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533-2021 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规范.pdf

NB/T 10533-2021 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 M
标准类别:工业标准
资源ID:6552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533-2021 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规范.pdf简介:

NB/T 10533-2021《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规范》是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技术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煤炭采掘过程中由于开采活动导致的沉陷区治理。该标准主要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采煤沉陷区,包括土地沉陷、地面建筑物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和技术要求。

该规范涵盖了沉陷区的调查与评估、治理目标设定、规划设计、施工技术、监测与验收等各个环节,旨在通过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科学的治理,恢复或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沉陷区的分类、治理原则、治理方法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为采煤沉陷区治理提供了指导性的技术依据。它对于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NB/T 10533-2021 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NB/T 105332021

本标准规定了并工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的术语与定义、基本概况调查与评价、沉陷区治理模 式、地表整形、土壤改良、植被恢复和配套工程。 本标准用于井工煤矿采煤稳定沉陷区的治理。井工开采其他矿产资源形成的稳定沉陷区的治理可 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7296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37067 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 GB/T 37574 采煤塌陷区水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方法 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 51287 煤炭工业露天矿土地复垦工程设计标准 HJ 25.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192 生态环境状态评价技术规范 LY/T1814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 NY525有机肥料 NY/T886农林保水剂 NY/T1342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TD/T 103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 TD/T 1031.3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3部分:井工煤矿 TD/T 103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TD/T 1049 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程

建标 126-2009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NB/T 10533202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采煤沉区 区coal miningsubsidencearea 采煤塌陷区 因地下采煤活动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高程下降、地表发生形变的区域。 3.2 采煤沉陷区治理restorationofcoalminingsubsidenceare2 对采煤沉陷区受损的土地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使其达到与当地生态系统相 和谐并可被利用的状态,其主要治理过程包括地表整形、土壤改良、植被恢复、配套工程等。 3.3 地表整形subsidencesurfacereshaping 根据不同沉陷区修复单元对地表地形和土壤条件的修复要求,所采用的回填充填、土地平整、挖深 垫浅、疏排法等工程措施和其他辅助措施。 3.4 地表平整ground surfaceleveling 对沉陷区凹凸不平土地进行削高垫低,使其成为具有适宜坡度的由面或水平由面,或对沉陷区裂缝 采用工程措施治理,使其达到地面平整的活动。 3.5 煤矿固体废物coalminesolidwaste 在煤矿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不再需要或暂时没有利用价值而被堆积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主 要有煤叶石、露大矿剥离物、煤泥、粉煤灰、废石、河泥等。 3.6 地裂缝landcrack 地表岩土体及其深部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地 质现象,

1宜采用文献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专家咨询、遥感影像判读、实验室分析测试、软件分析等方法。 2基本概况调查的方法宜按TD/T1049执行,水资源调查的方法宜按GB/T37574执行,

应对矿区基本概况、自然资源赋存、环境因素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资料收集。收集资料内 容参见附录A的表A,1,具体要求如下: 矿区基本概况资料应包括矿区地质环境条件、采煤现状、沉陷区状况、矿区有关专业资料等; 一自然资源赋存资料应包括沉陷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土地和土壤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矿区其他环境因素资料应包括矿区废水和煤矿固体废物等;

区域社会经济资料应包括经济社会、历史人文等 可以根据矿山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有关内容

NB/T 105332021

现场勘查包括沉陷区基本情况、水资源、土地和土壤资源、辅助工程、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及土壤样 品采集等。现场勘查内容参见附录A的表A.2。具体要求如下: 土地和土壤资源调查应包括采煤沉陷区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土壤属性、土壤环境条件、土壤 部面特征四个方面; 土地利用类型应按GB/T21010规定细分到二级地类;土壤属性的分类应按GB/T17296的 规定分类到“土属”级; 土壤环境条件调查应按土地利用类型分别调查和说明地形、坡度、覆被度、侵蚀度; 土壤剖面特征应包括土壤结构、土壤质地、不同土层厚度、障碍层位等基本情况; 用于建设用地的区域应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可按HJ25.1的规定执行: 生物多样性调查应在沉陷区进行野外调查和遥感监测,可结合无人机观测、GPS定位追踪等 先进手段,调查物种的组成和结构;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方法可按LY/T1814的规定执行; 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样品采集、预处理及分析测试应按HJ/T166的规定执行;采集的土壤应 进行物理性状、化学性质及土壤养分等土壤质量的分析

4.3采煤沉陷区类型划分

按照积水情况宜分为:非积水沉陷区、季节性积水沉陷区、常年积水沉陷区。具体如下: 非积水沉陷区指采煤塌陷区中无积水的区域; 季节性积水沉陷区指采煤塌陷区中随着季节交替在短期内出现地表积水现象的区域 常年积水沉陷区指采煤塌区中常年出现地表积水现象的区域

