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60-2021 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pdf

DB11/T 1860-2021 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5879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1860-2021 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pdf简介:

"DB11/T 1860-2021 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是一份由中国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发布的标准文档,其全称为"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技术指南"。这份指南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电子信息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流程,碳足迹是指产品从原材料的开采、生产、使用到废弃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该标准涵盖了电子信息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包括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使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为电子信息企业提供了量化其产品对环境影响的工具和指导。通过遵循这一标准,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其产品对环境的碳排放,推动绿色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这份指南对于推动电子信息行业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DB11/T 1860-2021 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pdf部分内容预览: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的目标、核算范围、功能单位、系统边界、数据收集与处理、 核算、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活动。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又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311/T18602021 在确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范围过程中,应考虑并描述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项: 一产品(系统)范围:明确产品名称、型号、功能、功能单位(第6章)和系统边界(第7章)。 一时间范围:选择核算碳足迹有代表性的时间段。 注:与产品生命周期中具体单元过程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随时间变化,选择的时间范围应可以确定产品生命 周期中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平均值,如:季节性生产的产品应覆盖产品生产的整个时间周期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不能仅使用部 分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核算。 温室气体范围:二氧化碳(CO2)、甲烷(CHa)、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 合物(PFCs)、六氟化硫(SF。)和三氟化氮(NF3)

核算产品碳足迹应确定功能单位, 位应的表还中应包含影响恢定核异的产品系统的主要 能。 示例:1 台 60时液晶电视机。

按照本文件核算产品碳足迹应核算产品在制造阶段、使用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 注:产品碳足迹需全部或部分核算产品系统在原材料获取、制造、储存和销售、使用、废弃等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 室气体排放。其中,制造阶段和使用阶段是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阶段,本文件确定的电子信息产 品碳足迹的系统边界仅包含上述两个阶段。

7.1.1数据质量要求

数据收集与处理过程中,相关数据应满足以下数据质量要求: 技术代表性:数据反映实际生产技术情况,即体现实际工艺流程、技术和设备类型、原料与 能耗类型、生产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时间代表性:数据反应单元过程的实际时间; 地理代表性:排放因子等相关参数的选择考虑单元过程所处的地理位置: 数据完整性:按照数据取舍准则,判断是否已收集各生产过程的主要消耗和排放数据,尽可 能避免数据缺失,缺失的数据需在报告中说明;么 数据准确性:零部件、辅料、能耗、包装、原料与产品运输等数据需采用企业实际生产统计 记录,环境排放数据优先采用环境监测报告;所有数据均有相关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算法 估算或引用文献的数据需在报告中说明: 数据一致性:每个过程的消耗与排放数据需保持一致的统计标准,即基于相同产品产出、相 同过程边界、相同数据统计期:存在不一致情况时需在报告中说明。 数据收集原则:活动水平数据优先采用直接计量、测量获得的原始数据,其次采用通过原始 数据折算获得的二次数据,以上数据均不可获得时可采用来自相似单元过程的替代数据。使 用阶段可使用统计数据、设计数据或估算数据。

DB11/T 18602021

在边界设置或数据收集时,应尽量避免进行数据分配。若发现至少有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包含多 个产品,则总排放量需要在产品生命周期内进行分配。分配的原则如下: 一优先使用物理关系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量、生产工时等)进行分配; 一无法找到物理关系时,则依经济价值进行分配; 若使用其他分配方法,须提供所使用参数的基础及计算说明

7.1.3数据取舍准则

在产品碳足迹核算过程中,可规定一套数据取舍准则,舍弃产品碳足迹影响较小的因素,简化数据 收集过程。小于产品重量1%的零部件引起的排放可舍弃,同类物料(芯片、螺丝钉等)应按合计重量 判断,但总共舍弃的重量不宜超过产品重量的5%。产品生产、使用等过程中人员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可舍弃。

产品制造阶段应收集与以下单元过程相关的数据 元器件、零部件、组件制造过程; 元器件、零部件、组件运输过程; 最终产品装配与组装过程; 上述过程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弃物处理相关的过程

使用阶段应收集以下数据: 产品各种使用状态的能效; 产品各种状态使用时间与使用寿命; 与产品使用电力相关的GHG排放量。 示例:某微型计算机产品的使用寿命为5年,其中关闭状

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的核算应包括制造阶段和使用阶段涉及的所有单元过程,计算见公式(

