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911-201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

DB42/T 911-201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8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6048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2/T 911-201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简介:

DB42/T 911-201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是一份由中国湖北省地方标准局发布的标准,属于湖北省的地方标准。这份规程主要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过程,规定了相关的施工技术、工艺要求、安全措施以及质量控制标准。它涵盖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旨在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或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地质灾害的识别与评估、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施工材料的选用、施工操作规程、监测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施工安全规定以及施工后的后期维护等。这份规程适用于湖北省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于规范和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B42/T 911-201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9.4.3施工前,应修筑开挖区后缘的截排水沟,开挖过程中坡面应设临时排水措施 9.4.4滑坡减载应采用分台阶开挖的方式,按照自上而下顺序由坡顶向下按设计坡比分层开挖,并按 设计标高留置马道。 9.4.5削方施工以机械开挖为主,配合以人工清坡,对坡面大块石可采用零星爆破作业方式。机械开 挖后可采用人工修整坡面。 9.4.6当对开挖坡面采取工程防护措施时,为了减少超挖及对边坡的扰动,机械开挖可预留0.1m0.3 m,然后人工开挖至设计坡面。 9.4.7在滑坡减载过程中,如出现滑坡变形加剧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撤至安 全地点,同时通知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措施,并根据滑动迹象设置观测点,监测滑坡体变形情况。 .4.8卸载的土石方应及时转运至附近指定的地点堆填。 9.4.9对开挖后的坡体自上而下清除附着和半附着的岩块,开挖的坡面应保持稳定。如设计有护坡加 固工程,应同步进行护坡工程施工。 9.4.10开挖后的坡面应布置地表排水系统,并不得因开挖造成地表水入渗增加,影响滑坡体的稳定性

9.5.1回填压脚工序包括测量放线、修建施工道路、清表、方回填、坡面防护等。 9.5.2滑坡回填压脚的位置应选择在滑坡中前缘或剪出口附近的阻滑段。 9.5.3回填压脚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填料、施工工艺和方法。 9.5.4滑坡回填压脚可利用滑坡体后缘减载的土石方,也可以利用客土,当利用减载土石方时,可采 用推填法或转运法。推填法宜用于开挖区与回填区上下基本衔接,开挖的主石方采用推土机直接推至回 填区堆填;转运法宜用于开挖的土方需用运载车转运至回填压脚区。 9.5.5压脚客土填料宜采用碎石土,碎石土中碎石含量30%~80%,块径不宜超过30cm,碎石土最 优含水量需做现场碾压试验,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偏差控制在3%之内。 9.5.6回填土填筑之前,应清除原地面上的树木及杂草,当基底为松土时应对基面进行碾压夯实。 9.5.7当回填区为单斜坡面(坡比大于1:5)时,应将坡面软土清除干净,将基底开挖成台阶。坡面 若有地下水渗出,应设置盲沟将地下水引出填筑体外。 9.5.8回填土填筑应先低处后高处,分层压实,分层厚度宜为30cm,压实度或密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9.5.9填筑面一般宜略向外侧倾斜,以利排除积水。雨季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下渗;雨后填筑面土层 含水量符合要求后才能复工。 9.5.10回填土边坡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护坡支挡。 9.5.11水下抛石护脚工程宜在枯水期进行。浅水域可采用自卸车辆以端进法抛石,深水域宜用驳船在 水上定位分层平抛,每层厚度不宜大于2.5m。 9.5.12水下抛石石料块径为200mm~500mm,块重20kg~40kg,抛投时应大小搭配,抛石应考虑 水流对石料位移的影响。

1、削方减载的位置和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出现反坡、坑槽。不 得因施工影响后壁和两侧岩土体的稳定; 2、坡面要稳定平顺,危石要清除干净; 3、弃土、弃石位置及稳定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4、实测项目见表4。

1、压脚土石方填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填筑时应分层压实,压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3、填筑表面应平整、顺直,有利于排水,不得有坑槽; 4、实测项目见表 5。

表4削方减载实测项目

表5回填压脚实测项目

10.1.1挡土墙根据材料不同分为砌石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土墙及其他形式挡土墙。 10.1.2应根据使用要求、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选择挡土墙形式,岩质边坡和挖方形成的土质边坡宜 采用砌体挡土墙,挡土墙地基较差时宜采用混凝土挡土墙,高填方边坡宜采用扶壁式混凝土挡土墙或加 筋土挡土墙。 10.1.3挡土墙地基必须保证稳定,不得产生基底滑移及剪出破坏。 10.1.4挡土墙地基承载力须满足设计要求,墙基不得置于可软塑状黏性土或松散砂土中,墙基埋深应 符合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取换填或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10.1.5挡土墙应分段开挖、分段砌筑,分段长度应根据边坡的稳定性、临近建筑物的影响和施工队任 的施工能力确定。

