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396-2018 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DB37/T 3396-2018 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32.3K
标准类别:工业标准
资源ID:3926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3396-2018 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简介:

DB37/T 3396-2018 "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是中国山东省的地方标准,于2018年发布。这个规程主要针对煤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工作,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煤矿废弃地通常由于开采活动而遭受严重的土壤侵蚀、破坏和生态失衡,植被恢复是其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

该规程涵盖了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的规划、设计、实施、监测和评估等全过程,内容包括地质条件分析、土壤改良、植被选择与配置、生态工程措施、施工技术、植被监测和效果评估等。它强调了在恢复过程中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尽可能恢复和模拟自然生态过程,以实现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遵守这个规程,可以有效指导煤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工作,提高恢复效果,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煤矿废弃地的绿色转型。

DB37/T 3396-2018 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煤矿挖损地 dugland by coal mining

DB37/T33962018

在采煤过程申由于剥离上覆岩土层而破损下凹的地面。 3.4 煤矿占压地 suppressedland by coal mining 堆放采煤过程中形成的剥岩废料和选矿剩余物的场地,包括排土场、研石山等。 3.5 滑坡landslide 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面所发生的下滑移动现象 3.6 边坡slope 岩体或土体在自然重力或者人为作用下形成的一定倾斜度的临空面。 3.7 边坡加固 slope reinforcement 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等防护措施。

取适宜的治理措施。 4.2应综合采用人工造林、人工种草、封育及蓄排水工程等多项技术措施。 4.3应以土壤修复为主,减轻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稳固土壤性状,改善生态环境 4.4应兼顾多种效益,以防护林为主要,建立养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植被体系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市政工程规划管理分册(2015版),利用天然更新技术逐步 形成多层、异龄的林分结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营造用材林、经济林和风景林。 4.5优先选择乡土植物种和固氮植物种。

5废弃地类型及利用方向

5.1.1.1地表坡度在4°~6°之间,最低处深度小于1.5m的塌陷地为浅塌陷地。 5.1.1.2无积水浅塌陷地:营造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或者风景林;季节性积水浅塌陷地:结合排 水工程,营造防护林、风景林或深挖垫高后发展“上林下渔”恢复模式。

5. 1.2 深塌陷地

DB37/T33962018

5.1.2.1地表坡度在6°以上,最低处深度大于1.5m的塌陷地为深塌陷地。 5.1.2.2无积水深塌陷地:结合采矿剥离物、煤研石填充塌陷区的整地工程,营造防护林、经济林或 风景林;季节性积水深塌陷地:结合排水工程,营造防护林、风景林或深挖发展水产养殖;常年积水深 塌陷地:采用挖低垫高的整地工程和排蓄工程,营造防护林或深挖垫高后发展“上林下渔”恢复模式。

5.2.1无积水挖损地:坡面植被恢复以水土保持风景林和生态风景林为主,底部进行岩土回填后营造 防护林、用材林或风景林。 5.2.2有积水挖损地:常年积水挖损地,适合于发展水产养殖;季节性积水挖损地,岩土回填后营造 防护林、风景林,或继续深挖筑塘坝后发展水产养殖。

5.3.1.1松软岩土排土场:营造防护林、用材林或者经济林。

5.3.1.1松软岩土排土场:营造防护林、用材林或者经济林。 5.3.1.2坚硬岩石排土场:客土营造防护林或风景林。

客土营造防护林、风景林,进行乔灌草混交。

6.1.1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根据立地条件,优先选择具有固氮作用、根系发达、生长迅 速、萌芽萌檗能力强、抗干旱耐薄、耐水湿、耐重金属毒害能力强的树种。 6.1.2优先选用优良种源和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 6.1.3选择多树种造林,防止树种单一化,因地制宜地确定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乔木和灌木的合理 化例。 6.1.4适宜煤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的树种参见附录A

2.1优先选择抗旱耐涝耐薄等抗逆性强、生长迅速、水土保持能力强、土壤和水质改良效果 济价值高的草本植物。 2.2适宜煤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的草本植物参见附录A。

7.1.1选定的林木种子质量达到GB7908规定的合格种子标准。 7.1.2林木种子质量检验方法,执行GB2772的规定。 7.1.3为提高播种造林质量,播种前根据需要可对林木种子进行浸种、催芽、拌药等处理。 7.1.4草本植物种子,采用国家或省级部门规定的一、二、三级种子。

7.1.1选定的林木种子质量达到GB7908规定的合格种子标准。 7.1.2林木种子质量检验方法,执行GB2772的规定。 7.1.3为提高播种造林质量,播种前根据需要可对林木种子进行浸种、催芽、拌药等处理

DB37/T33962018

李造林在前一年冬李封冻前整地,雨季造林在当

8. 1. 2整地方法

1.2.1在坡度较缓且深度较浅的塌陷地边坡地段,进行土地平整、穴状整地或者水平阶整地 1.2.2在坡度较陡且坡面较长的地段进行坡面整理和鱼鳞坑整地。 1.2.3条台田整地,挖深垫高、平整土地

8.1.3.1在无表土的立地上,依树种和林种以及苗木规格挖30cm×30cm×30cm~50cm×50cm× 40cm规格的栽植穴,穴内全部客土,穴间客土厚度大于等于20cm, 3.1.3.2在有表层土的立地上,若表土层污染严重,与耕作层土质有较大差别,要选择适宜的抗逆性 强的植物种进行种植,或者对栽植穴进行客土改良后进行栽植。若表土层与耕作层土壤相近,无需进行 客土改良。

8. 2. 1 造林时间

可在春季、雨季或秋季造林。

可在春季、雨季或秋季造林。

8. 2. 2 造林方式

采用纯林或者混交造林方式,混交方式有块状、带状、行间和株间混交,采用养木树种与灌木 根性树种与浅根性树种、固氮树种与非固氮树种、喜光树种与耐荫树种、常绿树种与阔叶树种

