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767-202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pdf

DB51/T 2767-202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5453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1/T 2767-202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pdf简介:

DB51/T 2767-202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是一部由四川省地方标准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企业或组织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提供了指导和规范。它详细规定了如何识别、评估、分类、管控和监控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风险,以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保护企业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

通则内容涵盖了风险识别的方法、风险评估的标准、风险等级的划分、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和执行、监控与评审机制的建立,以及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急预案等安全管理工作的整合。它强调了企业应主动对风险进行管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达到持续改进和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目标。

总的来说,DB51/T 2767-2021是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的重要参考文件,对于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B51/T 2767-202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DB51/T 27672021

3.6 危险源辨识hazard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3.5)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3.7 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 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8 风险分级riskclassification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3.9 风险分级管控riskclassificationmanagementandcontrol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 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3.10 风险控制措施riskcontrolmeasure 生产经营单位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11 风险信息riskinformation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 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3.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riskclassificationcontrollist 生产经营单位各类风险信息(3.11)的集合。 3.13 主要负责人keyperson(s)inchargeoftheenterprise 生产经营单位的董事长、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厂长、经理、矿长,以及对生产经营活动有决策权 的实际控制人。

3.6 危险源辨识hazard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3.5)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3.7 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 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8 风险分级riskclassification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安全施工应急预案_多高层住宅酒店,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3.9 风险分级管控riskclassificationmanagementandcontrol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 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3.10 风险控制措施riskcontrolmeasure 生产经营单位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11 风险信息riskinformation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 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3.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riskclassificationcontrollist 生产经营单位各类风险信息(3.11)的集合。 3.13 主要负责人keyperson(s)inchargeoftheenterprise 生产经营单位的董事长、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厂长、经理、矿长,以及对生产经营活动有决策权 的实际控制人。

绩效work safety performance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组织各部门 、分工种全面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并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 体系。

DB51/T 27672021

生产经营单位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生产经营单位 应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单位的层级;风险分级管控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为工 作目标。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和评价、风险信息整理等相关具体工作,应配备相应 的专业人员:在自身技术力量或人员能力暂时不足的情况下,可聘请外部机构或专家帮助开展相关工作

排查治理体系融合,在生产经营单位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风险分级管控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持续完善风险管控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 效性和实用性。

5.1.1应组织对全体员工开展关于风险管理理论、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技巧与方 法等内容的培训。

5. 2信息收集与准备

在开展风险辨识与评估前,需做好前期的信息收集与准备,至少包括: a)相关法规、政策规定和标准; b)相关工艺、设施的安全分析报告; c)详细的工艺、装置、设备说明书和工艺流程图; d)设备试运行方案、操作运行规程、维修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e)工艺物料或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说明书; f)本单位及相关行业事故资料; g)其他相关资料与信息

5.4.1风险点划分原则

5.4.1.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DB51/T 27672021

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示例: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置、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

5.4. 1.2 操作及作业活动

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示例:动火、进入受限空间、检维修活动等特殊作业活动。

5.4.2.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辨识,形成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 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5.4.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儿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

5.5.1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生产经营单位应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 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 GB/T13861的分析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也可参考GB6441对危险因素进行分类

5.5.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可采用作业危害分机 法(JHA),对于复杂的工艺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或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方法进 行危险源辨识。

5. 6. 1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 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对危险发生 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估计和预测,为风险评价提供支持。风险分析包括可能性分析和后果严重性 两部分。风险分析可采用定型、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计算和描述。生产经营单位可选择 服务平台 以下的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分析: a)风险矩阵分析法(LS); b)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d)危险指数方法(RR); e)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 f)其他。

DB51/T 27672021

5. 6.3重大风险确定原则

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a)违反法律、法规或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可 能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c)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d)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 e)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5.6.4风险点级别确定

5.7.1风险控制措施类别

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 a)培训教育措施; b)工程技术措施; c)管理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置措施

5.7.2风险控制措施确定的要求

5.7.2.1基本原则

生产经营单位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标准信息 a)可行性; b)安全性; c)可靠性; d)重点突出人的因素,

5. 7. 2. 2评审

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a)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b)是否使风险降至可接受风险; c)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 d)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5.7.3重大风险控制措施

DB51/T 27672021

5.7.3.1需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和(或)技术改造才能控制的风险,应制定管控该类风险的目标,并为 实现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5.7.3.2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不需要通过工程技术措施,但需要制定新的文 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或修订原来的文件,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 落实这些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选择适用的分析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 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级别HG∕T 20587-1996化工建筑涂装设计规定,分别用红、橙、黄、 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 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 逐级落实具体措施。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 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5.8.3落实主体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应在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责 施清单,并按规定及时更新。风险清单应包括风险名称、风险位置、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主 控措施等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 度、风险点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风 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应将风险信息录入政府建设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系统,并定期更新。生产经营单 位可构建风险管控信息管理系统,支撑风险分级管控的具体实施;基于风险辨识的结果构建企业风险管 控数据库;基于风险点分布信息构建企业四色风险电子地图。以“一张图”实时展示风险点的状态LY/T 2581-2016标准下载,至 少包括安全受控状态、管控失效状态和去激活状态。信息管理系统必须支持风险预警功能,能基于每个 风险点相关的数据做出安全风险预警、分析、应急指挥等。

DB51/T276720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