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33 T1283-2022顶管工程技术规程.pdf

DBJ33 T1283-2022顶管工程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33 T1283-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7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77750
免费资源

DBJ33 T1283-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33 T1283-2022顶管工程技术规程.pdf简介:

DBJ33/T1283-2022《顶管工程技术规程》是一个由浙江省建筑与城市规划标准化办公室发布的地方标准,全称为《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施工规程——顶管技术》。这个规程主要针对城市地下管线工程中的顶管技术进行详细的规范和规定,适用于城市地下管线(如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顶管施工的技术管理。

规程内容可能包括顶管设备的选择、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质量控制、安全操作规程、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批、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验收等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保证顶管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城市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规程可能根据地区特点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定制,以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和需求。如果你需要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建议查阅正式的规程文本或者咨询相关工程技术人员。

DBJ33 T1283-2022顶管工程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L' = Li + L2 + L3 + Si + S2 + S3

式中:L' 顶进并的最小长度(m): 顶管机或管节长度(m),取两者中最大值; L2 一千斤顶长度(m); L3—后座及扩散段厚度(m); Si——顶入管节留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可取0.5m; S2—顶铁厚度(m); S3——顶进管节回缩及便于安装间隙,可取0.2m。 2 顶进井的最小宽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B一一顶进井的最小宽度(m); D一管道外径(m);矩形或类矩形截面,取外边宽 度Bi;X s一—施工操作空间(m),可取0.8m~1.5m。 3顶进井底板面深度应按下式计算:

CECS175-2004标准下载H= H, + Dh.

式中:H 工作井底板面最小深度(m); H 顶管覆土层厚度(m); D 管道外径(m):矩形或类矩形截面,取外边 高H; ha一管底操作空间(m)。 5.5.8 接收井平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小长度应满足顶管机在井内拆除和起吊的要求: 2 最小宽度应满足足够的操作空间要求。 5.5.9后背墙的结构形式可采用整体式和装配式,后背墙的设

1应有足够的强度,在顶管施工中能承受主顶工作站干斤 顶的最大反作用力F'; 2应有足够的刚度,在受到主顶工作站的反作用力时其变 形应在充许范围内: 3后背墙表面应平直,并垂直于顶进管道的轴线; 4后背墙材料的材质应均匀一致; 5结构简单且装拆方便。 5.5.10现场浇筑整体式后背墙抗冲切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5.5.11后背墙的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5.5.12顶管距离超过400m时,宜增加中继间设计。

1中继间的设置及中继间的间距确定应根据地质状况和管 道材质决定:

2中继间的设计顶力不应大于管节相应设计转角的充许顶 推力; 3第一个中继间的设计顶推力,应保证其允许最大顶推力 能克服前方管道外壁所受摩擦阻力及顶管机的迎面阻力之和;后 续中继间设计顶推力应克服两个中继间之间的管道外壁摩擦 阻力; 4确定中继间位置时,应留有足够的顶推力安全储备,第 个中继间位置宜安装于顶管机后20m~50m,并应提前安装 司时应考虑顶管机在迎面阻力作用下发生反弹,引起地面沉降; 5中继间密封装置宜采用径向可调形式,密封配合面的加 工精度和密封材料的质量应满足要求: 6顶管距离超过700m时,中继间应具有密封性能可靠 密封圈压紧度可调和可更换密封装置的功能,并宜采用地面远程 计算机联动控制。 5.5.14中继间的结构形状应符合相应管节接头的要求,中继间 应带有木质传压环和钢制均压环,端面尺寸应满足作用于其上的

应带有木质传压环和钢制均压环,端面尺寸应满足作用于其上的 顶推力要求

6.1.1顶管施工应建立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并采取安全和环 境保护措施

顶进方法比选和顶管段单元长度的确定: 顶管机选型及各类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 3 工作井位置选择、结构类型及其洞口封门设计: 管节、接口选型及检验内外防腐处理; 5 顶管进、出洞口技术措施,地基改良措施; 6 顶力计算、后背设计和中继间设置; 7 减阻剂选择及相应技术措施: 8 施工测量、纠偏的方法: 9 曲线顶进及垂直顶升的技术控制及措施: 10地表及构筑物变形与形变监测和控制措施; 11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 0.1.3 顶管类型和设备技术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经检验合格 后再进入施工现场,并应进行单机、整机联动调试。 5.1.4施工现场的场地应满足工作井、管材堆放、排水设施 浆液设施、供配电设施、控制室等施工运输和生产设施用地 要求。 5.1.5顶管施工期间应对邻近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

路与轨道交通设施等进行监测,并应对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建 (构)筑物采取必要的保护技术措施

6.1.6当相距较近的两条或多条平行管道采用顶管法施工时 宜遵循先深后浅和先大后小的原则。 6.1.7在管道顶进就位后,应采用水泥砂浆或其他材料对管壁 与原状土体之间的泥浆或空隙进行填充加固。 6.1.8施工要求工作坑的位置选择宜远离房屋和带压管线等重 要的建构筑物,应避免在电力架空线下作业。可根据环境情况选 择钢板桩、沉井、锚喷倒挂井壁、地下连续墙等支护方式

6.2.1顶管工程所用的管材、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应进行进 场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2.2项管管材应有质量合格证书、按规定复试合格的证明文 件,使用单位宜对交付使用的管材进行复检, 6.2.3应严格控制管道线形、对于柔性接口管道,其相管间 转角不得大于该管材的允许转角。 6.2.4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现场地形地貌情况,选择合适位置开 挖泥浆池,并安装泥浆分离系统和注浆系统。

