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0273.4-2022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第4部分:海冰.pdf

HY/T 0273.4-2022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第4部分:海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13566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Y/T 0273.4-2022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第4部分:海冰.pdf简介: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的第4部分:海冰简介,主要针对的是海冰相关知识在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海冰是海洋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特定的季节和地理位置会形成,对海洋生态系统、航海、渔业、气候等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也可能引发一些灾害,如海冰压力导致的结构损坏、航行障碍、海洋生物受困等。

这部分内容可能会包括以下内容:

1. 海冰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海冰的不同类型,如永久冻土带海冰、春季海冰、冬季海冰等,以及它们的形成条件和季节性变化。

2. 海冰的监测与评估:讲解如何通过气象卫星、无人机、浮标等技术手段对海冰进行监测,以及如何分析海冰的厚度、分布、移动等特性。

3. 海冰对海洋灾害的影响:探讨海冰可能引发的灾害,如海冰压力下的结构破坏、冰堵航道导致的交通受阻、冰害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等。

4. 海冰风险区划:指导如何根据海冰的分布、厚度、活动性等特征,进行海冰灾害风险的区划,为海洋灾害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5. 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提出在面对海冰灾害时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应对措施,包括预警系统建立、应急响应计划等。

请注意,具体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第4部分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标准有所变化,需要查阅最新的标准文件或咨询相关专家。

HY/T 0273.4-2022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第4部分:海冰.pdf部分内容预览: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第4部分:海冰

每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见 第4部分:海冰

本文件规定了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资料收集,评估内容和方法,以及成 果制作与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省尺度的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

HY/T 0273.4—2022

海冰灾害seaicedisaster 由海冰引起的影响到人类在海岸和海上活动实施和设施安全运行的灾害。 3.6 海冰灾害风险riskofseaicedisaster 海冰灾害发生及其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来源:MZ/T027—2011,3.3《地震情况下的电梯要求 GB/T 31095-2014》,有修改] 3.7 海冰灾害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ofseaicedisaster 对可能发生的海冰灾害及其造成的后果进行评定和估计。 3.8 海冰灾害风险区划 riskzoningofseaicedisaster 基于海冰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对海冰灾害风险程度进行空间区域等级划分。

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分为国家尺度和省尺度;各尺度的评估目的、评估内容、评估方法以及 果等应有区分而又相互衔接

对资料来源、数据精度及数据质量等有明确的描述;对不同来源的资料应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尽 用权威发布的资料;对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应进行足够的验证,以保证精度,满足评估要求。

综合考虑海冰灾害的自然过程、孕灾环境、成灾机制、社会经济状况、行政区划以及防灾减灾能力 等,开展海冰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和区划。

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应遵从评估区域的实际海冰灾害特点,做到因地制宜,综合评估

根据风险评估和区划的尺度,收集和整理评估区域海冰历史灾害、承灾体、基础地理、经济社会现 状、沿海开发利用和社会发展规划等相关资料;必要时开展补充调查,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海 洋调查、海洋观测和海洋调查观测监测相关资料分别按照GB/T12763、GB/T14914和HY/T058的 要求进行标准化处理和质量控制。

根据评估区域海冰灾害特点,确定致灾因子,分析海冰灾害危险性,并根据社会经济、重要承灾体 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对海冰灾害的影响程度进行风险评估,

编制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报

6.1.1资料收集方式

国家尺度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所需资料主要通过收集并辅以适当的补充调查、调研等 夫取。

国家尺度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所需资料种类主要包括: a)海冰冰情:评估海区海冰时空分布特征(海冰冰日、冰期、冰厚、密集度、冰量、结冰范围以及冰 类型等); b)历史海冰灾情:历史海冰灾害发生次数、时间、地点、强度、受灾和成灾范围、破坏状况,以及造 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等; c) 海洋水文:海水温度、盐度、海流、潮汐等; d)气象:导致海冰灾害的天气系统、影响时间和年均发生次数,以及历年气温、气压、风速风向、降 水量、冷空气过程(强度及频次)等; e)·海岸地形地貌:海岸类型、地貌特征及海岸线改变情况等; 基础地理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包括海岸线、各级行政界线以及海域面积等基础地理信息; g)海洋生态系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分布及系统健康状况等; h)经济社会:港口码头、海洋石油平台以及海岸工程(包括核电厂)等的数量、分布、类型、结构及 运行状况等;海水养殖区和有人居住岛屿数量、分布和类型等;沿岸(包括有人居住岛屿)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包括人口规模等)、主要海洋经济活动情况;海域使用、保护及开发建设规 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等;围填海工程数量、分布及规模(面积)等; i )防御能力:各类承灾体的工程性及非工程性抗冰措施、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能力等。

6.2.1评估指标选取与分析

在整合、处理各类冰情资料的基础上,选择海冰厚度(T)、严重冰期(P)和海冰密集度(C)等作为主 要指标对结冰海区的冰情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海冰危险性。

2.2海冰灾害基本特征及重大(典型)海冰灾害实

选择我国结冰海区曾经发生的重大或典型海冰灾害实例进行分析,找出导致 为主要原因

用于核实分析海冰危险性等级的冰情要素。

6.2.3危险性等级划分

综合考虑海冰冰厚、严重冰期以及海冰密集度等冰情要素特征,将海冰危险性划分为高(I级)、较 高(Ⅱ级)、一般(Ⅲ级)、较低(IV级)和低(V级)5个等级,具体划分标准见表1(表1中的符号:P为严重 冰期天数,T为海冰厚度,C为海冰密集度)。

