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928-2021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方法指南.pdf

DB23/T 2928-2021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方法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23/T 2928-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60858
免费资源

DB23/T 2928-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3/T 2928-2021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方法指南.pdf简介:

DB23/T 2928-2021《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方法指南》是一部中国的技术标准,它详细规定了在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如何根据水生态功能的分区进行科学、系统的监测方法。该标准旨在指导相关领域,如环保、水资源管理、生态学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水环境监测,以确保流域内水生态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该指南可能包括的内容有:确定不同水生态功能区的特征和需求;设定监测指标和频次;推荐适用的采样和分析技术;提供数据处理和解释的指导原则,以及如何通过监测结果评估和调整流域管理策略。通过这一指南,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提升水环境质量,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人类和生态系统的福祉。

DB23/T 2928-2021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方法指南.pdf部分内容预览:

前 言 引 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原则. 5常规水质监测.... 6水生生物群落监测. 7河流物理生境监测 8采样点位布设需考虑的因素. 9采样频次设置需考虑的因素. 10监测报告. 附录A(资料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文件总站水字(2021)223号

前 言 引 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原则. 5常规水质监测.... 6水生生物群落监测. 7河流物理生境监测 8采样点位布设需考虑的因素. 9采样频次设置需考虑的因素. 10监测报告. 附录A(资料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文件总站水字(2021)223号

本文件为黑龙江省主要流域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提供了监测方法、质量保证 控制、监测报告等方面的指导建议。

JC∕T 983-2005 水镁石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生态功能分区 对流域内不同区域的生物区系、群落结构和水体理化环境异同进行比较,并结合流域水生态系统空 间格局和尺度效应分析的一种基于水生态系统空间特征的差异的流域水环境分区方法。 3.2 常规水质监测 为避免与现行的水环境监测混淆,本文件将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中涉及地表水物 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监测统称为常规水质监测。 3.3 常规水质指标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中涉及的地表水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统称 3.4 水生生物群落 生长在水域中并与环境有一定联系的不同种类生物的集合体,主要包括底栖动物和藻类植物。 3.5

河流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河流物理结构特征,包括河流特征、河段特征、水生植被及 压力,如土壤、地形、水文、植被和人为扰动等因素。

生态环境压力,如土壤、地形、水文、植被和人为扰动等因素。 3.6 生态环境压力 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对水生态功能区造成的环境扰动和其他不利影响,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 失调。

生态环境压力 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对水生态功能区造成的环境扰动和其他不利影响,导致环境质量 失调。

水生态功能分区可分为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区、水源涵养功能区、生境维持功能区、农业生产 能区和城市支撑功能区。基于上述功能分区的水环境监测包括:常规水质、水生生物群落和河流 境的监测。

5.1.1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区的监测要素为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透明度、水的颜色和嗅及感 官性状、流速、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和粪大肠菌群。 5.1.2水源涵养功能区的监测要素为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透明度、水的颜色和嗅及感官性状、 流速、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磷和粪大肠菌群; 5.1.3生境维持功能区的监测要素为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透明度、水的颜色和嗅及感官性状、 流速、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和粪大肠菌群; 5.1.4农业生产维持功能区的监测要素为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透明度、水的颜色和嗅及感官 性状、流速、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铜和粪大肠菌群; 5.1.5城市支撑功能区的监测要素为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透明度、水的颜色和嗅及感官性状, 流速、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和粪大肠菌群

5.2常规水质监测方法

1.1水生生物群落推荐的监测生物种类为底栖动物和藻类,需对其进行鉴定与计数。 1.2底栖动物推荐监测某一种类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以及总栖息密度和生物量,藻类推荐监测 积藻类个体的数量。

6.2水生生物监测方法

水生生物的监测方法宜依照总站水字 223号文件相关内容进行,详见附录A。

河长、河宽、河段面积、水深、流速、高水位线、渠道化、水坝、桥梁、大型水生植物和林冠

河流物理生境监测方法宜依照总站水字(2021)223号文件相关内容进行,详见附录A

8采样点位布设需考虑的因素

采样点位布设需考虑的因

8.1充分考虑本河段(地区)取水口、排污(退水)口数量和分布及污染物排放状况,水文及河道地 形、支流汇入及水工程情况,植被与水土流失情况和其它影响水质及其均匀程度的因素等。 3.2力求以较少的监测断面和点位获取最具代表性的样品,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该区域水环境质 量及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状况与特征。 8.3避开死水及回水区,选择河段顺直、河岸稳定、水流平缓、无急流端滩且交通方便处 8.4尽量将常规水质、水生生物群落和河流物理生境监测断面相结合。 8.5断面位置确定后,应设置固定标志,不得任意变更;需变动时应报原批准单位同意,

GB/T 12747.1-2017标准下载9采样频次设置需考虑的因素

9.1充分考虑水域环境条件、生物类群的时间变化特点、调查目的及人力、费用投入,确定调查频次 和调查时间。 9.2大范围的流域环境基线调查及长期的水质监测,第一年每季调查一次,之后可每年一次;常规监 测每季调查一次;受季节性影响显著水体的变化趋势评价,通常应每月(至少每季)调查一次;专用站 的采样频率与时间视具体要求而定。 9.3事故性污染物的监测频率必须考虑污染物效力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各类监测类群的生命周期 及经过采样后的恢复能力也宜予以考虑,

10.1.2监测区域,包括:监测区域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往对该区域的调查研究程度及监测工作 实施情况。 10.1.3野外调查工作状况,包括:点位布设、监测方法和现场资料描述。 10.1.4样品分析和资料整理,包括:样品分析、测试、鉴定方法、资料整理、数据处理、计算和图件 编绘方法、调查要素时空分布特征。 10.1.5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分析,包括:区域生境状态、区域人类活动特征、区域理化环境特征 和区域水生生物特征。 0.1.6图集,包括:调查区域的现场照片或手绘草图和具有典型生态特征的生物样本照片或手绘草图。 0.1.7质量计划实施情况报告,包括:本单位及分包单位的质量控制措施实施情况与结论、参考资料 的溯源性和合理性、样品、原始资料、资料汇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文件总站水字【2021】223号

总站水字【2021]223号

关于印发《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湖库水生 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的通知

于印发《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湖库水

JC∕T 337-1983 玻璃球二次冒泡温度试验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021年5月6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