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158-2020 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pdf

DLT 2158-2020 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7358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2158-2020 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pdf简介:

DLT 2158-2020 是中国电力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的技术导则。该导则主要针对在地面输电线路中的接地极(通常用于电力系统的接地和保护)进行带电作业的技术规定和操作指南。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通常涉及到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接地极及其相关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或更换,这需要特殊的技能和工具,以确保作业安全,减少对电力系统的干扰。

该导则详细规定了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风险评估、作业方案制定、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以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操作程序。它还涵盖了接地极线路的绝缘要求、工作电流限制、作业人员的资质要求等方面,旨在保证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DLT 2158-2020 是电力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的重要参考标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DLT 2158-2020 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核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GB/T2900.55电工术语带电作业 GB/T6568 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 GB/T13035 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 GB13398 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 GB/T 14286 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 GB/T18037 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 GB 26859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 463 带电作业用绝缘子卡具 DL/T 878 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试验导则 DL/T 966 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DL/T974 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 DL/T 976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T2900.55和GB/T1428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地极架空线路electrodeoverheadline 连接换流站中性母线与接地极导流系统的架空线路。 3.2 双极运行bipolaroperation 利用正负两极导线和两端换流站的正负两极相连,构成直流侧闭环回路的运行方式。 3.3 单极运行monopoleoperation 利用直流线路中的一根极导线作为正或负极导线,与金属返回线(另一根导线)或大地构成直流 侧单极回路的运行方式。 3.4 招弧角arcinghorn 引导电弧沿绝缘子表面闪络的角型保护金具,

招弧角arcing hor

DL/T 21582020

4.1.1带电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无妨碍作业的生理和心理障碍;应具有电工原理和电力线路的基本 知识,掌握带电作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作业工器具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熟悉GB26859 和本文件;应会紧急救护法,特别是触电解救;通过专责培训机构的理论、操作培训NB/T 10073-2018标准下载,考试合格并持 有上岗证。 4.1.2工作负责人(或安全监护人)应具有3年以上的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实际工作经验,熟悉设备状 况,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具有上岗证。

应按GB26859执行。

4.3.1作业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雨、雪、大雾时不应进行带电作业。风力大于10m/s或 湿度大于80%时,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4.3.2在特殊或紧急条件下,必须在恶劣气候下进行带电抢修时,应针对现场气候和工作条件,组织 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全体作业人员充分讨论,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抢修作 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4.3.3带电作业过程中若遇天气突然变化,有可能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在保证 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恢复设备正常工况或采取其他措施。

4.4.1对于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带电作业新项目和新工具,应进行试验论证,确认安全可靠,制定 操作工艺方案和安全措施,经批准后方可应用。 4.4.2带电作业工作负责人在工作开始之前应与调度联系。需要停用再启动装置时,应履行许可手 续。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向调度汇报。严禁约时停用或恢复再启动装置。

4.4.3带电作业过程中,工作负责人应与调度保持联系,同时对导线温度进行监控,确认直 运行状态。若直流线路运行方式发生改变,则应立即停止工作,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 设备正常工况或采取其他措施。

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

在土500kV、土660kV和土800kV直流接地极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 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不得小于0.6m(此距离不包括人体活动范围)。

5.2最小有效绝缘长度

5.2.1绝缘操作杆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不得小于1.0m。 5.2.2支、拉、吊杆及绝缘绳等承力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不得小于0.7m。 5.2.3绝缘承载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不得小于0.7m。

5.3.1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可采用地电位作业法或等电位作业法进行。 5.3.2当直流线路处于双极运行方式时,作业人员在地电位时可使用常规带电作业工器具开展作业; 在等电位时应使用隔热屏蔽服、隔热遮蔽用具等隔热防护用具后开展作业。 5.3.3当直流线路处于单极大地返回运行方式时,作业人员在接地极线路上开展带电作业,应使用耐 热绝缘工器具在地电位开展作业或使用隔热屏蔽服、隔热遮蔽用具等隔热防护用具在等电位处开展作 业。承力型耐热绝缘工具的机械强度应按常规承力工具的1.25倍考虑。 5.3.4当直流线路处于单极金属导线返回运行方式时,作业人员可按照停电检修的要求对接地极线路 开展检修作业。

5.4.1直线塔进出等电位

5.4.1.1作业人员可采用绝缘软梯、绝缘硬梯等从塔身侧或从导线下方向上进出等电位,不得从横担或 绝缘子串垂直进出等电位。 5.4.1.2等电位作业人员身体部位不得超过导线侧招弧角。 5.4.1.3等电位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时的组合间隙距离不得小于0.6m。

5.4.2耐张塔进出等电位

5.4.2.1作业人员可采用绝缘软梯、绝缘硬梯等进出等电位,不得沿耐张绝缘子串进出等电亻 5.4.2.2等电位作业人员身体部位不得超出导线侧招弧角。 5.4.2.3等电位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时的组合间隙距离不得小于0.6m。

5.5.1作业人员身体应保持与高温导线10cm以上间距,并使用隔热防护用具对工作范围内有可能长 时间接触的高温导线进行遮蔽,以保证人体与高温导线的热隔离。在完成隔热措施布置后,方可开始 进行作业。

