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13-356-2021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标准(附条文说明).pdf简介:
"DBJ/T13-356-2021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标准(附条文说明)"是中国地方标准,由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这个标准主要针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供了一套详细的管理规定和要求。
该标准涵盖了沥青路面施工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准备、施工过程、质量检测、验收等各个环节。它明确了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质量控制原则,规定了施工工艺、设备、人员资质、环境条件等的要求,以及质量检查、问题处理、施工记录等管理规定。
"附条文说明"是对标准中各项条款的详细解读和说明,可能包括条款的制定背景、适用范围、关键参数的解释、实施难点和建议等,有助于施工人员和管理者理解和执行标准。
总的来说,这个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保障道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DBJ/T13-356-2021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标准(附条文说明).pdf部分内容预览:
5.5.5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计划,同一路段左右幅 施工时间尽可能错开,避免养生期间通车现象的发生。养生完 成的路段也应对施工车辆的通行进行控制。
工接缝,桥头施工要求一次成型。
5.5.7底基层表面高出设计标高部分应予刮除并将刮下的稳 定碎石扫出路外。局部低于设计标高之处,不能进行贴补DB51∕T 2793-2021 高速公路激光测量规程,必 须将其挖除重铺。
.8下承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层基层施工前,应检查下一结构层施工质量(高 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反射裂缝、压实度、 月沉降速率等)。外观检查中,有松散、严重离析等路段,应 进行返工处理。对于一般裂缝应作相应封闭处理,裂缝严重路 段应作返工处理。 2清除下一结构层表面的浮土、积水等,摊铺前将下承 云表面洒水(或水泥浆)湿润。 3摊铺前要进行测量放样,按摊铺机宽度与传感器间距 般在直线上间隔为10m,在平曲线(匝道)上为5m,做出 标记,并打设好厚度控制线支架,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 决定控制线高度,挂好控制线。用于摊铺机摊铺厚度控制线钢 丝的拉力应不小于800N。
5.5.9混合料的拌和应符合下列规定
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宜比最佳含 水量高1%左右。随时在线检查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高温 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要按温度变化及时调 整。 2拌和楼应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成品混合料先装入 料仓内,由漏斗出料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 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5.5.10混合料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运输车辆在每天开工前,应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 应将车厢清洗干净。运输车辆数量应满足拌和出料与摊铺需 要,并略有富余。 2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 料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必须立 即以最短时间排除;当车内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不能在水泥初 凝时间内运到工地摊铺压实,必须予以废弃,
5.5.11混合料的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摊铺前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且每天应坚持 重复此项工作。 2调整好传感器臂与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基层厚度 和高程。 3摊铺机应连续摊铺。如拌和楼生产能力较小,宜采用 最低速度摊铺,摊铺机不得停机待料。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宜控 制在(2~3) m/min。 4基层路幅较宽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并保证
其速度、摊铺厚度、路拱坡度、振动频率等一致,两机摊铺接 缝平整。 5摊铺机在安装、操作时应采取如降低布料器前挡板的 离地高度等混合料防离析措施,摊铺机后应设专人消除离析现 象,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5.5.12混合料的碾压应符合下列规
1每台摊铺机后面,应紧跟双钢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 和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一次碾压长度宜为(50~80)m。碾 玉段落应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并有专人负责指挥, 2压路机倒车应自然停车,无特殊情况,不许刹车;换 档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基层。在第一遍初步稳压时,倒车后 应原路返回,换挡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 换挡倒车位置错开,要成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应进行铲平 处理。 3压路机碾压时的速度,第1~2遍为(1.5~1.7)km/h, 以后各遍应为(1.8~2.2)km/h,压路机应增设限速装置。压 路机停车要错开,相隔间距不小于3m,应停在已碾压好的路 段上。 4碾压宜在水泥初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 大到要求的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5.5.13横向接缝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摊铺时,应连续作业,如因故中 断时间超过2h,则应设横缝;每天收工之后,第二天开工的接 头断面也要设置横缝;应特别注意桥头搭板前基层的碾压质
量。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接缝断面应是竖向平 面。 2碾压完毕,接缝处纵向平整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5.5.14 养生及交通管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应立即进行质量检查,并开始养 生。 2养生方法应将透水无纺土工布湿润,然后人工覆盖在 碾压完成的基层顶面。覆盖2h后,再用洒水车洒水。在养生 期内应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养生结束后,应将覆盖物清除 干净。 3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时,洒水车的喷头要用喷雾式,不 得用高压式喷管,以免破环基层结构,每天洒水次数应视气候 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基层表面湿润。 4基层养生期不应少于7d。 5在养生期间应采取硬隔离措施封闭交通,严格禁止施 工车辆通行。 6养护完成的半刚性基层(底基层)上禁止一切超载车 辆通行,同时应采取措施避免车辆集中快速行使,以保护基层 (底基层)骨料不受破坏
