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437-2019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低速动力车梯次利用要求

DB34/T 3437-2019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低速动力车梯次利用要求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07.1K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4055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3437-2019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低速动力车梯次利用要求简介:

DB34/T 3437-2019 是中国江苏省地方标准,名称为《车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规范》,该标准主要针对车用动力电池(如电动汽车的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特别强调了低速动力车(如电动自行车、电动观光车等)的梯次利用要求。

1. 该标准规定了车用动力电池的回收流程,包括收集、分类、检测、处理等环节,以确保回收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2. 梯次利用是指在电池容量下降到一定程度但仍具备一定使用价值时,将其用于对性能要求较低的应用,如低速动力车。标准要求对梯次利用的电池进行性能评估,确保其在低速动力车上的安全性和效率。

3. 电池的健康状态、剩余容量、循环寿命等因素都会影响其梯次利用等级的划分。根据这些参数,动力电池被分为不同的等级,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4. 标准还规定了梯次利用电池的监控和维护措施,以保证其在低速动力车上的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

5. 通过实施该标准,旨在推动车用动力电池的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节省新能源资源。

请注意,由于该标准是地方标准,具体要求可能与国家标准有所差异,建议查阅最新的标准文本以获取详细信息。

DB34/T 3437-2019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低速动力车梯次利用要求部分内容预览:

GB/T 19596、GB/T 31486、GB/T 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速动力车 low speed power vehicle 以电力驱动且速度小于70km/h的电动交通工具 3.2 初始容量 initial capacity 通过车用动力电池系统铭牌、标签或国家车用动力电池追溯系统直接获取的标称容量信息。 3.3 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 在25℃土5℃条件下完全充电的梯次利用电芯及电池组以1I5(A)电流放电,达到其技术条 定的终止电压时所放出的电容量(Ah)

DB34/T34372019

以退役且尚有余能使用价值的车用动力电池为原料,经拆解、余能检测得到梯次利用电芯,再经组 配、加工得到梯次利用电池组并重新应用到低速动力车的过程。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C3:3小时率额定容量(Ah)。 C5:5小时率额定容量(Ah)。 I3:3小时率放电电流(A),其数值等于1/3C3。 I5:5小时率放电电流(A)T∕CCMA 0103-2020 沥青路面微波综合养护车,其数值等于0.2C5。 SOC:荷电状态。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C3:3小时率额定容量(Ah)。 C5:5小时率额定容量(Ah)。 I3:3小时率放电电流(A),其数值等于1/3C3。 I5:5小时率放电电流(A),其数值等于0.2C5。 SOC:荷电状态。

的车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于低速动力车的工艺流

电芯拆解回收利用 V 车用动力电池 再生利用电芯可追溯信息处理 + o Txo NO 拆解→电芯外观检测电芯余能检测电芯自放电性能检测梯次利用电芯 ★ 电性能检测一BMS焊接梯次利用电芯串并联连接配组梯次利用电芯可追溯信息处理 外壳组装一→安全性能检测一→梯次利用电池组可追溯信息处理→梯次利用电池组

图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低速动力车梯次利用工艺流

应符合GB/T33598的要求

5.2. 2电芯外观检测

在自然光下,目测检查电芯外观,不应有漏液、破损、变形、腐蚀,其表面应平整无外伤、无污物! 且标志清晰、正确。

5.2.3电芯余能检测

应符合GB/T34015的要求。

.2.4电芯自放电性能检

5.2.5再生利用电芯可追溯信息处理

未能通过外观检测、余能检测、自放电检测的拆解电芯进入电芯拆解回收利用阶段,进行溯源

5.2.6梯次利用电芯可追溯信息处理

对于通过外观检测筛选、余能检测、自放电检测的电芯进行潮源处理。

在60%SOC状态下,按照电压、交流内阻和容量对所有梯次利用电芯进行配组,要求: 组成梯次利用电池组的单个电芯压差应不大于50mV。 b 组成梯次利用电池组的单个电芯交流内阻极差应不大于平均交流内阻的15%。 ? 组成梯次利用电池组的单个电芯放电容量的极差应不大于平均放电容量的3%。 d 不可将不同类型的动力蓄电池应用在同一低速动力车梯次利用电池组中。

5.2.8梯次利用电芯串并联连接、BMS焊接、电性能检测、外壳组装、安全性能检测

经过配组、梯次利用电心串并联连接、BMS焊接、电性能检测、外壳组装、安全性能检测等力 经检测,得到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低速动力车梯次利用电池组

