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奖施工组织设计32-造币厂地下、上部结构阶段施组

鲁班奖施工组织设计32-造币厂地下、上部结构阶段施组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为pd
资源大小:1.74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7684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鲁班奖施工组织设计32-造币厂地下、上部结构阶段施组简介:

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的最高荣誉,它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极高,特别是在造币厂这样的特殊工程中。建造造币厂的地下和上部结构阶段施组设计,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前期准备:首先,需要对地下和上部结构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和设计,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包括制定施工区域的排水和防渗方案,以及制定应急预案。

2. 地下结构施工:地下结构可能包括地下室、地基、井筒等,需要精确测量和定位,严格控制地基处理和土方开挖,同时保证防水和防渗设施的施工质量。

3. 深基坑支护:由于造币厂的特殊性,可能需要进行深基坑施工,这时需要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支护体系,如地下连续墙、桩基等,以防止地层塌方。

4. 上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可能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等,涉及到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幕墙安装等,需要精细的施工组织,确保施工的精度和效率。

5. 绿色环保与噪音控制:考虑到造币厂的特殊环境要求,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噪音和扬尘,使用环保材料,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 质量监控: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施工组织设计,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达到鲁班奖的高质量标准。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施组简介,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会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规划和调整。

鲁班奖施工组织设计32-造币厂地下、上部结构阶段施组部分内容预览:

的效果;压顶围標选用1200mm×600mm,压顶围標设砖砌围墙,以保 证现场施工场地的有效利用(支撑形式详见围护设计图纸)。 基坑内设置一道水平预应力钢管支撑,支撑的中心标高为 2.1,支撑选用Φ609×12,基坑边缘局部深坑处增设一道型钢支撑, 规格为30号槽钢对拼。 垂直支撑利用工程钻孔灌注桩内插格构式钢立柱,与水平钢管 支撑焊接,形成整体支撑结构(在基坑开挖前施工完毕,且达到一定 强度)。 对于钢管支撑的安装施工将由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7.现阶段施工进展情况 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目前,正在进行工程桩施工, 预计,在三月底结束工程桩施工,到四月初进行基坑开挖。 8.环境及工程施工监测情况 在挖土及地下室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委托专业监测单位(上海 市第一测量所),将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周边建筑、道路、管 线及基坑位移情况出专题方案,进行时事监控。具体方案详见本工程 《工程桩、围护桩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相关附件。

1.施工准备工作 在全面进行开挖基坑土方之前,必须做好基坑降水及工程监测 与环境监测工作,尤其是南侧厂部办公楼以及周边地下管线的沉降和 位移的监测,做好安全防护和外围配套项目的落实工作。 土方开挖前,应检查井点降水情况,及时向环境监测单位索取 有关资料,以掌握其对于邻近建筑、围墙、道路、地下管线等保护对 象的影响情况,做好地下水位的监测工作,检查围护桩的强度是否达 到设计强度,以便确定挖土机械与作业流程,完成挖土施工方案设计, 基坑开挖将严格执行先撑后挖的原则。 在实际挖土施工过程中,对监测单位提供的围护体沉降和位移

