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268-2012.pdf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268-2012.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9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095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268-2012.pdf简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 268-2012)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发的一份技术规程,它是关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设计、施工和验收的专业指导文件。该规程主要针对空心楼盖这一特定的建筑结构形式,空心楼盖是指在楼板中设置空洞,以提高结构的经济性、轻质性、保温隔热性能以及施工便捷性。

规程内容包括了空心楼盖的选用原则,设计计算方法,结构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要求,质量检验标准,以及安全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规定。它为设计者、施工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指南,以确保空心楼盖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达到安全、可靠的标准。

总的来说,这份规程对于指导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正确设计、施工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建筑行业的重要技术参考文献。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268-2012.pdf部分内容预览:

1xE. Ex 1ox

2)向和y向泊松比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max (Vx,Vy) V Exy = E,Vx

填充体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JTG∕T 3911-06-2021 装配化工字组合梁钢桥六车道3x40m通用图, 算.

3)对于内置填充体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其剪变模量可 按下式计算:

VE,E, Cxy 2(1+/)

式中:Ix、I,一—α向、向计算单元截面惯性矩(mm*),可按 本规程4.2节规定计算:

开发 艮元法进行内力和变形计算;当填充体为内置填充体时,可 见程附录C提供的等效各向同性板法计算。

5.2.5双向板弹性正弯矩取值示

注: Mx、My 一lx、l跨度方向计算最大正弯矩(N·m/m),其中 lxly。

5.3. 1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按拟梁法计算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所取拟梁宜在相邻区格边间连续, 2每个区格板内拟梁的数量在各方向上均不宜少于5根 (图 5. 3. 1) ;

(a)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示意图

图5.3.1拟染法示意图 1一拟梁对应的空心板宽度;2一拟梁尺寸为bp×h

计算中宜考虑空心楼板扭转刚度的影响。 拟梁的截面可按抗弯刚度相等、截面高度相等的原则确 以梁的宽度可按下式计算:

3计算中宜考虑空心楼板扭转刚度的影响。

计算中宜考虑空心楼板扭转刚度的影响。

5.3.2拟梁的截面可按抗弯刚度相等、截面高度相等的原则确

式中:b一一拟梁对应的空心楼板宽度(mm); bp一拟梁宽度((mm); I一一拟梁对应空心楼板宽b。范围内截面惯性矩之和 (mm4),可按本规程第4.2节的规定计算; I。一一一拟梁对应空心楼板宽6范围内按等厚实心板计算 的截面惯性矩(mm*)。 5.3.3在用拟梁法计算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自重时应扣除两 个方向拟泌交叉重蒸而增加的烫量

5.4.1柱支承、柔性支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竖向均布何载 作用下,当采用经验系数法进行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盖为矩形区格,任一区格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应大 于2; 2 楼盖结构的每个方向至少应有三个连续跨; 31 同~一方向相邻跨的跨度差不应超过较长跨的1/3: 4 任一方向柱离相邻柱中心线的偏移距离不应超过该方向 跨度的1/10; 5可变荷载标准值与永久荷载标准值之比不应大于2; 6楼盖应按纵、横两个方向分别计算,且均应考虑全部竖 向荷载的作用; 7对于柔性支承楼盖,两个垂直方向的梁尚应满足下式 要求;

0. 2 ≤ 5.0 az2

式中:11、12 一 分别为板计算方向和垂直于计算方向的跨度 (m),取柱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α1、α2 分别为计算方向和垂直于计算方向梁与板截面 抗弯刚度的比值。 8计算方向和垂直于计算方向梁与板截面抗弯刚度的比值 应按下式计算:

Ecb I E.I.

5.4.2柔性支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梁的截面惯性矩 按T形或倒L形截面计算,每侧翼缘计算宽度宜取梁高与 之差,且不应超过板厚的4倍

5.4.3柔性支承现浇混凝士空心楼盖中,楼板的截面惯性 可按本规程第5.4.4条的规定的计算板带计算,梁位置按实 计算,空心楼板部分的截面惯性矩可按本规程第4.2节的 计算,

中: 9 板面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N/m);

b计算板带的宽度(m):当垂直于计算方向柱中 心线两侧跨度不等时,取两侧跨度的平均值; 当计算板带位于楼盖边缘时,取该区格中心线 到楼盖边缘的距离; ln计算方向板的净跨(m),取相邻柱(柱帽或 墙)侧面之间的距离,且不应小于0.6511。

5.4.6计算板带的总弯矩设计值M。可按下列原则分配(图

图5.4.6板带总弯矩的分配示意图 一边支座负弯矩;2一正弯矩;3一内支座负弯矩

1计算板带的内跨负弯矩设计值应取0.65Mo,正弯矩设 计值应取0.35Mo; 2计算板带的端跨弯矩应按表5.4.6 的系数分配:

3内支座截面设计时,其负弯矩应取支座两侧负弯矩的较 ,否则应对不平衡弯矩按相邻构件的刚度再分配:设计板的 或边梁时,应考虑边支座负弯矩的扭转作用,

5.4.7柱上板带各控制截面所承担的弯矩设计值宜按本规程第 5.4.6条确定的弯矩设计值乘以表5.4.7的系数确定。

5.4.7柱上板带各控制截面所承担的弯矩设计值宜按本规

5. 4. 6 条确定的弯矩设计值乘以表 5. 4. 7 的系数确定。

注:1柱上板带弯矩分配系数可按表中数值的线性插值确定; 2 当支座由墙或柱组成,且其支承长度不小于36/4时,可按负弯矩在计算板 带宽度6范围内均匀分布计算; 3表中抗扭刚度系数P应按本规程第5.4.8条的规定确定。

