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690-2017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LY/T 1690-2017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LY/T 1690-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0.1M
标准类别:林业标准
资源ID:44065
免费资源

LY/T 1690-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LY/T 1690-2017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简介:

LY/T 1690-2017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林业技术标准,该规程主要针对中国低效林改造工作,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低效林通常是指由于树种老化、病虫害严重、生长不良等原因,导致森林生产力下降的林地。

该规程涵盖了低效林改造的多个方面,包括改造的目标和原则、调查评估、规划设计、施工技术、管理维护等。具体内容包括如何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更新,如何进行林分结构调整,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如何进行灌溉和施肥管理,以及如何进行后期的监测和维护等。

实施LY/T 1690-2017技术规程,有助于提高低效林的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它适用于林业部门、林场、林区以及相关企业的低效林改造工作,为我国的林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LY/T 1690-2017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低效林改造的原则: 在保护的基础上,自然修复和人工促进相结合; b) 保持低效次生林的天然林属性,培育混交林; 多目标经营,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兼顾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 d) 因地制宜,因林施策,适地适法; e 措施与技术科学合理,经济可行

低效林改造的原则: a) 在保护的基础上,自然修复和人工促进相结合; b) 保持低效次生林的天然林属性,培育混交林; C) 多目标经营,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兼顾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 d) 因地制宜,因林施策,适地适法; 措施与技术科学合理,经济可行

5.1.1轻度退化次生林

受到人为或自然干扰,林相不良,生产潜力未得到优化发挥,生长和效益达不到要求,但处于进展演 春阶段,实生林木为主,土壤侵蚀较轻,具备优良林木种质资源的次生林。 评判标准具备以下所有条件的次生林: 主要由实生乔木组成,林分生长量或生物量较同类立地条件平均水平低30%~50%; 目的树种占林分树种组成比例的40%以下,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天然更新的优良林木个体数量少,<40株/hm; 土境肥力和生态服务功能基本正常。

《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 GB/T34014-2017》5.1.2重度退化次生林

由于不合理利用,保留的种质资源品质低劣(常多代萌生或成为疏林),处于逆向演替阶段,结构失 周,土壤侵蚀严重,经济价值及生态功能低下的次生林。 评判标准 具备以下所有条件的次生林: 一林木90%多代萌生,林相残败,结构失调; 一缺乏有效的进展演替树种,天然更新不良,具有自然繁育能力的优良林木个体数量 <30株/hm; 林木生长缓慢或停滞,树高、蓄积生长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50%以上;

土壤肥力和水土保持功能明显下降

5.2.1经营不当人工林

由于树种或种源选择不当,未能做到适地适树或其他经营管理措施不当,造成林术生长衰退,地 化,功能与效益低下,无培育前途,生态效益或生物量(林产品产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经营水平 人工林。 评判标准 a)以物质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人工林,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 生长缺乏活力,树高、蓄积生长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上; 林木生长停滞,林分郁闭度低于0.4以下,无培育前途; 林相残败,目的树种组成比重占40%以下,预期商品材出材率低于50%; 一薪炭林经过两次以上樵采、萌芽生长能力衰退: 经济林产品连续3年产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上; 经济林林木或品种退化,产品类型和质量已不适应市场需求。 b)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人工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林分郁闭度低于0.4以下的中龄林以上的林分; 林下植被盖度低于30%的林分; 断带长度达到林带平均树高的2倍以上,且缺带总长度占整条林带长度比例达20%以 上,林相残败、防护功能差的防护林带; 受中度风蚀,沙质裸露,林相残败的防风固沙林。

由于树种或种源选择不当,未能做到适地适树或其他经营管理措施不当,造成林木生长衰退,地力 化,功能与效益低下,无培育前途,生态效益或生物量(林产品产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经营水平 人工林。 评判标准 a)以物质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人工林,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 生长缺乏活力,树高、蓄积生长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上; 林木生长停滞,林分郁闭度低于0.4以下,无培育前途; 林相残败,目的树种组成比重占40%以下,预期商品材出材率低于50%; 薪炭林经过两次以上樵采、萌芽生长能力衰退: 经济林产品连续3年产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上; 经济林林木或品种退化,产品类型和质量已不适应市场需求。 b)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人工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林分郁闭度低于0.4以下的中龄林以上的林分; 林下植被盖度低于30%的林分; 断带长度达到林带平均树高的2倍以上,且缺带总长度占整条林带长度比例达20%以 上,林相残败、防护功能差的防护林带; 受中度风蚀,沙质裸露,林相残败的防风固沙林。

5.2.2严重受害人工林

主要受严重火灾、林业有害生物 然火苦等影啊, 林带)。 评判标准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工林: 发生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林分; 受害死亡木(含濒死木)株数比重占单位面积株树40%以上的林分; 林木生长发育迟滞,出现负生长的林分。

主要受严重火灾、林业有害生 生长的杯分 (林带)。 评判标准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工林: 发生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林分; 受害死亡木(含濒死木)株数比重占单位面积株树40%以上的林分; 林木生长发育迟滞,出现负生长的林分。

6改造方式与技术要求

6改造方式与技术要求

6.1.1.1适用对象:有目标树种天然更新幼树幼苗的林分,或具备天然更新能力的母树分布,通过封育 可望达到改造目的低效林分。主要为生态地位重要、立地条件差的退化次生林。 1.1.2封育方法:采取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 封育按GB/T15163的规定执行

