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0603-201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储罐技术规范

SY/T 0603-201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储罐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1.2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4356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Y/T 0603-201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储罐技术规范简介:

SY/T 0603-2019《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储罐技术规范》是一部由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协会发布并实施的行业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储罐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储罐,即FRP储罐,是一种采用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以树脂为基体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储罐。由于其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寿命长、维护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环保等多个领域,用于储存各种液体和气体。

该技术规范明确了FRP储罐的设计参数、制造工艺、材料选择、质量检验、使用条件、维护保养以及安全操作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证FRP储罐的性能、安全和使用寿命,同时也对储罐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标准化的指导。

总的来说,SY/T 0603-2019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FRP储罐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其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SY/T 0603-201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储罐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4.4 对接、开孔补强

储罐筒体与筒体对接,筒体与罐项或罐底的对接计算应

按现行国家标准《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GB/T34329执行。 4.4.2储罐开孔处应进行补强,开孔补强应为连续完整的360° 环形结构。开孔补强环直径不应小于接管公称直径的2倍:开 孔直径小于150mm时,最小开孔补强直径应为接管直径加 150mm。

GB∕T 6453-1986吸气用锆铝合金复合带材4.4.3补强厚度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4.4.3补强厚度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p·D 2(0.001E,) 6(M, /2) tr2 一 S.

Smax = S,K.

4.3风险系数(B)与应力集中系数(

1.4.4接管黏结应符合下列规定

Pgd 4(S,/F)

式中Lb 接管部位补强层宽度(mm); Pg 接管内压(MPa); d一一接管直径(mm); S黏结层与接管间的层间剪切强度(MPa),最大剪 切强度取值不应大于7.0MPa; F一安全系数,F取10。 4.4.5开孔补强及接管黏结的处理方法应满足下列要求: 亚补锦白 铺具结构形式宜按图

4.5.1储罐应采用复合层结构,应由内衬层、结构层、外保护 层三部分组成。 1内衬层由富树脂层及防渗层组成。富树脂层由0.25mm~ 0.5mm厚的玻璃纤维表面毡或有机纤维表面毡构成,其树脂含 量不应少于90%;防渗层应至少包含两层短切原丝毡。内衬层 的树脂含量应为68%~78%,厚度不应小于2.5mm。 2结构层应由树脂和增强材料组成,其厚度应满足最小计 算厚度要求。缠绕成型的结构层树脂含量应为25%~40%。 3具有抗紫外线老化的外保护层,其厚度不应小于0.5mm。 4.5.2储罐罐顶任意100mm×100mm面积上应能承受1kN集 中载荷而不发生破坏,最大允许变形量为罐直径的0.5%。 4.5.3立式储罐平底最小厚度应按本规范表4.5.3的规定取值 罐底复合层结构应符合本规范第4.5.1条的规定

表4.5.3立式储罐平底最小厚度表

4.6.1储罐制造时,内壁采用可导电材料,其表面电阻应不大 于10°。

1一外糊制层;2一树脂砂浆;3一罐平底;4一内对接层; R一拐角半径:L一内补强宽度:H一外补强宽度:D一储罐直径

期制层;2一树脂砂浆;3一罐平底;4一内对

4.6.2储罐的防静电措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防止静电、雷 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SY/T6319、《油气田防静电接地设

4.6.2储罐的防静电措施

4.6.2储罐的防静电措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防止静电、雷

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SY/T6319、《油气田防静电接地设

露的结构层断面采用与储罐内衬相同的树脂进行耐腐蚀密封。 承重件强度及刚度应满足使用要求。内构件固定于储罐内壁时 应计算黏结面积及厚度,计算时层间剪切强度取值应不大于 7.0MPa,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0。黏结应不损害储罐内衬的耐腐 蚀及防渗功能。在工厂内进行预安装的内构件应满足吊装及运 输的要求。

5.1.1储罐的制造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不宜高于35℃,相 对湿度不宜大于80%。 5.1.2储罐宜按纤维缠绕法结合接触成型法进行制造,应编制 成型工艺技术文件,并进行工艺试验评定验证。 5.1.3储存腐蚀性介质时,制造单位应确定储罐成型后的材质 在腐蚀性工况下使用的可靠性。耐化学介质腐蚀性能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 法》GB/T3857的规定,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纤维增强塑料 设备和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 51160执行。

5.2.1树脂性能的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5.2.2增强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缠绕粗纱检测内容、

4制造单位应按照表5.2.2一4的要求对玻璃纤维方格布进 行检测。

5制造单位应对其他增强材料按相应标准进行检测

5.3.1模具在成型和固化的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 尺寸稳定性。首次使用前应进行尺寸检查。 5.3.2现场缠绕使用的拼装型模具应拼接严密,不应使成型后 的储罐表面产生明显可见的棱形凹槽。 5.3.3不应采用金属钉将平板卷制内衬钉到模具纵、横向木梁 上的方法。

5.4.T筒体制作应依据确定的成型工艺技术文件进行。 5.4.2内衬层固化后应进行厚度检测及外观缺陷检验。制作好 后,宜在48h内进行结构层成型,超过48h时,应对内衬层外 表面进行处理,确保内衬层与结构层黏结良好。 5.4.3结构层制作时,内衬层刚度应满足后续工艺要求。对筒