5.5.2在高温导线上进行等电位作业时,等电位作业人员宜采用手工工具对高温导

DL/T21582020

若作业人员需要采用手部直接接触高温导线时,应穿戴隔热屏蔽服的手套间断式接触导线进 避免手部长时间直接接触高温导线及金具。身体其他部位应与未设置热隔离的高温导线保持10 的间距。

1在接地极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之前,应测量线路负荷电流及运行温度等基本情况。 在现场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应监测导线温度,若发现导线温度上升至60℃及以上时,工作 应立即与调度联系确认直流线路运行方式,

6.1作业前应根据接地极运行方式,选择合适的作业方式及工器具,并制定运行方式更改时的应急预 案。作业过程中严禁断、接导线。 6.2采用耐高温绝缘工器具在运行温度高于60℃的耐热导线上进行作业时,在工具传递、布置、使用 过程中可直接接触高温导线。 6.3采用耐高温承力绝缘工器具在运行温度高于60℃的耐热导线上进行作业时,若工器具的绝缘 部件直接与导线接触,应在工器具的设计中考虑高温对绝缘材料强度的影响,并对工器具强度进行试 验验证。 6.4等电位作业人员应穿戴专用隔热屏蔽服。等电位作业人员在导线附近作业时,应使用隔热防护用 具对高温导线进行隔热防护,不宜长时间直接接触高温导线。 6.5应将隔热防护用具视为导体,在传递和使用过程中应保证满足相地安全间距要求。 6.6作业过程中,若招弧角影响作业的正常开展,可拆除地电位侧招弧角。作业结束时,作业人员应 恢复地电位招弧角并保持招弧角间隙距离与初始值一致。 6.7其他安全要求应满足DL/T966的规定。

带电作业工器具的设计应符合GB/T18037的要求,屏蔽服装、绝缘绳索、绝缘杆、绝缘子卡具等 应按GB/T6568、GB/T13035、GB13398、DL/T463、DL/T878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及出厂试验。耐 高温绝缘工器具的标识应注明最高使用温度。耐热绝缘工器具、隔热屏蔽服和隔热遮蔽用具性能要求 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7.2耐热绝缘工器具的型式试验

7.2.1耐热绝缘工器具除按GB/T13035、GB13398的要求开展相关试验外,还应开展耐热性能试验。 7.2.2按GB/T13035、GB13398的机械试验方法,在120℃条件下,对制作耐热绝缘工器具的绝缘管 材和绳索开展机械性能试验,其机械性能不得小于标准要求的80%。 7.2.3将制作耐热绝缘工器具的绝缘管材和绳索放入120℃高温箱中168h进行热老化试验,之后在常 温状态下,其外观不应发生颜色、形态变化等损伤,并按GB/T13035、GB13398的要求开展电气性能 和机械性能试验,电气性能应满足标准的要求,机械性能不得小于标准要求的80%。

7.3隔热防护用具的型式试验

7.3.1隔热屏蔽服除按GB/T6568的要求开展相关试验外,还应开展隔热性能试验。将温度传感器安 装在隔热屏蔽服的隔热层内侧,然后将隔热层接触120℃的加热管并维持5s,隔热层内侧温度不得高

DL/T2158—2020

50℃。 3.2隔热遮蔽用具应开展隔热性能试验。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隔热遮蔽用具外表面,加热管方 热遮蔽罩的内表面,加热管升温至120℃并维持60min,隔热遮蔽用具的外表面温度不得 ℃。

7.4.1作业工器具应定期按照DL/T976的试验方法进行电气试验及机械试验,其试验周期为: a)电气试验:预防性试验及检查性试验均每年一次,两种试验间隔半年。 b)机械试验:绝缘工具一年一次,金属工具两年一次。 7.4.2绝缘工器具应开展直流耐压试验,试品长度为0.7m《道路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第3部分:横电磁波横电磁波(TEM)小室法 GB∕T 33014.3-2016》,施加直流电压230kV,耐压时间1min。 以无击穿、无闪络及无过热为合格

7.4.3机械试验包括:

a)静负荷试验:1.2倍额定工作负荷 1min 以无变形、无损伤为合格。

检查性试验包括: a)将绝缘工具分成若干段进行工频耐压试验。每300mm耐压75kV,时间1min。以无击穿 无闪络及无过热为合格。 b)整套屏蔽服装最远端点之间的电阻试验值均不得大于20Q。

8.1在运输过程中,绝缘工器具应装在专用工具袋、工具箱或专用工具车内,以防受潮和损伤。 8.2表面硬度较低的卡具、夹具及不宜磕碰的金属机具(例如丝杆),运输时应分开包装,零散的部件 应在箱内预固定。 8.3绝缘工器具在运输和保养中应防止受潮、淋雨、暴晒等,内包装运输袋可采用塑料袋,外包装运 输袋可采用帆布袋或专用皮(帆布)箱。 8.4带电作业用工器具应存放在专用库房里,带电作业工具库房应满足DL/T974的规定

TCECS512-2018 多螺旋箍筋柱应用技术规程.pdfDL/T 21582020

耐热绝缘工器具、隔热屏蔽服和隔热遮蔽用具性能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