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隧道施工技术交底

6[1].隧道施工技术交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
资源大小:240.13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ID:131257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6[1].隧道施工技术交底简介: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是指在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的关于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操作规程、设备使用、安全措施等技术内容的详细讲解和说明。以下是隧道施工技术交底的一些主要内容简介:

1. 施工设计理解:介绍隧道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关键工程参数,如隧道长度、直径、深度、结构形式等,让施工人员对整体工程有清晰的认识。

2. 施工工艺与流程:讲解具体的施工工艺,如开挖方法(如钻爆法、盾构法、TBM法等)、衬砌材料选择、排水防水措施等,以及施工流程,如前期准备、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洞口封闭等。

3. 设备操作与维护:介绍施工设备的操作方法,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安全管理:强调施工安全,包括防坍塌、防瓦斯、防尘、防火、防水、防雷击等安全措施,以及应急救援预案。

5. 质量控制:讲解质量控制要点,如混凝土浇筑质量、钢筋绑扎质量、测量放线精度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6. 环境保护:介绍环保施工措施,如何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技术交底是施工前的重要环节,通过交底,确保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6[1].隧道施工技术交底部分内容预览:

在隧道衬砌完成后, 砼路面的施工,采用HBT型辊轴式水泥砼路面摊铺整平机2台,由中间向洞口方向,分幅分块进行。纵缝间设拉杆,横缝间设传力杆。另配置HQV自行式路面切纹机2台,自行式切缝机2台,灌缝机2台配合施工。

三.隧道进、出洞口的施工

隧道进口采用斜交环框式洞门,洞门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整体灌筑DBT29-88-2014_天津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规程.pdf,洞口边仰坡采用锚网喷防护,厚度为10cm。

k9+485—k9+490间洞口段,采用Ⅳ级复合(T1)衬砌,k9+490—k9+495间的洞口段,采用Ⅳ级复合(A)衬砌,k9+495—k9+505间的洞口段,采用Ⅳ级复合(B)衬砌。

洞口Ⅳ级围岩T1、T2型衬砌段采用部分开挖,锚网喷支护,同时辅以拱墙钢架(1.0m一榀)及拱部超前小导管(φ钢花管,每根长处3.5m,环间距0.4m,纵向间距2.0m)加强支护,全断面衬砌。

隧道出口采用斜交环框式洞门,洞门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整体灌筑,厚度为10cm。

1. 洞身为Ⅲ级围岩的施工

复合式衬砌无路面超高地段,洞身开挖后,应随即进行锚网喷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厚10cm,拱墙锚杆采用两种形式:拱墙为φ22砂浆锚杆,拱顶为φ25中空锚杆,每根长度2.5m,纵、环向间距1.2m,呈梅花型布置,在围岩局部破碎部位还要设置φ8钢筋网片进行加固,网格间距为25cm×25cm。随后布设复合防水板,然后进行洞身二次衬砌,二次衬砌为35cm厚的C25砼。

2.洞身为Ⅳ围岩的施工

1)洞身Ⅳ级围岩无超高地段,洞身采用采用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锚网喷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厚15cm,拱墙锚杆分两种形式:拱墙为φ22砂浆锚杆,拱顶为φ25中空锚杆,每根长度3.0m,纵、环向间距1.0m,呈梅花型布置, 拱墙还要设置φ8钢筋网片进行加固,网格间距为20cm×20cm。随后布设复合防水板,然后进行洞身二次衬砌,二次衬砌为40cm厚的C25砼。

2)洞身Ⅳ级围岩复合式(A)衬砌断面,路面无超高时,喷混凝土厚25cm,拱墙锚杆分两种形式:拱墙为φ22砂浆锚杆,拱顶为φ25中空锚杆,每根长度3.5m,纵向间距1.0m,环向间距为0.8m,呈梅花型布置, 拱墙还要设置φ8钢筋网片进行加固,网格间距为20cm×20cm。随后布设复合防水板,然后进行洞身二次衬砌,二次衬砌为55cm厚的C25砼,拱墙设置型钢架,1.0m/榀。

3)洞身Ⅳ级围岩复合式(B)衬砌断面,路面无超高时,二次衬砌厚度为45cm,其它与(A)衬砌断面设计相同。

4)洞身Ⅳ级围岩复合式(B)衬砌断面,路面2%超高时,断面衬砌与(B)衬砌断面相同。

5)洞身Ⅳ级围岩复合式(T1)衬砌断面,当衬砌外围岩厚度小于4.0m时,取消该部分的系统锚杆。本段衬砌应与相连的Ⅳ级复合式(A)衬砌整体一次灌筑,衬砌边墙与桥台间的空隙应用M7.5浆砌片石回填密实,其它与Ⅳ级围岩复合式(A)衬砌断面相同。

6)洞身Ⅳ级围岩复合式(T2)衬砌断面,洞内衬砌设计与Ⅳ级围岩复合式(T1)衬砌断面相同。

3.洞身掘进及衬砌施工

1)开挖方法:洞身采用上弧导预留核心法施工。

①施工工序:见上弧导预留核心法施工示意图及上弧导预留核心法施工程序框图。

②施工方法:上部弧导坑及边墙导坑以人工风镐或隧道挖装机开挖为主,辅以弱爆破,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措施。上弧导出渣由隧道挖装机扒至下半断面后,装入自卸车运走,上断面扒渣用人工配合,核心土开挖采用控制爆破,核心开挖后立即施作仰拱,衬砌采用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砼输送车配砼输送泵灌注。

