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包工包料换热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简介:
包工包料换热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换热站工程的全面规划和管理方案,它是由施工单位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施工条件和资源,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设计。以下是其主要内容的简介:
1. 工程概述:对换热站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建设内容、主要设备和材料等。
2. 施工组织设计目标:明确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等目标,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图纸审查、施工人员和技术工人培训、施工设备和材料准备等。
4. 工程划分和施工顺序:根据工程特点,将工程划分为多个施工阶段,明确各个阶段的施工任务和顺序。
5. 施工方案:对换热站的主体结构、设备安装、管线连接、防腐保温等关键环节提出详细施工方法和步骤。
6.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包括每日、每周、每月的施工计划,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7. 质量、安全和环保管理:制定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环保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符合环保规定。
8. 施工现场管理:包括施工区域划分、材料堆放、施工人员作息管理、施工噪音和尘埃控制等。
9.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施工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10. 成本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预算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包工包料换热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和管理文件,对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成本,实现项目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包工包料换热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部分内容预览:
④ 接通临时的控制电源的操作电源;将柜(盘)内的控制、操作电源回路熔断器上端相线拆掉,接上临时电源。
⑤ 模拟试验:按图纸要求,分别模拟试验控制、连锁、操作、继电保护和信号动作,正确无误,灵敏可靠。
⑥ 拆除临时电源,将被拆除的电源线复位。
① 一般应由建设单位备齐试验合格的验电器、绝缘靴、绝缘手套、临时接地编织铜线、绝缘胶垫、粉沫灭火器等。
② 彻底清扫全部设备及变配电室、控制室的灰尘。用吸尘器清扫电器、仪表元件,另外,室内除送电需用的设备用具外SB∕T 10723-2012 预拌砂浆生产及其装备制造企业等级评价规范,其它物品不得堆放。
③ 检查母线上、设备上有无遗留下的工具、金属材料及其它物件。
④ 试运行的组织工作、明确试运行指挥者,操作者和监护人。
⑤ 安装作业全部完毕、质量检查部门检查全部合格。
⑥ 试验项目全部合格,并有试验报告单。
⑦ 继电保护动作灵敏可靠,控制、连锁、信号等动作准确无误。
① 相关部门检查合格后,将电源送进室内,经过验电、校相无误。
② 由安装单位合进线柜开关,检查PT柜上电压表三相是否电压正常。
③ 合变压器柜开关,检查变压器是否有电。
④ 合低压柜进线开关,查看电压表三相是否电压正常。
⑤ 按上述2~4项,送其它柜的电。
⑥ 在低压联络柜内,在开关的上下侧(开关未合状态)进行同相校核。用电压表或万用表电压档500伏,用表的两个测针,分别接触两路的同相,此时电压表无读数,表示两路电同一相。用同样方法,检查其它两相。
⑦ 验收。送电空载运行24小时,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提交变更洽商记录、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试验报告。
(1)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
1、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纹和显着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埋设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3、电缆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过3米。
② 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
4、金属管的连接应固定,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0倍。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
5、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6、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做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头处,应用跳线焊接,再敷设电缆。
7、电缆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② 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③ 电缆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1、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① 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 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
③ 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④ 在带电敷设区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⑤ 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适合。
2、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
3、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宜相同。
4、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5、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大于下表。
6、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
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
7、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部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8、敷设电缆时,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9、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10、电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
② 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
11、电缆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②高低压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排放,一般情况宜由下而上。
12、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13、电缆在支架上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
② 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
③ 交流单芯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1m用绷带扎牢。
(3)导管内电缆的敷设
在下列地点,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
1、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
2、其他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入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保护罩根部不应高出地面。
3、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外,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
4、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清除杂物。
5、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1、电缆埋设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② 电缆应埋设在防冻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
2、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软土和砂子中不得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
3、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4、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1、制做电缆终端和接头前,应熟悉安装工艺资料,做好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
① 电缆绝缘状况良好,无受潮;塑料电缆内不得进水;充油电缆施工前应对电缆本体、压力箱、电缆油桶及纸卷筒逐个取油样JC∕T 978-2012 微纤维玻璃棉,做电气性能实验,并应符合标准。
② 附件规格应与电缆一致;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绝缘材料不得受潮;密封材料不得失效。
③ 施工用具齐全,便于操作,状况清洁,消耗材料齐备。清洁塑料绝缘表面的溶剂宜遵循工艺导则准备。
电缆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编织线,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下表规定110KV以上电缆的截面面积应符合设计规定。
3、电缆终端与电气装置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制作要求:
① 制作电缆终端头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
DB34/T 3501-2019标准下载② 电缆终端头和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措施。
③ 电缆终端头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且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
④ 控制电缆终端头可采用一般包扎,接头应有防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