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614-2022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pdf

DB13/T 5614-2022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7595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13/T 5614-2022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pdf简介:

DB13/T 5614-2022《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是一部关于变配电室安全管理的行业标准。变配电室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电力的分配和转换,因此其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和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变配电室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遵循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安全设施:规定了变配电室内的消防、通风、防爆、防雷、防静电等设施的配置和管理要求。 2. 运行管理:对变配电室的日常运行操作、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应急预案制定及执行等进行了规定。 3. 人员安全:强调了工作人员的资质要求、培训、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理能力。 4. 安全制度:制定了变配电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报告和处理等。 5. 安全检查:规定了定期的设备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的流程和标准。

总的来说,DB13/T 5614-2022《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旨在提升变配电室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DB13/T 5614-2022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变配电室transformerroom

DB 13/T 5614202

DB33∕T 1183-2019 城镇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DB 13/T 56142022

将10kV变换为220V/380V,并分配电力的户内配电设备及土建设施的总称,变配电室内一般设有 10kV开关、配电变压器、低压开关等装置,

4.1应建立、健全变配电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变配电室的运行管理 制度清单详见附录A。 4.2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变配电室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建立安全风险管控与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4.3变配电室的各种记录档案应分类归档,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图纸、图表等文件资料长期保 存,其他记录至少保存1年。变配电室的记录文件清单详见附录A。 4.4变配电室的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停电、触电、汛害、电气设备火灾爆炸等内容;应编制设备异 常、故障的现场处置方案。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应符合GB/T29639的规定。 4.5变配电室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应急演练和评估应符合AQ/T9007、AQ/T 9009的规定。 4.6变配电室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GB/T31989、GB50052、GB50054、GB50055的要求,高压 配电装置应具有防止误拉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或推拉小车)、防止带电挂地线(合接 地刀闸)、 4.7防止带地线合开关(合刀闸)、防止误入带电间隔五防功能。 4.8消防安全能力应符合DB13/T1138的要求。 4.9变配电室内应悬挂一次系统图

5.1变配电室建筑物防火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变配电室不应设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 房内或毗邻处,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房专用 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室(站、所)应符合GB50058的规定;不应设置在多尘、水雾、有腐蚀性 气体、地势低洼或可能积水的场所;站房和室内电缆沟应防漏、防晒,且无积水痕迹。地下变配电 室应符合相关要求

设直日车道直(场) 5.3变配电室空气温度和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周围空气温度的上限不应高于40℃,且在24h内其平均温度不应超过35℃[来源于DL/T 593和 GB/T 24274]; b)在最高温度为40℃时,其相对湿度不应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有较大的相对湿度, 但24h内测得的相对湿度的平均值不超过95%,且月相对湿度平均值不超过90%,同时应 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会偶尔产生适度的凝露[来源于DL/T593和GB/T24274]。 5.4变配电室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低压配电装置的操作区、维护通道应铺设满足操作、维护需 要的绝缘胶垫 5.5建构筑物防雷设施应符合GB50057的规定。

6.1变配电室门、窗及开孔

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出入口门应向外开启。同一个防火分区内的变电所,其内部相 通的门应为不燃材料制作的双向弹簧门。当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长度大于7.0m时,至少应 设2个出入口门。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一门、窗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且不宜直通含有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一高压室门应向低压间开,相邻配电室门应双向开启; 一一门、窗及孔洞应设置防小动物侵入的措施,并遮阳、防雨雪; 一一出入口应设置高度不低于400mm的防小动物挡板。

DB 13/T 56142022

6.2.1绝缘介质液位、压力指示应清晰,且无泄漏,电能质量及相关额定参数符合运行规定。 6.2.2温控装置连接应正确,信号清晰,不超过其允许值。 6.2.3绝缘、接地故障保护等保护装置应完好、可靠,有定检资料。并应配置在异常情况下用于信 号或跳闸的保护装置,且完好、可靠,有定检资料。 6.2.4备用发电机组与电力系统应设置可靠的联锁装置。发电机应有独立的接零系统。 6.2.5瓷瓶套管应清洁无积尘、无裂纹、无放电痕迹。 6.2.6 室内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备运行时无异常声响,高压隔离刀闸、断路器手力操动开关 应加