2.5顶管洞口的施工应符合下列

1预留顶进和接收洞口的位置及几何尺寸和封堵方式应符 合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2顶进和接收前应检查加固处理后的土体强度和渗漏水 情况; 在软弱地层,洞口外缘宜设支撑点; 4 富水松散地层宜增加水下贯通措施。 6.2.6 下列情况宜增设管节止退装置: 1 高水压富水松散地层施工; 2 管节前方主动土压力较大。 一

6.2.7应定时对顶管顶进区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进行

防护,并应对工作井下和顶管内进行通风处理

6.2.8顶管施工前应围绕管道设计中线和基坑建立地面与地下 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和 易于保护的地方。 6.2.9在安装测量装置时,所用的测量仪器应与工作井的井底 和井壁分开

1施工中应对掘进方向的高程偏差、轴线偏差、顶管掘进 的姿态与掘进长度等参数进行测量: 2顶管定向测量应采用激光指向法; 3顶管高程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并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 精度。

6.3.1顶管后座钢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用材料厚薄应均匀一致,应与后背墙结构紧密接触 均匀受力; 2承载能力应满足最大顶推力的要求,其整体刚度和强度 应满足施工要求: 3表面应平直,且与顶进轴线垂直,后背与后背墙之间宜 设传力结构; 4可采用装配式后座或整体式后座: 5连续顶进时,可利用已顶进完毕的管道和现有井壁作为 后背支撑。

6.3.2导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轨支架宜选用钢质材料制作。固定在工作并底板上的 导轨在管道顶进时不应产生位移,其整体刚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 要求; 2导轨安装前,应先复核管道中心位置,导轨的高度应与 穿墙管标高相对应,导轨的走向应与设计轴线一致:

3 两导轨安装应顺直、平行、等高,并应固定牢靠; 4 导轨对管道的轴心支承角宜为60°; 5 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2的规定

表 6. 3. 2 导轨安装允许偏差

6.3.3于斤顶的配置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斤顶的规格和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的顶力、工作井允 许顶力及管节允许顶力确定: 2千斤顶应固定在组合架上,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排列 合力的作用点应在管道中心垂线上,合力作用中心应在管道端面 范围内; 3千斤顶不宜使用单台,当使用多台时,宜为偶数,并在 管道中心轴两侧对称布置,多台千斤顶的油路应并联,每台千斤 顶应有进油和退油的控制系统

6.3.4油泵安装和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与干斤顶相匹配,并有备用油泵,油泵流量应满足顶 进要求; 2 宜设置在千斤顶附近,油管应顺直且转角少; 3 安装完毕应进行试运转: 4顶进开始时,应缓慢顶进,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 正常速度顶进; 5顶进过程中,若油压突然升高,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 原因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

6.3.5顶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弧形顶铁和马蹄形顶铁两种形式: 2 两个受压面应平整且平行; 3应具有刚度大且稳定性好的结构性能,满足传递顶推力 的要求; 4与管节端面之间的接触面应衬垫缓冲材料; 5单行纵向顶铁中心线应与管道轴线一致:双行纵向顶铁 的两条中心线应平行,并与管轴线距离相等,且要垂直于管端 平面; 6 更换顶铁时,应先使用长度大的顶铁,顶铁拼装后应 锁定。 6.3.6 顶管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顶管机应做保养和调试,液压系统应无泄漏, 电路系统应正常,机械运转应平稳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11-2020.pdf,各部分动作应正常; 2吊装顶管机应采用专用吊具和吊绳; 3安放时,顶管机与基坑导轨的接触面应吻合; 4顶管机就位后,应重新测量基坑导轨的中线和高程,并 应测量顶管机前端和后端的中线偏差和高程偏差; 5开顶前,应对顶管机的电路、油路、水路、气压管道、 泥浆管道和控制系统等全面检查和试运行、各部件应安装正确、 连接牢固、配合紧密和运转正常; 6开顶前,应统一调试顶管机的测量导向设备,并应记录 原始数据。 6.3.7 管道内部装置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遵循安全可靠及方便施工的原则: 2 通风装置宜设置在管道两侧,并应固定牢宰靠: 3进水排泥装置宜设置在管道底部,进水排泥两路管道宜 分不同颜色标识:

1宜采用弧形顶铁和马蹄形顶铁两种形式: 2 两个受压面应平整且平行; 3 应具有刚度大且稳定性好的结构性能,满足传递顶推力 的要求; 4与管节端面之间的接触面应衬垫缓冲材料; 5单行纵向顶铁中心线应与管道轴线一致;双行纵向顶铁 的两条中心线应平行,并与管轴线距离相等,且要垂直于管端 平面; 更换顶铁时,应先使用长度大的顶铁,顶铁拼装后应 锁定。

6.3.6顶管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6.3.6顶管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

1安装前,顶管机应做保养和调试DB64/ 680-2018标准下载,液压系统应无泄漏, 电路系统应正常,机械运转应平稳,各部分动作应正常; 2吊装顶管机应采用专用吊具和吊绳; 3安放时,顶管机与基坑导轨的接触面应吻合; 4顶管机就位后,应重新测量基坑导轨的中线和高程,并 应测量顶管机前端和后端的中线偏差和高程偏差; 5开顶前,应对顶管机的电路、油路、水路、气压管道 泥浆管道和控制系统等全面检查和试运行,各部件应安装正确 连接牢固、配合紧密和运转正常: 6开顶前,应统一调试顶管机的测量导向设备,并应记录 原始数据。

1应遵循安全可靠及方便施工的原则; 2 通风装置宜设置在管道两侧,并应固定牢靠: 3 进水排泥装置宜设置在管道底部,进水排泥两路管道宜 分不同颜色标识: 4供电线路及通信线路应便于设备供电,可设置在同侧。 6.3.8中继间的安装、启动和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