5.2.9梯次利用电池组可追溯信息处理

对动力蓄电池相关出厂技术参数、梯次利用电芯余能检测数据及梯次利用电池组余能检测数据 源处理,得到完整的可追溯信息。

6.1.1场地宜分开设置车用动力电池拆解区、电池存储区、余能检测区、配组加工区、梯次利用电池 组检测区。 6.1.2场地应保持通风、干燥、光线及照明良好,余能检测区及梯次利用电池组检测区环境温度应保 证25℃±5℃。

6.2梯次利用电池组用途划分

DB34/T34372019

在温度为25℃土5℃及电流值为1I5的条件下,根据放电容量(Ah)及循环寿命(次)的差异, 不同的梯次利用电池组宜使用在不同的低速车上,具体参见附录A

6.3梯次利用电池组电性能要求

安照7.2.1规定的方法进行充电测试,梯次利用电池组应达到其技术条件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

按照7.2.2规定的方法进行放电测试, 用电池组放电容量革应不低于其额定容量

6.3.3高温放电性能

安照7.2.3规定的方法进行高温性能测试,梯次利用电池组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其额定容量

6.3.4低温放电性能

安照7.2.4规定的方法进行低温性能测试,梯次利用电池组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其额定容量

在温度为25℃土5℃的环境中,按照7.2.5规定的方法进行循环寿命测试,梯次利用电池组循 应高于400次。

6.3.6容量恢复能力

在温度为25℃土5℃的环境中,按照7.2.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其容量恢复率应不低 量的90%。

6. 3. 7自放电率

度为25℃土5℃的环境中,按照7.2.7规定的进行测试,梯次利用电池组自放电

6.4梯次利用电池组安全要求

按照7.3.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电池组不起火、不爆炸、

按照7.3.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电池组不起火、不爆炸。

6. 4. 5 过充审

照7.3.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电池组不起火

6. 4. 6 过放审

安照7.3.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电池组不起火、不爆炸。

6. 4. 7自由跌落

按照7.3.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电池组不起火、不爆炸。

6.5组合外壳安全要求

6. 5. 1壳体承受压力

按照7.4.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电池组不起火、不爆炸。

6. 5. 2 壳体阳燃性

7. 1. 1总体要求

电池组进行测试前应去除电池保护板!

7.1. 2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应满足GB/T31486相关规定

7.1.3测量仪器和设备要求

7.1.4电池组的质量及体积

测量电池组的外形尺寸,计算出电池组的体积(单位为L),测量结果应满足其技术条件中规定 测量电池组的质量(单位为kg),测量结果应满足其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数值。 2由性能测试

在温度为25℃土5℃的环境申,将电池组以115(A)电流放电至任一单体梯次利用电芯达到其技 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然后以1I5(A)电流恒流充电至技术条件中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再 改为涓流充电,直到充电电流降至0.05I5(A)

DB34/T34372019

在温度为25℃土5℃的环境中, 将电池组以1I5(A)电流恒流放电至任 件申规定的放电终正电压, 记录放电时间,计算放电容量(以Ah 平均值为额定容量

7.2.3高温放电性能

在温度为25℃土5℃的环境中,按照7.2.1规定的方法将电池组完全充电,然后置入5 环境搁置4h,参照7.2.2放电至任一单体梯次利用电芯达到其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 算放电容量。

7.2.4低温放电性能

7.2.5循环寿命测试

在温度为25℃土5℃的环境中暖通空调工程现场专业管理经验总结,按照7.2.1规定的方法将电池组完全充电,搁置0.5h,以1I3 (A)电流恒流放电至任一单体梯次利用电芯达到其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搁置0.5h,再 进行下一次循环充放电,直至连续两次放电容量低于额定容量的60%。

7.2.6容量恢复能力

按照7.2.1规定的方法将电池组完全充电,在温度为25℃5℃的环境中储存28d后,再按照 7.2.1规定的试验方法将电池组完全充电,以1I5(A)电流放电至任一单体梯次利用电芯达到其技术 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计算恢复容量,容量恢复率可表达为恢复容量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7. 2. 7 月自放电率

按照7.2.1规定的方法将电池组完全充电,在环境温度为25℃土5℃条件下开路贮存28d。然后 在不充电条件下进行1I5(A)电流放电至任一单体梯次利用电芯达到其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 压并记录贮存后的剩余容量。月自放电率可表达为剩余容量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GB∕T 19889.4-2005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4部分: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7. 3. 1短路测试

按照GB/T3148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

7. 3. 2振动测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