6.1.2.1适用对象郁闭度低于0.4的低效林

6.1.2.2补植树种:采用乡土树种,通过补植形成混交林,应选择能与现有树种互利、相容生长,且具备 从林下到主林层生长的基本耐阴能力的目的树种。 6.1.2.3补植方法:根据林地目的树种林木分布现状确定补植方法,通常有均匀补植(现有林木分布比 较均匀的林地)、群团状补植(现有林木呈群团状分布、林中空地及林窗较多的林地)、林冠下补植(现有 主林层为阳性树种时在林冠下补植耐阴树种)等。 6.1.2.4补植密度:根据经营方向、现有株数和该类林分所处年龄阶段合理密度而定,补植后密度应达 到该类林分合理密度的85%以上。 补植按GB/T157812015中6.5、7.6的规定执行

6.1.3.1适用对象:轻度退化次生林、经营不当人工林和严重受害人工林。 6.1.3.2改造方法:需要调整组成、密度或结构的林分,间密留稀,留优去劣,可采取透光伐抚育;需要调 整林木生长空间,扩大单株营养面积,促进林木生长的林分,可采用生长伐抚育,选择和标记目标树,采 伐干扰树;对病虫危害林通过彻底清除受害木和病源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可望恢复林分健康发育的低 效林,可采取卫生伐, 6.1.3.3采伐强度和要求.执行GB/7

6.1.4调整树种改造

6.1.4.1适用对象:重度退化次生林和严重受害人工林。 6.1.4.2 调整树种:根据经营方向、目标和立地条件确定调整的树种或品种。执行GB/T15776规定。 6.1.4.3改造方法:对针叶纯林采取抽针补阔、对针阔混交林采取间针育阔、对阔叶纯林采取栽针保阔, 调整林分树种(品种)结构,选择和标记目标树,采伐干扰树 6.1.4.4改造强度:根据改造林分的特性、改造方法和立地条件,按照有利于改造林迅速成林并发挥效 益、无损于环境的原则确定。间伐强度不超过林分断面积的25%,或株数不超过40%(幼龄林)。

主要适用于重度退化次生林的改造。 改造方法执行GB/T18337.3—2001中5.3.2.2.2的规定

6.1.6.1适用对象:严重受害人工林。 6.1.6.2更换树种:根据经营方向,本着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确定。 6.1.6.3改造方法:将改造小班所有林木一次全部伐完或采用带状、块状逐步伐完并及时更新。一次连 片作业面积不得大于4hm²。通过2年以上的时间,逐步更替。 6.1.6.4 限制条件:位于下列区域或地带的低效林不宜采取更替改造方式: 生态重要等级为1级及生态脆弱性等级为1级、2级区域(地段)内的低效林; 海拔1800m以上中、高山地区的低效林; 荒漠化、干热干旱河谷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及困难造林地的低效林;

适用手不能通过上述单一改造方式达到改造目标的低效林的改造 根据林分状况,采取封育、补植、间伐、调整树种等多种方式和带状改造、林冠下更新、群团状改

等措施,提高林分质量!

低效林改造按照调查评价、作业设计、查验审批、施工及评价等的流程进行

低效林改造应综合考虑改造区域林种、树种及空间上的科学、合理的布局与配置DB63∕T 1735-2019 波纹钢板拱桥设计规程,通过改造实施 周整、优化林分结构的效果

6.2.3改造目标和技术措施

通过实地调查与低效林评判后,针对不同的低 营单元,确定与功能需求相宜的目标林分,并根据目标林分和林分现状确定具体改造方式及技术措施。 除森林经营、造林等方面的常规技术要求外,在设计和实施中还应根据改造类型、方式及环境,考虑以下 技术措施要求: 树种调整重新配置的作业要求; 水土严重流失区的集流蓄水、强化入渗的作业要求; 水土严重流失区、风沙区的乔灌草配置技术、固土固沙技术的作业要求; 病虫害发生区的林木及环境有害生物源处理技术的作业要求; 长期水土流失,土地肥力贫改良技术的作业要求; 经济林产品低效林的品种更换等技术的作业要求

保护措施具体如下: 具有重要环境保护功能和景观美化价值,改造难度大或技术不成熟的低效林不宜改造: 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保护,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防止对现有植被的破坏,采取的作业措施应避免新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防止改造过程对自 然环境的有害作用和影响; 严格控制病虫危害源的传播途径,进入改造区的种植材料要做好检疫,改造区的病虫危害木及 残余物要及时进行隔离与处理,经检疫符合有关标准后方可流出改造区; 林地坡度大于25°的低效林,改造中宜采用带状、块状的林地清理方式,以尽量减少改造过程 中的水土流失; 改造过程中不宜全面清林,禁止炼山

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以小班为基本单元,以 、林场等经营单位为设计文件的申报单位

[安徽]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导则细则.1资料收集:包括自然概况、近期森林经理调查、营造林总体规划、林业专项调查、地形图、林 社会经济等材料。

.1资料收集:包括自然概况、近期森林经理调查、营造林总体规划、林业专项调查、地形图、林 社会经济等材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