·( 式中: CFP一 产品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当量(kgCO2e) E制一 产品制造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ze): E使用 产品使用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主:产品制造阶段和使用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可能包含多个单元过程,但通常情况下,电子信息产品使用阶段的 温室气体排放仅涉及电力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即E使用二E外购电,使用 E燃烧 单元过程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E外购电一 单元过程电力消耗温室气体排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E外购热 单元过程热力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E过程一 刻蚀工序与CVD腔室清洗工序的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单元过程

DB11/T 18602021

DB11/T 18602021

8.2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8.2.1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

E燃烧=ZZADXEF

E燃烧一一单元过程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ADij一单元过程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水平数据,是单元过程i燃烧的第i种化石燃料燃烧的热量,单 位为吉焦(GJ): EFi 一单元过程i燃烧的第种化石燃料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吉焦(tCO2e/GJ); 注:温室气体排放因子优先采用企业直接测量获得或者通过能量平衡、物料平衡等方法测算获得的排放因子实测值 或测算值,其次采用附录A或相关指南、文件、数据库中提供的排放因子。 i一单元过程; 化石燃料类型

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数据计算见公式(3):

AD., = FC., X NCV.i

ADij一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数据,单位为吉焦(GJ); FCij一化石燃料的消费量,固体和液体燃料的单位为吨(t),气体燃料单位为万标准立方米 (104Nm3); NCVi.i 一化石燃料的低位热值,固体和液体燃料的单位为吉焦/吨(GJ/t),气体燃料的单位为吉 焦/万标准立方米(GJ/10+Nm3); i一单元过程; j一化石燃料类型。 注: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宜采用购买合同等化石燃料供应方提供文件中的数据,或自行测量数据。燃煤热值 测量方法遵循GB/T213的相关规定。天然气低位发热值的测量方法遵循GB/T11062的相关规定。以上方式均不 可行时,可选择地方或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

8.2.3化石燃料排放因子

化石燃料排放因子的计算见公式(4)

式中: 台 EF一 化石燃料i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吉焦(tCO2e/GJ); CCi 化石燃料i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吉焦(tC/GJ); i 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百分比(%); P 二氧化碳与碳的分子量之比,取值44/12; 化石燃料类型。 注: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应通过检测和计算获得。以上方式不可行时,应使用地方或国家主管

门发布的缺省值。常用化石燃料相关参数推荐值可参考附录A。

8.3.1电力温室气体排放量

力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见公式(5)

DB11/T 18602021

E外购电=ZAD外购电,×EF电

式中: E外购电一 单元过程电力消耗温室气体排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ze); AD外购电, 各电力消耗单元过程的电力消耗量,单位为兆瓦时(MWh); EF电, 各电力消耗单元过程的电力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兆瓦时(tCO2e/MWh) i一单元过程。

.3.2电力活动水平数据

电力消耗量可以通过查读电力计量器具获得

8.3.3电力排放因子

8.4.1热力温室气体排放

热力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按的计算见公式(6)

E外购热—直 单元过程热力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AD外购热, 一各热力消耗单元过程的热力消耗量,单位为吉焦(GJ); EF热,一 各热力消耗单元过程的热力排放因子,单位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吉焦(tCO2e/GJ) i一单元过程。

8.4.2热力活动水平数据

8.4.3热力排放因子

热力排放因子应采用地方主管部门最新发布的数据或相关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85过程排放

8.5.1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

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过程 (D)腔室清洗序产生《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GB/T32630-2016》,过程电产 室气体排放由原料气泄漏与生成副产 排放构成。原料气包括但不限于NF3、SF6、

式中: E过程一一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E露,第i种原料气泄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E产品,ij一第i种原料气产生的第种副产品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E其他过程 一其他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i一原料气的种类; 副产品的种类。

B.5.2原料气泄漏产生温室气体排放

刻蚀工序与CVD腔室清洗工序的原料气泄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见公式(8):

式中: E港露;—第i种原料气泄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一原料气容器的气体残余比例,单位为百分比(%); FC一核算期间第i种原料气的使用量,单位为吨(t); U一一第种原料气的利用率,单位为百分比(%); ai一一废气处理装置中第种原料气的收集效率,单位为百分比(%); d一一废气处理装置对第种原料气的去除效率,单位为百分比(%); GWPi—第i种原料气的全球变暖潜势,可参考附录B; 原料气的种类。

综合生产大楼主体工程施工方案8.5.3副产品不完全收集产生温室气体排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