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511-2012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DB51/T 1511-2012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51/T 1511-201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40699
免费资源

DB51/T 1511-201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1/T 1511-2012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简介:

DB51/T 1511-2012《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是四川省的地方标准,主要针对在四川省范围内进行的建设项目,特别是那些可能对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主要保护对象产生影响的项目,制定的一份技术性指导文件。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评价范围:明确评价项目应包括的自然保护区范围、类型、主要保护对象等,以确定影响评估的边界和重点。

2. 评价内容:规定了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的详细内容,如生态破坏、资源消耗、物种影响、生态系统功能改变等方面。

3. 评估方法:提供了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如环境影响预测、生态足迹分析、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等。

4. 评价等级:根据项目的影响程度和自然保护区的敏感性,将影响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恢复措施。

5. 评价报告:要求对评估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报告,以供决策者参考和监督。

6. 防范和恢复措施:对如何预防和减轻项目对保护区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后期的生态恢复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这份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确保建设项目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负面影响。

DB51/T 1511-2012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建设项目临时性工程征用、征收、占用的土地,该类土地在建设项目使用结束后可恢复为征用、衍 收、占用前的生境。

3.4 评价区 assessmentarea 生态影响评价的工作区域。该区域包含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区域。 3.5 主要保护对象mainobjectofprotection 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最具保护价值并在有关行政管理机构批准的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自 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群落或生态系统等, 3.6 生态影响ecologicalimpact 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所产生的有益和有害的影响, 3.7 生态影响评价ecologicalimpactassessment 识别、量化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或其组分的直接和潜在影响,并提出减少影响和改善生态环 竞的策略和措施的过程。

生态影响评价ecological 识别、量化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或其组分的直接和潜在影响GB/T 38434-2019标准下载,并提出减少影响和改善 境的策略和措施的过程

生态风险评价ecologicalriskassessment 应用定量、定性的方法,评估、预测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造成风险的可能性、发生几率及接受该风 险的程度。

4.1.1在影响因子识别、影响程度分析、消减措施制定、建设项目生态可行性评估等基础上,合理评 价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为保护区内建设项目的行政 许可决策和建设项目的影响消减、自然生态保护以及保护区的有效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1.2根据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工程布局、占地范围、施工方案、营运模式和生态与环 竞保护设计方案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管理要求,识别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主要非生物子、自 然资源、生态系统及主要保护对象等方面的影响因子,分析、预测、评价影响的对象、性质、范围和程 度,评估建设项目规划与设计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针对性的影响消减措施, 并按照保护优先、协调发展的原则,提出建设项且是否可以在保护区内建设的决策建议

4.2.1科学客观原则

4.2.1科学客观原则

采用科学的调查、预测和评价方法,选用科学的评价指标, 科学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 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 彩响消减道施

4.2.2突出针对性原则

根据建设项目的类别、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以及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的特点,针 对关键物种和生态系统,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开展调查和评价,提出针对性的影响消减措施。

4.2.3全面评价原则

向评价的对象应包括评价区内的全部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应涵盖工程可 能产生的所有影响因子。

4.2.4定量评价为主原则

以种类、数量和比例等量化指标描述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的状况, 并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的影响方式、过程和程度。在现有科学技术条件下或因其他原因无法采用定量方 法时,可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4.2.5实地调查为主原则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流程见附录A

评价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各阶段全部活动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所及的区域。其范围一般应 安附录A的规定确定。在实际评价时,可根据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主要保护对象的生态习性、地理 单元的特殊性等因素,扩大评价区范围。各类型建设项目的评价区范围见附录B。

评价时段应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

评价时段应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

评价对象应包括: a) 自然资源; b) 自然生态系统: c)主要保护对象: d)光、水、大气、声等非生物因子。

按影响方式、结果、周期、程度等对影响进行分类,其分类类型和标准见附录(

4.4.5影响评价指标确定

评价指标包括生态现状评价指标和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两类评价指标均应包含非生物因子类、自然 资源类、生态系统类、主要保护对象类指标。确定的评价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最能代表和反映受影响对象的性质和特点: b)易于测量或易于获得有关信息: c)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及四川省技术标准规定。

评价人员应包括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植物分类、生态、景观、环境保护、 水文、地质、气象、自然保护区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低于评价人 员总数的30%,中级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低于评价人员总数的50%。 除上述人员外,涉及水电和水利项目的,应增加水生生物、水生生态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涉及输电 线路项目的,应增加电磁辐射、噪声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涉及隧道项目的,应增加水文地质等专业的技 术人员;涉及旅游项目的,应增加旅游、保护教育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涉及四川省特有或者主要分布在 四川的物种的,应增加相应物种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评价单位可根据项目类型的需要,自主决 定增加必要的相应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人员的专业技术背景和职称应在报告中列出,

