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4/T 3326-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5 MB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2031
免费资源

DB34/T 3326-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简介:

DB34/T 3326-2019 是安徽省的地方标准,全称为《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在安徽省范围内,针对古建筑进行白蚁防治工作的技术要求、操作程序、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等。

以下是这个规程的一些主要内容简介:

1. 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安徽省内各类古建筑的白蚁预防和治理工作,包括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和维护过程中的白蚁防治。

2. 防治原则: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既要保护古建筑免受白蚁侵害,又要尽量减少防治工作对古建筑本身及其环境的影响。

3. 防治技术:规定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各种白蚁防治技术的应用条件、方法和注意事项。

4. 质量控制:对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危害评估、防治设计、施工操作、效果检查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质量控制要求。

5. 验收标准:明确了防治工作完成后,应按照哪些标准进行验收,以确保防治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6. 环保要求:在防治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环保、低毒的防治药剂,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这个规程的实施,对于保护安徽省的古建筑,防止白蚁对古建筑的破坏,以及指导和规范古建筑白蚁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1.0.3和其他房屋相比,古建筑的白蚁防治工程具有特殊性。对古建筑的保护不 光要保护建筑本体,还要对其艺术风格、建筑技术、施工材料、建筑环境等进行 保护,实施以白蚁综合治理理念为主的区域白蚁治理策略,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 环境的破坏,有效地控制白蚁对古建筑的危害。 1.0.4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时,应主要检查散白蚁、乳白蚁、土白蚁、大白 蚁、堆砂白蚁和楹白蚁等白蚁类群的分布及危害情况。全国白蚁危害情况调查结 果表明,从地理分布看,散白蚁的分布范围最大,遍及整个中国大陆的白蚁分布 区,乳白蚁、土白蚁、大白蚁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堆砂白蚁、楹白蚁的分布范围 较小。从对房屋建筑的危害性分析,乳白蚁对房屋的破坏性最大,散白蚁对房屋 的破坏性也较大,而土白蚁、大白蚁、堆砂白蚁、楹白蚁在局部地区有时也可对 古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安徽省目前未见对堆砂白蚁和楹白蚁的分布报道。 1.0.5本条阐述本规程与其他现行有关标准的关系。本规程主要是关于古建筑白 蚁防治的技术规程,在实施过程中,尚需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定。本规程不 能替代现行的其他有关标准和规定。在涉及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应用中,当现行 的标准中没有规定、规定不明确或规定不一致的,本规程有明确规定时,可按本 规程的规定执行。

3.1.1地上型装置安装在古建筑地上部位,主要在古建筑白蚁治理中使用;地下 型装置安装在古建筑周边地下部位,它既可以用于白蚁监测,文可以用于发现白 蚁后的治理;在白蚁治理中应用,有时可以单独使用,有时需要与地上型配合使 用。 3.1.2普通监测控制系统较简单,仅由监测装置组成,主要靠人工检查;远程实 时监测系统是在普通型监测装置的基础上安装了信号传输系统或芯片,运用电子 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智能化检测。 3.1.4白蚁防治药剂属于农药的范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有关规定。为利于对白蚁防治药剂的管理和白蚁防治单位对药物的规范使用,并 保证所使用药剂的质量,白蚁防治剂必须“三证”齐全,并且农药登记证的登记 范围应包括白蚁防治。 3.1.5白蚁危害的严重程度、危害的范围以及白蚁的种类的不同,其采取的防治 方法、施工措施、用药量、使用药剂的种类也应不同,这就需要根据现场蚁害等 级和白蚁种类选择相应的防治方法和白蚁防治药物的类型,以便有效地防治白蚁 3.1.6药剂使用的浓度和用量对白蚁防治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药剂使用的浓度 和用量应符合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3.1.7大多数防治白蚁药剂属于有毒有机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药剂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3.2.1监测装置是为聚集白蚁盛放饵料和饵剂的装置。这就要求监测装置能使白 蚁自由进出,并把其作为一个活动和采食点,在监测装置内活动采食饵料或饵剂 由于使用的部位和环境多变,监测装置要求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耐 久性等,通常采用具有上述性能的塑料制成,并依据用途设计成一定的规格和形 状。 3.2.2饵料放置在监测装置内,用于诱集或监测白蚁,其要求是白蚁喜食,不易

