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572-201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DB21/T 2572-201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21/T 2572-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6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4409
免费资源

DB21/T 2572-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1/T 2572-201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简介:

DB21/T 2572-2019《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是辽宁省的地方标准,主要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提供规范和指导。这个规程的发布和实施,是为了适应我国建筑行业向绿色、环保、高效方向发展,特别是装配式建筑的快速推广。

该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总则:规定了规程的适用范围、设计原则和依据。

2. 基本规定:涉及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基本要求。

3. 结构体系:对各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特性和设计要求进行了规定。

4. 结构构件:规定了各类构件的设计、制作、安装和连接等方面的要求。

5. 结构计算:列出了结构的静力计算、动力计算、地震作用计算等方法。

6. 施工与验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验、验收等环节提出了要求。

7. 附录:包括一些计算表格、参考数据等。

该规程的实施,旨在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保证其安全、经济、环保,同时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设计人员在进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守这个规程,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性能。

DB21/T 2572-201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图6.5.6梁端键槽构造示意

6.5.7预制构件纵向受力钢筋宜在后浇混凝土内直线锚固;当直线锚固长度不足时,可采用弯折、机械 锚固方式,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 256的规定。

锚固方式,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 256的规定。 6.5.8应对连接件、焊缝、螺栓或铆钉等紧固件在不同设计状况下的承载力进行验算《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5-2009》,并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和《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等的规定。 6.5.9当预制构件搁置在梁、柱、墙等支承构件上时,其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0mm

6.5.8应对连接件、焊缝、螺栓或铆钉等紧固件在不同设计状况下的承载力进行验算,并应符合现行国

十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2跨度大于3m的叠合板,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3跨度大于6m的叠合板,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 4板厚大于180mm的叠合板,宜采用混凝土空心板

5当叠合板的预制板采用空心板时,板端空腔应封堵,堵头深度不宜小于60mm,并应采用强度等 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灌密实。 6.6.2高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楼盖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转换层和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宜采用现浇楼盖; 2平面受力复杂的楼层宜采用现浇楼盖,当采用叠合楼盖时,楼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 于80mm,且后浇层内应采用双向通长配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屋面层宜采用现浇楼盖,当采用叠合楼盖时,剪力墙结构屋面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 于80mm,其他结构形式屋面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且后浇层内应采用双向通长 配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6.6.3叠合板可根据预制板接缝构造、支座构造、长宽比按下列要求设计: 1当预制板之间采用密拼分离式接缝(图6.6.3a)时,宜按单向板设计,确有可靠依据时也可按双 向板设计: 2四边支承叠合板且长宽比不大于3时,当其预制板之间采用整体式接缝(图6.6.3b)或无接缝(图 6.6.3c)时,可按双向板设计; 3叠合板的板厚应取预制板与后浇叠合层厚度之和,计算方法可与现浇板相同,楼板内力应考虑预 制板接缝情况的影响进行适当调整。

5当叠合板的预制板采用空心板时,板端空腔应封堵,堵头深度不宜小于60mm,并应采用强度等 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灌密实。

6.6.4叠合板支座处纵向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a)单向叠合板 (b)带接缝的双向叠合板 (c)无接缝双向叠合板 图6.6.3叠合板的预制板布置形式示意

板:2一梁或墙:3一板侧分离式接缝:4一板侧整体式

6.6.4叠合板支座处纵向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锚固长度 不应小于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6.6.4a)。 2单向叠合板的板侧支座处,当预制板内的板底分布钢筋伸入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时,应符 合本条第1款的要求;当板底分布钢筋不伸入支座时,宜在紧邻预制板顶面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中设置 附加钢筋,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内的同向分布钢筋面积,间距不宜大于300mm,在板的后 浇混凝土叠合层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2la,在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附加钢筋直径)且宜 伸过支座中心线(图6.6.4b)。

图6.6.4叠合板板端与板侧支座构造示意

6.6.5当设置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后浇叠合层厚度不小于70mm,预制板内纵向受力钢筋可不伸入 支座,在后浇叠合层内设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锚入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图6.6.5),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附加钢筋的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钢筋面积的1/3; 2附加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3附加钢筋伸入叠合楼板现浇层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1s,当附加钢筋为构造钢筋时,伸入支座的长 度不应小于15d(d为附加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申心线,当附加钢筋承受拉力时,每个架钢筋内部应 设置1根附加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la; 4垂直于附加钢筋的方向应布置横向分布钢筋,在搭接范围内不宜少于3根,且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5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1接缝处紧邻预制板顶面宜设置垂直于板缝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伸入两侧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锚 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连接钢筋直径); 2连接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中该方向钢筋面积,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 250mm(图6.6.6)。