评价过程中,应收集: a)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 b 建设项目设计资料,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文本资料以及相关图件 (工程设计平面图和工程占地红线图比例尺应大于1:5000): 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或备案表: d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e 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总体规划、管理计划、生态旅游规划、规章制度、科研成果、 监测数据等; 评价区地形图、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图片(空间分辨率高于10m): 地质、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资料及相关文献: h 自然保护区社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及自然资源利用相关数据资料: 1 国内外类似项目影响评价和科学研究相关文献资料: J 国家或地方相关规划: k) 自然保护区周边其他相关项目资料

主要调查内容和方法见附录D 评价区生态调查采用样线与样方相结合或以与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学特征相适应的方式开展。其中,

类型:每种植物群系内至少设置1个植物样方,样方大小按建群种的类型布置,其中,乔木按不小于20 X20m设置,其内按品字形设置不小于5m×5m的灌木样方3个、按四角和中心点设置1m×1m草本样方5个: 灌木按不小于5m×5m设置,其内按四角和中心点设置1m×1m草本样方5个;草本按不小于1m×1m设置。 建设项目直接占地范围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的调查,应按全面清查的要求布设样线和样方。

建设项目分析,应包括如下内容: a)与自然保护区区位关系分析,说明建设项目在自然保护区内的位置、经纬度坐标、布局等;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分析,分不同时期系统说明和分析建设项目的名称、类型、规模、投资、效 益、建设的必要性、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等: 一施工期,说明和分析施工人员数量以及施工的时间、布局和建设地点、工程量、工艺流 程、技术标准、机械设备以及生活区布置等: 一运营期,说明和分析保护区内运营人员的数量、滞留时间以及工作和生活的范围及方式, 项目运营的噪声、电磁辐射、光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类型、范围 和强度,项目运营导致的保护区内人为活动的类型、数量、方式、强度、范围等; 已规划设计的主要生态和环境保护措施分析,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环境影响 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规划设计的主要生态和环境保护措施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替代方案分析,从生态保护角度分析建设工程的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工程方案和措施提出替 代方案建议

应包括评价区域自然地理、非生物因子、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主 调查内容和方法见附录D

影响识别范围,应包括: a)全部单项工程: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等相关工程 b 全部影响过程:包括施工期、运营期: c)全部影响方式:包括直接影响、间接影响,长期影响、短期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可逆 影响、不可逆影响,累积影响、非累积影响等

影响对象识别,应包括: a 受影响的主要保护对象:已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保护区总体规划中规定的主要保护对象: o 受影响的自然资源:含土地资源、水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景观资源等: 受影的生态系统:含森林生态系统、灌丛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人工生 态系统; d》受影响的非生物因子,含空气、水、声、土壤、电磁辐射等。

影响对象识别,应包括: a 受影响的主要保护对象:已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保护区总体规划中规定的主要保护对象: 受影响的自然资源:含土地资源、水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景观资源等: C 受影明的生态系统:含森林生态系统、灌丛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人工生 态系统; d)受影响的非生物因子:含空气、水、声、土壤、电磁辐射等。

影响效应识别,应包括: 8 影响性质:分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累积影响、非累积影响; b 影响程度:影响发生的范围,影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种类、时间长短、影响严重程度, 对主要保护对象影响等: )影响几率:根据影响发生的可能性DB52∕T 887-2014 建筑复合保温墙板,分极小、可能和很可能三级

采用核查表法和列表清单法

采用核查表法和列表清单法

分非生物因子、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生态风险、景观等6个方面。其中,非生物 因子影响预测,重点分析空气、水、声、电磁辐射等可能的变化:自然资源影响预测,重点分析土地、 水量和水质、野生动植物等可能的变化;生态系统影响预测,重点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面积、分布、 结构、功能等可能的变化:主要保护对象影响预测,重点分析主要保护对象的数量、分布、迁移及其栖 息环境等可能的变化:生态风险影响预测,重点分析火灾、化学品泄漏、外来物种侵入等发生的儿率: 景观影响预测,重点分析景观斑块的类型、数量,基质构成、廊道、联通性、破碎程度、视觉景观等可 能的变化

影响预测指标见附录E表E.

影响预测指标见附录E表E.1

GB∕T 10054.2-2014 货用施工升降机 第2部分:运载装置不可进人的倾斜式升降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影响进行预测。包括: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类比法、 景观生态学法、指数法、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景观分析应采用景观生态学法。

采用生态影响综合评价分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其评分标准和评价准则见附录F,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