2.4备用发电机组与电力系统应设置可靠的联锁装置。发电机应有独立的接零系统。 2.5瓷瓶套管应清洁无积尘、无裂纹、无放电痕迹。 2.6室内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备运行时无异常声响,高压隔离刀闸、断路器手力操动开关 立加锁。 2.7变压器外廓(防护外壳)与变压器室门和墙壁应符合以下要求: 变压器外廓(防护外壳)与变压器室门和墙壁应符合GB50053的要求; 干变(有IP2X及以上防护等级)外廓与门净距:1000kVA以下应为0.6m,1250kVA~ 2500kVA 应为0.8m;干变之间距离应大于1m,并应满足巡视维修的要求; 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的网状遮栏高度应大于1.7m,网孔应小于40mm×40mm,围栏门应装 锁。 栅状遮栏高度应大于1.2m,其最低栏杆至地面净距应小于200mm。所有屏护遮拦装置应安 装牢固,PE线连接可靠; 危险部位(工况)应有遮栏与警示色标,或监视报警装置。 2.8预防油品流散,总油量超过100kg油浸电力变压器应安装在独立的变压器间,下方设置储存 压器油的事故储油池:必要时,设置挡油和排油设施。

汇电装直升电气设备的网从通栏高受应人 两于4mmX40mm,围三1装 锁。 栅状遮栏高度应大于1.2m,其最低栏杆至地面净距应小于200mm。所有屏护遮拦装置应安 装牢固,PE线连接可靠; 危险部位(工况)应有遮栏与警示色标,或监视报警装置。 6.2.8预防油品流散,总油量超过100kg油浸电力变压器应安装在独立的变压器间,下方设置储有 变压器油的事故储油池:必要时,设置挡油和排油设施。

6.3高低压配电装置、电容器

6.3.1配电装置的布置应符合如下要求: 裸露的带电体上方不应敷设照明线路、动力线路、信号线路或其他管线: 屏前通道上方裸导电体距地面高度低于2.5m、屏后低于2.3m时应设置遮护物,其他有危 险电 一一位的裸露带电体应设置遮护; 一室内所设置的遮护物或外罩的防护等级应按要求选择,但至少不应低于GB4208的IP2X级 低压裸露带电体与遮护物净距应大于100mm,板状屏护应大于50mm,且安装牢固、可靠。 当采用遮护物和外罩有困难时,可采用阻挡物进行保护。 6.3.2所有瓷瓶、套管、绝缘子应清洁无裂纹,安装牢固;母排应清洁整齐,间距合格;相序包括 V排、PE排标识应明显,漆色无变色或变焦现象;接点连接应良好,无烧损痕迹。 6.3.3各类电缆及高(低)压进线、出线敷设除满足设计规定还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电缆绝缘应可靠,接头(包括PE线)牢固,整齐清洁,电缆沟内干燥无杂物; 一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并保持安全间距; 电缆敷设时,弯曲部位应满足如下要求:无铅包和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聚氯乙 烯绝缘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最小充许弯曲半径为10倍的电缆外径;有钢铠护套的橡皮绝 缘电力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为20倍的电缆外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最小允许弯 曲半径为15倍的电缆外径。 6.3.4断路器应在额定参数下可靠地接通、分断被保护装置。并符合: 断路器灭弧介质绝缘应可靠,无泄漏和变色,定期维护保养和试验应合格; 高压开关成套装置刀闸接触应良好,联锁保护装置可靠; 当采用屋内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配电装置,在低位区应配置SF。泄漏报警仪及事 故底部排风装置。 6.3.5操动机构应能可靠地分合电路,合闸到位,脱扣装置整定有效。双电源供电或自发电应加装 联锁装置并有安全警示提示。 6.3.6空气开关触头灭弧罩应完整,触头平整。

工程造价实习日记DB 13/T 56142022

DB 13/T 56142022

5.3.9安全用具及防护用品应在检验周期内使用,并存放合理。

为2700mm;35KV应为2900mm;110KV应为3500mm。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面小 于2500mm时应设置固定遮栏,其安全距离应符合GB23821的规定,并设有警示牌 室外配电装置场所宜设置高度不低于1500mm的围栏 室内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无遮栏裸导体至地(楼)面,10KV应为2500mm;35KV应 为2600mm;110KV应为3250mm。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小于2300mm时,应设置 固定遮栏,其安全距离应符合GB23821的规定,并设有警示牌。 室内配电装置通道的最小宽度(净距)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室内配电装置通道最小宽度(净距)

所有遮拦、围栏、阻挡物、屏护和外壳等装置,应满足机械强度及稳定性、刚度和金属 置PE连接可靠的要求。

.4.1应按照GB50140设置适用电气火灾的消防设施、器材,并定期维护、检查和测试。现场消 方设施、器材不应挪作他用,周围不应堆放杂物和其他设备。 4.2气体灭火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来源于GB50370]。 b 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 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 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 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来源于GB50370]。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来源 于GB50370]。 d 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 排风装置GB/T 37574-2019标准下载,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来源于GB50370]。 4.3 灭火器的使用、检查、维护应符合GB50444和GA95的要求。 .4.4 应留出消防通道,并不应堵塞或占用。

DB 13/T5614202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