中长锚杆(管)注浆结合喷混凝土加固围岩技术,以控制变形。
(4)可以通过加大隧道的预留变形量,加强隧道的初期支护参数如:喷混凝土的厚度、钢架的间距、型钢的型号、锚杆的长度以及二次衬砌的结构参数等来控制变形。
(5)发生挤压大变形时,可采用多重支护、分次施工支护技术来控制变形。
(6)提前施做二次衬砌,加强二次衬砌的结构厚度和钢筋布置。
5.2.2.4 有毒有害气体地段施工技术方案
本隧道某些局部地层中可能有有毒有害气体存在。施工中应做到:
⑴全隧(不仅限于工作面)应开展多种气体检测活动,每日每段不少于6次检测频率。
⑵一旦出现有害气体并超标,现场应采取有必要的暂停施工、加强通风措施,并及时按程序上报相关部门。
⑶在确定的有毒气体段除采用加强通风(使气体指数在安全指标下)外,作业人员尚应佩戴防毒用具;在可燃气体段除采用加强通风(使气体指数在安全指标下)、放置消防设备外,作业人员尚应佩戴消防用具。
5.2.3保证隧道不渗、不漏、不裂的技术措施
引起隧道衬砌出现渗漏、开裂的原因很多,如由于二次衬砌的时机选择不恰当,隧道围岩变形还没达到规定的施作时间,二次衬砌受力过大,引起开裂,出现渗漏现象;因地质原因,引起隧道衬砌结构下沉,导致隧道开裂,出现渗漏现象;当衬砌混凝土养护不到位,热胀冷缩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地下水从裂缝中渗漏。排水管路堵死,导致衬砌背后水压过高,衬砌出现渗漏现象。要保证隧道衬砌不渗不漏不开裂,需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①选择适宜的衬砌结构,防止衬砌结构性破坏导致开裂、渗漏。做好隧道的防排水。保证隧道衬砌背后排水畅通,防水隔离层可防止渗水、漏水,改善二次衬砌的受力条件,减少在二次衬砌中出现裂纹。地下水水量及流向等在隧道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可能有所变化,在施工期间无水或少水的地段并不能保证在运营期间无水或少水,防水板本身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因浇筑二次衬砌而破坏,从而影响防水效果。因此,切不可因暂时无水而轻视防水层的施作,或忽视施工质量。
②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背后务必回填密实,初期支护背后不得回填异物,必要时多次注浆回填,直到密实。为防止二次衬砌受力过大、产生开裂的办法是加强监控量测,根据量测结果,调整施工支护参数,确定二次衬砌施工时间。
③按设计要求做好伸缩缝,伸缩缝一定要在竖向通直,不能出现错台、咬口等,伸缩缝处的止水条按要求设置。为减小二次衬砌施工缝,进行二次衬砌时,必须连续灌筑。不得已间歇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止水带。
④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如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等地段时,隧道衬砌结构必须加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隧道衬砌断面采用特殊结构形式,隧道衬砌伸缩缝处采用柔性结构。
⑤为避免由于基底下沉,造成二次衬砌开裂,二次衬砌施工前,必须将边墙基础清理干净后,方可立模灌筑。
⑥采用外加剂和掺合料,配置低水灰比的砼,使用粉煤灰的大掺量技术也是防止衬砌开裂的有效措施。
5.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
水利建设项目稽查常见问题清单(试行)2020.05.pdf⑴ 施工前平面控制网复测
施工前根据设计院和建设单位技术部门现场进行的交接测量控制桩橛点及办理的相关手续,组织测量人员对交接的导线网点和水准基点进行反复复核测量,复核导线点的坐标和水准基点高程的准确性,测量结果经过平差后与所交的控制点结果进行对比,完全无误后作为施工用控制点。隧道每掘进1km或雨季前后各进行洞内外导线控制点联测一次。
⑵ 平面控制附合导线测设
洞内布置双导线,形成闭合导线,利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施工。
洞口导线点位使用钢筋(钢筋顶上刻十字线)埋于洞口附近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GPS点(已知)作基准点,以三维坐标法,使用全站仪引测附合导线上各点的精确坐标值(并经平差),使用精密水准仪从高等级的2个BM点测定导线上各点的准确高程(并经平差)。水平角的观测正倒镜六个测回中误差≤±2.5″,每条附合导线长度必须往返观测各三次读数,在允许值内取均值,导线全长闭合差≤±1/30000。
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作为高程控制点,如特殊需要时进行加密,加密的水准点精度不低于高程控制点的精度,其布置形式为附合水准线路。精密水准点的复测采用S1等级水准仪对所交精密水准点进行复测,往返测量。观测精度符合偶然误差±2mm,全中误差±4mm,往返闭合差≤±8(L为往返测段路线段长,以km计)。两次观测误差超限时重测。当重测结果与原测成果比较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
根据隧道洞口的设计结构和洞口地形标高,详细计算洞口边仰坡开挖边线的坐标和各桩中心坐标。利用附合导线与以上计算坐标的相对关系,使用全站仪在地面上放出洞口边仰坡开挖轮廓线,十米桩中心坐标点位,以放出的坐标点为中心放出开挖边线桩,控制洞口边仰坡的开挖。
隧道洞身施工测量根据隧道设计文件,精确计算出线路百米桩的坐标及结构的相关尺寸和标高,并按每10m编制出所有隧道标高表。测量工程师利用洞内测量控制点,及时向开挖面传递中线和高程;由测量班用断面测量仪测设隧道开挖轮廓线、支护钢架架立前后和二次衬砌立模前后轮廓尺寸,进行复核JJF(军工) 16-2011 氧指数仪.pdf,确认准确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对混凝土净空断面应用激光隧道限界检测仪检查。
在洞内进行施工放样时随时配带气压标、温度计,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仪器进行气压、温度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