.4采煤沉陷区现状评价

4.4.1土地损毁程度分析

分析稳定沉陷区的面积、范围和土地损毁程度,土地损毁程度分级宜参照TD/T1031.3的 行

4.4.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宜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度、土地胁迫、水网密度、污染负荷、环境限制等指标对沉陷区生态环 现状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可按HI192的规定执行

4.4.3土地适宜性评价

根据沉陷区土地损毁程度分析和预测结果,依据沉陷区基本概况调查结果,划分若干治理单元 确定各单元土地用途,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评价方法按TD/T1031.1的规定执行。

1.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整则整的原则开展沉陷! ,依据“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原则选择治理模式,逐步构建采煤沉陷区山水

NB/T 105332021

湖草生命共同体。 5.1.2按“整体生态功能恢复”和“景观相似性”原则,同时结合区域自然文化遗存和区域人文资源特 点,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态景观。 5.1.3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依据沉陷区治理单元的范围、空间分布密集度、地质环境条件和当地 环境规划、工程施工难易程度和经济成本,合理确定综合治理单元。 5.1.4依据地貌单元的一致性和治理模式与工程技术的类似性,按照TD/T1036土地复垦类型区划 分,每个治理单元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鼓励多种治理模式相结合。沉陷区治理模式类型参见附录B。

5.2.1农林草修复模式

适宜耕地、林地和草地的非积水沉陷区, 宜优先考虑农林草治理模式的农业种植、林业和牧草业 采用必要的回填充填和地面平整的地表整形技术

5.2.2渔业(养殖业)和水库模式

适宜形成封闭水域的常年积水沉陷区2018年版电力建设工程定额宣贯材料-1-预算规定.pdf,宜发展渔业(养殖业)和建设水库作为蓄水调 的挖深垫浅和疏排法的地表整形技术

5.2.3城镇建设模式

5.2.4景观生态建设模式

6.1.1应根据治理模式和修复单元地表地形和微地形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地表修整措施。 6.1.2开展适度地表整形,避免造成环境二次破坏,用于林地和草地的沉陷区不宜开展大面积修整,宜 采取补种措施,或对局部进行修整。 6.1.3就地取材和经济性的原则,使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形成自然和谐的景观效果和生态 效益。 6.1.4地表整形后应进行土地质量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地形、土壤质量、生产力水平和配套设施等,质

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时: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中风险筛选值的标准要求

6.2.1适用于永久性裂缝或较深的沉陷区,沉陷地标高距离可利用高程较大时,宜采用充填法,并用机 戒压实和整平,直至达到设计高程,再覆表土,潜水位高的地区应修建截排水沟。 6.2.2应按照剥离表土,充填、压实,覆土的先后顺序进行构筑,表土充足时可在充填层中间填充一段 心土层,覆土的有效土层厚度宜满足TD/T1036的规定。 6.2.3表土剥离前,应开展沉陷区土壤调查、评价工作。调查和评价内容见4.2和4.4。 5.2.4剥离的表土应集中堆放到指定的区域,采用覆盖措施,四周布设排水沟,避免雨水冲刷流失。 5.2.5充填材料可选择煤研石、废石、河泥、粉煤灰、炉渣和土壤等煤矿固体废物,充填时应考虑各种充 填材料粒径组合,沉陷区充填时应按要求进行防渗处理

6.2.6永久性裂缝的充填技术具体要求如下

宽度较小(一般小于10cm)的裂缝,一般未贯穿土层,应就地取小粒沙石和(或)表土填补裂 缝,实平整,宜采用人工整治的方法; 宽度较大(一般大于10cm)的裂缝,先用粗研石或砾石填堵孔隙,其次用次粗砾,最后用砂、土 填堵,表层填土逐层夯实,直至达到设计高程,宜采用机械充填和人工充填相结合方式; 裂缝分布密度较大的区域,可在整个区域内剥离表土并挖深至设计标高,再统一充填并铺垫 表土填补逐层实,直至达到设计高程,宜采用机械充填和人工充填相结合方式

5.3.1适用于中低潜水位的非充填沉陷区域或高潜水位的充填沉陷区域,且地面高差不大的田块,削 高垫低,逐步达到平整。 6.3.2对非积水而起伏不平的沉陷地,应通过地表平整法进行挖补平整,保证整个沉陷区海拔标高基 本一致。 6.3.3基本不积水或干旱地带形成丘陵地貌中建四局工程总承包EPC管理基础培训(2019年二期)_商务管理课件,先对局部沉陷地进行土地平整后,根据有效土层厚度和 修复方向,确定是否需要添加表土。 6.3.4平整后的地面坡度和平整度应符合TD/T1036的标准要求,用于耕地的田块,地表整形可按 TD/T1033的相关要求执行。 5.3.5水平地或台地,采用穴状整地;坡面沿等高线带状整地;地形破碎、土层较薄的,采用穴状或鱼鳞 坑整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