6沥青面层施工质量管理
6.1.1沥青拌和站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L必个口优定 1拌和站的地址选择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环境保 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2拌和站应不占用良由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并符合国 家现行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规有关规定。 3拌和站选址应避开环境敏感区,避开居住集中区。拌 和站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 水文地质灾害等不利影响。 4拌和站所选地址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及发展规划所 必需的水源、电源、排水、通讯等系统,充分利用当地的基础 设施,且基础设施状态良好,供应有保障。 5拌和站所选地址宜满足方圆50km以内市政道路建设 的需求。
6.1.2沥青拌和站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拌和站平面布置应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拌和 站用地面积应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要求,并预留扩建用地。 2拌和站平面布置应根据其生产工艺特点、危险性,结 合地形、风向等条件,应防正止高温、有害气体、烟、粉尘和高 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危害,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工
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的规定。 3拌和站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应分区设置,办公区、 生活区应布置在主导风向上风侧,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生产区内储料场、加热炉、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等应 合理布局,能满足仓储、运输、生产加工、消防、安全等方面 的要求。 5拌和站厂区排水系统宜采用生产生活废水和雨水分流 制,汇集的雨水用于道路浇洒、绿化,生活污水应排入污水沉 淀池处理。 6应在拌和站厂区合适的位置设置沉淀池、污水过滤池 不得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 7拌和站厂区内道路及生产区地面应硬化,拌和站厂区 便化应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
6.1.3生产设施及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宜采用整体封闭结构,其技术指 标及能耗应符合GB/T17808的有关规定。 2拌和站应设置回收粉废弃池,废弃池宜采用水泥混凝 土结构,容积不宜小于25m3,并带有斜坡运输道,便于清除回 收粉。 3拌和站应安装标称重量不小于100t的地磅 4储料场应建有封闭式防雨建筑,防止在卸料、上料过 程中产生的颗粒物扩散。 5砂石储料场与配料设施应配备除尘装置或降尘喷淋装 置。
6旧沥青回收料的堆放应考虑安全环保要求,宜合理布 置旧料破碎机、皮带输送机位置,方便其使用
6.1.4拌和站生产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材料出厂应有质量检验单,材料到场后应进行检验验 收,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材料到场后,应按规定进行储存 和管理。
称、代号、标号、运输与存放条件、使用方法、生产工艺、安 全须知等。运到现场的每批基质沥青成品均应有产品质量检测
报告和产品数量及生产批号。
6.2.3在使用前,基质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应进行检
5.2.3在使用前,基质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应进行检验,确认 合格后方可使用。
6.2.4不同品牌、不同批号的沥青或改性沥青应分开存放,
应混杂,在贮运、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避 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中。
6.2.5沥青面层所用沥青材料的品种、性能指标应符合本标准 第4.3.4条的有关规定。
6.2.5沥青面层所用沥青材料的品种、性能指标应符合本
6.2.6粗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层用粗集料应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或 施工单位自行加工。 2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彻底清除覆盖层及泥土夹 层。生产碎石用的原石不得含有土块、杂物,集料成品不得堆 放在泥土地上。
6.2.7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 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 2 采石场在生产石屑的过程中应具备抽吸设备。 3 机制砂宜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 不同规格的细集料应用隔墙或料槽分隔开,且有合适 的高度,不得混杂。细集料堆放场地应设有雨棚或遮雨的蓬布
岩石等槽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DB11∕T 1470-2022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规程,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 除净。
6.3.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严格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 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阶段进行。
6.3.2直标配合比设计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依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规定的方 法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各项技术指标均应满足要求。 2对于道路石油沥青,应采用理论最大密度仪测定其理 论最大密度,并用计算法进行校核;对于改性沥青,应采用计 算法计算其理论最大密度,采用实测值进行校核。 3目标配合设计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总说明(包括工 程概况、材料性能汇总表、合成级配一览表、马歇尔试验技术 指标汇总表、最佳用油量的确定、其他说明等),原材料检验 结果,混合料级配设计结果,最佳油石比确定及混合料性能检 验结果。 4施工单位完成目标配合比报告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向 监理工程师及项目业主提出正式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及业主 复核GB 7956.14-2015 消防车 第14部分:抢险救援消防车.pdf,取得正式批复后,方可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并作为生 立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3生产配合比设计应按下列步
1对沥青拌和楼冷料仓的送料速度与电机转速的关系应 进行标定,并根据形成的关系曲线,选定相应的电机转速进行 送料。 2根据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冷料仓比例进行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