图6.6.6单向叠合板板侧分离式接缝构造示意

土叠合层:2一预制板:3一后浇层内钢筋:4一连接钢

6.6.7双向叠合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可采用后浇带的形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浇带宽度不宜小于300mm; 2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可在后浇带中焊接、搭接、弯折锚固、机械连接; 3当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在后浇带中搭接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板板底外伸钢筋为直线形(图6.6.7a)时,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2)预制板板底外伸钢筋端部为90°或135°弯钩(图6.6.7b、c)时,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有关钢筋锚固长度的规定,90°和135°弯钩钢筋弯后直段长度分别为 12d和5d(d为钢筋直径)

1一通长钢筋:2一纵向受力钢筋:3一预制板:4一后浇混凝土叠合层:5一后

JG 221-2007 铜管对流散热器(c)板底纵向钢筋末端带135°弯钩搭接 图6.6.7双向叠合板整体式接缝构造示意

6.6.8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应满足下列要求: 1桁架钢筋宜沿主要受力方向布置; 2桁架钢筋距板边不宜大于300mm,间距不应大于1000mm; 3桁架弦杆钢筋可采用HRB400、CRB550或CRB600H钢筋;桁架上弦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 下弦钢筋,当其兼做板内受力钢筋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不考虑下弦钢筋受力时,直径不宜小于 6mm:

6.6.8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应满足下列要求

+ 腹杆钢筋可采用HPB300或CRB550钢筋,直径不应小于4mm 5桁架钢筋弦杆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5.6.9 当未设置桁架钢筋时,在下列情况下,叠合板的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应设置抗剪构 告钢筋(图6.6.9): 1板跨度大于4m的单向叠合板,距支座1/4跨范围内; 2短向跨度大于4m的双向叠合板,距四边支座1/4短跨范围内: 3悬挑叠合板、悬挑板的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在相邻叠合板的后浇混凝土锚固范围内

图6.6.9叠合板设置抗剪构造钢筋示意 一梁或墙:2一悬挑板:3一抗剪构造钢解

6.6.10阳台板、空调板宜采用叠合构件,设防烈度为6、7度时空调板也可采用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应 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叠合构件的负弯矩钢筋应在相邻叠合板的后浇混凝土中可靠锚固,叠合构件中预 制板底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板底为构造配筋时,其锚固应符合本规程第6.6.5条第1款的规定; 2当板底为计算要求配筋时,钢筋应满足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 6.6.11楼、屋面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结构体系,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的有关规定。 小歌 2双T板在钢筋混凝土梁上的支承长度,板跨小于24m时不宜小于200mm,板跨不小于24m时支 承长度不宜小于250mm。 3倒T梁或L梁与双T板的连接,应采用预埋件并于现场焊接固定;预埋件的设计应考虑双T板搁 置于倒T梁或L梁时的稳定性及抵抗预制梁扭转引起的内力;当双T板端部设置企口时,切角高度不宜 大于双T板板端高度的1/3,并应计算支座处的受弯承载力,其相关补强筋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 疑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确定。 4当支承双T板的梁采用倒T梁或L梁时,梁挑耳厚度不宜小于300mm;双T板端面与梁的净距

不应小于10mm;梁挑耳部位应有可靠的补强措施。 5双T板楼盖宜采用设置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湿式体系,也可采用干式体系;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 度不宜小于50mm,并应双向配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50mm的钢筋网片;双T板与后浇混 凝土叠合层的结合面GB/T 50381-2018标准下载,应设置凹凸深度不小于4mm的粗糙面或设置抗剪构造钢筋。 5.6.12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楼盖可采用湿式体系,也可采用干式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湿式连接中不宜考虑混凝土和楼盖内部配筋对楼盖整体性的贡献,应在结构的横向、纵向、竖 向及周边提供可靠的抗拉连接,以有效地连接起结构的各个构件,不得使用仅依赖构件之间摩擦力的连 接形式。

2双T板楼盖在地震作用下应保持弹性状态,

6.6.13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翼缘的连接件可采用湿式连接、干式连接或混合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接件设计时,应将连接件中除锚筋以外的其他部分(钢板、嵌条焊缝等)进行超强设计,以避 免其过早破坏。 2连接件尚应抵抗施工荷载引起的内力。 3当连接件采用预埋八字筋件并于现场焊接固定时,八字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6mm,双T板的每 侧边至少应设置2处,间距不宜大于2500mm。 6.6.14当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板面开设洞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洞口宜设置在靠近双T板端部支座部位,不应在同一截面连续开洞,同一截面的开洞率不应大于 板宽的1/3,开洞部位的截面应按等强原则加厚该截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