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 08-2333-2020 轨道交通轨道精测网技术标准_Decrypt.pdf

DGTJ 08-2333-2020 轨道交通轨道精测网技术标准_Decrypt.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8 M
标准类别:铁路标准
资源ID:6184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TJ 08-2333-2020 轨道交通轨道精测网技术标准_Decrypt.pdf简介:

DGTJ 08-2333-2020 轨道交通轨道精测网技术标准_Decrypt.pdf部分内容预览:

采用相同的图形或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固定观测人员 固定基准点和工作基点

5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6.2.6采用的仪器应通过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每周期观测 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6.3轨道几何状态测量

6.3.1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的内容应包括轨距、轨向、高低、水 扭曲以及轨道中线三维坐标。 6.3.2轨道几何状态检测利用轨道精测网,采用轨道检查仪进行 测量。 6.3.3轨道检查仪、全站仪、水准仪应在鉴定有效期内使用并提 供检定证书,在检测开始前对所有仪器进行检验校正5526平米,五层中学教学楼(计算书、施组、建筑、结构图),保留检验 记录。 6.3.4测量步长应根据运营维护需募确定,其他测量要求应按本

7.1.1 轨道精测网平面控制测量及复测完成后,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技术设计书。 2 3 测量平差计算表, 4 平面起算点、轨道控制点点之心。 5 控制点成果表。 6 测量技术总结报告修 7.1.2 轨道精测网高程控制测量及复测完成后,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 技术设计书。 2 外业观手簿及仪器鉴定证书, 3 外业篇差各项改正数计算资料。 测量平差计算表。 高程成果表。 R 水准点点之记。 7 水准路线联测示意图。 8 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7.2.1位移沉降监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7.2运营及养护测量

1技术设计书。 2 外业观测手簿及仪器鉴定证书。 3 测量平差计算表及成果表。 4 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 5 变形分析成果资料。 6 控制点和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7 技术总结报告。 7.2.2 轨道几何形位检测技术设计书。 2 轨道几何形位检测技术报告。 3 线路里程成果表。 4 线路平面成果表。 5 线路纵断面成果表。 6 7 7.3轨道静态验收测量 沙 7.3.1轨道静态验收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轨道抢何形位检测技术设计书。 2轨道几何形位检测技术报告。 线路里程成果表。 线路平面成果表。 线路纵断面成果表。 6 轨道几何形位检测成果表。 轨道几何形位检测综合评价表。 检测控制网成果表、控制点点之记。 9 轨道儿何形位检测数据的原始记录资料

附录A轨道精测网控制点布设及标识

A.1测量棱镜组件要习

A.1现里俊镜组件要求 1轨道精测网控制点的测量棱镜组件必须采用精加工 件(要求采用数控机床),用不易生锈及腐蚀的金属材料制作, 般由固定的埋设标和可以装卸的连接件组成公 2轨道精测网的测量标志必须达到要求:具有强制 对中、能在其上安置棱镜、可将标志的高程准确地传递到棱 镜中心等功能,而且能够长期荐不变形、结构简单、安装 方便。 3同一套测量标志在橱一点重复安装的空间位置偏差应小 于0.5mm,分解到X、方向的重复安装偏差不应大于0.4mm、 Z方向的重复安装偏差不应大.2mm。 4不同套测量标志在同一点重复安装的空间位置偏差也 应该小于83mm,分解到X、Y方向的重复安装偏差不应大 于0.4mm、Z方向的重复安装偏差不应大于0.2mm。 轨道精测网测量、轨道施工、精调、轨道维护等各工序,应 日同 J一型号的控制网测量标志。

A.2轨道精测网控制点布设

轨道精测网控制点一般按每30m~60m布设1对,且不应 大于70m,点位设置高度应高于轨道基础底部1.2m~1.5m,且 应设置在稳固、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控制点标识要

图A.2.1单圆隧道区间段轨道精测网控制点布设示

矩形隧道区间段轨道精测网控制点布设位置如图A.2.2和图 1.2.3所示,控制点成对布设在区间检修电源箱以下10cm位置 的隧道侧墙或中隔墙上,距离轨面高度约1.1m

