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桥梁承台施工组织设计.doc

四边形桥梁承台施工组织设计.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
资源大小:1.5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81086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四边形桥梁承台施工组织设计.doc简介:

四边形桥梁承台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的施工蓝图,用于指导在实际工程中建造四边形桥梁承台的过程。这种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项目概述:介绍项目的基本信息,如桥梁的位置、规模、承台的功能和设计要求等。

2. 设计目标:明确承台的结构形式、尺寸、材料选择、承载能力等设计目标。

3. 施工准备:包括材料采购、施工设备配置、劳动力组织、施工图纸审查、施工前的场地准备等。

4. 施工流程:详细描述承台施工的各个阶段,如基础开挖、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质量检查等。

5. 施工技术方案:介绍采用的施工技术、工艺和方法,如模板支撑、混凝土浇筑工艺、质量控制措施等。

6. 安全与环保: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如预防坍塌、防尘降噪、废物处理等。

7. 进度计划:设定明确的施工时间表,包括每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日期。

8. 施工质量管理: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质量标准、验收流程和质量检测措施。

9. 应急与风险应对:识别可能的施工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如天气影响、机械故障等。

这个设计的目的是确保项目高效、安全、质量可靠地完成,同时满足工程预算和进度要求。

四边形桥梁承台施工组织设计.doc部分内容预览:

=15.57×104KN/m2=155.7N/mm2<205N/mm2(能够满足要求)。

ω=(1.833×q2×l3)/(100EI)

4.6.2模板及支撑体系选型

根据上述计算,模板采用18mm厚的木胶合板(平面尺寸2440*1220mm),内楞采用50×100mm木枋GB∕T 17638-1998 土工合成材料 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间距为300mm,以便于模板搬移;模板外楞采用Ф48×3.5钢管横向加固,间距为52500mm;支撑系统采用Ф48×3.5钢管脚手架斜撑,间距为610mm。

插图 8 木模板设计简图

4.6.3模板安装及支架

①钢筋绑扎前在承台垫层混凝土面上采用全站仪引测承台中心点,以中心点为基点,测出每条角点及边线,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

②用水准仪把承台水平标高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绑扎在承台钢筋网的外侧,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

测量放线→模板与钢筋定位→模板就位组装→加设模板外侧支撑→支撑检查及加固→检校→模板验收。

承台模板均采用散装散拼。拼模时模板竖向拼缝采用硬拼,拼缝处压一道木枋,以免拼缝不严或错台;模板水平拼缝中夹双面胶条。

模板背楞木枋竖直布置,小面压模板,木枋间距不大于300mm。

模板平整度及垂直度应认真进行复检,确保准确无误。

模板支撑体系采用Ф48×3.5钢管脚手架支持,模板斜撑支撑点,详见《插图9 木模板设计简图》中的所示位置,斜撑的间距为610mm。

插图 9 承台模板支撑体系示意图

模板斜杆最长支撑按1.7m计算,单根杆件承受的轴向压力F=4.858kN×sin450=3.44kN,轴心受压稳定性系数φ=0.54,立杆的截面面积A=0.000489m2。

抗压强度б=N/φA=4.44/0.54×0.000489=16.8N/mm2<f=205N/mm2。(满足要求)

4.6.4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加强管理人员、班组长、操作工人精品意识。

(2)认真进行模板配制优化,杜绝随意割锯的情况。

(3)加强细节管理,同一板面背枋木枋尺寸偏差应控制在2mm范围内。模板拼缝处必须贴密封条。

(4)模板安装完成后,加强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模板面平整度、竖向模板垂直度、拼缝情况、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

图表 10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说明:h为高度。

图表 11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4.6.5模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加强作业人员进场安全教育和定期安全交底、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操作各种机械和手动工具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加强用电安全管理,非专业人员不得进行接电、改线等操作。手动工具应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电线电缆,且不得拖地或悬挂在钢管、钢筋或其他金属物件上。