③循环图表:见上弧导预留核心法掘进作业循环图。

上弧导预留核心法掘进循环图

a.导坑开挖需进行爆破时,必须经工程师同意,反复检查支护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弱爆破。

b.左、右边墙导坑必须交错施工,不得两边同时开挖。边墙围岩较差时分两层开挖。

a.导坑开挖需进行爆破时,必须经工程师同意,反复检查支护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弱爆破。

b.左、右边墙导坑必须交错施工,不得两边同时开挖。边墙围岩较差时分两层开挖。

d.核心土必须在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后再开挖,开挖时采用控制爆破措施以免损坏初期支护。

e.施工中认真进行围岩量测工作,根据对围岩变化的观测及量测数据,考虑高速支护参数。

2)深埋Ⅱ类围岩段和车行横洞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

①施工工序:见正台阶开挖法施工示意图及正台阶开挖施工程序框图。

根据隧道围岩、断面和配备机械情况,综合分析施工中每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及所需时间,绘制出形象直观的循环图表来显示此方法工序循环情况。见正台阶开挖作业循环图。

正台阶开挖法掘进作业循环图

②施工流程:光面爆破施工流程见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①支护类型:本隧道初期支护共包括R32注浆锚杆、格栅钢架等型式,依据围岩类别及地表覆盖层厚度的不同而分别设置。施工支护紧随开挖面及时施作,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在短期内松驰。

②施工工序:见初期支护施工流程图。

有 否

③R32注浆锚杆施工:锚杆将注浆管和锚杆的功能合二为一,实现了注浆与锚固的一体化,在止浆塞的作用下,利用锚杆的中心孔注浆使浆液极其饱满,在一定的注浆压力作用下浆液可充分地充填围岩孔隙和裂缝,进一步改良围岩,锚杆外表的可联结螺纹,增加了锚杆的抗拨力,有利于各种配件的使用,垫扳、螺母、的安装较为简捷,R32锚杆由锚头、全螺纹中空杆件、止浆塞垫板、螺母组成。锚头:由特种工程塑料制成,尖头开口便于注浆,锚头体中后部有倒刺便于悬挂锚杆,尾部有螺纹与锚杆联接;锚杆体:由优质天然钢管作基材,中空杆体可作注浆管,表面加工成连续螺纹,便于安装锚头、垫扳、螺母,同时表面连续的螺纹提高了杆件与砂浆的握裹力;止浆塞:注浆时封堵锚孔,实现有压注浆,改良围岩;垫扳:可将杆承受的载荷均匀地传递到围岩上;螺母:将杆体与垫板锁定在一起,将杆体承受的载荷经过垫扳传递到围岩。

a用型凿岩机钻眼用高压风清孔。

b将安装好锚头的R32锚杆体插入锚孔,锚头上的倒刺将锚杆挂住。

c在锚杆尾端安装止浆塞,垫扳和螺母。

d通过快速注浆接头将锚杆,尾端和万通高效压力注浆泵联接。

e开始注浆,如需有压注浆改善围岩结构,只需压力达到设计压力即可。

④格栅拱架施工:格栅拱架在洞外按设计加工成型,洞内安装,与锚杆焊成整体。格栅拱架间设纵向连接筋和定位系筋,拱架间以砼填平。拱架拱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架立时垂直隧道中线,当格栅拱架和围岩之间间隙过大时设置垫块。

模筑砼在在锚杆、钢拱架安装后立即进行,尽快支护围岩。钢拱架间用砼填平,并按设计有足够的保护层。

①量测的目的:现场监控量测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掌握围岩在开挖过程中的动态和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必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预测并据此确定相应的施工措施,以确保围岩结构的稳定。

②量测项目: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围岩特点,设计考虑进行如下项目的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围岩周边收敛量测、锚杆抗拨试验、围岩内部位移量测、地表沉降观测和掌子面地质支护状态观测,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其它量测项目,以满足施工需要。

③施工监控流程:见围岩施工监控流程框图。

⑤测点布置及量测频率:洞内拱顶下沉与水平收敛量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内,断面间距:II类衬砌地段平均为5m。量测频率依据开挖后的时间、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以及设计要求进行。

⑥数据整理:在取得量测数据后,将同一断面的各种量测数据互相印证,以确认量测结果的可靠性:对位移等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处理,监视时态曲线的变化规律,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围岩变形的空间分布规律,了解围岩的稳定性特征。

⑦信息反馈:用经验对量测情况进行信息反馈。通过对目测和位移量测结果的分析,对围岩稳定状态,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的安全情况进行评判,将评判结果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施工时间,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设计参数。

隧道洞內及洞外与桥、路基分界范围内,设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为24cm冲孔桩施工方案(正本),路基分界范围及衬砌无仰拱地段内设C20混凝土整平层,厚15cm。

1.隧道内设置双侧水沟,双侧电缆槽,并按电力、消防等专业要求预留孔洞及预埋件。

2.隧道内每隔50m设置灭火器箱,两侧交错布置。

3.隧道内过渡段1采用100w高压钠灯间隔5m沿隧道两侧上方对称布置;过渡段2采用100w高压钠灯间隔10m沿隧道两侧上方对称布置;中间段采用100w高压钠灯间隔10m沿隧道两侧上方纵向交错布置。

1.洞口开挖应做好边仰坡防护,及早修建洞门《聚合物长期辐射老化 第3部分:低压电缆材料在役监测程序 GB/Z 28820.3-2012》,以策安全。

2.施工中应逐段核实围岩级别,安设监测仪器,随时检测围岩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