海冰危险性等级划分标

近岸海域[12nmile(1nmile=1.852km)以内]及其沿岸以地(市)级行政区域岸段为基本评估单 元进行评估;根据我国结冰海区的油田(群)及石油平台实际分布状况,将结冰海区海上油气开采区(主 要是渤海)划分为辽东湾北部、辽东湾南部、渤海湾北部、渤海湾西部、渤海湾南部及黄河三角洲、渤海中 部以及莱州湾东部等7个基本评估单元进行评估(具体海域范围及拐点坐标见附录A)。

评估指标体系由海冰自然致灾因子和评估海区主要经济社会活动(即承灾体)组成。其中,自然 国子包括海冰厚度、海冰冰期和海冰密集度等;经济社会活动(承灾体)包括交通运输、油气开采、海 直、海洋(岸)工程和有人居住岛屿等。

建立海冰灾害风险综合评估体系,按照各类指标影响贡献大小计算综合权数,确定风险评估值, 录B给出的方法进行评估

海冰灾害风险区划应按照高风险(I级)、较高风险(Ⅱ级)、较低风险(Ⅲ级)和低风险(IV级)4个风 险等级进行划分。具体划分标准见表2(表2中的R值是根据附录B给出的计算方法得出)。按照表2 对各个评估海区进行海冰灾害风险等级划分后,应结合历史典型海冰灾害状况和防灾减灾的具体要求 对个别评估海区的风险等级予以适当调整。

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成果图件应按照HY/T0297的要求进行制作。图件包括: a)全国海冰危险性等级分布图:以沿海地(市)级行政区所辖海域(12nmile以内)为单元,根据 6.2.3给出的高(I级)、较高(Ⅱ级)、一般(Ⅲ级)、较低(IV级)和低(V级)5个等级,分别用红、 橙、黄、蓝、绿5色标识表征全国海冰危险性等级大小; b)全国海冰灾害承灾体等级分布图:以沿海地(市)级行政区所辖海域(12nmile以内)为单元, 根据附录B中B.2给出的承灾体4个等级划分方法,从大(I级)到小(IV级)分别用红、橙、黄、 蓝4色标识表征全国海冰灾害承灾体等级大小; c)全国海冰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以沿海地(市)级行政区所辖海域(12nmile以内)为单元,根 据B.4给出的方法获得的海冰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值,并适当结合典型海冰历史灾害状况和防 灾减灾的具体需求,从大(I级)到小(IⅣ级)分别用红、橙、黄、蓝4色标识表征全国海冰灾害风 险等级大小 d)渤海油气开采区海冰危险性等级分布图:以7个海上油气开采区域(具体范围及拐点坐标见附 录A)为单元,根据6.2.3给出的高(I级)、较高(Ⅱ级)、一般(Ⅲ级)、较低(IV级)和低(V级) 5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绿5色标识表征渤海油气开采区海冰危险性等级大小; e)渤海油气开采区海冰灾害承灾体等级分布图:以7个海上油气开采区域(具体范围及拐点坐标 见附录A)为单元,根据B.2给出的承灾体4个等级划分方法,从大(I级)到小(IV级)分别用 红、橙、黄、蓝4色标识表征渤海油气开采区海冰灾害承灾体等级大小。 f)渤海油气开采区海冰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以7个海上油气开采区域(具体范围及拐点坐标见 附录A)为单元,根据B.4给出的方法获得的海冰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值,适当结合典型海冰历

HY/T 0273.4—2022

史灾害状况和防灾减灾的具体需求,从大(I级)到小(IⅣ级)分别用红、橙、黄、蓝4色标识表 渤海油气开采区海冰灾害风险等级大小。

成果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 全国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报告,报告按照附录C的要求编写 52 全国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报告

7.1.1资料收集方式

见6.1.2,但不包括海洋石油平台等海上油气设施

省尺度海冰灾害风险评估仅在12nmile以内近岸海域及其沿岸区域进行,基本评估单元为县( 市、区)级行政区

见6.3.2,但不包括海洋石油平台。

省尺度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成果图件应按照HY/T0297的要求进行制作。图件包括: a) )省(直辖市)海冰危险性等级分布图:具体方法同6.5.1a),但以沿海县级行政区所辖海域 ((12nmile以内)为单元; b) 省(直辖市)海冰灾害承灾体等级分布图:具体方法同6.5.1b)JTS 196-6-2012 三峡船闸通航调度技术规程,但以沿海县级行政区所辖海域 (12nmile以内)为单元。

HY/T 0273.42022

省(直辖市)海冰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具体方法同6.5.1c),但以沿海县级行政区所辖海域 (12nmile以内)为单元

省(直辖市)海冰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具体方法同6.5.1c),但以沿海县级行政区所辖海域 (12nmile以内)为单元

成果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 省(直辖市)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报告,报告按照附录C的要求编写; b)省(直辖市)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报告

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成果须通过专家组的技术审查和验收,专家组应由相关领域技术专家利 涉灾部门管理人员组成。

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通过技术审查和验收后,应对全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分析结果, 服告以及风险图等成果资料进行汇总整编,并按照HY/T058的归档要求进行汇交。

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成果应根据自然环境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关键技术创新等因素适时 更新,更新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当评估区域内环境或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重新评估《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电气设备技术要求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22580-2008》

表A.1给出了海上油气开采区评估单元、名称、范围及拐点坐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