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T梁施工方案(优秀的毕业设计)

预应力T梁施工方案(优秀的毕业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823.8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3278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预应力T梁施工方案(优秀的毕业设计)简介:

预应力T梁施工方案,作为优秀的毕业设计项目,主要关注于高速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常用的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的施工技术。以下是其可能的简介:

1.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桥梁建设需求日益增长,预应力T梁因其承载能力强、跨度大、自重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毕业设计以实际工程问题为导向,研究预应力T梁的施工工艺,旨在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工程质量。

2.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预应力T梁的设计理论、制造工艺、施工方法、张拉控制、锚固系统设计、接缝处理、吊装运输、安装就位等各个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优化施工流程。

3. 方法与技术:可能采用有限元分析、力学计算、三维建模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预应力T梁的受力性能进行模拟,同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如先张法、后张法、等张法等。

4. 优化与创新: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以及如何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如梁体变形控制、预应力损失等。

5. 结果与应用:预期成果是一份全面、系统的预应力T梁施工方案,它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对实际工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这份方案可以被应用于公路桥梁建设中,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科学的施工指导。

总的来说,这个毕业设计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提高预应力T梁施工的技术水平,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贡献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预应力T梁施工方案(优秀的毕业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f.冬期施工,可采用蒸汽加热法进行养护。当采用蒸养法时,混凝土的升、降温速度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g.当梁体混凝土达100%设计强度,停止对梁体的养生。

53#楼水暖施工组织设计蒸养法养护混凝土的升、降温速度(℃/h)

工艺流程:备料→放盘→下料截断→编束

a.备料:领取经复验合格的钢绞线,吊至制束场地,立放在地上。在制束场地上设置放线架和摆放槽钢,放线架主要起约束作用,并在槽钢内作出准确的下料长度标记。

b.放盘:从钢绞线盘卷中抽出端头,注意抽头后钢绞线呈弹簧形,弹簧形的螺旋方向应与钢绞线的捻向一致,人力牵引至下料长度标记处停止,理顺钢绞线,使其落在槽钢内。

c.下料截断:钢绞线拉到规定长度,用砂轮切割锯切断,严禁使用电切割和气切割,以免损伤钢绞线。

d.编束:按每束规定根数、长度用22号铁线编扎,两头距端5~10cm处用两根铁线绑扎。其余每隔1.5m绑扎一道,成束后,将钢绞线用人工抬移至堆放地点,以直线状态按梁跨分类存放于垫木上。搬运时,各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悬长度不得大于1.5m。

②波纹管定位,按图纸设计坐标先焊水平钢筋,将波纹管布置在焊好的水平钢筋上,并采用U型钢筋按图纸尺寸定位波纹管,波纹管接头处采用接头管连接后,并用胶带纸裹好以防止漏浆。

a.将锚垫板孔口及喇叭管内的混凝土浆碴清除干净。

b.采用15KN卷扬机进行穿束作业,每次穿束可同时穿入两束。

c.将卷扬机钢丝绳套在钢绞线束前端,人工将钢绞线端头抬高并放入管道口内,开动卷扬机,使钢束缓缓进入孔道内,避免钢束扭曲,如发生个别钢绞线顶弯,应将其更换后再穿束。钢绞线束应顺支,不得有死弯,不得沾有油渍。

d.钢绞线伸出梁体两端长度应相同。

e.每束钢绞线根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油泵用油采用优质矿物油。夏季和冬季分别采用30#和20#机械油。油内不应含水、酸及其他杂质混合物。

加油前应把油箱、泵体、管路等清洗干净,灌油时应严格过滤。油箱滤油网和泵下滤油网用铜丝布制成,滤油网应经常清洗,发现滤油铜丝网破损应立即更换。

使用时油箱油液温度应不超过60℃。

油箱应灌满,在向外排油(包括油顶漏油)的情况下,液面距油箱顶面保持30mm以内,以保证泵内各轴承的润滑和冷却。当油面过低,泵内推力轴承露出液面时应注意不得长时间带压工作。