(4)模板支撑架严格按本施工方案确定的间距搭设,不得随意改变立杆间距和横杆步距,支撑架搭设完成后,须经项目技术管理部、质量安全部验收。

(5)模板加工车间应做到每日工完场清,周转架料堆场应做到堆码整齐。

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罐车运输,HBT80泵泵送混凝土施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4.7.1混凝土运输车辆的选配

(1)混凝土泵车实际输出量计算

Q1=Qmax*α1*η

=80*0.8*0.5

式中 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

   α1——配管条件系数。可取0.8~0.9;

   η——作业效率。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向混凝土泵供料的间断时间、拆装混凝土输送管和布料停歇等情况,可取0.5~0.7。

(2)每台混凝土输送泵配备混凝土罐车数量计算

N1=Q1/60V (60L/So+T)

=[32/60*8]*(60*3/20+20)

式中 N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台);

   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32m3/h);

   V——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8m3/h);

   So——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20km/h);

   L——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3km);

   T——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20min)。

每座承台混凝土浇筑时间=237.63÷32=7.4(h)(按8.9*8.9*3m承台计算)

依据上述计算数据,每座承台混凝土浇筑可在3小时内浇筑完毕;现场混凝土搅拌站(2座180m3/h混凝土搅拌站可以满足7座承台同时施工的需要)。

4.7.2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

本工程承台采用C30混凝土,经项目中心检测试验室进行的C3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C30承台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230:725:1135:165:70:80:3.8。

Th=(mc+K*F)*Q/c*ρ

=(230+0.30*80)*375/(0.97*2400)

=40.91℃

式中:Th——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

mc——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230kg/m3);

F——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80kg/m3);

K——掺合料折减系数。粉煤灰取0.25~0.30;

Q——水泥28天水化热(375kJ/kg);

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

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

(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1(t)=Tj+Th*ξ(t)

=30+40.91*0.68

=57.82℃

式中: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j——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取30℃);

ξ(t)——t龄期降温系数(按3天龄期取0.68)。

(3)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mm处)温度

1)保温材料厚度

=0.5*3*0.035*20*2.0/[2.33*25]

=0.036m

式中:δ——保温材料厚度(m);

λx——所选保温材料导热系数[0.035W/(m*K)];

T2——混凝土表面温度(℃);

T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

Tmax——计算得混凝土最高温度(℃);

K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2.0。

2)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β=1/[∑δi/λi+1/βq]

=1/[0.034/0.035+1/23]

=0.986W/(m2.K)

式中:β——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W/(m2.K)];

δi——各保温材料厚度(取0.034m);

λ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取0.035W/(m.K)];

β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2.K)]。

h’=k*λ/β

=(2/3)*2.33/0.986

=1.575m

式中:h’——混凝土虚厚度(m);

k——折减系数,取2/3;

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

=3+2*1.575

式中:H——混凝土计算厚度(m);

h——混凝土实际厚度(m)。

=21.99℃

式中:T2(t)——混凝土表面温度(℃);

T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取夏季温度30℃);

h’——混凝土虚厚度(取1.575m);

H——混凝土计算厚度(取6.15m);

T∕CECS 10108-2020 聚合物水泥防水装饰涂料T1(t)——混凝土中心温度(取57.82℃)。

(4)混凝土内平均温度

Tm(t)=[T1(t)+T2(t)]/2

=[57.82+21.99]/2

=39.91℃

4.7.3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测措施

本工程承台砼厚度≥3000mm,砼硬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GBT 15544.5-2017 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第5部分:算例,因砼在较大截面范围内硬化速度和散热条件的差异,内部会产生一定的温差,可能导致底板砼产生温度裂缝。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控,随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动态,以此指导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内表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在对不同形式的承台,每种形式至少选择2座承台进行温测,但不少于总数的3%(选取最先浇筑的承台作温测试验)。

在承台平面位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布设三个测温点,每个测温点分别沿混凝土的厚度方向设置3个探测片,平面布置3个探测点。详见《混凝土温度测控点布置图》。

底板砼测温点导线探头在截面高度上的分布原则:高度设置顶部点距砼表面下50mm,底部点距砼底面上50mm,中间点设置在承台中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