3抗扭刚度系数B应满足下列规定:

5.4.8抗扭刚度系数B 应满足下列规定:

式中:C一 截面抗扭常数(mm),将垂直于跨度方向的抗扭 构件横截面划分为若于个矩形,取不同划分方案计 算结果的最大值; 、 抗扭构件划分为若十矩形时,每矩形截面的高度 与宽度(mm),抗扭构件横截面应按下列规定 确定: 1对于柱支承楼盖,只有一个矩形时,其截面高度可取楼 板厚度,宽度可取与柱(柱帽)等宽(图5.4.8);

图5.4.8典型抗扭构件宽度图示

2对于柔性支承楼盖,可取下述两种情况的较大值: 1)板带加上横梁凸出板上、下的部分:板带的宽度取与 柱(柱帽)等宽; 2)本规程第5.4.2条规定的计算截面。 5.4.9柔性支承楼盖柱上板带所承担的弯矩包括由板承担的弯 矩和由梁承担的弯矩两部分。由梁承担的弯矩占柱上板带总弯矩 的比例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当2 ≥ 1. 0时,取85%; α12 2当0≤9 3直接作用于梁上的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应由梁全部承担。 5.4.10柔性支承楼盖跨中板带所承担的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规 定取值: 1计算板带中柱上板带未承受的弯矩设计值应按比例分配 给两侧的跨中板带; 2与支承墙平行的边跨跨中板带,应承受远离墙体的半个 跨中板带弯矩设计值的两倍。 5.4.11柔性支承楼盖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的规定验算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梁承担的剪 力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传递的设计剪力;该从属面积取板角45°线与相邻区格平行于梁

的中心线所包围的面积(图5.4.11阴影面积)

图5.4.11 梁的荷载从属面积示意

剪力设计值之间的线性插值; 3直接作用于梁上的荷载所产生的剪力应由梁全部承担

5.5.1柱支承或柔性支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采用等代框架法 计算内力时,应按楼盖的纵、横两个方向分别进行,每个方向的 计算均应取全部竖向作用荷载。 5.5.2等代框架梁的计算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竖向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梁的计算宽度可取垂直于计 算方向的两个相邻区格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图5.5.2)。

5.5.1柱支承或柔性支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采用等

计算内力时,应按楼盖的纵、横两个方向分别进行,每个方向的 计算均应取全部竖向作用荷载。

5.5.2等代框架梁的计算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竖向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梁的计算宽度可取垂直于计 算方向的两个相邻区格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图5.5.2)。 2水平荷载或地震作用下,等代框架梁的计算宽度宜取下 列公式计算结果的较小值:

b=言(l2 +bce2) 2 b=

中:6 等代框架梁的计算宽度(mm); 、12一—计算方向及与之垂直方向柱支座中心线间距 (mm);

bce2 垂直于计算方向的柱帽有效宽度(mm),无柱帽时 取0。

图 5. 5. 2坚 竖向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梁的计算宽度 1一等代框架梁计算宽度

5.5.3等代框架梁位于节点区外任意截面的惯性矩Ibt应按下式 计算:

Ihf Ih + Isc

式中: I 计算方向柱轴线上梁的截面惯性矩(mm4),梁截 面应按本规程第5.4.2条规定确定; Iso一等代框架梁宽度范围内除Ib所取梁截面外楼板截 面惯性矩(mm),空心楼板部分的截面惯性矩可 按本规程第4.2节的规定计算。 5.5.4等代框架梁在柱中线至柱(柱帽)边之间的截面惯性矩 可按下式计算。

5.5.4等代框架梁在柱中线至柱(柱帽)边之间的截面 可按下式计算:

C中: C2 垂直于板跨度1方向的柱(柱帽)宽(mm):

等待框架中梁板在柱(柱帽)边缘处的截面惯性矩 (mm*),按式(5.5.3)计算

11 等待框架中梁板在柱(柱帽)边缘处的截面惯性矩 (mm4),按式(5.5.3)计算。 等代框架当跨度相差较大或相邻跨荷载相差较大时T/CSA 053-2019标准下载,应 及柱两侧抗扭构件的影响按等效柱计算,等效柱的刚度可 J公式计算:

考虑柱及柱两侧抗扭构件的影响按等效柱计算,等效柱的刚度可 按下列公式计算: 1等效柱的截面惯性矩I应按下式计算

效柱的抗弯线刚度Kec应按下

式中 K。 一 柱的抗弯线刚度(N·mm),按本规程第5.5.6条 确定; I。柱在计算方向的截面惯性矩(mm); K,柱两侧抗扭构件刚度(N·mm),按本规程第 5.5.7条确定。 5.5.6柱的抗弯线刚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H; p = 1+ 1. 83Aca +14. 722 Λ = hca/ H;

鲁L13N3 制冷工程中 = 11.83ca +14.7 Λn = ha / H;

5.5.7柱两侧抗扭构件刚度K,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Ibf 等代框架梁截面惯性矩(mm*),按本规程第 5.5.3条规定计算; Ius一一等代框架梁宽度的楼板截面惯性矩(mm),梁位 置按实心板计算,空心楼板部分的截面惯性矩可 按本规程第4.2节的规定计算。 5.5.8柱支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按等 代框架法进行计算时,负弯矩控制截面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对内跨支座,弯矩控制截面可取柱(柱帽)侧面处,但 与柱中心的距离不应大于0.175l1; 2对有柱帽或托板的边跨支座,弯矩控制截面距柱侧距离 不应超过柱帽侧面与柱侧面距离的1/2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