围护桩的测斜、水平钢管支撑的轴力变化和位移、邻近建筑物的沉降 和位移、周边道路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以及地下水位的观测数据, 进行分析,并作相应的施工动态调整。 原计划在大底板施工以后再安装70HC内爬式塔机,但考虑到施 工现场场地狭小,大底板施工后,吊机展臂伸展不到塔机预定位置, 无法顺利安装,故在挖土阶段即设置塔机基础,随即安装塔机,用于 整个地下室施工阶段。 场地布置: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总的原则是对施工场地合理 利用,分阶段进行布置。在场地内采取明沟排水,即在坑壁四周设 圈350mm×350mm明沟(宽×深),并每隔30m间距设置450mm×450mm X500mm(长×宽×深)集水井,排水沟中的水,进三级沉淀池处理 后,排入建设单位指定窖井。明沟上面通长加盖Φ22单层双向钢筋 网片。 在施工场地内的道路均作C20混凝土道路,以满足施工需要。 考虑2号大门口处的地表土质较差,而又是主要施工场地,因此铺设 Φ14单层双向钢筋混凝土路面。 在基坑周围设置一圈围护栏杆,高1.2m,二道横杆,地面砌10cm 高挡土砖,立杆2m一道,与10cm×10cm埋件焊接。埋件放置在混凝 土路面上,栏杆的横、立杆均用Φ48钢管,红白漆一度。 2.施工流程 挖第一皮土→钢管支撑(施加预应力)井点降水→挖至底标高、 工程桩凿除→地基验槽→混凝土垫层→工程桩动测、基地放线→砌砖 模、回填砂→扎底板下皮钢筋、深坑钢筋→型钢支架→扎底板上皮钢 筋→柱墙插筋绑扎→浇捣大底板混凝土→地下室柱墙筋绑扎、搭设排 架→柱墙筋验收→封模、梁模铺设→梁钢筋绑扎、平台板铺设→梁钢 筋验收、平台筋绑扎→平台筋验收→浇捣地下一层混凝土→拆撑→外 墙防水工程→验收→回填土。

(一)总施工部署 本工程根据现场施工进度现确定为先进行主体结构施工,上部 结构与结构砖墙工程时间差为84d,即施工至标准层九层时,组织进 行流水施工。另上部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将在基础施工阶段场 地布置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做局部调整,如增安全防护棚。以下为 具体施工现场布置: 1.结构施工阶段临时用水布置 (1)本工程施工用水除生活用水外,主要用水是结构施工混 凝土养护以及装饰施工砂浆拌制用水,根据计算用水量约5L/s;总 用水量Q10L/s设计,则供水管径为: D=4QX1000/(πV)1/=[(4×10×1000)/(3.14×1.5)]1/2 =92mm 式中V一管网中的水流速度(一般取1.2~1.5m/s)。 故现场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源管径100mm,能够满足施工用水量要 求。 (2)本工程临时用水采用建设单位已提供的施工区域东南侧 Φ100水源,分二路接出水管,一路为施工用水,另一路为辅助设施 用水,用水管道口径为Φ50以组成供水网络,并在各需要用水部位 留出水龙头。对于楼层用水,考虑水头损失,故在施工现场内设置 只10m薄钢板水箱,并配备一台30m扬程的增压水泵。(平面布置见 详图) (3)消防用水管一律使用Φ100管,在整个施工范围内设置两 处消防栓,并备足200m消防软管。在施工楼层设置两根消防立管, 管径采用Φ100,且每一立管在每层设置一只消防龙头。 (4)楼层用水采用两根Φ50管径水管沿楼层布置至各施工层 面,以满足结构及装饰施工用水。施工用水严禁使用消防水源。 (5)现场所有水管均沿围墙或路下敷设,穿越重载车道需作

对于结构楼层施工中的动态操作程序,另做如下补充: 1.楼层经养护能上人操作,暂停浇水养护。关砌先把主控轴线 控制点引至楼层面,经校核无误后,弹出墙柱轴线及根据墙柱截面弹 出模板控制线(施工队伍应配合)。同步由施工队伍根据木翻翻样图 弹出排架搭设位置及梁底模位置。(此时外脚手施工应及时跟上) 2.扎柱墙筋,同步搭设排架及外脚手架,另按梁位置安装底模 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校对。安装配合同步。 3.扎柱墙筋结束(检查保护层垫块),验收,同步铺平台模。 4.扎梁钢筋(放置保护层垫块),同步组装柱模(用钢箍箍紧) 和墙模(芯筒模板对拉螺栓内模安装)。质量员对梁钢筋工程检查。 5.铺平台板下皮筋,封梁侧模,安装配合同步,同时相关管理 人员对柱墙模进行校对,并对固定情况检查,督促纠正。 6.扎平台上皮筋,对于整个支模排架情况进行整体检查、纠正, 对于预留洞、预理件的设置进行检查。 7.质量验收合格,浇筑柱墙梁板混凝土。 8.混凝土养护至1.2N/mm强度(混凝土浇筑后约10h左右), 再由关砌弹线放样。 详见附图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2《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 附图3《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 五、工程进度计划与施工控制节点 1.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655天。即1999年12月28日开工, 至2001年10月12日峻工。 2.进度控制节点 工程桩完成日期为:2000年3月31日; 第一次土方开挖完成日期为:2000年4月4日; 第二次土方开挖、垫层完成日期为:2000年5月4日; 共建之折生长润格上新管家式日期水:0年日8日