油温在0℃以下时,油泵应连续开停几次,再令其正常运转。

开始前,必须先打开控制阀,令油泵空运转至液流中无气泡存在时为止。

油泵正常使用前应调整安全阀,并经常保证其灵敏可靠。调整压力一般可高出正常工作压力10~15%,调整好的安全阀不得随意变动。此工作应在校正千斤顶时同步进行。

严禁任意拆卸油泵。首次使用,应于油箱充满油半小时后再打开马达罩,用手转机数转后开泵,并慢慢排除泵体内的空气,待回油管中的液流无气泡出现时该泵即能正常工作。

油泵的操作和故障排除,按其使用说明书办理。

油泵司机应在统一指挥下进行输油或回油,工作完后,停机、切断电源并加锁,油泵用蓬布覆盖。

油泵上体108轴承应定期更换优质黄油。

油泵带压工作时,不得拆卸接头,管路及压力表。

当发现油液变质浑浊时应更换新油。

电源线要接地,并随时检查各处绝缘情况,以免触电。

油管及油管接头应经常检查,有损伤和丝扣不完整的应及时更换。

油管、油泵使用完毕后,应将开口端油嘴封闭,防止杂物进入。

千斤顶在开始使用或在使用过程中,如混入气体,应将千斤顶空运转二分钟,使用千斤顶应按说明书操作顺序进行,不得颠倒。

千斤顶加荷、降压应平衡、徐缓。

施加预应力时注意张拉行程不超过千斤顶最大行程200mm,工作油压不超过额定值。

千斤顶在工作中发生故障、漏油、活塞表面刮伤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进行检修。

工作完毕后,千斤顶各油缸应回程到底,放置加罩防尘。

⑤预施应力前的准备工作

a.本工序为特殊工序,应持征上岗。

b.锚具按规定检验合格。

c.预应力钢绞线有技术合格证并经复验确认合格。

d.千斤顶和油压表均已校正并在有效期内。

e.确认孔道已通过检孔器检查,钢绞线束数与孔道设计相符,各束顺直不绞缠,两端外露长度相等。

f.检查孔道有无窜孔漏浆,确认梁体内孔道积水和污物已被清除。

g.确定张拉前梁体混凝土强度,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5%,方可张拉。

a.取得经试验室标定合格的千斤顶及运转正常的张拉油泵。

b.取得试验室出具的混凝土强度通知单和工程部出具的张拉油表读数通知单。

c.操作人员及张拉设备到位。

d.梁体钢绞线束张拉程序:

0→初应力0.1σk(作伸长值标记)→1.03σk(测伸长值、持荷3min)→回油、夹片自行锚固

e.梁体钢绞线束张拉操作工艺:

安放锚板,把夹片装入锚板,再将短钢管套在钢绞线上,

沿着钢绞线把夹片敲击整齐,然后装入限位板。

用手拉链条葫芦吊装千斤顶,使之与孔道中心对位。安装工具锚,夹紧钢绞线,务必使钢绞线顺直无扭结。

千斤顶缓慢进油至初始油压,在此过程中要拨正千斤顶,使千斤顶与锚具对中,管道、锚具、千斤顶三者同心。

两端同时对千斤顶主缸充油,加载至钢束的初始应力0.1σK,作为测量钢丝伸长值的起点。

采用梁体两端张拉千斤顶同时分级加载办法进行。应两端同步张拉,保持千斤顶升、降压速度相近,使两端同时达到同一荷载值。每次加载应报与另一端操作人员,以保证其同步张拉。

张拉至钢束设计控制应力,持荷5min,在持荷状态下,如发现油压下降,应立即补至张拉控制应力。

测钢束伸长值,检查两端钢丝伸长值之总和及其偏差是否在规定范围的±6%以内,若超出规定允许范围,应查明原因后重新张拉。

千斤顶回油,测钢束总回缩量和测夹片外露量有无超标。否则,应查明原因后重新张拉。

在整个张拉过程中,要认真检查有无滑丝现象。滑丝断丝现象如果发生在锚固前,应立即停止张拉,处理后再重拉。如果发生在割丝后,可用气割设备缓慢加热切割一端锚板,然后换束重拉。

