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16-2017 煤矿井下车场及硐室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

GB 50416-2017 煤矿井下车场及硐室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4 M
标准类别:工业标准
资源ID:6054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416-2017 煤矿井下车场及硐室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简介:

《GB 50416-2017 煤矿井下车场及硐室设计规范》是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重要技术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煤矿井下车场(包括井口车场、运输车场、排矸车场等)和井下硐室(如巷道、硐室、避难硐室等)的设计,旨在确保煤矿井下的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运营。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车场和硐室的尺寸、结构、材料、通风、防爆、防火、防水、防尘、照明、排水、通信、监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及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等方面的标准。它涵盖了煤矿井下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煤矿企业的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及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该PDF文件是该规范的完整清晰正版,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但请注意,由于版权保护,你可能需要通过合法渠道获取这份文档。

GB 50416-2017 煤矿井下车场及硐室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部分内容预览:

T,≥S+S+ 30 Ud

4.4.6编制并底车场调度图表时.应根据不同类型列车的运量比

和净载重量JG∕T 67-1999 建筑机械用单排交叉滚柱(锥)式回转支承,确定每一调度循环进入并底车场的各 IⅡ井底车场主运输通过能力计算

.7并底车场主运输通过能力,应根据编制的调度图表计算 并底车场年运输通过能力应按下式计算:

N.= Q 1. 15T

式中:N一井底车场年运输通过能力(t); T 每年运输工作时间,等于矿并设计年工作日数与每 日运输时间的乘积(min); Q一每一调度循环进入井底车场的所有车辆的净载煤重 量(t); T一一每一调度循环时间(min); 1.15 运输不均衡系数

4.5井底车场巷道断面布置

4.5.1井底车场巷道断面布置,应满足运输、行人、通风、设备安 装及检修、管线布置及施工等要求。 4.5.2井底车场不同巷道断面连接处,宜采用渐变方式;当采用 无轨胶轮车运输时,巷道壁不得呈现台阶状。 4.5.3井底车场巷道支护方式,应根据围岩条件、矿山压力、施工 方法、巷道断面形状、用途及服务年限、相邻井巷岩柱尺寸和通风 安全等因素,经综合分析确定,亦可采用工程类比法选取支护方式 和支护结构。

4.5.1井底车场巷道断面布置,应满足运输、行人、通风、设备安 装及检修、管线布置及施工等要求。 4.5.2井底车场不同巷道断面连接处,宜采用渐变方式;当采用

1主并空、重车线路应设人行道,并应根据调车方式及车辆 类型核定牵引机车进入范围; 2副井进、出车线路,当作为人员上下班通行的主要通道时

宜设双侧人行道,不作为人员上下班通行的主要通道时应设单侧 人行道; 3并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的线路,应设双侧人行道; 4回车线路应设单侧人行道: 5乘人车场设置单侧或双侧人行道,应根据人员运输设备形 式、井下最大班生产人员数量和人员流向等确定; 6有机车或无轨胶轮车行驶的路段,必须在巷道的一侧设置 人行道; 7人行道的设置位置应与相邻巷道协调,并应减少跨线次 数。曲线巷道宜将人行道设在内侧。

1轨道运输时,隐 地点应留设中间人行道 受此限;大型矿井的调 2采用有轨、无辅

大巷或石门调车时,调车线路的人行道设置 D世 余巷道中侧应设有入行道外,在矿车摘挂钩 几混合运输时调车线路应设双侧人行道。

最新标准官方首发群:61754465

斤标准官方首发群:617544

5.1串车提升采区车场

5.1.1上部车场形式应根据煤层赋存及围岩条件、提升运输方 式、运输量等因素综合确定。 5.1.2上部车场的线路布置宜采取单道变坡;当运输量大、车辆 运输频繁时,可采用双道变坡的线路布置方式。 5.1.3上部车场轨道线路平、竖曲线半径宜按表5.1.3选取,并 应按车辆运送长材料时的条件进行校核。

5.1.3上部车场轨道线路平、竖曲

5.1.4上部车场轨道道岔应根据提升量的天小确定,宜采用4号 或5号道岔。

5.1.4上部车场轨道道岔应根据提升量的天小确定,宜采用4号 或5号道岔。

5.1.5上部甩车场的提升牵引角、轨道线路布置、线路坡度、排水 等,应按照本规范5.1节“Ⅱ串车提升采区中部车场”的有关规 定确定。

1上山采区上部车场进、出车采用机车牵引时,长度宜为 1.0倍列车长加5.0m;采用其他牵引方式时,长度宜为2钩~3钩 串车长; 2下山采区上部车场存车线有效长度宜为1.0倍列车长加 5.0m。

5.1.7上部平车场轨道线路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道变坡和不设高低道的双道变坡,轨道坡度应以3%~ 5%c向绞车房方向下坡; 2上山采区上部车场水沟坡度应以3%n~4%c向上山方向 下坡; 3下山采区上部车场水沟坡度应以3%~5%向运输大巷方 向下坡

5.1.8上部车场双道变坡设高低道时,轨道坡度应符合下列

高道的轨道坡度应为9%c~11%向绞车房方尚下坡; 2 低道的轨道坡度应为7%向下山方向下坡。 1.9 上部车场轨道线路的高、低道最大高差不宜大于0.6r

1在上部平车场入口处,应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 点的阻车器; 2在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应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挂车辆 滑入斜巷的阻车器; 3在上部平车场变坡点下方略大于一串车长度的地点,应设 置能够防止未连挂车辆跑车的常闭式挡车栏,行车时方可打开; 4上部车场为甩车场布置时,甩车场的上方应设置常闭式或 堂开式跑车防护装置