体内衬与罐顶、罐底对接后进行整体缠绕的储罐,缠绕前可充

入不大于0.1MPa的压缩空气,以确保在缠绕张力及自重下罐体 不发生变形及挠曲。

5.4.4结构层制作采用缠绕成型工艺时,缠绕角角度偏差不

于2°,缠绕纱应保证线型完整,不应出现纤维离缝、重叠、滑 移和断纱。缠绕过程中,应确保纤维张力均匀,缠绕速度应保 证纤维浸润充分。

搭接宽度不应少于10mm,树脂应分布均匀、浸透织物。 5.4.6制作外保护层时,应按成型工艺技术文件要求采取抗紫 外线的措施。

5.4.7需加热固化的产品,其成型工艺技术文件应包括加热 方式、热源的布置、筒体表面的最高受热温度、加热时间等 热固化工艺参数

5.4.8结构层和外保护层固化成型后,应进行固化度和筒体厚 度检测。

5.5.1罐顶、罐底制作可采用手糊成型工艺、喷射成型工艺或 其他接触成型法。 5.5.2采用手糊成型工艺时,宜采用毡、布交替铺设的铺层结 构,经纱、纬纱的方向应与罐顶、罐底的环向及轴向相关,同 铺层纤维织物的叠加宽度不应少于10mm。 5.5.3采用喷射成型工艺时,应保持纤维与树脂喷射比例及喷 射量适宜、稳定,无喷射遗漏区域,每次喷射面完成后,立即 姐

5.5.1罐顶、罐底制作可采用手糊成型工艺、喷射成型工艺或 其他接触成型法。

5.5.3采用喷射成型工艺时,应保持纤维与树脂喷射比例及喷 射量适宜、稳定,无喷射遗漏区域,每次喷射面完成后,立即 辊压。

5.6.1筒体与罐顶、罐底,筒体与筒体对接时,黏结补强区域 强度不应小于筒体和罐顶、罐底的强度,且所用材料种类应保

持一致;接口应加工“V”形坡口,坡口的角度不应大于60°,坡 口底部间隙宽度不应大于2mm。 5.6.2对接黏结部位内黏结铺层宽度不应小于75mm;外侧黏结 铺层总宽度不应小于2倍的单边搭接宽度;对接黏结铺层的边 缘应逐层减薄,减薄区域的宽度不应小于4倍对接黏结层厚度。

5.7.1接管与开孔的连接可采用齐平式或嵌入式,连接方式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纤维增强塑料设备和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GB 51160执行。 5.7.2直径不大于150mm的接管应采用角形肋板支撑。 5.7.3人孔法兰盘底部至储罐壁面距离不少于300mm。人孔盖 应配有把手。

5.8.1采用钢制爬梯及护栏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固定式钢 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固定式 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2、《固定 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4053.3的规定执行,其他材质爬梯及护栏的安全要求不应 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 钢直梯》GB4053.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 分:钢斜梯》GB4053.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 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的要求。 5.8.2爬梯及护栏可直接黏结在储罐上,也可通过螺栓连接在 预埋件上

5.9.1 预埋件、内嵌件、粘贴件边缘存在间隙时,应用树脂混

5.9.1于 预埋件、内嵌件、粘贴件边缘存在间隙时,应用树脂混

5.9.1预埋件、内嵌件、粘贴件边缘存在间隙时,应用树脂温

5.9.2与储罐连接的配件应固定牢固,满足运输、使用及安全 要求,

5.9.2与储罐连接的配件应固定牢固,满足运输、使用及安全 要求。

6.1.1应对每台储罐外观质量进行目视检查。检查内部时,可 使用100W白炽灯照明;检查外部时,应在自然光下进行,如 自然光线不足时苏J06-2002 SMC环保轻质墙板构造图集,可采用辅助光源照明。 6.1.2储罐外观检验及要求应按表6.1.2执行

表6.1.2外观检验内容及要求表

注:如果化学或机械性能不受影响,这些缺陷是可以接受的。

6.2.1直径不大于4m储罐直径偏差不应大于设计值的土1%, 直径大于4m储罐直径偏差不应大于设计值的土0.5%。 6.2.2储罐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6.2.3储罐高度偏差不应大于设计值的±0.5%。 6.2.4储罐接管位置偏差不应大于6.0mm。 6.2.5储罐接管法兰平面与接管轴线的角度偏差应符合表6.2.5 的要求。

2.5储罐接管法兰平面与接管轴线的角

6.2.6储罐接管法兰或筒体法兰的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偏 差为0mm~5mm。法兰螺栓孔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5mm。法 兰平整度偏差应符合表6.2.6的要求。

表6.2.6储罐法兰平整度偏差表

DB62∕T 4537-2022 耐紫外光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规范6.3.1树脂含量检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 脂含量试验方法》GB/T2577执行。储罐内衬层的树脂含量应

为68%~78%;纤维缠绕结构层树脂含量应为25%~40%;手 糊结构层树脂含量应为40%~6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