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工艺标准】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简介:
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其施工工艺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工程准备:首先,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清除杂物,确定桩位,然后设置导向设备,如桩机或钻机。
2. 钻孔:使用钻机进行钻孔,钻头按设计要求的直径和深度进行旋转钻进。钻孔过程中需要不断清除孔内渣土,确保孔径和深度的准确。
3. 清孔:钻孔完成后,需要进行孔底清理,通常使用清孔器或高压水冲洗,以确保孔底的清洁度,减少混凝土灌注时的堵塞。
4. 灌注混凝土:将配合好的混凝土通过泵送设备灌入孔内,同时通过导管控制混凝土的上升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5. 桩顶处理:混凝土灌注完成后,通常需要养护一段时间,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桩顶的处理,如浇筑桩帽或设置止水设施。
6. 质量检查:施工过程中需进行严格的自检和互检,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施工完毕后进行桩身质量检测,如钻芯取样、低应变检测等。
7. 后期处理:桩基施工完毕后,进行场地恢复,如回填、绿化等。
以上就是回转钻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标准,具体施工步骤和技术要求可能会因工程的具体条件和设计有所不同,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图纸执行。
【工艺标准】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2.1.1 水泥:宜采用 32.5 级或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5%。
2.1.3 石子:粒径为 0.5~3.2cm 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 2%。
中高大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粘土: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 IP≥17 的粘土。
2.1.6 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确定。
2.1.7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8 焊条:焊条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回转钻机、翻斗车或手推车、混凝土导管、套管、水泵、水箱、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电焊机、切割机、泥浆车等。
2.3.1 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3.2 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2.3.3 制作好钢筋笼。
2.3.4 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抄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字。
2.3.5 要选择和确定钻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3.6 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根。
2.4.1 主要作业人员:钻机操作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焊工、测量工、技术员、电工
2.4.2 钻机操作工和电工应持证上岗,其于工种接受安全和技术培训,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3.2.1 甲方完成施工区的三通一平工作,根据甲方提供资料完成施工方案编写。
3.2.2 测量定位:根据设计桩位图纸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放出桩位。
3.2.3 钻机就位:钻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做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3.2.5 钻孔:调直机架挺杆,在护筒中注入拌制好的泥浆,开动机器钻进,钻进过程中根据土层变化随时调整泥浆的相对密度和粘度,直至设计深度。
3.2.6 孔底清理及排渣
3.2.6.1 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 1.1~1.2。
3.2.6.2 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 1.1~1.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 1.3~1.6。
3.2.6.3 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前应绑好砂浆垫块;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
3.2.7 二次清孔;在钢筋笼内插入混凝土导管(管内有射水装置),通过软管与高压泵连接,开动泵水即射出。射水后孔底的沉渣即悬浮于泥浆之中,再用掏渣桶将之清除。
3.2.8 浇筑混凝土:停止清孔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随着混凝土不断增高,孔内沉渣将浮在混凝土上面,并同泥浆一同排回贮浆槽内。
3.2.8.1 水下浇筑混凝土应连续施工;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为300~500mm,导管底端应始终埋人混凝土中 2~6m ,导管的底管长度一般≥4m。
3.2.8.2 混凝土的配制:
(1) 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在选择施工配合比时,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比设计强度提高 10%~15%。
(2) 水灰比宜用0.5~ 0.6。
(3) 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规定的浇筑期间内,坍落度应为 180~220mm;
(4) 水泥用量不少于360Kg/m3,一般为360~400kg/m3。
(5) 砂率一般为 40%~50%。
3.2.9 混凝土开始灌注时,漏斗下的封水塞可采用预制混凝土塞、木塞或充气球胆。
3.2.10 拔出导管:混凝土浇筑到桩顶时,应及时拔出导管。但混凝土的上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1.0m,以保证桩头混凝土强度。
3.2.11 同一配合比的试块,每班不得少于 1 组。每根灌注桩不得少于 1 组。
3.2.12 冬、雨期施工:
3.2.12.1 回转钻进成孔灌注桩可在冬期进行,但必须注意混凝土的防冻保护。
3.2.12.2 雨天施工现场必须有排水措施,严防地面雨水流入桩孔内。要防止桩机移动,以免造成桩孔歪斜等情况,并对现场水泥等材料作好防淋防潮等工作。
4.1 回转钻进成孔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回转钻进成孔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4.2 回转钻进成孔灌注桩的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
回转钻进成孔灌注桩的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
4.3 回转钻进成孔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回转钻进成孔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4.4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
4.5 质量记录
4.5.1 水泥的出厂证明及复验证明。
4.5.2 钢筋的出厂证明或合格证,以及钢筋试验单抄件。
4.5.3 试桩的试压记录。
4.5.4 补桩的平面示意图。
4.5.5 灌注桩的施工记录。
4.5.6 混凝土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4.5.7 混凝土试块 28d 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泥浆护壁成孔时,发生斜孔、弯孔、缩孔和塌孔或沿套管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沉陷等情况,应停止钻进。经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5.2 钢筋笼变形:
钢筋笼在堆放、运输、起吊、入孔等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加固的技术措施。
混凝土浇到接近桩顶时,应随时测量顶部标高,以免过多截桩或补桩。
6.0.1 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吊人桩孔内,应牢固确定其位置,防止上浮。
6.0.2 灌注桩施工完毕进行基础开挖时,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并应检查每根桩的纵横水平偏差。
6.0.3 在钻机安装,钢筋笼运输及混凝土浇筑时,均应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并应经常予以核校。
6.0.4 桩头外留的主筋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
6.0.5 桩头的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 5MPa 时,不得碾压杭州湾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防桩头损坏。
6.0.6 刚浇完混凝土的灌注桩,不宜立即在其附近钻进相邻桩孔,应采用间隔施工,防止因振动或土体侧向挤压而造成变形或裂断。
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7.2 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鉴定指标 AQ2013.5-2008》,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