霉变和腐烂,且较长时间放置不影响白蚁取食。饵料选用的材料以及大小、形状 和松紧程度对诱集白蚁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一般监测控制系统中的饵料选择白 蚁喜食的木块,如白松、马尾松、小叶桉等树种的木块;也有的监测控制系统中 应用的是皱纹纸卷或纸卷包裹的木片等。 3.2.3远程实时监测控制系统实现从普通监测控制系统需要纯人工开仓式检查到 非开仓实时监测装置的转变,并实现检测状态和检测结果的数字化存储、显示及 运用,能在蚁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准确获取信息,并确保在白蚁群体存在的状态下 对其进行喷药灭杀,从而真正达到所需的灭治效果。 一套合格的远程实时监测控制系统,它必须具有非常低的误报率和漏报率, 司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水防腐性能和较长的持续工作时间。为了方便、舒适 安全、高效、准确地使用这种产品,需要产品本身具有良好的防冲击、抗震动性 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考虑安装环境较为复杂,这就需要信息接收器具有 定的有效识别距离,并能同时读取多个标签而不致数据混乱。

3.3.1具有驱避性的药剂白蚁不会食用,所以应选用非驱避性的药剂作为饵剂; 只有缓慢的毒杀作用是指工蚁取食后,通过白蚁之间的晓,喂食等行为,保证 使药剂传递至整个白蚁群体有足够时间。饵剂的有效成分还应具有在白蚁群体中 得到有效传递和群体水平上消灭白蚁的性能,而不是某一品级类型死亡从而达到 消灭整个白蚁群体的目的。 3.3.2水剂对土壤或墙体处理后,要求药剂能有较强的附着,降解缓慢,形成的 3.3.3木材防治白蚁的药剂最重要的是对白蚁的驱避性,并且能够在木材中具有 持久稳定的作用,这样才能够长期有效的防止白蚁的危害,同时要求处理后的木 材,不应对其相关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如力学性能、可燃性或油漆等。 3.3.4粉剂分散性好,才能充分接触白蚁虫体,利用白蚁的生物学特性,从而达 到最佳的灭治效果。

3.4.1~3.4.3对监测控制装置的贮存和运输进行了规定。由于饵剂要求对白蚁无趋 避性,所以在保存时要求不能污染饵剂,仓库应专库专用。同时,为保证监控装 置的品质,应注意防潮防霉,

~3.4.3对监 测控制装置的贮存和运输进行了规定。由于饵剂要求对白蚁无趋 ,所以在保存时要求不能污染饵剂,仓库应专库专用。同时,为保证监控装 品质,应注意防潮防霉,

4.1.1对于古建筑白蚁防治所采取的具体防治方法,应进一步细化,采取白蚁监 测控制技术为主,药物处理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4.1.2古建筑白蚁防治方案设计应根据古建筑结构、功能和装修特点,古建筑周 力生态环境、有害白蚁种类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充分考虑地域、气候、古建筑结 构持点等,把监测控制技术、药物处理、周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相结合,提出最 佳的防治方案,

4.2.2调查是确定危害等级和危害种类,形成设计方案的基础。现场调查工作应 系统、全面、仔细,不仅要对白蚁危害情况进行调查,也要对古建筑情况进行调 查。 4.2.3~4.2.4由于白蚁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它的活动存在季节性, 它的危害存在隐蔽性。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现场调查和蚁情调查宜在白蚁 活跃期进行。此外,由于白蚁活动外露迹象的不确定性,调查统计应根据一定时 期的检查结果,以便全面、准确查清白蚁危害情况。 白蚁危害检查的重点部位应包括: 1木柱、木梁、木楼板、木屋架等承重木构件的结合处及其贴地贴墙、入墙 你准 部位; 2木门框、窗框及其贴地、贴墙、入墙部位 3砖等嵌入墙体的木配件、楼梯接地木扶手及建房时不能取出的木模板等: 吸头 4屋檐及其他易受潮部位; 5靠近水源部位、底层沉降缝和隐蔽空洞部位的墙体灰缝等; 6木天棚、木地板、木踢脚、木墙裙、木壁等; A 7久未搬动的竹木家具、堆放的木材及其他纤维制品; 8电源插座盒及入户管线,