图A.2.2矩形隧道段(有中隔墙)轨道精测网控制点布设示意图

1一精测网控制点;2—电缆支架;3一照明线;4,5一通信、信号AP/RRU箱等;6一应急平台 图A.2.3高架区间段轨道精测网控制点布设示意图

图A.2.3高架区间段轨道精测网控制点布设示意图

3车站控制点布设 车站内站台一侧控制点应埋设在站台廊檐侧面,距离轨面 高度约0.9m,点位应避开屏蔽门及塞拉门位置,且埋设位置距 离廊檐顶面不应小于10cm,确保后续橡胶条安装不破坏轨道 控制点;另一侧控制点应对应埋设在隧道侧墙或中隔墙上,且点 位高于电缆支架10cm左右的位置,距离轨面高度约1.0m,奴 图A.2.4所示

4出人场线单圆隧道段控制点布设 在出人场线单圆隧道段,轨道精测网控制点布设位置如图 A.2.5所示。其中,左侧控制点布设在电力检修箱以下10cm的 侧墙上,距离轨面高度0.8m左右;右侧控制点布设在信号灯基 座以上10cm的侧墙上,距离轨面高度约0.9m

2.5出入场线单圆隧道段轨道精测网控制点布设示意

图A.2.6出入场线散开段轨道精测网控制点布设示意图

轨道精测网控制点编号应明显、清晰地标在控制点附近,同 路段点号标志高度应统一。 点号标志应采用统一规格字模,字高6cm正楷字体刻绘, 用白色油漆抹底,红色油漆喷写点号。 点号铭牌白色抹底规格为40cm×30cm,红色油漆应注明工 程线名简称、控制点编号、“严禁破坏”,每行居中排列如图A.3.1 所示。严禁采用手写标识。 永久控制点在精测网控制点中选取,不单独进行编号,在标 志和测量成果资料中应特殊注明为“×X缘测网控制点”。

图A.3.1轨道精测网控制点编号标注示意图(单位m

,其编号反映里 程数。位于线路里程增大方向左侧的控制点编号为奇数,位于线

路里程增大方向右侧的控制点编号为偶数(在有长短链地段应注 意编号不能重复)。 控制点编号统一为六位数,具体规则为:×(上下行线标识S 或X)十XX(里程整公里数)十G(表示轨道控制点)十××(该公 里段序号)。例如S26G01,其中“S”代表上行线,“26”代表里程 数,“G”代表轨道控制点,“01”代表1号点 X

附录B轨道精测网网形结构要求

附录B轨道精测网网形结构要求

B.1轨道精测网平面构网图形

图B.1.1轨道精测网平面测量示意图

轨道精测网平面测量时应每隔600m~800m联测1个既有 的高等级线路控制网或地上双入地下的控制点等平面起算点。 与平面起算点联测时,应至少过2个或2个以上连续的自由测 站进行联测,如图B.1.2所示DB33∕T 1249-2021 城镇道路掘路修复技术规程

与平面起算点联测示意

在高架区间或开段,轨道控制点水准测量宜采图B.2.1所 示的水准路线形式。测量时,左边第一个闭合环的四个高差应该 由两个测站完成,其他闭合环的三个高差可由一个测站按照 后一前一前一后”或“前一后一后一前”的顺序进行单程观测。 单程观测所形成的闭合环如图B.2.2所示

图B.2.2矩形环单程高程测量形成的闭合环示意图 X

在地下隧道段油于通视先法进行水准测量的,采用自由测 站三角高程测量法进行高程测量,与平面测量同时进行,网形 如图B.11所余。测量完成后应采用不同测站所测得的相邻点的 高差,单个测站8个测点可计算10段相邻点间的高差,如图B.2.3 所标。

图B.2.3单个测站自由测站三角高程网示意图

多个测站所形成的三角高程网如图B.2.4所示

GB∕T 51253-2017 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图B.2.4多个测站自由测站三角高程网示意图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用词: V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择,在一建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2标准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要求)”或“应按…执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