终张拉完成后,在锚圈口处的钢束做上记号,24h后检查确认无滑丝、断丝现象方可割束,切断处距夹片尾3~4cm。钢束切割应采用角磨机作业,严禁使用氧焊切割。

终张拉完成后,应及时测量梁体上拱值。

张拉完毕,应填写张拉记录,有关人员签字,原始记录不得任意涂改,并及时将记录交技术部门。

张拉操作过程见张拉工艺流程图:

a.每片梁断丝及滑丝数量不得超过预应力钢绞线总丝数的0.5%,并不得位于梁体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否则,应放松换束或更换锚具。

b.因处理滑丝断丝而引起钢束重复张拉时,同一束钢绞线束次数不得超过3次,若钢绞线与锚具因滑丝而留有明显刻痕时,应予更换。

c.锚固后夹片外露量应不小于3mm,且平齐,夹片不得错牙。并应在夹片与锚圈、夹片与钢绞线啮合处划线标记,24h后检查有无夹片跟进或钢绞线内缩。

d.钢绞线回缩量应控制在6mm以内。

a.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定的张拉顺序进行张拉。

b.严禁将有裂纹及其它异常现象的夹片装入锚板内,工作夹片只允许使用一次。

c.退顶后,立即用石笔沿钢绞线与夹片接触处划线以检查有无滑丝现象。

d.后期张拉时发现早期张拉的锚板当中夹片断裂者应退锚重拉。

e.锚板裂纹损坏者及切割钢绞线或压浆前又发生滑丝者应换钢绞线束重新张拉。

f.千斤顶、油泵与油管的接头必须安装牢固,操作人员不得踩踢高压油管。

g.张拉或回油时,千斤顶后面不得站人或通过行人。测量伸长值或操作千斤顶时,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并在张拉两端设置警示标志牌。

h.张拉加力时,不得敲击及碰撞张拉设备,油表要妥善保护,避免受震。

i.未压浆或水泥浆未凝固结硬时,不得敲击锚具。

k.一片梁所有钢绞线束预施应力完成,由施工班组负责人及质检员在工序交接表上签字确认后才能交由下道工序施工。

为保证梁体的耐久性水泥浆技术性能指标满足下列要求:

a.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b.凝结时间:初凝大于4h,终凝小于24h;

c.静置条件泌水率:3h小于0.1%,24h为0;毛细泌水率:3h小于0.1%;

d.压力泌水指标:0.14Mpa下,最大泌水率不大于6%。

e.流动度:出机流动度21±4s,30分钟后流动度30s;

f.28d限制膨胀率0~0.1%;

②压浆技术要求及准备工作

a.终张拉完毕,应在24小时内进行管道压浆。

b.压浆前应清除孔道内杂物。

c.水泥浆的水灰比(重量比)宜为0.4(由试验确定),标号不得小于C40。水泥以袋装重量计,水以桶装体积计,外加剂以重量计。现场压浆作业必须严格计量,灌浆剂、水泥、外加剂、水的秤量误差均≤±1%。

d.水泥浆拌合时,按照规定的配比,加入拌合水和水泥,采用专用压浆设备进行搅拌,拌和时间不少于3min。搅拌好后应尽快压入孔道,置于贮浆罐的浆体应连续搅拌JB/T 10993-2021标准下载,自搅拌至压入孔道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0min。

e.同一孔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若因故障中途停顿时间超过20min,必须将已压入管道内的水泥浆全部用清水冲去,然后重压。孔道压灌浆顺序应先下后上,依次进行。

f.管道压浆应饱满密实,对密实度有怀疑时应凿孔检查,如有不实应改进工艺。

g.夏季施工时浆体温度不应高于25℃,冬期季压浆时应掺加防冻剂,掺量由试验确定。采取加热措施并使浆体温度为10℃~20℃JJF(京)004-2019标准下载,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梁体混凝土温度不应低于5℃,否则应采取预热保温措施。

a、压浆前应检查压浆泵、灰浆搅拌机运转是否正常,压浆管有无破损。

b、安装两端锚具上的压浆扣碗(压浆罩)、联接管和联接阀,扣碗与锚板应密贴。输浆管不宜过长,长度大于20m时,压力应提高0.1MPa。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