4.3.1~4.3.3当古建筑内发现较多新鲜蚁路,内有大量工、兵蚁活动时,或发现 蚁巢时,优先选用喷粉法。利用粉状药剂直接灭杀白蚁,喷粉施药时,喷出的药 剂应尽可能分散,使药剂与白蚁虫体充分接触。 4.3.4当白蚁危害等级为IⅢI级时,应组织专家论证,确保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合 理性。

5.1.1对于古建筑白蚁防治施工中,为了能更科学地进行施工,减少对古建筑及 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白蚁防治单位与古建筑管理单位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确保古建筑白蚁防治顺利进行。 5.1.3施用过化学药物的部位或土壤对白蚁有驱避或触杀作用,不利于诱集白蚁 装置选点时应避开这些区域。采用地下型监测装置,其安装部位一般设置于古建 筑四周的绿化带,为充分发挥白蚁监测效果,应避开已被化学物质污染的土壤中 包括白蚁防治单位实施的化学土壤屏障区域,园林绿化部门进行虫害防治的施药 区域,以及其他被农药、化学试剂、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壤等。对于地上型监 测装置,一般设置于木柱、门框、天花板、墙角、墙缝等白蚁活动部位;对于地 下型监测装置,一般设置于室内地面以下或室外绿化带等接地土壤中,在靠近白 蚁活动的区域钻孔安装。因此安装时,应确认这些部位未被农药、化学试剂、有 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5.1.4为了便于跟踪,应对装置进行逐一编号,安装时将编号标记在监测装置安 装示意图上的相应位置

5.2.1选择地上型装置的安装部位原则是:安装部位必须有自蚁活动的踪迹,或 有白蚁的活动,白蚁可以从该部位进入装置内。白蚁灭治的效果通常决定于安装 的位置。适宜于安装地上型装置的部位包括: 息服务平 (1)白蚁的取食点; (2)地面、墙面有白蚁爬出的裂缝处; (3)新鲜的蚁路上或蚁路开始的地方; (4)内部仍有白蚁活动的分飞孔。但有时在分飞孔上安装地上型通常不起作用 其原因在于,分飞孔周围聚集的主要是长翅蚁,该白蚁品级不主动取食; (5)白蚁“不小心”蛙破的地方等。首选的安装位置是白蚁取食点和新鲜的蚁 路上。

安装时在装置底部与安装表面之间有缝隙的地方用胶带等进行密封,是为了 使装置内保持较好的密封性JIS A1121-2001 用洛杉矶试验机测定粗集料耐磨性的试验方法,维持装置内的湿度,以便白蚁进入后还能维持较高 的CO2浓度。

5.3.1尽可能将装置安装在有白蚁活动迹象或白蚁易于入侵的地方,这些地方主 要包括:有白蚁取食点的地方,木桩、树桩、树根边,落水管下端的四周,排水 管的四周,空调设备出水口边,管线进入室内部位的边缘。对于长期积水或干燥 的地方、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地方可以少安装或不安装。 安装的间距,不同的监测装置产品的参数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体积大 内部饵料多的监测装置,安装间距可较大;体积小、内部饵料少的监测装置,安 装间距较小。用于灭治时,安装的间距较小;用于预防时,安装间距较大。但装 置安装间距的规定也不是强制的,可根据实际使用的环境进行调整。如自蚁活动 迹象多的地方安装间距可适当缩小,土壤环境受到限制的地方或存在白蚁风险小 的地方安装间距可适当增加。 要确定地下白蚁的位置、活动方向和范围是很困难的,因此沿古建筑四周设 置监测装置,常常是最为经济和有效的。一般而言,开始监测时安装间距可以稍 大些,发现白蚁后,在发现白蚁的监测装置或其他需要的位置增加监测装置,缩 小安装距离;白蚁活动迹象多的地方安装间距可适当缩小,安装受到限制(如混 凝土地坪)的地方或存在白蚁风险小的地方安装间距可适当增加。

5.4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安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