3.2.3.1防护林: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造林密度可选择3000株/hm²~10000株/hm,生长速度

2.3.1防护林: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造林密度可选择3000株/hm²~10000株/hm,生长 立地条件好的地段造林密度要小,反之则大。

DB37/T33962018

立地条件好的地段造林密度要小,反之则大。以灌木为主的用材林造林密度可选择6000株/hm~10000 株/hm。 8.2.3.3经济林:根据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造林密度可选择1000株/hm~5000株/hm 生长速度快、立地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地段造林密度要小,反之则大。 3.2.3.4风景林:依据树种生长特性和立地条件造林密度可选择4000株/hm~6000株/hm²,生长速 度快、立地条件好的地段造林密度要小,反之则大。

8.2.4.1采用植苗造林或播种造林,植苗造林主要采用容器苗造林,裸根苗造林前苗木根部需采用植 物生长调节剂浸泡或者蘸泥浆。 8.2.4.2植苗造林栽植深度根据立地条件、土壤摘情和树(草)种特性而定,立地条件好、土壤摘情 好、不定根产生能力强的苗可适当深裁,一般理土高度在根径以上3cm~4cm,反之则浅栽。 8.2.4.3播种造林,播种量应根据种子质量、种子大小、立地条件、树种及造林密度确定,采用穴播 或条播。

a)穴播,人工挖穴,穴径0.2m~0.3m,深0.15m~0.2m,穴内松土,清除石砾,覆土厚度 为种子直径的3倍~5倍,播后踩实; b)条播,结合水平型沟整地,沟底松土,均匀播入,覆土厚度同穴播,播后压实。

8. 3. 1播种方式

采用条播、穴播和撒播的播种方式,参照GB/T16453.2执行

采用条播、穴播和撒播的播种方式,参照GB/T16453.2执行

执行GB/T16453.2中的相关要求。

执行GB/T16453.2中的相关要求。

8.3.3.1春播地面温度回升至12℃以上,土壤摘情较好时进行。 8.3.3.2春旱不宜播种时,可以夏播,并选在雨季来临和透雨后进行。 8.3.3.3秋播不宜太晚,应保证出苗后至少有一个月的生长期,利于越冬

根据土壤摘情和草种特性而定,土壤情好、萌芽力强的草种可深播,反之则浅播,一般播种 1 cm~ 3 cm 。

在进行植被恢复的同时,对于易积水、坡度在10°以上的塌陷地需辅以排蓄工程,排蓄工程的 行GB/T16453.4

DB37/T33962018

9.1.1在坡度不大(小于10°)的缓坡上进行覆土,创造植物生存条件,利用人工造林和播种的方法, 达到恢复植被的效果。 9.1.2覆土厚度视栽种植物种类而定,造林地覆土厚度至少50cm,种草覆土厚度至少25cm以上。 9.1.3对于易发生土壤流失的地段,可以采用浆砌片石或钢筋混凝土在开采面上固定形成框格,防止 土壤被雨水冲刷,在框格内回填客土创造植物生长条件。 9.1.4根据安全、实用与美观的原则,设置正方形、菱形、拱形等多种形式。 9.1.5框架按矩形或正方形布置,其间距视边坡坡率大小而定。边坡坡率越大,间距越小。 9.1.6造林方法参见8.2。 9.1.7种草方法参见 8.3

9.2.1适用于坡度小于20°。的开采面。将开采面设计为阶梯状JC/T 2497-2018标准下载,在每一阶梯平台上修筑种植槽,在种 植槽内种植乔灌木和草本植物。 9.2.2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与安全,必须根据开采面的稳定特征设计阶梯间的坡面度。 9.2.3综合考虑植物生长、水土流失和排水沟布设等因素设计阶梯宽度,小平台宽度2.5m~5.0m 大平台大于5.0m。 9.2.4阶梯高度应小于或等于所选树种成熟高度,以10.0m~15.0m为宜。 9.2.5种植槽内覆土厚度应达到50cm以上。 9.2.6每一阶梯的排水量为上面梯级排水量的总和。 9.2.7采用喷淋或滴灌等形式进行灌溉。 9.2.8造林方法参见8.2。 9.2.9种草方法参见8.3

9.3.1适用于坡度大于20°的陡峭石壁和土质坡面。 9.3.2坡度小于45°的土质坡面可采用直接喷播复绿。 9.3.3在坡度大于45°的开采面上构筑稳定结构层,如铁网、三维网等,然后将草种、肥料、粘合剂、 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等均匀喷射到稳定结构层上。对铺设的铁网与锚杆等设施,需采取符合规范的防锈 错措施进行防蚀处理。 9.3.4选用根系发达,萌能力强、生长迅速以及抗逆性强、适于粗放管理的灌木和草本植物。 9.3.5需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用不同的灌木和草本进行混播,以达到覆盖度、根系、生长期、抗逆 性等方面优势互补的效果。 9.3.6灌木喷播的播种方式、播种量、播种深度参见8.2。 9.3.7草本喷播的播种方式、播种量、播种深度参见8.3

10.1整地与土壤改良

10. 1. 1整地时间

10. 1.2. 1排士场整地

DB5301/T 41-2019标准下载DB37/T33962018

a 排土场整地包括其顶部和边坡: b 将含有不良成分的岩土堆放于底层,品质适宜的土层置于上层,富含养分的土层覆于顶部或表 层; 排土场最终坡度应与土地利用方向一致,边坡宜采用水平阶及鱼鳞坑整地方式,顶部采用穴状 整地方式: d 排土场边坡及顶部设置排水控水工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