五、工程进度计划与施工控制节

DLT1511-2016 电力系统移动作业PDA终端安全防护技术规范地下室结构完成日期为:2000年6月30日; 上部1~7层裙房框架结构完成日期为:2000年9月8日; 主楼8~18层框架结构完成日期为:2000年11月24日; 内外墙砌筑完成日期为:2000年12月25日; 屋顶、裙房构架完成日期为:2001年2月3日。

地下室结构完成日期为:2000年6月30日; 上部1~7层裙房框架结构完成日期为:2000年9月8日; 主楼8~18层框架结构完成日期为:2000年11月24日; 内外墙砌筑完成日期为:2000年12月25日; 屋顶、裙房构架完成日期为:2001年2月3日。

六、测量定位及总体标高控制

一)建筑轴线控制 1.本工程的总体测量定位工作根据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 总平面图中所确定的座标定位点为依据,由我公司测量队进行总体定 位,即引测主控轴线。 2.定位具体主控轴线为:东西向以1、4、7轴,南北向以A、 C、F轴为主控轴线,以主控轴线交点作为轴线控制点,考虑到桩基 工程施工中对其影响造成位移,所以将主控轴线控制点均引测至挖土 范围以外的厂区建筑、围墙及道路上,并且在墙上采用明显的红漆标 注。 3.本工程分别在垫层施工完成后、大底板施工完成后二个阶段, 进行轴线和标高校核,以作为土方开挖、大底板、地下一层的施工依 据。轴线及标高控制点均用三角形红漆标注,并由专人保护,标高控 制点设置在围护桩上。 4.公司测量队进行轴线和标高定位后,由现场测量员进行具体 施工定位,包括挖土标高、深坑位置、砖模定位、大底板标高、地下 层标高、所有施工轴线、板墙柱位置校对的内容。 5.上部结构施工时在二层以上的楼层施工中,在楼板上预留 200mm×200mm的测量孔,采用经纬仪配线锤层层吊线的方法控制楼层 轴线以及垂直度,根据预留控制点,在楼层上弹出控制轴线,从而放 出与控制轴线相平行的轴线。以轴线为标准,弹出墙柱的模板位置, 组装墙柱模板时,先将墙柱模板按弹线位置就位,然后用垂线将模板 校正垂直,详见轴线控制详图,

6.每层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在沿轴线的延长线在施工场地上架 设经纬仪,复核建筑物的外墙墙角垂直度,并将该层出现的误差在上 一层模板的组装中纠正。 (二)建筑标高引测控制: 1.本工程采用建设单位提供的在施工现场外侧的两个水准点, 分别为TP1,TP2,进行控制。标高引测控制以TP1为准,TP2作为校 准点。由本公司专职测量队将标高控制引入现场。 2.从标高控制点或引测点,用同一把钢尺(符合精度要求)量 出该层的梁底标高,然后用水准仪或水平塑料管将该标高引至墙柱钢 筋上(楼层标高+0.50m),按此标高安装底模。 通过上述逐层控制和纠正措施,使建筑物不出现积累误差。 3.根据建筑图纸交底记录布置沉降观测点,进行建筑物沉降测 量。沉降观测在结构阶段除初始读数外,每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并 做相应沉降观测记录。 轴线标高均应做相应复核记录(原测偏差数据及校对后偏差数 据),轴线标高偏差均应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详见附图4《施工轴线平面控制点布置示意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