10.1.6挡土墙基底呈略反倾或水平,沿挡土墙走向基底坡度不宜大于5%,当大于5%时基底应开挖 成台阶状,以保证墙基的稳定性。 10.1.7挡土墙的基础埋置深度,应根据地基承载力、地基稳定性、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岩石的风化 程度以及流水冲刷等因素确定,土质地基埋深不宜小于1.0m,岩质地基不宜小于0.5m。 0.1.8泄水孔及反滤层的设置与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泄水孔宜选用直径不小于Φ75mm的PVC管, 外倾5%,PVC管内管头需用土工布或网状物包裹,并伸入到墙背反滤层中,反滤层的粒径与级配需达 到反滤效果。 10.1.9砌石挡土墙及混凝土挡土墙伸缩缝间距应为10m~20m,素混凝土挡墙伸缩缝间距应为10 m~15m。在地基岩土性质和挡土墙高度变化处应设沉降缝,缝宽应为20mm~30mm,缝中应填塞沥 青麻林筋或其它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塞深度不应小于150mm。 10.1.10墙后的填土应优先选择透水性较强的填料,当采用黏性土作填料时,宜掺入适量的碎石,禁 上采用淤泥、耕植土、膨胀土等软弱有害的岩土体作为填料。 10.1.11墙背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宜大于0.3m,压实度不宜小于0.9。 10.1.12挡土墙两侧应进行封边,挡土墙墙脚宜设排水沟。 10.1.13挡土墙上方有可能造成渗水的设施时,必须做好防渗处理,防止渗水对挡土墙的破坏

10.2.1砌石挡土墙材料可使用块石、条石,块石上下面尽量平整,厚度不宜小于200mm,块石、条 石的强度应不低于MU30。 10.2.2砂浆强度一般选用M7.5~M10,抗滑挡土墙的砂浆强度不宜低于M10。施工前应进行配比试 验,砂浆稠度50mm~70mm,应采用机械拌合,拌合时间3min~5min,并应在2h~4h内使用完毕。 0.2.3施工工序包括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基槽检验、砌筑基础、砌筑墙体、设置泄水孔及反滤层和 墙后回填等。 10.2.4基槽开挖前要做好地面排水,保持基槽干燥,不得遭受水浸。基底力求粗糙,对黏性土地基或 基底潮湿时,应夯填厚度50mm砂石垫层。 0.2.5基槽开挖应分段放坡开挖,开挖的边坡应保持稳定,开挖的基槽面应水平或略反倾, 10.2.6挡土墙连沟应与挡土墙同步施工,同步砌筑。 0.2.7采用座浆法砌筑,即铺一层砂浆后铺一层块石,块石应大面朝下,错缝搭砌,不得形成通缝, 砂浆填塞应饱满,不得有空洞孔眼。 0.2.8分层砌筑时应先砌外层,再砌里层,外层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上层砌筑时应避免 振动下层砌块。 10.2.9砂浆初凝后,不得再移动或碰撞已砌筑的块石。如必须移动再砌筑时,须将原砂浆清除干净, 表面湿润后重新砌筑。砌石外露面宜在砌筑后12h~18h之内及时养护,养护期不少于7d,养护期须 保持外露面湿润。冬季施工时宜采取覆盖草袋等保温措施。 10.2.10挡土墙砌筑过程中需见证取样留置砂浆试块送检,每班不少于1组。 10.2.11挡土墙外露面须用M10水泥砂浆勾缝或抹面,在砌筑外层时应预留20mm空缝备作勾缝。 10.2.12墙后回填夯实应在砌石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之后进行。 10.2.13当挡土墙高出地面3m,且连续长度大于10m时,在人流较多的地段,墙顶应设置安全防护 栏杆。

CJJ/T 246-2016标准下载10. 3混凝土挡士墙

3.1混凝土强度一般不低于C20,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3.2施工工序包括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基槽检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与固定、浇筑混凝土

置泄水孔及反滤层和墙后回填等 10.3.3混凝土挡土墙宜分段开挖、分段作业施工,分段长度应根据混凝土挡土墙伸缩缝、边坡的整体 稳定性、临近建筑物的影响和施工队伍的施工能力确定。 10.3.4基槽开挖前要做好地面排水,保持基槽干燥,不得遭受水浸。 10.3.5混凝土挡土墙钢筋规格、性能、钢筋搭接和锚固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10.3.6模板及支撑应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混凝土浇筑前应复核挡土墙尺寸,检查钢筋及埋件 位置,确保模板接缝严密。 10.3.7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合,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搅拌应均匀。 10.3.8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一般300mm~500mm,后浇层必须在前浇层初凝前浇筑 因不可避免的原因造成无法连续浇筑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10.3.9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不应大于2m,必要时应设置卸料漏斗或溜槽等辅助设施 10.3.10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冬季施工时宜采取覆盖草袋等 呆温措施。 10.3.11混凝土挡土墙应见证取样留置试块送检,每浇筑100m3或每班不少于1组。 10.3.12混凝土挡土墙拆模和墙后回填均不宜过早,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30%,墙 后回填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

1、优先选用透水性较强的填料; 2、用小型压实机械先由墙面板后轻压,再逐步向中间压实。当压实困难时,可用人工夯实,严禁 使用大型机械碾压, 10.4.9压实过程中应按要求取样进行压实度试验,压实度值:在面板内侧小于1.0m的范围内不得小 于0.9:大于1.0m的范围内不得小于0.93

5.1基槽开挖时,基槽尺寸和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5.2砌石挡土墙应分层错缝,砂浆饱满,块石强度、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强度应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