5.1.11当上部车场需要安设风门时,宜安设在存车线进车便

5.1.11当上部车场需要安

岔外的单道上,且两道风门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辆矿车运行时,1.0t和1.5t矿车应取6m,3.0t矿车应 取9m; 2 机车牵引时,应取一列车长加5m; 3 其他机械设备牵引时,应取一串车长加5m。 Ⅱ串车提升采区中部车场 5.1.12 轨道运输中部车场形式,宜采用甩车场。 5.113轨道运输中部用车场的提升牵引角不应大于20°宜采

5.1.14中部甩车场的轨道线路布置宜采用双道起坡。 5.1.15 双道起坡中部甩车场的道岔布置,可采用甩车道岔与分

5.1.15双道起坡中部甩车场的道岔布置,可采用甩车道岔与分 车道岔直接连接。分车道岔可采用向外、向内分岔布置方式。围 岩条件好、运输量大,可采用内分岔的布置方式。 5.1.16轨道运输中部用车场的道岔型号宜按表5.1.16选取

表5.1.16轨道运输中部甩车场道岔型号

5.1.17轨道运输中部甩车场平、竖曲线布置方式,应采用下列两 种之一: 1先转弯后变平,先在斜面上进行平行线路联接,再接竖曲 线变平,平、竖曲线之间应插入不少于矿车轴距1.5倍~2.0倍的 直线段,起坡点在联接点曲线之后; 2先变平后转弯.在分车道岔后面可直接布置竖曲线变平, 然后在平面上进行线路联接,起坡点在联接点曲线之前。 5.1.18轨道运输中部甩车场平曲线半径官按表5.1.18选取,并 应按车辆运送长材料时的条件进行校核,

表5.1.18轨道运输中部甩车场平曲线半径

5.1.19轨道运输中部甩车场竖曲线半径置按表5.1.19选取,并 应按车辆运送长材料时的条件进行校核。

表5.1.19轨道运输中部甩车场竖曲线半径

5.1.20轨道运输中部用车场高、低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低道最大高差不宜大于0.8m; 2 高、低道竖曲线终点水平错距不应大于2.0m; 3高、低道线路中心距应按表5.1.20选取。

轨道运输中部甩车场高、低道线路

轨道运输中部车场存车线有效长度宜按表5.1.21

表5.1.21轨道运输中部甩车场存车线有效长度

到下交岔点甩车道岔基本轨起点间的距离应视围岩情况确定.但 两甩车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5.1.23轨道运输中部用车场高、低道线路坡度宜按表5.1.23

5.1.23轨道运输中部甩车场高、低道线路坡度宜按表5.1.23 选取

3轨道运输中部甩车场高、低道线

5.1.24不设高、低道的中部车场甩车场线路坡度.应采用 4%向上(下)山方向下坡

1.25轨道运输中部甩车场排水,宜在低道起坡点处水沟最

5.1.26在轨道运输中部车场下方略大于一串车长度的地点,必

第5.1.11条的规定确定。

JTS 165-4-2011 海港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5.1.28轨道运输下部车场形式应根据提升方式、围岩条件、上下 山位置等因素综合确定。下部车场与采区装车站的相对位置.应 根据采区巷道布置及调车方式确定。

5.1.29轨道运输下部平车场线路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竖曲线半径宜按表5.1.29选取,并应按车辆运送长材 料时的条件进行校核。

轨道运输下部平车场线路平、竖由

2平、竖曲线之间应插人矿车轴距1.5倍~3.0倍的直线 段;当轨道上山提升量大、下部车场车辆运输频繁时,平、竖曲线之 间应插人一一钩串车长度的直线段。 3存车线有效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运输材料、设备及碎石的下部车场进、出车线长度,应取 0.5列车长度; 2)轨道以上山为主、辅以混合提升或下部车场运输量大时 进、出车线有效长度不应小于1.0倍列车长度; 3)采用人力推车时,进、出车线有效长度应取5辆~10辆 矿车长度,

5.1.30轨道运输下部车场高、低道布置,应符合下

1高、低道两起坡点间的最大高差不应大于0.8m; 2高、低道竖曲线起点前后错距不应大于2.0m; 3当上山倾角较大,高、低道高差也较大时,甩车线上抬角可 增加3;当上山倾角较小,且高、低道高差也较小时,提车线下扎 角可降低3°。上抬角和下扎角不应超过5°。 5.1.31采区装车站轨道线路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1.31采区装车站轨道线路布置应符合下列规

大米用固定式矿车运输时装车站空、重车线存车线有 效长度应分别为1.25倍列车长,调车宜采用机械作业; 2采用调度绞车调车作业的装车站GB∕T 7920.9-2020 土方机械 平地机 术语和商业规格,调度绞车宜设在煤仓中 心线出车侧。绞车壁尺寸应根据设备外形尺寸和便于人员操作 确定;当巷道一侧宽度能安设绞车时,可不设绞车壁; 3当采用底卸式矿车运输时,装车站的布置形式应与井底车 场的布置形式相适应;其空、重车线存车线有效长度应均为1.0倍 列车长加5.0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